诚邀,如题。要说如何评价大明末帝朱由检,小编以为可以用「志大才疏」四个字来加以形容。

崇祯帝是大明的末代皇帝,明熹宗的弟弟,接手皇位的时候,明朝虽然式微,但是辽东防线稳固,大明安全局势还算没有问题。

然而崇祯帝继位后,重用被宦官势力打击的东林党人。东林党人虽然是些士大夫,但是自私自利,陷害关东名将袁崇焕,京城即将被攻灭时崇祯帝下令大臣捐献,这样货说分钱没有,结果闯王继位,分分钟抄出千万家私。

再说说被崇祯帝视为祸国殃民的魏忠贤,虽是宦官染指朝政,但是其执政能力还算不错,起码很有大局意识,袁崇焕要啥给啥,在魏忠贤还在的时候,大明关宁铁骑让后金八旗瑟瑟发抖,所以说崇祯帝并不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帝,但值得一提的是,崇祯帝多少有些骨气,能够做到」君王死社稷」,还算换回了些许颜面。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朱由检出生后封号信王,17岁继位,在继位前,他从没有想到他这一辈子还能当上皇帝,他哥朱由校年纪轻轻就死了,这是他无法预料的,正是因为他是作为王爷从小培养教育的,所以在当上皇帝后,他没有从小没有受到帝王之术的各方面教育,在这方面为他以后当上皇帝后不管是在用人之道和处理朝臣关系上,埋下了很大的祸根,什么事情都是由著他的性子来!

他在位十七年换了十几个首辅,杀了几个抗金名将,如卢象升,袁崇焕,孙传庭等人,卢象升和孙传庭虽然不是经他手而杀,但却是他逼死的,关于他的性格描述,历史上已经说的很清楚,刻薄,自私,死要面子,急功近利,没有担当等等!

他一直不想当个亡国之君,拚命的维护著明朝这个风雨飘摇的大厦,但始终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于事无补,仍是挡不住明朝的灭亡,他勤俭节约,辛苦工作,无休止的开会上朝议事,但无论他怎么做,始终挡不了明朝灭亡的步伐,他爸爸爷爷老爷子,一辈子上朝的次数都没有他一个人多,说白了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他能做的无非是延缓明朝的灭亡步伐,做的好了再维持十年八年,做的差了,早灭亡几年!

就如当年明月说的,一个王朝的建立到走向灭亡大底不过三百年,都逃不脱这个历史定律和魔咒,明1368年建国1644年灭亡,共276年,他已经气数已尽,谁也无法阻挡,一个没落衰败老态龙钟的王朝和一个冉冉升起朝气蓬勃的新生国家,自然不是对手!不远崇祯帝只愿大明王朝气数已尽,是谁也救不见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1627年继位,那年他16岁,本该上高一,结果家族事业后继乏人,只好辍学当皇帝。此时明朝已经走过260年,问题重重。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后,综合以前历代治乱兴衰,坚持采取皇位嫡长子继承制度,以防止皇权继承过程中发生混乱,国家危亡。回看明朝皇位继承,总的来说是很成功的,除了朱棣武装夺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之后几乎再也没有发生大的纠纷。

明成祖朱棣以降,逐步削弱了藩王的权力,到嘉靖帝继位后,又采取了一序列措施限制藩王,自此各地藩王不但被完全排除在皇权运作之外,也失去了武装力量,当年朱元璋封藩诸子以「屏藩帝室」的意图彻底失去作用,各地王爷成了只能吃喝玩乐的寄生虫,在明末大厦将倾之际,确

也没有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只是给朝廷养这些凤子龙孙徒增开支。王爷势力被限制了,皇帝、太子看似安全了,但是,皇帝也失去了兄弟、叔伯的相助。皇权失去了最天然的盟友,一来造成皇权孤单;二来造成皇权封闭。 朱元璋对皇帝素质关乎大明朝的命运早就有深刻认识,他对太子朱标说:「从古开基创业的君主,吃尽苦头,通达人情,明白世故,办事自然妥当。守成的君主,生长于富贵,锦衣肉食,如非平时学习练达,办事怎能不错?我所以派你每日和群臣见面,听断批阅各衙门报告。

要记得几个原则:一是仁,能仁才不会失于疏暴;一是明,能明才不会惑于邪佞;一是勤,勤勤恳恳,才不会溺于安逸;一是断,有决断,便不致牵于文法。这四个字的运用,决于一心。我从有天下以来,没有偷过懒,一切事务,惟恐有毫发不妥当,有负上天付托。天不亮就起床,到半夜才得安息,这是你天天看见的。你能够学我,照著办,才能太平无事。

朱元璋的这句话,影响了后世的许多人,成为不少仁人志士学习、遵循的指南,以笔者的研究分析,这句话对王阳明心血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蒙或促进作用,阳明心学存有朱元璋思想的深深痕迹。但是,这句话对朱元璋的后世子孙帝王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为什么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这是有原因的。

按照朱元璋和朱棣给后世子孙设定的标准,明朝皇帝的责任太大了,任务太重了,没有宰相总理政务,没有叔伯兄弟相帮,帝国的大小事务都需要皇帝裁决,大小矛盾需要皇帝协调,非常人能够胜任;加之没有至亲兄弟提醒和出谋划策,治国理政只能靠自己的觉悟,对普通官员和百姓看似平常的人情世故的,皇帝也很难体会到 据学者统计,明朝中后期的皇帝,若是正常履职,不说朝会、礼仪等活动,仅每天需要阅读的奏章就有约20万字,相当于每天要看完一本书,还要处理办结这些事,对常人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样的皇权设计,本需要从皇子中材质上层又久经历练的人中选择皇位继承人,以应对复杂的政务。朱元璋知道这个道理,可是还是选择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所以明朝的皇帝自宣德帝以后,大都不能坚持正常履职。嘉靖帝14岁以外藩身份入继大统,年纪轻轻的嘉靖帝刚开始是十分勤劳的,「世宗(嘉靖帝)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但是,长此以往肯定不是办法,会累死。所以后期就信道教追求长生,对朝政失去了兴趣,以至于被严嵩父子弄权,搞得一团糟。

万历皇帝8岁登基,也很想效法圣贤,亲力亲为,干一番大事业,最后因为玩不过文官们,干脆认输走向了反面,躲在大内,30年不上朝不出来不见大臣。这两位不上朝的祖孙皇帝,反而活得比较长,嘉靖帝活了60岁(排名第三,仅次于太祖朱元璋和成组朱棣),万历帝活了57岁(排名第四)。 经过嘉靖、万历、天启三朝上百年的懈怠和折腾,崇祯帝接手的是一个十分破烂的摊子。

当时是什么样的形势呢?政治上,纲纪废弛,朋党相争,贪腐横行;军事上,武备废弛,战斗力低下;财政上,国库空虚,财源匮乏。此外,陕西的农民起义开始风起云涌;东北的女真已经建立后金政权,女真人已有组织严密、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快速机动的6万雄兵,正虎视眈眈。 这是一个危急存亡的时刻,「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明史庄烈帝二)。以至于后世有人说,就是唐宗宋祖,也挽回不了当时的危局。但我相信,若太祖朱元璋在,完全可以挽狂澜于既倒,只是,时势造英雄,这时的明朝,这样的环境,不大可能造就像朱元璋这样雄才大略的子孙。

崇祯帝有他优点,所以亡国让人觉得很可惜,况且夺取大明江山的是满清外族,所以引发了汉人几百年的哀叹。 我们看看崇祯帝的优缺点。崇祯帝主要优点归纳起来有:1.好学,自己勤学,让大臣勤教;2.勤政,「夜灯惟许月华侵」,宵衣旰食,吃的普通,睡的少,工作及其认真。3.不喜声色,除了工作学习,没有不良嗜好。优点不多说,因为这也是学界公认的。主要说崇祯帝的缺点说不足,崇祯帝身在红墙内,长在宫女中,锦衣玉食,「吃尽苦头」不可能,「通达人情,明白世故」也做不到,所以缺点和不足难免,如果细说,缺点不少,多疑、求全责备、心急、缺乏担当等等,但概括起来,作为皇帝,不足之处就是两点:

1.缺乏战略眼光。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没有好好学习太祖朱元璋的战略思想,没有制定一个「先南后北」或是「先北后南」的全局战略,而是走一步看一步,走一步是一步。没有制定一个合理的经费筹措计划。到崇祯十年,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算是有了一个战略部署,但是这个计划特别是经费渠道有严重问题,对当时的形势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2.不会带队伍。当皇帝,职责是什么?刘邦当年的话,说的很到位:「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对了,当皇帝其实就是带队伍,把手下带好,就万事大吉。崇祯帝恰恰不会带队伍。

举个例子,崇祯元年,户科给事中韩一良上疏说:「当今世上,哪里不要用钱?哪个官又不爱钱?做官是花钱得来的,怎么能不收回本息?如今说到害民,都归咎于知府、知县的不廉洁,但知府、知县怎么能廉洁呢!他们的俸薪有多少,上司要想方设法勒索,过往官绅要打抽丰,进京朝觐一次至少要花三四千两,这些钱不能从天而降,他们哪里能廉洁?州、县官员进京朝觐,京城的御史、给事们号称「开市」,臣两月以来辞谢的赠金就有500两。」。

我们相信,这个人说的都是实话,崇祯也很高兴,正打算整治腐败,就将这个议题拿到御前讨论,结果被一般老油条大臣忽悠,他们问韩一良:谁勒索了?谁花了三四千两银子?这一问,把崇祯帝问「清醒」了,是啊,谁?你说出来?拒收了谁的500两银子?结果实在没办法,韩一良说了几个已经被处理的阉党,说自己也是听说而已。崇祯帝很生气,你没有证据胡说八道,看在你是言官的份上这次就算了,不然扒了你的皮。奶奶的,人家吃著地沟油,你要人家担卖白粉的责任。此后,再也没有人敢上疏说反腐倡廉了。这事情的处理明显是崇祯帝不通人情世故的表现,年纪轻轻的崇祯终究玩不过那些老油条。 其次说说袁崇焕的命运,袁崇焕是在当时明军和女真对抗颇有成绩的人,但是当时的整体形势已经不利于明朝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之战明朝精锐尽失,明朝在辽东的形势已处于明显守势,这个判断皇帝要心中有数。

崇祯二年,女真人绕开袁崇焕杀到北京城下,袁崇焕回师救援,女真人走了以后,崇祯帝逮捕了袁崇焕,后将其凌迟处死。如果套用大明的律法,袁崇焕死罪难逃,但是皇帝完全可以做到不处死袁崇焕,乱世套成法,这是要命的事。这样,要你皇帝做什么?乱世之中,怪事百出,成法不变,就需要皇帝居间协调,保护无辜的手下陷入成法的陷阱,必要时施以援手。「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这说的就是自毁长城。 再看看陈新甲,1642年松锦大战结束,明军损失殆尽,国势日益交困,崇祯帝想到了和满清议和,于是密令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满清和议,但这个事情不小心被人家捅了出去,群臣哗然,爱面子的崇祯帝十分恼火,严厉批评新甲,要陈新甲解释。陈新甲自以为是崇祯帝的托付,觉得没事,崇祯帝更加气愤,最后处死了陈新甲,把自己与议和的事撇得干干净净。此后再也没有人敢接皇帝的私活了。

此外,卢象升、杨嗣昌、汪乔年、傅宗龙、贺人龙、洪承畴、孙传庭等等,这些将帅之才,哪一个在崇祯帝手上有好结局?不是被崇祯帝自己处死,就是因为崇祯帝的决策错误导致死于敌手或自杀身亡;洪承畴被俘虏,投降后为清朝作了一番成绩。其他督抚、大员的命运,大体如是。 在简要看看崇祯内阁,明朝中后期的内阁是处理天下政务的中枢,内阁大学士和内阁首辅的位置相当重要,但是在崇祯帝当皇帝的17年时间里,换了约50位内阁成员,平均一年换3个。

他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有瑕疵,老成一点的,嫌弃人家没有锐气;有点锐气的,又嫌弃人家轻浮。这些人里面,的确有很多人本身才智平庸,但是,不是说没有人才,人过一百人,其中必有龙凤之才。朱元璋参加革命后于1352年回乡招兵,选了20几名亲信,这些人后来都成为独挡一面的干才,包括第一猛将徐达。小乡小村这么能有这么多人才? 世上本无人才,有人培养、有人提供平台、有人信任才有了人才。只要你不顺眼不放手、只要你不包容不信任,永远没有人才。

人才的成长自有规律,指望天上掉下现成的徐达、张居正那是痴心妄想。 在煤山上吊前,崇祯帝有两个重要的认识:

一是「诸臣误朕」。在位17年,都被诸臣误,用脑子想想,被人误一时是误,被人误一世是误吗?是蠢,蠢不可及。

二是「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之相一也」。给了你17年的时间,你培养不出一个良相来,要知道明太祖从参加革命到当上皇帝才16年时间,培养了一大批良臣猛将,据此建立了不世之功。

朱元璋告诫太子的「仁、明、勤、断」四个字,崇祯帝只做到了「勤」。其他没做到:不仁,滥杀无辜、杀人如麻;不明,不明人心、不明局势;不断,当断不断,在议和、南迁等问题上始终摇摆不断。但要说勤,如果勤错了方向,不如不勤。

笔者以为,「仁、明、勤、断」是明太祖朱元璋平生最大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是朱元璋思想活的灵魂和制胜法宝。这四个字是有先后顺序的,首先要「仁」,没有仁慈之心,势必被私心蒙蔽了「明」;蒙蔽了「明」,「勤」就会失去方向;「勤」失去方向,就并无法科学「断」; 无法科学「断」,如何能「太平无事」?

崇祯帝性格是有缺陷,但关键问题还得从制度设计上去找,一是年少未经吃苦历练,人情世故不明 ;二是登基后无皇族高人提醒帮衬,一直在黑暗里摸爬滚打,找不到方向,犹如《皇帝的新装 》里面的裸身皇帝 。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史书记载崇祯皇帝是,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就勤政来说在明朝是少有的了,就连他的对头李自成的登极诏中,也说是君非甚暗,臣尽行私,似乎对崇祯皇帝的评价也不是太坏,民间对崇祯皇帝的评价,也几乎都是说他非亡国之君,只是有亡国之命。

而且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山,写的最后一段诏书也是说,任贼众分我的尸,但是不要伤害百姓一人,从这方面来说崇祯皇帝不能说是暴虐,残忍的亡国之君,甚至还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然而崇祯皇帝作为一个皇帝也有他的缺陷,刚愎自用,多疑,急于求成,对于大臣一旦有过失动辄砍头,凌迟,残忍程度也不下于魏忠贤,而且崇祯在位期间更换了50位内阁学士,17个刑部尚书,崇祯在位也只17年而已。多疑程度也算前无古人了。他太著急可,太急著改变目前的情况,而又太执拗,他不肯给李自成封大官,若是这种情况换成朱元璋,换成刘邦肯定毫不犹豫给李自成封官了,他也不肯迁都,要知道南明当时给清朝也是造成很大的困扰的,崇祯是正派皇帝,迁都南京肯定比南明朝廷更有号召力。

所以我个人认为崇祯皇帝是一个勤奋的好皇帝,但面临的局面太差,能力,性格上不足以面对这种局面,再加上明末官吏的腐败导致没有办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他是有志,勤奋,但是缺才的好皇帝


虽说历经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后,明朝的形势已经不能和巅峰时期相比,偌大个帝国已经处处是隐患。但和其他的亡国之君相比,崇祯面对的情况简直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大家来看崇祯登基时的情况,国家还算稳定,军队也都听命于皇帝,皇帝有重要官员的人事任免能力,没有流民作乱,努尔哈赤也死了,还有经济繁荣的江南地区做后盾,这种情况,换做其他的亡国之君,怕是做梦都要笑醒。

1.清除阉党扩大化打破政治平衡

崇祯上台后,杀魏忠贤一人还不够,还要继续扩大化清除阉党,且不说有些阉党当初只不过为了逃避东林党的迫害而被迫加入阉党,还有一些连真正的阉党都算不上,不过是为魏忠贤立了一座生祠而已。这些人,抓的抓,杀的杀,曾经的真正能办事的官员,全都不复存在。阉党一除,紧跟著东林党做大后把持朝政,朝政更是每况愈下。

2.频繁更换高管

崇祯在位十七年,杀了18个首辅,换了50个大学士。整个政府,终崇祯一朝,都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领导班子,而后来上位的官员,没什么治国经验不说,一个个还都没等到熟悉朝政,就被换下。

3.多疑,不信任武将

无论是袁崇焕,还是孙传庭,这些当世最有能力的武将们,崇祯总是猜忌。前方将士卖命,后方皇帝还整天对你疑神疑鬼,这仗还怎么打?

4.急于求成

每个方案制定之后,我们崇祯皇帝总是急于看到成效,如果看不到,这位皇帝就会催促或者换人。接任的人肯定不会按部就班的执行之前的政策,而是冒险投机求胜,这样以来本来可以徐图后进、慢慢转好的情景便一下子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5.朝令夕改,政策不能一如既往的执行

朝堂之上,主和与主战派之间摇摆不定,是先平流民还是先复辽东始终没有定论。整个大明朝本就得了重病,还要两线作战,最终拖垮了自己。

6.不肯主动担责,总是让下属背锅

与后金议和、迁都南京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来,崇祯太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肯担一点责任,背一点骂名。

7.外交策略

崇祯初年拒绝了蒙古联盟的请求,令蒙古诸部彻底倒向了后金。在李自成、张献忠之间也没有玩合纵连横,导致二人一步步做大。流民和后金之间,以明朝的国力只能打一个,他却要两个都打。

8.不送太子去南京

当初移驾南京之事虽然黄了,但太子是可以送往南京做监国。如果太子去了南京,那么南明就不会有因继承人引发的种种内斗了。南明在延续150年,也不是不可能。

9.文武百官有功无赏,犯错重罚。

到了后期,满朝文武,再没有人愿意为崇祯尽心尽力办事了。导致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就是崇祯对下属要求太苛刻,你把事办好了,仗打胜了,那是你应该的。如果你一不小心事办砸了、仗打输了,下大狱都是你幸运,等著你的,多半是要人头搬家。

10.废罢厂卫,文官集团百无禁忌

厂卫用好了,对国家还是有好处的。因为有了厂卫的监视,文武百官有了禁忌,办事就会尽职尽责,贪污、结党营私这一类事件,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治理国家这件事上,不怕你懂,也不怕你不懂,就怕你不懂装懂。若是崇祯不插手一些具体的事务,而是找一个稳定点哪怕相对平庸的内阁来处理朝政,恐怕大明朝也不会那么快玩完。


好的方面: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勤政节俭,延承祖训。

坏的方面:刚愎自用,生性多疑,反复无常,弑杀重臣

具体分析:

志向远大: 朱由检清楚认识到自己接了哥哥的烂摊子,继位起就想有一翻作为,想中兴定国。

励精图治: 继位后,清算阉党,战意主战,选任袁崇焕,孙承宗,祖大寿等主战派,关外阻挡清军,关内平定起义。

勤政节俭: 朱由检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干。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延承祖训: 朱由检延承了,明史严惩吏治,惩官必严。


刚愎自用: 朱由检自恃过高,高估了自己能力,主观意识强,时从善如流,时油盐不进。时而睿智,时而愚钝。一边笃定军事剿灭,一边做佛事祈求太平。总之,事由心生。

生性多疑: 信任与反叛,犹如一念,只听片面之词,就武断是非。中反间计,屈杀袁崇焕。只在位17年,就换了50个内阁大学士、14个兵部尚书。

反复无常: 继位就清算阉党,后期却重用阉党,让身边众臣,无所是从,明败在即,众臣将纷纷倒戈。

弑杀重臣: 传首九边熊廷弼,千刀万刮袁崇焕。他杀掉或逼迫自杀的督师和总督有11人之多。煤山自缢,身边无一重臣陪伴,乃真实写照。

总之,崇祯帝,并不是他所说的,吾非亡国之君,而他,却的的确确做了亡国之事。披发掩面,煤山自缢,没脸见列祖列宗。


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帝,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 ,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17岁继位,在位17年。

崇祯帝在继位后,勤于政务,可以说是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罕见的勤政之君,有史书记载,说崇祯帝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并且「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在崇祯帝继位后,大力清除阉党,铲除了魏忠贤,把权力收归自己手中。

但是,当时的明朝,内忧外患,自然天灾,农民起义,外敌入侵,也使得继位的崇祯帝焦头烂额,毕竟那时候的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尽管崇祯帝志向远大,而且勤政廉政,事必亲躬,但是他的性格多疑,中后金反间计,杀袁崇焕;再加上他严苛、猜忌,甚至滥杀大臣,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而且因为崇祯帝自己的多疑,所以他频繁地调整官吏,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

崇祯帝面对国家的境况,曾屡下「罪己诏」,但是没多大意义,就比如说他一个皇帝发布个诏书,认个错,但是国家内忧外患仍在,百姓该吃不饱饭还是吃不饱饭。

崇祯皇帝,本质来说,是个想有作为的皇帝,聪明机敏,勤政,好学,期盼著明朝不再颓废,能在他手中迎来「中兴」;但是,他又生性多疑,刚愎自用,急躁专断。

我想,崇祯帝如果没有处于明朝内忧外患的那种年代,而是太平盛世时期,应该也会是个好皇帝。


一个可怜的理想主义者

对于崇祯,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他除了有一个明朝末代皇帝的身份之外,还有一句「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复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让人觉得这个皇帝尤其的怜,在临死前也不忘自己的子民。

确实,崇祯皇帝同一般的亡国之君不一样,他独自打理著祖宗留下了的基业,因为早期的人生经历,他形成了一种猜忌的心理,认为除了自己,谁都靠不住,所以,在大臣的心中,他并不是一个好老板,既要马儿跑,又不给吃草,实在是抠。

崇祯皇帝自从即位以来,就明白了明朝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大厦将倾,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撑住这个王朝不至于如此快的灭亡。也许,他知道天道酬勤的道理,所以在他放国理政的这段时间,将全身心投入于国家事务当中,希望能够励精图治成为中兴之主。

可惜,努力有时候却是付诸于流水,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崇祯皇帝将魏忠贤等宦官给直接打倒了,这就自然而然的打乱了明朝长久以来形成的「三足鼎立」,朝臣没有了宦官的制约,越发的不将皇帝放在眼里,在加上崇祯皇帝本身有些刚愎自用的毛病,在任期间多次换了首辅,将对朝臣的不信任直接摆在了台桌上,这就更为朝臣们所诟病了,于是,朝臣们渐渐地开始与皇帝划清界限,直到后来,崇祯皇帝真正的成为了孤家寡人。

很明显,崇祯皇帝并没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所以在后来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皇帝愤怒而又无奈的说: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也许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的时候,仍然在怪罪著自己的朝臣们,认为正是因为他们不与自己同心同德,才有如今城破国亡的衰败景象,怨愤,油然而生。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崇祯皇帝自身的努力,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从历史的纵向来看,他没有生在一个好时代。明朝的衰亡早在崇祯之前就已经注定好了的,无论是他有多么的努力。

至少,作为明朝的皇帝,他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动人心魄的印象。


明朝是中国古代史唯一个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的朝代,崇祯非常爱国宁愿自杀都不愿意看著国家破灭。

铲奸

朱由检出生公元1611年是一月天子朱常洛第五孩子。公元1627年还在青春期的朱由检就当上了皇帝,当上皇帝就表现出年少有为,一上位就清除阉党。先是铲除了魏忠贤的羽党,让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不久下令逮治。魏忠贤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

勤奋 爱民

朱由检在位期间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想让落败的明朝回到以前盛世的。但在他上位的第二年北方发起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连续几年旱灾、蝗灾、还有瘟疫,百姓苦求朝廷发粮救济,朱由检也心疼百姓但苦于国库一点钱拿不出来(为什么拿不出钱呢他爷二十八年不上朝他爸只当一个月天子他哥专注木匠)。百姓只能吃草吃观音土最后还吃人肉,李自成也因此带农民起义,最后李自成攻入京城,见朱由检的遗旨求他放过百姓。

多疑

在农民工起义期间北方的后金也不安定,皇太极一直骚扰边境,明军没办法只能两边作战,朱由检派袁崇焕迎战皇太极,袁崇焕也多次击退皇太极,但朱由检中后金反间计,生性多疑的他,自毁长城,冤杀袁崇焕,让明朝抵抗满清丢失重要一防线。

公元1644国库空虚、朝廷百官不和、满清虎视眈眈、李自成逼近京城,朱由检也看到没希望了选择自尽吊死在老歪脖子树上。

朱由检是个好皇帝只是出生在个错的时代。


勤劳

智商不高

情商也不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