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凌烟阁24功臣画像是太宗晚年为怀念一起打江山的谋臣、将领而画的,所以除了24人本身的功劳以外,李世民对其的亲近信任程度也决定了他们排名的前后。比如,如果按战功算,那卫公李靖当之无愧为第一;按政绩算,莱公杜如晦应为第一。然而并不是这样,24人之首是赵公长孙无忌、第二是赵郡元王李孝恭,他们一个是李世民妻子的哥哥,玄武门政变的谋主,一个是是唐朝宗室,所以了他们的排名当然靠前。李世民赏识的人,如魏征,以前是太子幕僚,归顺李世民后凡事知无不言,据理力争。死后李世民称其为」人君明镜」,可见李世民对他的赏识和信任,所以排于房杜之间。并且玄武门之变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比如名将李靖,政变前拒绝李世民拉拢,而莽将军尉迟恭在玄武门亲自射杀了齐王元吉,所以他排在李靖前边。其他将领不如这些人有名,但排名前后也都是根据这些来确定的。


直接把刚才回复秦琼为什么排最后转过来就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了。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的原则说起。很多人总以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排名是按照功劳大小排的,其实这个认识是错误的。真正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位置排序是按照拟定名单时每个人的官职大小排定的。如果拟定名单的时候有的人已经去世了,则按照死后皇帝给的「赠官」(死后的哀荣)来评定官职。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贞观十七年确定的。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因为他当时的官职是位列三公的「司徒」,官最大,所以排第一。排第二的李孝恭,第三的杜如晦,第四的魏征,是因为他们在贞观十七年之前就去世了,所以「赠官」都是三公的「司空」,并不见得他们的功劳就比排第七的尉迟恭、第八的李靖高。

同样的道理,秦琼贞观十二年就去世了。因为去世的比较早,所以太宗皇帝给的「赠官」只是「徐州都督」,这个官职在整个二十四功臣中属于最小的了,所以只能排在最后。


因为他死得早。要不是死得早,杜如晦和魏征排名应该在房玄龄之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