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不可能在长平损失45万人。 依战后形势分折:长平之战后,秦军虽为战胜一方,但没有力量马上乘胜追击,进攻赵都城邯郸,因为在长平之战中秦军伤亡过半,只能算「惨胜」!。半年后才命白起为将进攻赵都邯郸,可是白起拒绝为将,理由是「远绝河山争人国都必败」!实际上是白起知道秦军长平之战时伤亡惨重导致战斗力下降,而且赵国也没有「穷途末路」,北方边防上还有防匈奴的几万重装骑兵和十万步兵,东边还有防备燕国进攻的兵力。秦王只有另派王龁为将勉力进攻邯郸,在赵国未动用防匈奴和燕国的兵力的前提下,秦国围攻邯郸两年多都攻不下来,秦王又派郑安平带兵助战,还是攻不下邯郸。后来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楚国春申君也带楚军赶到,赵军和魏楚联军内外夹击,大败秦军于邯郸城下,秦军郑安平部两万余人降赵。信陵君率联军追赶秦军一直到函谷关。三国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土地,秦兵死伤大半,丢失了6年以来所侵占的全部领土。从长平大战到邯郸之战,赵国先输后赢,但都城邯郸始终屹立;秦国先胜后败,但超级大国独霸天下的格局已成。随后,战国进入为期20年的相对和平或休战年代。一场历时达六年以上的秦赵之战,前期长平之战,之后邯郸保卫战到大反攻,最后结果是赵国取得胜利嘛!之后燕军四十万攻赵,被廉颇帅十五万赵军杀的大败,燕主将粟腹、乐乘被俘。战争前期虽然阵亡于长平前线但大量杀伤了秦军的赵括功不可没,赵括在长平之战中英勇挫杀秦军是「够本没亏」的,赵括是为国捐躯为国担当的悲剧英雄,是烈士嘛!一个「纸上谈兵」的成语骂他两千多年,岂有此理!有人问得好:「秦国用得著以举国之力,付出重大伤亡,为了杀一个庸才赵括」?长平之战,秦赵双方伤亡人数差不多,连白起自己也承认「伤亡过半」,那是六十万秦军加后来的十多万援军。白起杀俘,也有报复泄怒的成份。但是赵国此战是败了,因为赵国主赵括战死了,秦国主将白起活著(后来因为两次拒绝挂帅进攻邯郸被杀)。

从数字上分析,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败虽然败了,但也不会被坑杀什么四十五万人。为什么呢?当时赵国全国人口顶天三百来万人,最多养五十万军队(后来秦灭六国最大极限也才可用六十万军队伐楚嘛),赵国周边环境险恶,三面作战,北方有匈奴人随时入侵,东北方是世仇燕国,西方是强秦,赵国不可能在长平之战被杀四十五万军队,还有能力进行三年邯郸保卫战,同时还在北方和东方保留相当规模的防御军队。之后还以廉颇为将帅十五万赵军大败燕国人。而且赵国人尚武,多慷慨侠义之士,四十五万人不是说活埋就可以活埋的。

还有一种说法:从以前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考古队挖到一个士兵的家书,书中写的正好是长平之战,书中提到白起可谓是运气好,赵括运气差,赵军在即将包围秦军时,突然天下大雨严重影响赵骑兵推进速度,后被秦军利用大雨快速突围,这个是第一次,第二次是赵军在即将突出重围时,秦军运输的粮草和一起来的十几万援军(当时秦王在国内发总动员令,要求15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丁全部入伍增援长平),提前3天到达而且到达时正好是赵军要突出重围的时候,由于这十几万援军的突然参战,赵军突出重围被彻底粉碎,而在这个时候,秦军的还在不停的增兵而赵军则固守!!! 秦军又久攻不下,原因就是赵军已经建立起大量防守要塞,秦军猛攻死伤惨重,最后演变为持久战,赵军断粮秦军也快断粮,最终还是秦军胜赵军败,但也让秦军付出巨大代价! 从历史资料来看,赵括和白起一个是名在外身经百战,一个是没有独立领军,所以后世一些人就说赵括纸上谈兵而已,要知道真是纸上谈兵而已的话,秦军还能用白起,秦国还要举国之力杀一个庸才,还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这些历史资料有些是被改写了,有的史官才真的是「纸上谈兵」写历史! 所以要多推敲一下。

如果李牧早生几十年,由李牧担任赵国长平主将。李牧肯定会抓住战机进攻取胜,而不是象廉颇那恐惧秦国,双方对崎耗了三年,耗穷了赵国,赵国在当时军力不亚于秦国但国力弱于秦国,持久战耗不起。白起和李牧的军事才能在伯仲之间 ,但李牧抓住最佳攻击时机的能力整个战国无人出其右,长平之战赵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假如是李牧为将赵国必胜 。李牧是中国古代抗击匈奴的大英雄,曾把后来汉刘邦三代不敢惹的匈奴杀的十多年不敢「南下牧马」,曾一战斩首匈奴人十多万。李牧杀匈奴之战用兵规模:精选战车1300辆,战马13000匹,勇于冲锋陷阵的步兵5万人,善射的弓兵10万人。王翦不是李牧的菜只有用「间」害死李牧。可惜是历史没给李牧和白起较量的机会。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军抗衡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战中屡次重创敌军而未遭失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分别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和围歼战的典型战例。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其经历与秦国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赵王迁三年(前233年),李牧率军在宜安重创秦军,取得重大军事胜利,夺回了被秦国占领的土地,受封为「武安君」。此后,秦国不断的派出军队攻击赵国,均被李牧击退,李牧在赵国声望大振,深受军民拥戴受赵王忌。

我们都应该敬重各为其国,英勇无畏,不怕死的军人!


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儒家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兵圣孙武所说的庙算(也就是提前计划、准备工作)等等,而我们受小说,演义的影响,狭隘的认为决定一场战争胜利仅仅是靠将领个人勇武是完全不对的。

长平一战的背景是秦攻韩国上党,韩国不敌,令上党投降秦国,上党郡守冯亭却投降了赵国,而傻呵呵的赵孝成王也接受了。

明知道自己捅了马蜂窝还不赶紧做好防范?老赵家一群傻呵呵的当家的真的就没有这个想法,结果秦国出兵了,赵国才想起来,赶紧把廉颇派过去守上党吧。

那时候没有飞机,也没有高铁,所以廉颇还没有到上党,上党就已经被秦国拿下了,而且秦将王龁还把刚刚来到的廉颇给揍了一顿,廉颇无奈只能固守不出。

秦将王龁的确是名将,可是他凭什么能把和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给揍了?你能说是廉颇不如王龁?当然不是,而是因为赵国那帮当家的太傻了。

廉颇在和秦军打著的时候,老赵家就派人去和秦国和谈了,秦国于是借著这个机会在联合国办公厅与赵国表现出一副亲密友好,正准备一起穿一条裤子的姿态,这种情况下廉颇手底下的兵还敢打么?准备帮助赵国的其他五国还敢帮忙么?

三年,三年的时间赵国没有得到一个国家的帮助,三年的时间廉颇一直在固守,但是赵国已经守不下去了,粮食不够了,廉颇不得不用沙土当粮食屯在山坡上迷惑秦国,至于秦国这时候虽然比赵国强,但是也不想坚持了,所以秦国简单的使了一个反间计,赵国就乖乖的把廉颇换成了赵括,结果赵括中了杀神白起的计策导致45w赵军被坑杀。

过程说的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很重要的几点信息:

第一,赵国是仓促应战,而秦国是早已经计划好的,所以按兵圣孙武的说法,这样的仗,赵国赢得可能性不大;

第二、战斗的整个过程,秦国都是上下一心,争取战争的胜利,而赵国,一开始竟然还求和!最后还中了秦国的计策,临战换了一个小将,这种大事交给一个嘴上没毛的小子,能牢靠么?

第三、赵国的国力不行,比不过秦国,秦国出兵60w,赵国仅出兵45w,而且就这样还是赵国先粮食不足了,如果赵国国力比秦国强,按廉颇的法子完全可以耗死秦国,但是事实是赵国先沉不住气了;

第四、即使赵国不换将,继续用廉颇,在国力不如秦国的情况下,想要胜利,只有主动出击,但是廉颇已经被王龁给揍了,他能揍过白起和王龁合伙么?

在这种背景下,及时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都打不赢,凭什么被责任全推给赵括?这一战的失败真的不能全让赵括背锅,赵括也只是个可怜孩子!


当然不是,是秦国白起的错,要是白起比赵括更无能的话,结局可能不是这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