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不可能在長平損失45萬人。 依戰後形勢分折:長平之戰後,秦軍雖為戰勝一方,但沒有力量馬上乘勝追擊,進攻趙都城邯鄲,因為在長平之戰中秦軍傷亡過半,只能算「慘勝」!。半年後才命白起為將進攻趙都邯鄲,可是白起拒絕為將,理由是「遠絕河山爭人國都必敗」!實際上是白起知道秦軍長平之戰時傷亡慘重導致戰鬥力下降,而且趙國也沒有「窮途末路」,北方邊防上還有防匈奴的幾萬重裝騎兵和十萬步兵,東邊還有防備燕國進攻的兵力。秦王只有另派王齕為將勉力進攻邯鄲,在趙國未動用防匈奴和燕國的兵力的前提下,秦國圍攻邯鄲兩年多都攻不下來,秦王又派鄭安平帶兵助戰,還是攻不下邯鄲。後來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楚國春申君也帶楚軍趕到,趙軍和魏楚聯軍內外夾擊,大敗秦軍於邯鄲城下,秦軍鄭安平部兩萬餘人降趙。信陵君率聯軍追趕秦軍一直到函谷關。三國聯軍乘勢收復河東六百里土地,秦兵死傷大半,丟失了6年以來所侵佔的全部領土。從長平大戰到邯鄲之戰,趙國先輸後贏,但都城邯鄲始終屹立;秦國先勝後敗,但超級大國獨霸天下的格局已成。隨後,戰國進入為期20年的相對和平或休戰年代。一場歷時達六年以上的秦趙之戰,前期長平之戰,之後邯鄲保衛戰到大反攻,最後結果是趙國取得勝利嘛!之後燕軍四十萬攻趙,被廉頗帥十五萬趙軍殺的大敗,燕主將粟腹、樂乘被俘。戰爭前期雖然陣亡於長平前線但大量殺傷了秦軍的趙括功不可沒,趙括在長平之戰中英勇挫殺秦軍是「夠本沒虧」的,趙括是為國捐軀為國擔當的悲劇英雄,是烈士嘛!一個「紙上談兵」的成語罵他兩千多年,豈有此理!有人問得好:「秦國用得著以舉國之力,付出重大傷亡,為了殺一個庸才趙括」?長平之戰,秦趙雙方傷亡人數差不多,連白起自己也承認「傷亡過半」,那是六十萬秦軍加後來的十多萬援軍。白起殺俘,也有報復泄怒的成份。但是趙國此戰是敗了,因為趙國主趙括戰死了,秦國主將白起活著(後來因為兩次拒絕掛帥進攻邯鄲被殺)。

從數字上分析,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敗雖然敗了,但也不會被坑殺什麼四十五萬人。為什麼呢?當時趙國全國人口頂天三百來萬人,最多養五十萬軍隊(後來秦滅六國最大極限也纔可用六十萬軍隊伐楚嘛),趙國周邊環境險惡,三面作戰,北方有匈奴人隨時入侵,東北方是世仇燕國,西方是強秦,趙國不可能在長平之戰被殺四十五萬軍隊,還有能力進行三年邯鄲保衛戰,同時還在北方和東方保留相當規模的防禦軍隊。之後還以廉頗為將帥十五萬趙軍大敗燕國人。而且趙國人尚武,多慷慨俠義之士,四十五萬人不是說活埋就可以活埋的。

還有一種說法:從以前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考古隊挖到一個士兵的家書,書中寫的正好是長平之戰,書中提到白起可謂是運氣好,趙括運氣差,趙軍在即將包圍秦軍時,突然天下大雨嚴重影響趙騎兵推進速度,後被秦軍利用大雨快速突圍,這個是第一次,第二次是趙軍在即將突出重圍時,秦軍運輸的糧草和一起來的十幾萬援軍(當時秦王在國內發總動員令,要求15歲以上60歲以下的男丁全部入伍增援長平),提前3天到達而且到達時正好是趙軍要突出重圍的時候,由於這十幾萬援軍的突然參戰,趙軍突出重圍被徹底粉碎,而在這個時候,秦軍的還在不停的增兵而趙軍則固守!!! 秦軍又久攻不下,原因就是趙軍已經建立起大量防守要塞,秦軍猛攻死傷慘重,最後演變為持久戰,趙軍斷糧秦軍也快斷糧,最終還是秦軍勝趙軍敗,但也讓秦軍付出巨大代價! 從歷史資料來看,趙括和白起一個是名在外身經百戰,一個是沒有獨立領軍,所以後世一些人就說趙括紙上談兵而已,要知道真是紙上談兵而已的話,秦軍還能用白起,秦國還要舉國之力殺一個庸才,還要付出巨大代價的! 這些歷史資料有些是被改寫了,有的史官才真的是「紙上談兵」寫歷史! 所以要多推敲一下。

如果李牧早生幾十年,由李牧擔任趙國長平主將。李牧肯定會抓住戰機進攻取勝,而不是象廉頗那恐懼秦國,雙方對崎耗了三年,耗窮了趙國,趙國在當時軍力不亞於秦國但國力弱於秦國,持久戰耗不起。白起和李牧的軍事才能在伯仲之間 ,但李牧抓住最佳攻擊時機的能力整個戰國無人出其右,長平之戰趙國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假如是李牧為將趙國必勝 。李牧是中國古代抗擊匈奴的大英雄,曾把後來漢劉邦三代不敢惹的匈奴殺的十多年不敢「南下牧馬」,曾一戰斬首匈奴人十多萬。李牧殺匈奴之戰用兵規模:精選戰車1300輛,戰馬13000匹,勇於衝鋒陷陣的步兵5萬人,善射的弓兵10萬人。王翦不是李牧的菜只有用「間」害死李牧。可惜是歷史沒給李牧和白起較量的機會。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中唯一能與秦軍抗衡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戰中屢次重創敵軍而未遭失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分別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和圍殲戰的典型戰例。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也使後人無不扼腕嘆恨,其經歷與秦國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趙王遷三年(前233年),李牧率軍在宜安重創秦軍,取得重大軍事勝利,奪回了被秦國佔領的土地,受封為「武安君」。此後,秦國不斷的派出軍隊攻擊趙國,均被李牧擊退,李牧在趙國聲望大振,深受軍民擁戴受趙王忌。

我們都應該敬重各為其國,英勇無畏,不怕死的軍人!


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儒家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兵聖孫武所說的廟算(也就是提前計劃、準備工作)等等,而我們受小說,演義的影響,狹隘的認為決定一場戰爭勝利僅僅是靠將領個人勇武是完全不對的。

長平一戰的背景是秦攻韓國上黨,韓國不敵,令上黨投降秦國,上黨郡守馮亭卻投降了趙國,而傻呵呵的趙孝成王也接受了。

明知道自己捅了馬蜂窩還不趕緊做好防範?老趙家一羣傻呵呵的當家的真的就沒有這個想法,結果秦國出兵了,趙國纔想起來,趕緊把廉頗派過去守上黨吧。

那時候沒有飛機,也沒有高鐵,所以廉頗還沒有到上黨,上黨就已經被秦國拿下了,而且秦將王齕還把剛剛來到的廉頗給揍了一頓,廉頗無奈只能固守不出。

秦將王齕的確是名將,可是他憑什麼能把和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的廉頗給揍了?你能說是廉頗不如王齕?當然不是,而是因為趙國那幫當家的太傻了。

廉頗在和秦軍打著的時候,老趙家就派人去和秦國和談了,秦國於是借著這個機會在聯合國辦公廳與趙國表現出一副親密友好,正準備一起穿一條褲子的姿態,這種情況下廉頗手底下的兵還敢打麼?準備幫助趙國的其他五國還敢幫忙麼?

三年,三年的時間趙國沒有得到一個國家的幫助,三年的時間廉頗一直在固守,但是趙國已經守不下去了,糧食不夠了,廉頗不得不用沙土當糧食屯在山坡上迷惑秦國,至於秦國這時候雖然比趙國強,但是也不想堅持了,所以秦國簡單的使了一個反間計,趙國就乖乖的把廉頗換成了趙括,結果趙括中了殺神白起的計策導致45w趙軍被坑殺。

過程說的很簡單,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很重要的幾點信息:

第一,趙國是倉促應戰,而秦國是早已經計劃好的,所以按兵聖孫武的說法,這樣的仗,趙國贏得可能性不大;

第二、戰鬥的整個過程,秦國都是上下一心,爭取戰爭的勝利,而趙國,一開始竟然還求和!最後還中了秦國的計策,臨戰換了一個小將,這種大事交給一個嘴上沒毛的小子,能牢靠麼?

第三、趙國的國力不行,比不過秦國,秦國出兵60w,趙國僅出兵45w,而且就這樣還是趙國先糧食不足了,如果趙國國力比秦國強,按廉頗的法子完全可以耗死秦國,但是事實是趙國先沉不住氣了;

第四、即使趙國不換將,繼續用廉頗,在國力不如秦國的情況下,想要勝利,只有主動出擊,但是廉頗已經被王齕給揍了,他能揍過白起和王齕合夥麼?

在這種背景下,及時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都打不贏,憑什麼被責任全推給趙括?這一戰的失敗真的不能全讓趙括背鍋,趙括也只是個可憐孩子!


當然不是,是秦國白起的錯,要是白起比趙括更無能的話,結局可能不是這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