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留住人才的机制,往往贤明的君王一死,就出现人亡政息的情况。楚国的人才流失甚至专门出现了一个成语「楚才晋用」,可见人才流失严重情况。

齐桓公一死,齐国失去霸主位置,楚庄王一死楚国威风不在。

楚庄王之忧

《荀子·尧问》魏武侯因为谋事而当,群臣都不如而漏有喜色。

吴起谏言谈到楚庄王之忧,同样是谋事而当,群臣不及,但是楚庄王却面带忧色。

诸侯自 为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 群臣莫能逮,吾国几于亡乎!是以忧也。

楚庄王在世的时候就明白一人强一国的不可取。唯有留住人才才能让国家始终强盛。

所以楚庄王在世时不断地挖掘人才,比如孙叔敖,伍举,苏从等,协助楚庄王发展经济,平定内乱与灭庸,北上争霸。

然而与晋国历有名卿不同,楚国强盛是因为历有名王,然而一旦楚王不够贤明强势,楚国就会衰落,这也让楚国的霸业无法与晋国一样长久。

楚国内部的氏族力量严重影响了楚国的人才机制。

春秋时期的楚国领土广,人口多,但是为何称霸时间没有晋国长?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楚国内部氏族力量作梗。

楚国的军队并不是完全掌控在楚王手中,而是楚王有王族兵,其他氏族有自己的军队,比如著名的若敖氏的若敖六卒。

所以氏族力量用的好,楚国就强盛,用不好,楚国就陷入内斗。

英武如楚庄王在继位之初都要伪装自己,甚至还被大夫劫持。可见氏族力量对王权的威胁与不尊重。

楚庄王时期重用人才,仍然不得不启用大量王族来维护王权,因为楚庄王的调和,即便大臣之间有矛盾,也能压制下来并团结在楚庄王身边,强盛楚国。

但是楚庄王一死,没有英武强势的君主调和压制,王族的子重,子反等与屈氏等卿族矛盾一下爆发,子重驱逐了申公巫臣,排除异己。

巫臣投靠了晋国,被派到吴国教习先进的战阵技术,从此吴国成为楚国腹心之患。

这个问题同在存在其他诸侯国中,齐桓公,郑庄公,还有战国初期的魏国。

唯独秦孝公变法后的秦国,依靠完善的客卿制度,与商鞅变法后的机制,吸引山东六国人才,所以即便惠文王、昭襄王去世,秦国没有出现人亡政息的情况。

所以一人成就一国的局面完全是因为没有成熟稳定的人才机制。


简单来讲,凡事无绝对,所谓的一人成就一国,也只不过是一些特殊情况,但是楚国正好是这些特殊其况的其中之一。

楚国这个国家很奇怪,奇怪,便奇怪在于楚国的国君并没有说那种高度的中央集权,而是选择将权利外放给那些大家族,当然这是整个春秋时期许多国家的选择,但是进入到战国时代,我就会发现这种权力的分配方式是有弊病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每一次。打仗都会出现损失,并不是所有的家族都愿意为了国家付出一切的,家族的数目越多,这些家族反对的声音吓得力气也就越大,没有一个雄心壮志的君王来进行压迫或者是压制这些声音的话,一个国家很容易就会过度的死于内耗。

所以对于楚国来讲,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说自己国家资源不够,自己国家国民不够,或者是自己国家疆域不够这样稀奇古怪的问题,而是自己的国家如何去其中权利!没有办法去集中国家的权利,那你每一次做决定,总会有人唱反调,总会有人不同意,那你整个一生就在争执声之中度过吧!

所以对于楚国来讲,他们需要一个明君,一个有魄力,有腕力的明君来压制国内这些反对的声音,楚庄王凭什么压制这些人呢?大家还记得楚庄王登台以后,做了一个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杀了300人,用的300人。

所谓的杀300,用300,可能是历史上面一个比较夸张的描述手法,但是确实也证明了楚庄王登台的时候,掌管权利的时候,杀了很多人,用了很多人,这个说法证明了什么?证明了楚庄王这个人做事情有果断的执行力,可能对于大家来讲有执行力,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对于一个手底下的盛仔来讲,这正是最恐怖的地方,君王想杀你,杀人不过头点地,这才是真正的让你不断地为君王做事,不愿意去招惹君王的这样一个动力所在。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君杀人的时候,犹豫再三,并且还时常被旁边左右之事所影响,不能作出正确的决断,那你犯法还怕什么呀?是不是?只要能够打点关系,只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但你就死不了,(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对于这个国军来讲,你即便再怎么毒瘤,在怎么对这个国家有害,也会捏著鼻子认了,所以,必须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等任何人都不能对法律心存侥幸,让任何人不能对国军的权利心存侥幸,这让他们知道,只要犯了法,你就是有错,有错就必须要受罚,这样的话,所有人都不会想著去犯错,而是想著好好的做事情。

楚庄王刚上台做的这个下马威确实高明,他深刻地明白,楚国这个国家最缺的是什么,缺的就是一个有效的执行力,一旦有一个有效的执行力,整合整个楚国的国家资源,那楚国何惧于天下。天下何敢小看楚国子弟。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在西楚霸王项羽起兵以后,范曾强来投靠,就说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楚国虽然地大物博,虽然对秦国很恨,但是你们这样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要给楚国所有的人确立一个目标,那样才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此说不成立,应该反过来说。

一个国家的力量是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教卫生发展水平的总和。

楚庄王时期楚国的威风恰是楚国积蓄了很多年的国力之后的表现,让楚庄王赶上了。

楚庄王一死楚国就威风不在,恰恰是楚庄王使用国力太过的体现,透支了。

哪有什么一人成就一国,是一国成就了一人而已。是楚国透支国力成就了楚庄王一人而已。

春秋战国,这种事情常有,战国七霸,春秋五霸,莫不是如此。

就说,终结春秋战国的嬴政秦始皇,也是赢家积累了六代人的力量被秦始皇拿来统一六国,才成就了秦始皇的威名呀,可不是秦始皇自己一个人的才能。

最后,秦始皇征伐无度,终于耗尽了国力,让汉刘邦捡了便宜。

儒家文化圈有一个谥号制度很有意思,比如这个浪费国力,不惜民力但是也做些功业的楚庄王被上「谥号」曰「庄」。虽然也是上谥,但也排在20名之外了,不算怎么样的。

他这样不惜民力浪费国力的反对面呢?比如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著朴素,废除肉刑的汉文帝刘恒,一辈子也就是个为汉武帝刘彻积蓄国力的汉文帝刘恒。

谥号也只是第排四名,大杀四方的汉武帝呢?也只是第五名。

反正呢!只知道闷著头干活的汉文帝刘恒比威风凛凛的楚庄王排名靠前多了,也不见有人说汉文帝刘恒一人支撑了刘家朝廷。

谥号第一名曰「神」,比如神农算是一人兴邦了吧,毕竟他尝百草而不死,也许真是神仙或者外星人呢!

其他哪还有有一人成就一国的厉害人物?

不讨论唐宋之后的庙号谥号,后来的家伙们在上谥号这个行为上,要脸的不多。

说起楚庄王那就要先来了解一下楚庄王为何许人也。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年-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楚穆王去世后,庄王熊旅即位,年龄不到20岁,国内矛盾重重,也爆发了叛乱。在这种情况下楚庄王以静制动,表面上沉迷与声色犬马中,不问政事。让反叛者掉以轻心。几年后他重用了伍举(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就源于与伍举的对话。),苏从(楚庄王手中端著酒杯,口中嚼著鹿肉,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他眯著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举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您请教。」楚庄王一面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举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著说:「我猜著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著瞧吧。」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后来任用孙叔敖为令尹也就是宰相,重视生产发展经济让楚国慢慢变的强大。楚国后来打败了晋国军队,让郑国俯首称臣。楚晋常年战争双方互有胜负,公元前597年的邲(bi)之战,楚国大胜。从此后声威大震国势强大。后来楚庄王灭掉了萧国,有攻打宋国,使得宋国求和。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得一称霸。

发生在楚庄王的经典故事有:贤妃樊姬,一鸣惊人,庄王葬马,绝缨之宴,庄王伐陈,庄王问卦。庄王时期让楚国达到了巅峰期,他称霸诸侯 重用人才 善于纳谏 发展农业 可见是一位了不起的诸侯。

楚庄王未曾独霸中国。其功业是将晋的霸权夺取了一部分,使之由文襄之兴旺而中衰,从而为其子孙争霸成功莫定了国力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中原诸侯虽或私下仍鄙称楚为「蛮夷」,但已经产生了接受强楚为伯的心理定势。庄王去世二年,楚会盟十三国诸侯于蜀,庄王之子、年仅十二岁的共王成为受众多诸侯拥戴的霸主,其后十年,晋、楚同盟于宋,首次达成共霸协定。这些成功,与前代楚君尤其是庄王之功密不可分,但庄王本人毕竟未被教多诸侯推为盟主而独霸中国。


在古代,的确可以一人成就一国,出楚国是这样,其实楚国有个传统,留不住人才的传统,很多人才都是在楚国待不下去或者怀才不遇才到其他国家去的。楚庄王是个有想法的王,有才的王,但后面的楚王基本都是吃祖宗饭的王。

一人成就一国,秦国本来积贫积弱,楚赵齐魏等国都打算瓜分秦国了处在崩溃边缘,但秦孝公重用商鞅,商鞅变法开始,秦才从弱小的濒临灭国的边缘一步一步走回来,要不是秦孝公,可能秦就灭了,也就不存在后面系统天下的大秦帝国了。

同样大唐王朝,建国之初内忧外患,突厥族打到长安城附近,是李世民励精图治,把唐朝发展成在历史上有象征意义大唐王朝

但是古代一人成就一国,只有君主帝王一个人能做到,因为贤臣能臣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君主帝王重用。


在古代的确是这样,一人成就一国,而楚国就是这样。一人成就一国,只有君王帝王才能做到。


谁说楚庄王死了楚国就不行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