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留住人才的機制,往往賢明的君王一死,就出現人亡政息的情況。楚國的人才流失甚至專門出現了一個成語「楚才晉用」,可見人才流失嚴重情況。

齊桓公一死,齊國失去霸主位置,楚莊王一死楚國威風不在。

楚莊王之憂

《荀子·堯問》魏武侯因為謀事而當,羣臣都不如而漏有喜色。

吳起諫言談到楚莊王之憂,同樣是謀事而當,羣臣不及,但是楚莊王卻面帶憂色。

諸侯自 為得師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為謀而莫己若者亡。」今以不穀之不肖,而 羣臣莫能逮,吾國幾於亡乎!是以憂也。

楚莊王在世的時候就明白一人強一國的不可取。唯有留住人才才能讓國家始終強盛。

所以楚莊王在世時不斷地挖掘人才,比如孫叔敖,伍舉,蘇從等,協助楚莊王發展經濟,平定內亂與滅庸,北上爭霸。

然而與晉國曆有名卿不同,楚國強盛是因為歷有名王,然而一旦楚王不夠賢明強勢,楚國就會衰落,這也讓楚國的霸業無法與晉國一樣長久。

楚國內部的氏族力量嚴重影響了楚國的人才機制。

春秋時期的楚國領土廣,人口多,但是為何稱霸時間沒有晉國長?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楚國內部氏族力量作梗。

楚國的軍隊並不是完全掌控在楚王手中,而是楚王有王族兵,其他氏族有自己的軍隊,比如著名的若敖氏的若敖六卒。

所以氏族力量用的好,楚國就強盛,用不好,楚國就陷入內鬥。

英武如楚莊王在繼位之初都要偽裝自己,甚至還被大夫劫持。可見氏族力量對王權的威脅與不尊重。

楚莊王時期重用人才,仍然不得不啟用大量王族來維護王權,因為楚莊王的調和,即便大臣之間有矛盾,也能壓制下來並團結在楚莊王身邊,強盛楚國。

但是楚莊王一死,沒有英武強勢的君主調和壓制,王族的子重,子反等與屈氏等卿族矛盾一下爆發,子重驅逐了申公巫臣,排除異己。

巫臣投靠了晉國,被派到吳國教習先進的戰陣技術,從此吳國成為楚國腹心之患。

這個問題同在存在其他諸侯國中,齊桓公,鄭莊公,還有戰國初期的魏國。

唯獨秦孝公變法後的秦國,依靠完善的客卿制度,與商鞅變法後的機制,吸引山東六國人才,所以即便惠文王、昭襄王去世,秦國沒有出現人亡政息的情況。

所以一人成就一國的局面完全是因為沒有成熟穩定的人才機制。


簡單來講,凡事無絕對,所謂的一人成就一國,也只不過是一些特殊情況,但是楚國正好是這些特殊其況的其中之一。

楚國這個國家很奇怪,奇怪,便奇怪在於楚國的國君並沒有說那種高度的中央集權,而是選擇將權利外放給那些大家族,當然這是整個春秋時期許多國家的選擇,但是進入到戰國時代,我就會發現這種權力的分配方式是有弊病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每一次。打仗都會出現損失,並不是所有的家族都願意為了國家付出一切的,家族的數目越多,這些家族反對的聲音嚇得力氣也就越大,沒有一個雄心壯志的君王來進行壓迫或者是壓制這些聲音的話,一個國家很容易就會過度的死於內耗。

所以對於楚國來講,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說自己國家資源不夠,自己國家國民不夠,或者是自己國家疆域不夠這樣稀奇古怪的問題,而是自己的國家如何去其中權利!沒有辦法去集中國家的權利,那你每一次做決定,總會有人唱反調,總會有人不同意,那你整個一生就在爭執聲之中度過吧!

所以對於楚國來講,他們需要一個明君,一個有魄力,有腕力的明君來壓制國內這些反對的聲音,楚莊王憑什麼壓制這些人呢?大家還記得楚莊王登臺以後,做了一個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殺了300人,用的300人。

所謂的殺300,用300,可能是歷史上面一個比較誇張的描述手法,但是確實也證明瞭楚莊王登臺的時候,掌管權利的時候,殺了很多人,用了很多人,這個說法證明瞭什麼?證明瞭楚莊王這個人做事情有果斷的執行力,可能對於大家來講有執行力,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對於一個手底下的盛仔來講,這正是最恐怖的地方,君王想殺你,殺人不過頭點地,這纔是真正的讓你不斷地為君王做事,不願意去招惹君王的這樣一個動力所在。

如果一個國家的國君殺人的時候,猶豫再三,並且還時常被旁邊左右之事所影響,不能作出正確的決斷,那你犯法還怕什麼呀?是不是?只要能夠打點關係,只要能夠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但你就死不了,(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對於這個國軍來講,你即便再怎麼毒瘤,在怎麼對這個國家有害,也會捏著鼻子認了,所以,必須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等任何人都不能對法律心存僥倖,讓任何人不能對國軍的權利心存僥倖,這讓他們知道,只要犯了法,你就是有錯,有錯就必須要受罰,這樣的話,所有人都不會想著去犯錯,而是想著好好的做事情。

楚莊王剛上臺做的這個下馬威確實高明,他深刻地明白,楚國這個國家最缺的是什麼,缺的就是一個有效的執行力,一旦有一個有效的執行力,整合整個楚國的國家資源,那楚國何懼於天下。天下何敢小看楚國子弟。

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所以在西楚霸王項羽起兵以後,範曾強來投靠,就說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楚國雖然地大物博,雖然對秦國很恨,但是你們這樣單打獨鬥是不行的,必須要給楚國所有的人確立一個目標,那樣纔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此說不成立,應該反過來說。

一個國家的力量是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教衛生髮展水平的總和。

楚莊王時期楚國的威風恰是楚國積蓄了很多年的國力之後的表現,讓楚莊王趕上了。

楚莊王一死楚國就威風不在,恰恰是楚莊王使用國力太過的體現,透支了。

哪有什麼一人成就一國,是一國成就了一人而已。是楚國透支國力成就了楚莊王一人而已。

春秋戰國,這種事情常有,戰國七霸,春秋五霸,莫不是如此。

就說,終結春秋戰國的嬴政秦始皇,也是贏家積累了六代人的力量被秦始皇拿來統一六國,才成就了秦始皇的威名呀,可不是秦始皇自己一個人的才能。

最後,秦始皇征伐無度,終於耗盡了國力,讓漢劉邦撿了便宜。

儒家文化圈有一個謚號制度很有意思,比如這個浪費國力,不惜民力但是也做些功業的楚莊王被上「謚號」曰「莊」。雖然也是上謚,但也排在20名之外了,不算怎麼樣的。

他這樣不惜民力浪費國力的反對面呢?比如勵精圖治,興修水利,衣著樸素,廢除肉刑的漢文帝劉恆,一輩子也就是個為漢武帝劉徹積蓄國力的漢文帝劉恆。

謚號也只是第排四名,大殺四方的漢武帝呢?也只是第五名。

反正呢!只知道悶著頭幹活的漢文帝劉恆比威風凜凜的楚莊王排名靠前多了,也不見有人說漢文帝劉恆一人支撐了劉家朝廷。

謚號第一名曰「神」,比如神農算是一人興邦了吧,畢竟他嘗百草而不死,也許真是神仙或者外星人呢!

其他哪還有有一人成就一國的厲害人物?

不討論唐宋之後的廟號謚號,後來的傢伙們在上謚號這個行為上,要臉的不多。

說起楚莊王那就要先來瞭解一下楚莊王為何許人也。楚莊王-熊旅,又稱荊莊王,羋姓,熊氏,名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年-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楚穆王去世後,莊王熊旅即位,年齡不到20歲,國內矛盾重重,也爆發了叛亂。在這種情況下楚莊王以靜制動,表面上沉迷與聲色犬馬中,不問政事。讓反叛者掉以輕心。幾年後他重用了伍舉(楚莊王「一鳴驚人」的典故就源於與伍舉的對話。),蘇從(楚莊王手中端著酒杯,口中嚼著鹿肉,醉醺醺地在觀賞歌舞。他眯著眼睛問道:「大夫來此,是想喝酒呢,還是要看歌舞?」伍舉話中有話地說:「有人讓我猜一個謎語,我怎麼也猜不出,特此來向您請教。」楚莊王一面喝酒,一邊問:「什麼謎語,這麼難猜?你說說。」伍舉說:「謎語是『楚京有大鳥,棲上在朝堂,歷時三年整,不鳴亦不翔。令人好難解,到底為哪樁?』您請猜猜,不鳴也不翔。這究竟是隻什麼鳥?」楚莊王聽了,心中明白伍舉的意思,笑著說:「我猜著了。它可不是隻普通的鳥。這隻鳥啊,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等著瞧吧。」伍舉明白了楚莊王的意思,便高興地退了出來。)。後來任用孫叔敖為令尹也就是宰相,重視生產發展經濟讓楚國慢慢變的強大。楚國後來打敗了晉國軍隊,讓鄭國俯首稱臣。楚晉常年戰爭雙方互有勝負,公元前597年的邲(bi)之戰,楚國大勝。從此後聲威大震國勢強大。後來楚莊王滅掉了蕭國,有攻打宋國,使得宋國求和。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得一稱霸。

發生在楚莊王的經典故事有:賢妃樊姬,一鳴驚人,莊王葬馬,絕纓之宴,莊王伐陳,莊王問卦。莊王時期讓楚國達到了巔峯期,他稱霸諸侯 重用人才 善於納諫 發展農業 可見是一位了不起的諸侯。

楚莊王未曾獨霸中國。其功業是將晉的霸權奪取了一部分,使之由文襄之興旺而中衰,從而為其子孫爭霸成功莫定了國力基礎和社會心理基礎—中原諸侯雖或私下仍鄙稱楚為「蠻夷」,但已經產生了接受強楚為伯的心理定勢。莊王去世二年,楚會盟十三國諸侯於蜀,莊王之子、年僅十二歲的共王成為受眾多諸侯擁戴的霸主,其後十年,晉、楚同盟於宋,首次達成共霸協定。這些成功,與前代楚君尤其是莊王之功密不可分,但莊王本人畢竟未被教多諸侯推為盟主而獨霸中國。


在古代,的確可以一人成就一國,出楚國是這樣,其實楚國有個傳統,留不住人才的傳統,很多人才都是在楚國待不下去或者懷纔不遇纔到其他國家去的。楚莊王是個有想法的王,有才的王,但後面的楚王基本都是喫祖宗飯的王。

一人成就一國,秦國本來積貧積弱,楚趙齊魏等國都打算瓜分秦國了處在崩潰邊緣,但秦孝公重用商鞅,商鞅變法開始,秦才從弱小的瀕臨滅國的邊緣一步一步走回來,要不是秦孝公,可能秦就滅了,也就不存在後面系統天下的大秦帝國了。

同樣大唐王朝,建國之初內憂外患,突厥族打到長安城附近,是李世民勵精圖治,把唐朝發展成在歷史上有象徵意義大唐王朝

但是古代一人成就一國,只有君主帝王一個人能做到,因為賢臣能臣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是君主帝王重用。


在古代的確是這樣,一人成就一國,而楚國就是這樣。一人成就一國,只有君王帝王才能做到。


誰說楚莊王死了楚國就不行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