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将军陈庆之

很多人肯定会问十六国这么多猛将,冉闵,慕容恪,赫连勃勃,石勒,那个不是牛气冲天的猛将,凭啥钦定他是第一猛将?别著急,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这位。

首先,我们现代人要了解古人,肯定要从史书中翻找资料,其次是从某些领域的大佬口中获得相关信息,例如我们今天想了解十六朝的猛将,那就可以找一找现代某些军事大拿们推崇过谁,这些军事大拿术业有专攻,他们推崇的人自然有些真材实料。

比如这个陈庆之,就有一位大佬很推崇他,这位大佬是谁呢?咳咳,对,就是本朝太祖!

「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这是太祖在多次阅读《梁书-陈庆之列传》后,不禁感慨:「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当时洛阳街头流传著这样的一句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这里的白袍就是陈庆之,由此可见白袍将军在当时的威势。

那这位将军到底有何等的战绩,令人心折呢?这里我就挑几个大仗讲下。

公元529年,北魏北海王元颢投靠南梁萧衍,想借助南梁的力量夺得皇位,萧衍派刚刚出名的陈庆之带领7000人马护送元颢回洛阳称帝。由此陈庆之开始了自己开挂般的北伐经历。

公元529年四月,陈庆之攻占荥城,进逼梁国。

陈庆之攻克荥城后,元晖业率两万人据考城阻挡陈庆之,考城四面环水,易守难攻,陈庆之攻之,克,擒元晖业,获车七千八百辆。

五月,魏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等率羽林军7万守荥阳,以拒梁军。荥阳城坚,陈庆之攻之不克。

魏将上党王元天穆大军将至,进据虎牢。魏军共计30万人,对梁军进行合围。没想到包围圈刚刚形成,还没来得及进攻,陈庆之已经攻下了七万守军的荥阳。(我一度怀疑他开了无双)

不久,魏将元天穆引20万援兵围城,注意:其中有十五万是精锐的少数民族骑兵。

陈庆之率3000精骑背城而战,大破之,陈庆之三千人全歼北魏二十万援军,鲁安于阵前投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单骑获免。(别吐槽我,《南史》记载就这样)

别吐槽我,《南史》记载就这样

进军虎牢关,守将尔朱世隆不敢战,弃城而逃,俘魏东中郎将辛纂。

魏孝庄帝元子攸为避陈庆之锋芒,被迫撤至长子。

此时,陈庆之距离洛阳只有一步,然后洛阳守将元乂、元延明降,元颢入洛阳称帝,加封陈庆之一堆官职以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增邑万户。

不久,上党王元天穆率兵4万攻克大梁,陈庆之闻后,率军掩袭,元天穆率十余骑北渡黄河而逃,后降于陈庆之。

陈庆之又进击大梁、梁国,皆克之。

陈庆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梁书·陈庆之列传》)。

自此陈庆之以7000之众,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

十六国时期还有谁能这么牛气?我估计是没有了。


东晋十六国时期,名将名臣很多,评价谁为第一很难,每个人有自己的喜好。看到很多回答提到了慕容恪、陈庆之等。那我就另外举一个我们很熟悉,但是常忽略的的名将——祖逖。

闻鸡起舞与中流击楫的主人公

对于祖逖我们很熟悉,因为一个成语闻鸡起舞,还有一个中流击楫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我们都熟悉,但是对于祖逖的功绩却比较容易忽略,甚至可能还不如桓温、谢玄等。

祖逖在西晋末东晋初,是个岳飞式悲剧人物。

祖逖身为名将自然少不了功绩,那祖逖有多厉害呢?

几乎收复北方失土,打的石勒不敢南下

司马睿刚在南方建立东晋政权,国内忙著瓜分利益权力斗争,少有人想要北伐,只有祖逖请命。

司马睿虽不愿却也不便公开反对,于是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拨给了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帛,让他自募战士,自造兵器。于是祖逖便带著自己的部曲以及朝廷发放的粮饷渡江筹备。

当时北方沦陷后许多流民、大族聚居成坞堡势力,即阻挡胡人也隐隐自立,还有流寇、盗贼、胡人势力等,祖逖先是软硬兼施,收复了很多坞堡势力,然后打败石虎前来的五万大军,又用计打败后赵守将桃豹。

祖逖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失土。打的石勒不敢南侵,上书祖狄请求互市,划江而治。如果没有祖逖的北伐,也许羯赵的大军就趁东晋站立不稳的时候杀到南方了。

所以每次看到有人把拯救汉人的功绩都归功到冉闵杀胡令,我就忍不住想说,救汉人者东晋汉人自己。

但是因为东晋内部的朝廷斗争,祖狄不仅没能扩大北伐战果,还因为担忧朝政而忧愤成疾去世,结果接任者无能,收复的土地又失去。

活著时威震王敦不敢叛乱

东晋初,有一件比较大的叛乱时间就是王敦之乱。

东晋初,王与马共天下,王导在朝廷掌控朝政,王敦在外掌军,王家实力极大。但是祖狄活著时,王敦始终不敢叛乱,直到祖逖死后。


谢邀。十六国时期,一般指西晋末年到南北朝初期的一百余年,五胡乱华,列国征战,可谓名将如云。如晋之刘琨、祖逖、王敦、桓温、谢玄、刘裕、王镇恶,汉之刘渊,赵之石勒、石虎,魏之冉闵、魏之拓跋珪、前秦之王猛、燕之慕容恪慕容垂慕容翰等。以唐朝武庙论,里面的十六国时期人物,包括谢玄、慕容恪、檀道济、陶侃、王猛、王镇恶、长孙嵩等人,其中如陶侃是徒有虚名,且君主没有列在内。不过综合看来,我认为的第一名将,还是倾向于慕容恪。

慕容恪是前燕国王慕容皝的第四子,身长八尺七寸(2米11),自幼善于谈兵。238年,后赵石虎大举前燕,慕容恪年仅十五岁,带二千精骑冲出城门,大破赵军,所向披靡,竟使得数十万赵军刻垮了下来。此后,慕容恪以七千精骑伏击赵将麻秋的三万大军,歼灭大半,生擒猛将鲜于亮和谋士阳裕。此后慕容恪带兵讨伐宇文氏,也是手到擒来。

348年慕容皝临终前,传位给次子慕容俊,吩咐慕容俊重用慕容恪。249年后赵皇帝石虎去世,后赵陷入内乱,石虎的干儿子石闵(冉闵)夺取了政权,建立冉魏。河北、中原一片大乱,前燕趁势进军,连克大片领土。冉闵威猛无敌,接连击败后赵残余实力,却也在慕容恪的连环马之下被生擒活捉。至此,慕容氏完全占领河北地区,慕容俊首次称帝。

慕容恪的用兵,看上去没有那么漂亮,但是效果很好。这里我们举他攻打广固和洛阳两个例子。

255年,慕容恪又带兵进攻段氏鲜卑的段龛。356年正月,杀得段龛大败亏输,失魂落魄逃回广固城,闭门坚守。慕容恪包围了广固,不去死打硬拼,只是派人招抚周围的城池。没多久,周围原本从属于段龛的城,纷纷都投降了燕国。众将都建议趁机攻城。慕容恪却道:「没这个必要了。现在我强敌弱,段龛困守孤城,也没有援军,只要咱们长期围困下去,广固早晚会打下来。要是硬攻呢,咱们的兵也会死伤惨重。咱们不必为了将帅的面子,非得紧赶著日子攻城,叫士兵们白白流血。」

军营的士兵们知道这事儿,也是大为感动,纷纷拔刀高呼:「主帅这样体恤部下,咱有什么理由不玩命呢!一定要把广固拿下来,报答太原王的恩典!」燕军的士气暴涨三成,士兵们嗷嗷叫著,挖堑壕,筑高墙,山东本地的老百姓也都争著帮燕军运输粮食。

城里面的段龛可就惨了。从正月围城,一直围到十月,城里面粮食吃光了。他集合全部精壮士兵,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突袭,结果被慕容恪完全击溃。十一月,段龛走投无路,出城投降慕容恪。至此,山东地区也完全纳入了燕国的势力范围。慕容恪围攻广固,虽然前后花费了近一年时间,部队伤亡却很小,地方遭受的破坏也不大。

后来慕容俊去世,儿子慕容𬀩继位,慕容恪成为辅国大臣。361年,燕国的河内太守吕护投降了东晋,慕容恪包围了吕护的大本营野王城,继续几年前打广固的战略,把野王城团团围困。最后吕护的粮食快吃光了,只好突围,被杀得全军覆没,单骑跑去投奔东晋了。

随后,慕容恪开始进攻洛阳。

慕容恪一挥手:「那就把洛阳拿下来好了。」

362年二月,进攻开始。发起第一波进攻的是降将吕护。这位屡降屡叛的变色龙,在洛阳城下打了几个月,没能打下来,反而中箭战死。

慕容恪毫不著急。吕护本来就是炮灰,试探下晋军实力。从362年这一战来看,中原晋军实力还是挺强的。如果单纯攻击洛阳,周边晋军源源不断向洛阳增援,这就打成了消耗战。

慕容恪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一个成熟的战略。那就是:先分兵进攻中原各地,消耗晋军实力,拔除洛阳周围的据点,然后再向洛阳突袭。

燕军的铁骑渡过黄河,开始了新的一轮攻略。他先用了两三年时间,扫荡洛阳周围的城池,把洛阳变成彻底的孤城。365年二月,慕容恪带著数万精兵直奔洛阳而去。到了城下,慕容恪召集众将说:「诸位,过去你们总怪我磨蹭,说我对城池老是围困,从来不肯猛攻速战。现在我就让你们猛攻一次吧。洛阳城池高大,但是守军很少,不难攻克。」众将一听这话,嗷嗷叫道猛攻洛阳。很快洛阳被攻克。慕容恪的洛阳之战,前后历时四年多。慕容恪在这几年里并没有打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血战,但就是通过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调度,逐渐把东晋在中原的力量一点一点挤出去,最后再砍伐无根之木的洛阳,把乎整个中原纳入燕国版图,而燕国付出的代价并不惨烈。用《孙子兵法》的思维,这才是高明的战略。

单论战场上的表现,慕容恪的弟弟慕容垂其实不在哥哥之下,打了不少胜仗,尤其几乎以一己之力恢复了后燕。但慕容垂的仗,很多都打得特别惨烈,而且打完后,往往地方并不安定,所谓纯军事技术来碾压对手。而慕容恪则擅长将政治和军事糅合在一起,先为不败,再求可胜,尤其控制己方伤亡。这种「从古知兵非好战」的思维,是远胜慕容垂的。

因此,我认为慕容恪才是第一名将。


十六国第一名将,不,应该是战神,非苏峻莫属。虽然起初是一介书生,但为人侠义,在五胡乱华,被推举为流民统帅,尔后多次击败如日中天的后赵铁骑,成为东晋在江北的屏障。之后平定王敦之乱,却因功劳太高,手握最强悍的军队(其实就是他一手建立的,后来的北府兵就是按他的模板建立的)被猜忌被迫反晋。之后屡次击败数倍于己的东晋联军,到处攻城掠地,就连入武庙的陶侃,以及名将温峤,毛宝联手都被打得满地找牙,几乎快打不下去了。史书记载,苏峻犹如来自地狱的魔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过之处寸草不生,非人力能战胜,必须借天之名才行。最后也印证了,在大好局面下,苏峻因酒驾冲锋意外战死,否则历史将改写。事情还没完。由于苏峻和他的魔鬼军团太过于可怕,以至于后来东晋百姓一百多年听苏峻之名闻之色变,认为是魔王转世,民间到处为其立庙。到了刘宋,正式为苏峻立庙,封为战神,和尧舜平起平坐,每逢战事皇帝都要亲自祭拜。一次,宋明帝遭遇叛乱,被叛军围困,明帝组织一只军队,打著苏峻旗号冲出来,叛军听闻瞬间崩溃。对苏峻的崇拜一直持续到了萧梁,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