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是范仲淹的后代,后人对其评价相对还是不错的,但这绝不是祖上阴萌所致。

秦桧铜像跪在岳庙,但是他的子孙依然可以自由行走,可见世人心中是非善恶自有一套标准。


范文程从投身努尔哈赤开始,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和康熙四朝。清朝开国建制、对明策略、策反明朝官员等方面,很多都是出自他手。进攻朝鲜、抚定蒙古等行动,亦多有参与。


范文程以大清江山「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国」,赋予大清以合法性,使清朝得到大量的汉人乡绅名流、旧明官员认可。范文程为了缓和矛盾,施行仁政,史书记载「颇爱百姓、」由此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戴。

康熙评价「文程之策,可抵百万雄兵!」

历史学家萧一山说清朝有范文程「盖亦清之厚幸也!」


说范文程是大清帝国的缔造者之一,亦不为过。《明史》是由清朝编写的,范文程在史书中自然形象不会太差!百年口碑之后,已成定局,便无人再肯翻起旧案谈论此事。


吴三桂出身将门世家,其父吴襄娶祖大寿之妹为续弦。吴祖两家联姻,使吴襄家族找到强力的靠山,也使祖家望族势力更加强大。吴三桂跟随吴襄祖大寿开始军旅生涯。


祖大寿降清之后,吴三桂拒绝了其舅的劝降,但是却在给祖大寿的回信中模棱两可。吴三桂给皇太极留下了尚在动摇之间的印象,从而给自己留出了降清的后路。

明朝灭亡之后,身处山海关的吴三桂已变成了无主之师。吴三桂无奈之下,在明亡之后的一个多月里,在各个势力之间周旋。

李自成多次招降,吴三桂决定投降李自成。吴三桂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掳去,便放弃投降的念头。吴三桂假意与李自成议和,同时又以「黄河为界南北分治」诱使多尔衮出兵。


击溃李自成后,吴三桂继续平定李自成余部,剿灭张献忠余部。南明永历帝给吴三桂的信中说:「奈何清兵入京,外施复仇之虚名,阴行问鼎之实计。」应该看做吴三桂借兵剿灭反贼,最终导致江山尽失也是无奈。


之后吴三桂对朱明后裔斩尽杀绝,一直追到缅甸把南明永历帝杀死。应该是吴三桂看到大势已定,以此向大清表示忠心之举。

皇太极评价吴三桂:「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如果到此为止,吴三桂可能会与范文程一样。可是吴三桂偏偏遇到了一个喜欢「拿狗开刀」的主人。

康熙在杀了鳌拜之后,便开始对吴三桂动手。最终吴三桂提出「兴明讨虏」的口号,起兵造反。


起兵之初,贵州、四川、湖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河北等地纷纷响应,局势对吴三桂非常有利。随著时日持久,各地响应者都打起自己的算盘。吴三桂在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之后,在衡州(今衡阳)病逝。

如果吴三桂举兵成功,历史自然改写。即便吴三桂与大清南北分制,吴三桂也不至于落得骂名。偏偏吴三桂失败了!


吴三桂与范文程有天壤之别。范文程是一个成功者,而吴三桂却是一个失败者。

康熙皇帝怒斥吴三桂:「吴三桂径行反叛,背累朝豢养之恩,逞一旦鸱张之势,横行凶逆,涂炭生灵,理法难容,神人共愤。」

清朝孙旭在《平吴录》中写道:「三桂为明季罪人,又为本朝反贼,其生平亦何足道!」

吴三桂清朝说他是叛臣,明朝说他是叛臣,义军视他为死敌。反清复明的人也骂他!明朝遗臣朱舜水骂吴三桂为「愚𫘤竖子!」

吴三桂起兵之初,拉拢洪承畴的幕僚谢四新。谢四新回给吴三桂一首诗:

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不思亲。

「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可谓写尽吴三桂一生反反复复。

野史传闻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就是陈圆圆。自古只要一沾上女色,其人便是十恶不赦。正是在这样的野史之下,吴三桂更是博得一个比秦桧还低的名声!


吴梅村正是因此而写了一首《圆圆曲》讥讽吴三桂,而吴梅村讽刺完吴三桂之后,便投身清廷也做了二臣。临去京城之前,有数百人给他送行,号称「千人会」。

有人写信给吴梅村:「千人石上千人坐,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语娄东吴学士,两朝天子一朝臣。」



盲从者痛踩失败者,古今中外如过江之鲫。只要第一只脚把人踩倒,之后便有无数只脚踩下,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每篇文章都是脑中迸出的小火花。】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吴三桂和范文程都曾是明朝的官员,二者在明亡清兴的重大变革之时都选择了背叛明朝,投降清朝,乍一看,两人的政治选择近乎一致,但是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三百年来,两个人虽然同时被一些人痛斥为汉奸,但是范文程的名声明显比吴三桂要好,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范文程虽身为汉人,但是投降清朝后却成了满清发达的重臣,并效忠到死;而吴三桂不仅投降清朝放满人入关,并亲手杀死最后的明帝永历,而后又背叛清朝。

辅佐四帝,元辅高风:

范文程这个人其实有著显赫的出身,他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十七世孙,但是范家延续到范文程这代时早已经家道中落,虽然贫穷,但是范文程从小就非常好学,并且聪明敏捷,十八岁时中了明朝的秀才。万历四十六年,也就是后金天命二年,21岁的范文程主动求见了刚刚攻下明朝抚顺城的努尔哈赤,同时投降了后金朝廷。从这时起,范文程的一生就与清王朝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他一生先后辅佐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皇帝长达四十余年,是清朝初年重要的文臣和谋士,对于清朝初年一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弊政的革除以及伐明的策略等,范文程都起到了重要的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一生忠诚于清朝皇室,尤其更视清太宗皇太极为恩主,故而,在摄政王多尔衮权势滔天的时期,范文程以沉默不合作的方式忠于皇太极的继承人顺治帝。康熙二年(1662年),范文程奉命祭告清太宗山陵,趴在地上悲伤痛哭,人扶著都不能起来,此时皇太极已经去世二十年之久,范文程的忠诚让人感动。范文程一生历清四世,为清朝开创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他对清朝的功绩可与汉朝的张良、明朝的刘伯温相提并论。他韬略过人,又能悟移人主,把自己的政治抱负巧妙地转变为现实,是一位有远见并且忠于清廷的政治家。

叛明反清,僭越称帝:

相比范文程来说,吴三桂的经历似乎更为丰富了,他的一生历经「三叛」。当李自成的大军围困明朝京师北京时,崇祯帝命吴三桂驰援北京,可是吴三桂的军队却走了四十多停还没到北京,半路上听说京师陷落崇祯自缢后便又返回山海关,李自成军攻打山海关时吴三桂便引清兵入关投降了清朝,这是吴三桂的「一叛」。投降清朝后吴三桂的军队充当了清军南下攻明的马前卒和主力军,吴三桂在清朝主子面前卖力的绞杀农民军余部以及南明势力,最终一路追著南明永历帝到了缅甸,并将其捉回并绞死,此为吴三桂「二叛」。吴三桂因为军功被清廷授予平西王,成为了清初仅有的几位汉族藩王,随著吴三桂权力的日益增长,他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偏安一隅的藩王了,于是,在康熙十三年,吴三桂举兵反清,但是颇为搞笑并且十分讽刺的是的是,他的起兵口号竟是「兴明讨虏」,此为吴三桂「三叛」。吴三桂前后背叛三位故主,于大节有亏,更为重要的是吴三桂不仅背主,还上演了一出僭越称帝的闹剧。

范文程和吴三桂都是投降清王朝的汉族人,我们不能单纯因为他们投降清朝就认定他俩是汉奸,毕竟清朝不仅仅是满洲人的清朝,但是范文程在投降清朝后对清朝尽忠了一生,而吴三桂却多次反复,背信弃义,为人所不齿。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其实,正是因为就是题主说的情况,吴三桂才会形象更差。

范文程的确是汉族,给屠杀汉族人的清朝出谋划策,自然也是助纣为虐,但是范文程一开始就从一而终,对于清朝统治者而言,他的「人品」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他就如题主说的,他是一个满清的建造者,而不是单纯咬人的鹰犬,他让满清这层大楼建起来了。对于满清,这点功劳吴三桂也是比不了的,也是很少有人替代的。

相反,吴三桂这个人,我认为题主理解为国雠家恨是有问题的,吴三桂和冯玉祥,孙殿英之流一样,他们眼里自己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如果吴三桂想做大明朝的忠臣,崇祯下圣旨的时候他就会勤王而不会置之不理,或者就是看见明朝覆亡了殉国或者和满清,李自成拚命去了。而吴三桂并没有这么做,甚至考虑过多尔衮和李自成哪个是他优先的选择,不仅如此,他听到李自成给自己家抄了的时候,立刻选择了多尔衮。但是选择多尔衮以后他又想立明朝太子,联想前因后果,吴三桂可以说在说拥立太子的时候就有拥兵自重的想法了。

吴三桂这人说他是狗还的确不完全是,像是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那样的就是心甘情愿的当奴才去了。尚可喜听说儿子造反还吓死了。但是吴三桂是汉奸肯定是事实,因为他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民族利益引狼入室。

对于一个利益驱动的人,谈大义显然也是不现实的,这种人反复无常自然也很正常。自然,吴三桂反抗满清也不是他自己说的给大明朝报仇雪恨(当婊子立牌坊,还哭永历去了,当初谁给永历勒死的?),自然也是觉得康麻子撤藩侵害他的利益。自然,吾三跪的行为就像是三姓家奴了,对于清朝和明朝遗民,哪边都不是人。自然他的名声还不如范文程,因为至少清朝是认可范文程的。

范文程放在抗日战争的角度,无非是一个翻译官一类的角色,诚然,也不是啥好东西。但是吴三桂这样的角色就办过汪精卫,梅思平,溥仪这样的事情了,他们直接侵害的就是自己同胞。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条题问得好!同样是汉人,同样是给清朝做贡献,为啥一个是普遍认可,一个是臭骂三百年?范文程与吴三桂有啥不一样?难道范文程额头贴了「忠臣」商标,吴三桂额头贴了「汉奸」商标?还是因为范文程是范仲淹后代,人们就宽恕他?还是因为吴三桂地位高、封王,人们就骂他?

无论怎么讲,吴三桂都是不讨好的角色,他是六不讨好:①反明朝,明朝历史打压汉奸;②汉族人骂他;③反清朝,清朝历史丑化他;④满族、蒙古也骂他;⑤他割据云南,肯定横征暴敛,荼毒地方,盘剥百姓,云南的百姓和各少数民族也恨他!⑥读书人骂他,不止是清代、民国、今天社会,再过一千年,读书人都会骂他!吴三桂比秦桧还恶劣,秦桧害死岳飞是奸臣,但南宋没有亡国!吴三桂勾结清兵入关,汉人失国268年!这都是吴三桂造的孽!

而范文程呢,他投靠清朝,最终清朝取得胜利,这说明他很有眼光,人生的选择很正确!

世人眼光也是势利的:你取得成功了,你有话语权,人们不敢攻击你,至少攻击你的力度不大;你失败了,人们就随意踩你,痛打落水狗!如果三藩作乱吴三桂取得胜利,别说打到北京,就是占住南京割据称王十二年,历史对吴三桂评价又不一样了!老百姓也会对吴三桂有另类看法!

所谓成败论英雄,胜者为王!吴三桂是失败者,他是「六不讨好」,注定永远被臭骂下去的。

范文程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他是平民身份,一个秀才,不是明朝官员,没拿过明朝俸禄(工资),所谓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老百姓没拿过明朝政府的俸禄,就可以不为明朝政府做事了!

第二,范文程是沈阳县人,当时努尔哈赤崛起于东北,属于明朝的辽东地区岌岌可危,保不住了!这个地区的明朝百姓是处于被明朝遗弃的状态!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政府,都必须给百姓一条活路!晚明政府能给辽东百姓什么活路呢?范文程也不傻,既然明朝政府不管我们了,我们还不自寻出路?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范文程就是看准努尔哈赤有气魄,能干大事业,所以就和兄弟范汶莱主动投奔后金国。事实证明,范文程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

史载:

范文程(1597年—1666年),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今沈阳)人。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孙。

范文程18岁在沈阳县学考中秀才。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与兄范文采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清朝开国元勋之一。清太宗时期,范文程深受倚赖, 凡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范文程历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第三,汉人全面归顺清朝

因为清朝是胜利者,在北京统治268年。汉人全面归顺清朝,认可和接受了清朝的统治。清朝历史上,陈廷敬、张廷玉、于成龙、刘墉、纪晓岚、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著名大臣,哪个不是汉人?如果你骂范文程是汉奸,那么上面这些人是不是也骂做「汉奸」?做汉奸应该无分先后吧。

还有,在民国政府成立以前,到明朝灭亡那天为止,这268年中的中国汉人,算不算「汉奸」?因为98%的汉人都认可和接受了清朝统治!

撰写和评论历史,不要夹带个人感情,不要夹带政治色彩,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历史上有明确记载「此人是汉奸」,你才能骂他汉奸。没有明确记载,就是当时没有定性为汉奸,就不要随便骂了。

明朝的刘伯温,做过蒙古人的二品官,他投靠朱元璋,成为明朝开国元勋之一,流芳百世。谁骂他汉奸呢?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医药和肿瘤学科20年


吴三桂被骂是罪有应得,他一不忠心于明朝,二又不忠心于清朝,三做人毫无原则,四,他杀了无数的抗清英雄和汉人,比满清还残忍,特别是明朝的朱氏宗室,五居然杀了南明永历帝,自己不抗清算了,还把汉族的希望给破灭了,实在是罪无可恕,罪有应得,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范文程在明灭亡后投降了满清,本质上确实是汉奸,但是他知道明灭亡是无可挽回的,他有一腔抱负,救民于水火的实际行动。

他帮助清军笼络人心,多尔衮下达了「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的命令就是他建议的。还有一点他比吴三桂做的好,由清政府主持为崇祯皇帝及皇后、皇妃发丧。虽然,他不能挽救明朝,,但至少使明末代皇帝崇贞不曝尸荒野,安定了民心。

而吴三桂却做了无数伤害汉族百姓的事情,不讲民族气节,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主,以伤害抗清人民来获取清政府的好感,获得更大的利益。他后来反清也不是为了「兴明讨虏」,完全是被逼无奈。康熙要削番,要把他获得的一切都给的剥夺,他不愿意,那只能反了。

吴三桂在西北地区大肆绞杀抗清义军,为了讨好清朝,他对农民军进行残酷镇压,动辄屠城,对朱明后裔也不遗余力的赶尽杀绝,攻打桂王永历政权,攻下了云南,对于逃到缅甸的永历帝也绝不手软,缢杀了永历帝,明朝正式灭亡。吴三桂对自己人可谓心狠手辣,对真正的敌人满清却甘做一条狗。报应来了,后来康熙帝削番,他也就被削下去了,从此永远钉在了汉奸的耻辱柱上。


汉人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呢?一个吴三桂,一个范文程,能把大明朝掀个底朝天吗?根本原因还是大明朝自己的问题,用几个替罪羊掩盖所有问题,骂几句汉奸卖国贼就能解释所有失败,如此摔的的头破血流,也没明白自己是怎么摔的,亡也糊涂,败也糊涂,没心没肺,一塌糊涂!


范文程,是大明王朝的秀才,就连个举人的资格都没有。自然而然无法在大明朝庭里当官了,俗话说,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范文程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大明朝庭认可个使用,那么,人家转投他人凭什么不可以?吴逆三桂是这样的情形么?大明王朝钦笔御封的平西伯爵。山海关总兵官,在大明王朝里除了开国将军以外,被封爵位的屈指可数,吴三桂?位列其中。这样的恩宠,不可谓不重了,最后他还是背叛了大明王朝。


吴三桂如果不投降,清军就进不来山海关,明朝也不至于灭亡这么快。也可以说他加速了明朝的覆灭。投降后成了倒明急先锋,帮助清军攻城略地,屠杀同胞,最主要的是他亲手杀死了南明皇帝,弑君之名是跑不掉的,这是为人所不接受的。


范文程没做过明朝的官,是在野人才,虽在清军阵营,不是投降之辈。吴三桂,明朝重臣,卖国求荣,罪莫大焉。


范文程是文人,吴三桂是武将。

文人掌握著笔杆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武将大老粗,被那些文人怎么玩死的都不知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