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说「赤壁之战」是吴人自己编出来的蒙骗世人,是有根据的、也非常有道理!早在东晋时期,孙盛就说《江表传》「系吴人欲专美之辞」;再早,曹操也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吴人为什么要蒙骗世人呢?很简单,为了堂而皇之地独霸荆州!我们知道,荆州地区的归属最终还是孙权,孙权得荆州真的就是光明磊落吗?当然不是,刘表是决不可能把荆州交给孙权的,孙坚死于荆州、凌操死于荆州,旗下死于荆州的东吴吏士数不胜数……尚且拿不下荆州,孙权怎么就可以坐拥荆州呢?名不正 言不顺!刘备并没有把荆州交给孙权,而是,刘备不慎把一个窝囊废安排在荆州,给了孙权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说是没损一兵一卒,窃取了荆州,得来全不费工夫?怎么掩人耳目呢?编!「赤壁之战」就是这么来的………

为什么说「赤壁之战」是编的呢?1、赤壁之战没有古战场。你不知道在哪里打的!就是考古也应该有个地方吧,没有!至今,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在什么地方?!完全都是根据记载猜测,就是说你后人想考证赤壁之战的真伪,不行?!没有地方去考证,因此,赤壁之战就是胡编乱造的一场精彩演义!2、赤壁之战的具体内容。孙刘联军在下游,要攻打曹操荆州地区的上游?而且是在冬12月,逆风逆水吧……哪来的东南风!怎么就三国时期刮过?其他时期就不刮呢!借?行,就算是借来了,有没有借到水倒流?长江之水永远东流……,没有倒流!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只能是退,当时并没有尾挂机,也没有防风打火机,一点麻油就能把大船给点燃??了?笑话!水能灭火是最古老的道理,除非是自己烧,不去救火,否则哪点??,几瓢水就解决了,都用不著消防队……长江流域还缺水吗?一切都说不通!曹操自己烧战船这件事见于《吴主传》《武帝纪》,《先主传》中也有相关记载……;3、根据,王濬伐吴记载,「濬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这才是实实在在地江上放火,注意??,这是上游打下游!顺风顺水…这里要说明的是,说是烧断的?其实就是顺水给撞断了,有的铁锥连根拔起带走冲到了下游,可见,江水之湍急!你要逆流而上???

真实的「赤壁之战」如何呢?《武帝纪》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熹救合肥。权闻熹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有周瑜吗?有也是在合肥,怎么能跑到赤壁去打一仗呢?再者,《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三国志·郭嘉传》:「太祖(曹操)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看看,完全就是一场特大的流行疫,严重地阻扰了曹操的进军计划,不得不撤兵……

好,没完!讲战斗力来论,倘若真有「赤壁之战」,其威慑力应该是天下共知得,关羽就不知道!张嘴闭嘴「江东鼠辈」?一群耗子??……;张辽更是就没把东吴当东西,随便虐,他知道有「赤壁之战」还敢小视东吴吗;刘备更凶,简直就是去收编的感觉,大军所到之处尽皆投降???……都没把赵云的话当事儿?

谁给他们的胆子,怎么就不想想「赤壁之战」的惨状呢?想想都后怕,3万人就能把83万(曹操自称)大军给作了!多强大的战斗力!!!有吗?除非赤壁之战根本就不存在……


因为我们现在所了解的「赤壁之战」的经过都是来自于《吴书》。

而其他两国的史书以及诸多当时的史料,对赤壁之战的记载都很简略,甚至和《吴书》记载的不同。

比如《三国志?武帝纪》对赤壁之战的经过只有一句话「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山阳公载记》记载「公船为备所烧」。

绝口不提曹操是被孙权打败的。

而且通过史书的记载,曹操退兵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被大火烧了个干净,而是因为发生了瘟疫,自己烧掉了船。所以曹操说:「孤烧船自退,使竖子(周瑜)成名!」

这跟《吴书》中的记载有些不同,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赤壁之战的经过是东吴人自己编的。

我认为两方面都有些道理。《曹操传》羞于提及败给名不见经传的周瑜,所以只说输给了刘备;《吴书》记载火烧赤壁也有不实之处,因为其中出现了很多明显的漏洞。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曹操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在前期交手中周瑜采纳黄盖的建议,用火烧了曹操的船,给曹操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并没有伤及曹军根本。后来对峙期间,曹军不服水土,开始出现大量的疾病,于是曹操决定退兵。为避免荆州水军战船落入孙权之手于是自己烧毁了战船,从华容道向北撤去。

因为没有任何一本史书详细记载了赤壁之战的经过,所以我们对于这场奠定鼎立基础的战役过程也就不得而知了。后人很多猜测,但大多数人还是认可周瑜在这场战役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