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人为镜」的名言,到一怒之下砸了魏征的墓碑,李世民对魏延的180度急转弯让很多人不禁质疑,魏征难道仅仅是李世民故意立的牌坊吗?

其实并不尽然,李世民对魏征的感情还是非常深厚的,魏征最早并非李世民的人,作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在玄武门之变后改投李世民,但性格耿直,直言纳谏,逐步让李世民视作心腹。

虽然曾多次扬言「杀此田舍翁」,但两人终究结下了让后世称颂的君臣友谊,在魏征死后,李世民少有的五日不上朝,悲痛不已,并说出了那段千古名句: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但接下来的事情,却让这段君臣佳话戛然而止,究竟是什么呢?

原来,魏征生前向李世民推荐了两个人:杜正伦和侯君集,认为这两个人都要宰辅之才,让李世民重要之。

然而,正是这两个人出事了,让推荐人魏征也遭了殃。

首先是杜正伦获罪免职,更严重侯君集,因为涉嫌参与太子谋反被斩首示众。

不要忘了李世民的皇位怎么来的,太子谋反,无疑触动了李世民最敏感的那根神经,所以侯君集被杀,他的推荐者魏延也难以幸免,加上魏延一生弹劾了不少人,得罪了这些人的后果就是:在朝堂上,开起了对魏征的批斗会。

批斗会上不仅把魏征说成了疑似太子谋逆的同党,更是翻出了魏征曾经把自己与李世民打交道的记录借给史官看的事情告诉了皇帝。

这无疑又触动了李世民的第二根敏感神经,他得位不正,因此非常忌惮史书对他的描写,所以他也是历史上少有的敢去修改历史的皇帝。

而魏征借给史官看君臣二人之间的谈话记录的的这一举动,让李世民愤恨不已,于是他把大锤轮向了魏征的墓碑,还毁掉了衡山公主和魏征儿子的婚约。

一代君臣佳话,也因此倍受后人质疑。但明离子却觉得,就好比是一对恋人,曾经爱过,却不能因为后来因爱生恨后来否定这段爱情,李世民和魏征的恩怨情仇也大抵如此吧。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魏征对于李世民而言具有展示自己善于纳谏的「牌坊」功能,但主要的价值不完全在此。

小编在之前的文章李世民与魏征之间真正合作成功的问答中已经明确分析过这对贤君名臣的政治关系。再次简单提一下,魏征是寒门势力代表,李世民需要依靠自己的班底山东士族联合寒门对抗强大的关陇士族,魏征与其之间的合作关系呼之欲出,建立在双方政治利益合作基础上双方非常完美的呈现给世人一代明君与一代贤臣的风采,直到千年后的今天依然被称赞。

所以这一个问题真正而言应该是,魏征和唐太宗的完美合作关系是建立在充分的政治合作的基础上的合理表现,为相互的合作关系,你情我愿。


刷声望这种事情,本来应该是大家相互配合的,君臣可以开开心心各自刷声望,多好,可是你魏征你不按套路出牌,想踩著皇帝的脸刷自己的声望,这就不能怪皇帝秋后算账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