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有以下4个原因:

1、八大顾命大臣大都属于满族,到了清末满族八旗势力并不强势了,汉臣的崛起势在必然。

2、慈禧太后有咸丰皇帝留下的代表皇权的「印章」,关键时候可以代表皇帝下达圣旨。

3、有恭亲王奕忻的支持。在当时的内忧外患下,皇权没有落入大臣之手,也使得清政府继续续命。

4、因为咸丰没有将朝廷三股政治势力(帝胤、帝后、朝臣)加以平衡,对权力失衡形成的政治危局认识不够,造成的最终结果是:帝后势力同帝胤势力紧密结合,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宫廷政变---「辛酉政变」。


咸丰归西之前,留下遗言要顾命八大臣制约慈禧,并要求其用心辅佐新君,也许他已经算计到慈禧将来会除掉这些绊脚石,但是他没有办法,只能寄希望于双方互相钳制,确保大清的安危与儿子载淳(同治)的皇位,至于这场斗争最终谁赢谁负他已经看不到了。

(顾命八大臣▲)

为何要用八大臣制约慈禧,那是因为咸丰早已看透慈禧膨胀的欲望和野心 ,他担心出现汉武帝时期钩弋夫人的局面,因「主少母壮」出现的皇权被夺局面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恰恰26岁的慈禧就是一个颇有心机和权力欲望的女人。如果没有人约束她,早晚她要闹出事端。

于是乎,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被任命为「顾命八大臣」,也称「赞襄政务八大臣」。

这八人身份不一般,要么是皇室宗亲,要么是功劳之臣,要么是军机大臣,其中以肃顺最为揽权,这些人早就对此慈禧看不顺眼,如今先帝已故,他们便以为自己真的可以代君行事了。一方是权倾朝野的八大臣,一方是母凭子贵的慈禧皇太后,两派都想扳倒对方,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小皇帝掌控在自己手中。

(这个慈禧颜值高▲)

慈禧知道自己如果不铲除这八个人,将来自己一点会被打压到毫无权力,甚至有可能丢失性命,最毒不过妇人心,要想成大事,便不在乎使用什么手段。一直关心热河局势的恭亲王奕欣,出现在慈禧的心头之中,如今只有靠自己这个小叔子帮助自己成大事。奕欣这个人对于权力也充满著欲望,他才不心疼这位皇帝哥哥是死是活,他要的是权力。如今慈禧这对孤儿寡母正是自己利用的对象,他也清楚自己也是慈禧利用的对象,既然双方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么就只有并肩作战。

而肃顺等八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孤儿寡母也没有家族势力可以依附,最终权力一定会被自己这一方夺得。但他们真的低估了慈禧的能力和手段,也没有想到女人的眼泪会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铁林版恭亲王▲)

慈禧是个很会演戏的女人,绝对是个影后级的人物,当她看到前来迎接新皇帝回銮的文武百官之后,当场声泪俱下,而且哭的几度昏厥,她在诉说自己不幸的同时,痛斥肃顺等八人欺君罔上,欺负自己新寡和皇帝年幼。结果这一哭一闹,迅速博得大臣们的同情,有大臣当场表明要跟肃顺等人势不两立,更有大臣说出「何不重治其罪?」的话。

有了奕欣和众位大臣的支持,慈禧太后以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解除肃顺等人官职,并在两日后下令逮捕了端华、载垣等人,肃顺还未返回京师就被逮捕。四天后谕旨颁下,下令处斩肃顺等人。慈禧一介女子,仅仅用了六天时间,就扳倒了权倾朝野的八大臣,令人实在称奇。

(肃顺眼神很霸道▲)

可怜肃顺等人,斩首当日游街示众,百姓听信蛊惑,认为这些人都是罪大恶极之人,再者有便宜人可以随便打谁能不打,于是乎,这一路游街示众,等待肃顺的是石块、土坷垃、菜根和污秽之物。

等到到达刑场之后,肃顺已经被砸的面目全非,连相貌都辨认不出,即便如此,肃顺仍破口大骂。刽子手担心肃顺再骂下去会惹出事端,于是将肃顺舌头割掉。肃顺披头散发、口喷鲜血,但挣扎不跪,刽子手找来铁棍硬生生将肃顺腿骨打折,这才将其斩首。

自此后,慈禧开始了自己的垂帘生涯,更成为近代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女人。

咸丰皇帝在位11年,在位期间勤于政事,除弊革新,罢免了一批道光朝的腐臣,无奈大清积重难返,内忧外患严重。咸丰元年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一直持续到同治年间,才彻底剿灭。1856年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逼进北京。咸丰帝无奈战事不利,只能携家带口逃往热河。国势衰微下,咸丰病重,立唯一的6岁儿子载淳为皇太子,临终拖孤给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共八大臣。又命皇后钮祜禄氏和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后来的慈禧)掌两枚印章, 八大臣得到了实权。但旨意发布盖章用印仍需这两位女人。咸丰帝撒手西去,载淳即位,上母后皇太后钮祜禄氏为慈安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

慈禧是位野心家,权势欲极强,妄图实行两宫垂帘听政。八位大臣不同意,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慈安是个没主见的人,受到慈禧的挑唆,决定联合恭亲王奕?,铲除八位碍手的人。


皇帝驾崩,奕?赶到热河。两宫太后秘密串联奕?,密谋大事。奕?也苦于自己的哥哥猜忌,一直无法得到实权。双方一拍即合,奕?在八大臣面前秘而不宣,八大臣丝毫没查觉,危险正在逼近。


奕?借故提前六天回到北京。串联拥有军权的醇郡王奕𫍽、僧格林沁等,实际控制北京的军事力量,等待著八大臣猎物的到来。


载著皇帝灵柩,八大臣刚回京就被逮捕了。慈禧等人宣布八大臣罪状,八大臣被诛。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奕?等人也获得了想要的权力,辛酉政变以八大臣的被诛,慈禧的胜利告终,咸丰试图留下的朝局被彻底打破。

慈禧能政变成功,是咸丰的托孤不智、也是八大臣的轻敌所造成的。自古帝王托孤都想得到真正的平衡,但是却不知道,世间没有真正的平衡。树欲静,但有狂风在,想静何难。咸丰忘了最重要的军权,应该交到最应该托付的人手中。而八大臣,临危受命,却没有重视政权更迭期,对慈禧也较为轻视,对奕祈更没有防范。这时候做的应该是热河、北京全城戒严,控制军权。枪杆子里出政权,想要得到实权,还要以军事力量为基础。谢邀。


其实,咸丰帝临死时的遗命,是想构建以八大臣和后宫相互制约的权力格局,避免出现八大臣架空皇帝,或者后宫乱政的事。

咸丰想出一个三家分权的办法,当时要下圣旨,需要盖「御赏」和「同道堂」两印,所以咸丰把「御赏」赐给了慈安,「同道堂」给了慈禧,再下令肃顺等八大臣辅政,八大臣议圣旨,两宫太后把关,这三家互相监督,相互挟制,这样就可以确保同治以后顺利掌权。

所以,八大臣辅政,他们下圣旨,需要慈禧和慈安两枚印章才能生效,

其实这种权力格局很好,避免出现多尔衮这样的权臣,也能避免出现吕雉和武则天这样的人。

但是很不幸,慈禧手段有点高,咸丰刚死就破局了,发动辛酉政变,夺了八大臣的权力。


清文宗咸丰即位后,大清王室早已失去了康乾盛世的光彩。此前诸位先辈遗留下来的各种弊端日积月累都成为咸丰帝的负担。尽管他颇有振作之心,勤于政事,怎奈内忧外患频仍,不堪重负的他年纪轻轻就驾鹤西归。临终前,为了幼小的儿子能在乱世中坐稳金銮殿,煞费苦心地设计顾命八大臣与两宫太后互相制约的辅政格局。然而他刚死不久,慈禧就除掉顾命八大臣,夺取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大清王室也由此加快了灭亡的进程。咸丰设计的辅政格局为什么会破呢?

首先,咸丰帝本身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古来皇室子幼母强乱政的事屡见不鲜,即使不象汉武帝那样除掉储君的母亲,也不应该授予慈禧高于八大臣的权力。对奕?的使用也显乏术。既然知道自己文韬武略比不上奕?,而且当初争储君之位时就埋下恩怨,要么就善于笼络,让他为己所用,要么让他彻底靠边冷盘,兄弟争权的矛盾解决不好必然是仇敌。这两招棋没走好,使慈禧与奕?联合在一起,毁的不止是清朝社稷,也给国家留下了万古伤痛。

其次,慈禧是一个心狠手辣的阴险女人。如果说当初极力靠近咸丰仅仅是为了后宫争宠,那么当她看到咸丰病死,就产生了夺取权力的政治野心。她知道咸丰指定的顾命八大臣对她都是没有好感的人,为了自保并压倒对方,她充分利用了皇太后的有利身份,联手一直不受大臣们待见的奕?,并通过奕?联络京城的军队,抢先下手,地位优势加膨胀的野心再加上争得先机,必然是胜算在握。

再次,顾命八大臣平时瞧不起慈禧和奕?,而且矛盾很深。在接受托孤之后,可能也感到责任重大甚或前途坎坷,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慈禧和奕?早已磨刀在手。他们甚至连将来可能出现的种种变局以及如何去破解和应付都没考虑到。地位劣势加事无对策再加上被动,必然破局难免。事实上,他们在回京途中就被逮捕,载恒、端华被赐死,肃顺被斩,其余五人被革职,毫无还手之力。

有史料载,当年皇大极在征服满族部落时,被正蓝旗打败过,而且正蓝旗归附后与皇太极一直不合。皇太极曾告诫子孙们,要保持正统地位就不要在正蓝旗的女人中选妃和立后。慈禧在想方设法靠近咸丰时,身边有大臣向他提醒此事,他迷于慈禧的美色,全然不拿先皇警诫当回事。

咸丰登基后,朝廷进入多事之秋。在处理内忧外患过程中,朝中不可能没有干臣,关键是咸丰没有识人慧眼,也没在患难中交到几个正直敢为可以托事的重臣。事到危急关头,企图以多位大臣之间以及大臣与皇后之间的互相制约来实现他所期待的目的,结果事与愿违。但从这一点看,他对历史知之太少,政治阅历太浅,当皇帝更不成熟。


历史早已经成为了事实,肃顺等过于自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