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称朱元璋是卓越的军事家,而事实上,朱元璋在军事谋略方面,也的确表现出了超人的才智。他对战略战术的运用,有其个人的特点,无论是小的战斗,还是大的战役,他都表现出一个军事家应有的素质。

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一样,都是一个复杂系统,影响因素众多,即变数太多,而这些复杂的变数对事情结果的影响程度又很难预估及测算,而同时又有很多人为的力量不可控因素掺杂其中。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就是这种复杂因果关系最好的例子。

龙凤九年(公元1363年)二月,北方红巾军政权归于失败,刘福通派人向朱元璋求援,而朱元璋大军抵达安丰时,安丰已被元军攻破,刘福通战死。四月陈友谅乘机率水陆大军60万,杀向洪都,并分兵攻占吉安、临江及无为州。这里多说一句,陈友谅此举犯了两错误,一,不攻应天而攻洪都,是个错误,如果兵锋直指应天,朱元璋根本没有反击时间。二,陈友谅把所有部队都拉到了洪都,既没有派足够的兵力扼守长江和鄱阳湖的要津渡口,置后路于不顾,也没有阻援和打援的布置及准备,以防止朱元璋对洪都的增援。

陈友谅哪里想到他的60万大军围攻洪都久攻不下,白白顿兵于南昌城下85天,损兵折将不说,部队士气大受影响。此一役也将朱文正推上了将星的神话舞台上。

七月初六,朱元璋亲率水军20万,往救洪都,十六日进抵江西湖口。他首先守住泾江口,另派军屯于南湖嘴,切断了陈友谅的归路,又派兵扼守武阳渡,防陈军西逃,然后朱元璋率水师进入鄱阳湖。

七月十九日,陈友谅才听到朱元璋来援,担心腹背受敌,遂撒洪都之围,进鄱阳湖迎战。二十日,两军交战,伤亡都很大。二十二日,谅弟友仁战死,朱元璋也损失数员大将。二十四日,谅军撤守鞋山,但湖口己被朱元璋军守住,谅军出不了湖,于是双方对峙。这时陈友谅军粮己断,而朱元璋军粮充足。

八月二十六日,陈友谅冒险突围,在泾江口中箭身亡,陈军5万人投降。

此战朱元璋战胜,从战略战术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也不能排除运气成份。双方在战场上你死我活,生死只在一瞬间,朱元璋本人就亲赴前线,如果在七月二十三日大战中,朱的旗舰被猛攻时未及时移往他舰,朱极可能性命不再,那结果就不一样了。所以说鄱阳湖大战,朱元璋的胜利因素里有双方战略战术因素,有双方士气因素,更有一小部分运气因素。


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过一次战略大决战。据说,朱元璋方面有20万人,陈友谅方面有60余万,结果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当中一败涂地,军队被全歼。朱元璋以20万人全歼陈友谅军60万余万,结果只阵亡1346人,大家认为可能吗?

在公元1359年,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龙湾交过一次手,结果朱元璋以计谋大胜陈友谅。陈友谅不甘失败,重新集结军队,准备一洗龙湾之耻,与朱元璋决一死战。公元1363年,朱元璋率水军20万,在鄱阳湖与陈友谅60万水军对阵。面对强敌,朱元璋把水军分为11队,每队都配备火铳、长弓、大弩,作战的时候,先发火铳,再射箭,最后是白刃厮杀。朱元璋先命令水军准备火炮、火铳、火箭、火蒺黎等各种火器,只等发动进攻的时候,将这些火器同时发射,焚烧敌军的大舰。又命令准备一批火攻用的小船,载上芦苇,中间装进火药,周围排列身披甲胄、手拿武器的草人,加以伪装。

一切都准备妥当了,黄昏时候刮起了东北大风。朱元璋命令敢死队驾上七条火攻小船,冲向陈友谅的船队,乘风点火,发起火攻。七条小船像七条火龙,窜进敌军船队。同时,朱元璋的水军也一齐发射各种火器,把敌军的大小战船都烧著了。火借风威,风助火势,浓烟弥漫 烈焰腾空,把鄱阳湖湖水照得通红。陈友谅军被烧死、淹死的无数,被俘的、投降的人数就更多。经过一个月的鄱阳湖决战,陈友谅的主力全部被歼。

据说,在「鄱阳湖大战」当中,朱元璋的军队只损失了1346人,在我国战争史上,绝对是罕见的一次战役。朱元璋以20万对战60万,不仅仅将对方全歼,自己还损失了一千多个人,很显然战争被神话了。且当时对战的双方,数字存在夸大,朱元璋没有20万,陈友谅也没有60万。根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古人为了壮大声势,常以一当十,虚张声势。按照这种说法,朱元璋也就2万人,陈友谅也就6万人,且含有水分。所以,两方大战都没有超过十万,大家可以想像得到,20万人全歼60万,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且损失一千多人。如果按照2万对6万,朱元璋损失一千多人还有点靠谱,20万对战60万损失一千多人,朱元璋简直就是神兵天将。


明朝官方史料包括《明太祖实录》,都没有记载陈友谅有60万大军,也没有记载朱文正守南昌的军队只有1万多。我认为陈友谅的部队总共30来万,其中攻打南昌的部队在20万的样子,朱文正在南昌的守军3到4万。

冷兵器时代,攻城与守城的正常比例应该是5:1,陈友谅和朱文正双方正好符合这个比例,所以势均力敌。打了一个多月后,朱文正预感守不住了,派人去朱元璋那里要求搬救兵。朱元璋让来人告诉朱文正再坚持1个月。

如果陈友谅真是60万攻打朱文正1万,朱文正不可能守85天,平常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后来,朱元璋率20万大军救援南昌,这数字《明太祖实录》有明确记载。陈友谅听说朱元璋率援军要来,于是撤出南昌,列舰在鄱阳湖迎战。

看看战役过程:

第一个阶段:双方以弓箭、鸟枪、登船砍杀为主,但是战役的没有拉开局面,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近身肉搏战,徐达身先士卒,击败陈友谅的先锋部队,杀敌1500人,朱元璋军威大振。弄了半天,才杀敌1500,缴获陈友谅一艘大船。

第二个阶段:用火攻,朱元璋让人安排了7艘小船,装好火药,派出敢死队,顺风冲向陈友谅的大船,成功烧毁陈友谅几百艘船,甚至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陈友贵都被烧死,陈友谅的部队烧死的、溺水死的肯定不少。到底是多少?正史没有记载。但记载了朱元璋借这个火烧陈友谅大船的大好时机,「又斩首二千余级」,就是2000余人。经过这一大战后,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一封信,信里边说陈友谅「兵将损数万之命、无尺寸之功」。战役接近尾声了,陈友谅也只是损失了数万兵马,这个数字是朱元璋自己说的,可信度较高。

此战后,鄱阳湖大战基本结束,陈友谅逃跑途中被朱元璋的手下乱箭射死,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带领残部逃回武昌,不久投降。

综合以上两点分析,得出结论: 1陈友谅的作战部队总共不会超过30万。鄱阳湖大战打了37天,到战争快结束的时候,陈友谅的部队才损失数万,朱元璋的部队在37天的大战中仅仅死亡1000多人,受伤的才1万多人。如果真是朱元璋20万对陈友谅60万大战,不可能只有这点伤亡,陈友谅的大汉政权也不可能因此就被灭亡了。

后人夸大这场战争的力量悬殊对比,无非是为胜利者喝彩。明朝官方史料从来没有说过陈友谅有60万大军。


鄱阳湖大战,朱元璋二十万人对阵陈友谅六十万人。

据记载朱元璋军队损失不太大,伤亡数千人,至于这个数字是否真实可信,那就不好说了,毕竟这段战史是由胜利者朱元璋一方书写的,很可能会夸大胜利少报己方伤亡人数,事实上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在长达八十多天的洪都围攻战中己经损失了不少人。

可以肯定鄱阳湖大战朱元璋胜利的非常艰难辛苦,一点也不轻松容易,甚至朱元璋的座船被陈军围困住,朱元璋本人差点要完蛋,有韩成替主殉难的故事。

鄱阳湖大战经过36天,朱元璋损失大将36员,丁普郎、张志雄、陈弼、徐公辅、陈兆先、宋贵等大将阵亡,猛将丁普郎头被砍掉依然挺立不倒,手持兵器作战斗状。再加上洪都城阵亡的股肱之臣赵德胜,朱元璋付出惨重代价才击毙陈友谅,取得鄱阳湖大战的胜利。


鄱阳湖战役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巅峰对决,这是一场真正意义的决战,他决定的不仅仅是朱和陈的命运,也决定了天下人的命运。在这场决战中,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之分,没有规则,没有裁判,胜利的人将拥有一切,反之,失败的人将会失去一切,包括自己的命。

先看阵容,

陈友谅队:倾国出动,大战船200余艘,人数约60万。名将有张定边、陈友仁、陈友贵、于光等。杀气腾腾,扑面而来。

朱元璋队:倾巢出动,连刘伯温这样的文人都带著了。有小战船几百艘,还有部分渔船,人数约20万。名将有徐达、常遇春、冯胜、郭兴等。摩拳擦掌、士气高涨。

从阵容来看,陈友谅占绝对优势,无论从人数上还是船只方面,但是他最终失败了,虽然数字未必是朱元璋只伤亡1000多,陈友谅全军覆没,但是败了就是败了。

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虽然朱元璋的船小,但是胜在灵活,左冲右突,在水上占据了便利。

其次是陈友谅刚刚经历了洪都保卫战,以数十万兵力硬生生被朱文正带领的几万人马堵了80多天,有损了士气和瑞气。

第三是陈友谅吃了不爱读书的亏,为了保证船只行进速度一致,保证集群突击,要求把所有船只用铁索锁起来。那时候三国演义出版好久了,他竟然没看过,不知道赤壁之战。

第四,是运气,或者说是天命,朱元璋在安排好所有火攻用的东西后,跟周瑜一样,缺了最重要的东西,没风。最关键的时候,东北风起,火船出发,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陈的战舰因为铁索连江,无法脱离,顿时被烧成一片火海。陈友谅因为大火损失了一大半舰队和人。这时候他已经输了。

第五,他丧失了军心,战争后期,愤怒掩盖了他的理智,他下令凡是抓到朱元璋的人以及投降的人,格杀勿论,全部处死。而朱元璋恰恰下了一道相反的命令,凡是抓到陈友谅的人,好好对待,然后放走,投降的人更是格外优待。这两道命令彻底断送了陈友谅的军心。

最后,最重要的是,陈友谅迷信暴力,仁义道德都是狗屁,不存在的,他的手下自然跟他一样,比他还心狠手辣,更迷信暴力,一旦被暴力掀翻,等待他的就只有灭亡。

暴力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后陈友谅被一只冷箭射中头部,死掉了。


这一战,朱元璋和陈友凉在参战人数上不成比例,但还是朱胜了陈,一是朱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是强于陈,二是朱也伤亡了36员大将,打的也很残酷,三是由于朱胜利了,记载这次战争的人是朱的人,也有可能歌功朱的可能


军事才能,陈友亮不缺乏猛将。明太祖更会指挥战争。太祖是一个军事天才。


全靠徐达等名将在军事上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命中真龙天子,全都避让!


劳德诺功夫不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