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明朝解缙被埋在雪堆里冻死,只因他触碰了封建皇朝的高压线——皇储之争。

解缙的故事

很多人对历史上的解缙并不是很了解,反而是一些文艺作品对解缙的故事说的比较多,比如单口相声《解学士赶考》,说的就是明朝解缙的故事。

文艺作品里把解缙塑造成仙鹿转世,从小就锋芒毕露。在他小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当时皇帝出了一个题目:要在一幅对联里出现108位古人的名字,然后向天下征集。这个事就传到了解缙的家乡——江西省吉水县,解缙听到皇帝的题目后很快给出了答案:

上联:云台三十六将;


下联:孔门七十二贤。

解缙的对联传到皇帝那里,荣获全国第一名,解缙的名声也从此传开了。

历史上的解缙

故事是有夸张成分,历史上的解缙并非仙鹿转世,不过他确实很聪明,很小的时候就可以作诗。洪武二十年考到解元,第二年又中了进士,他在仕途上的开局是非常顺利的,但是由于他青年得志,正当是桀骜不驯的年龄,因此他的很多表现并不能令朱元璋满意。

解缙做官的时候对于看不惯的人和事总是敢于揭露,有时候自己不出面上奏,就帮别人代写奏折,在朝廷中就像是侠客一样的存在。朱元璋对解缙的行为非常反感,终于有一天爆发了,叫他的爸爸解开把他带回老家去,炒了他的鱿鱼。

朱元璋去世后,解缙再次进宫朝见建文帝,希望可以重新踏入仕途。但是因为解缙之前做官得罪太多人了,这次回来遭到一些官员的排挤和陷害,结果被贬到陕西去做一个小小的官史。

这一年解缙已是奔三的人了,一个人在陕西苦苦思索,为什么自己这么不受皇帝待见呢?想了很久终于想通了,主要还是自己身上的「刺」太多,处事不够圆滑。

解缙终于放下高傲的身段,向同撩发出了求助信号,希望有人能拉他一把。翰林学士董伦被解缙感动了,他向建文帝说好话,终于把解缙重新召回京城上班。

解缙的人生转折点

靖难之役是解缙的转折点,朱棣从燕京杀回南京城,江山易主,整个大明皇朝面临著一次大洗牌。解缙抓住这个机会,全心全意地为朱棣出力,从最开始迎接朱棣进城,到后来帮朱棣撰写各种重要文书,甚至朱棣要清理建文帝时期的奏疏都让解缙去办,一时间解缙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解缙受到朱棣的重用,很多事情都愿意与他商量,然而这也把解缙带入险地。有一天朱棣与解缙商量立皇储的事情,朱棣的人选是二儿子朱高煦,但解缙建议他立长子朱高炽,两人的分歧倒是没什么问题,然而这事却惹恼了朱高煦,于是开始对解缙展开猛烈攻击。

结果,解缙在朱高煦的各种攻击下败下阵来,被关进了大牢。

永乐十三年,明成祖朱棣在翻看犯人名单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他眼前,他随口说道:「缙犹在耶?」

旁边的锦衣卫心领神会,回到狱中把解缙灌醉,然后拖出去埋入雪堆之中……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被埋入雪堆冻死,这是直接的死因,真正令他致死的,是在太子之争中,他遭到朱高煦的陷害,再有就是永乐帝朱棣的残暴。

《明史·解缙传》记载: 十三年,锦衣卫帅纪纲上囚籍。帝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

若写成白话文,意思是说:永乐十三年,锦衣卫的首领纪纲上呈牢狱中服刑人员的名单,:朱棣看见解缙的姓名之后说:「为什么解缙还在?」。纪纲心领神会,与解缙喝酒并把他灌醉,然后将他埋在积雪中,活活冻死了。

解缙为何能成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朱元璋即位的第二年,解缙出世,江西吉安府人。解缙与刘伯温一样,都是神童。五岁便识字,七岁能写文,十岁读千言而过目不忘,十二岁贯穿四书五经的义理。

二十岁考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可谓年轻有为。解缙一生经历二帝,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修改《元史》、《宋书》、《礼记》,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主编《永乐大典》。

解缙主编的《永乐大典》约有3亿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实际上,史学家认为,《永乐大典》比清朝才子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更有价值,纵使《四库全书》有8亿字。因此,解缙排在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实至名归。

伴君如伴虎,才子解缙在朱家王朝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世宦中浮浮沉沉。

解缙20岁初入仕途,刚正不阿,但缺少经验,因指责兵部松懈无为,得罪兵部尚书沈潜。沈潜是当时朝廷内部最大势力淮西集团的成员,他见解缙一外籍官员敢指责自己,便上疏诬告解缙。朱元璋碍于开国功臣们的情面,加上对解缙本身的直言颇为不悦,虽然很欣赏解缙的才华,但还是将他贬为江西道监察御史。

解缙22岁之时,朱元璋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实则是铲除淮西集团内的开国功臣,但是解缙不知轻重,上疏为李善长辩冤。朱元璋很不高兴,觉得解缙虽然才华横溢,是个可造之材,但欠缺官场历练,日后会成为群臣攻击的对象,朱元璋出于惜才,便有心开导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解缙无奈之下,只得回到江西吉安,专心替朱元璋修史,时间长达八年。

朱元璋逝世,身在江西的解缙上南京吊丧。朱允炆继位时,淮西集团的党羽对解缙依然怀恨在心,指责解缙「诏旨,且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当舍以行。」朱允炆听信谗言,便以不孝之名,贬解缙为河州(今甘肃兰州附近)卫吏,实则是将解缙流放边境。

直到解缙34岁,礼部侍郎董伦极其欣赏解缙的才华,常在朱允炆跟前称赞解缙的才华。解缙这才很以召回京师复职,任翰林待诏。

解缙复职一年,朱棣对朱允炆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位。朱棣登基之后,对解缙才华也颇为欣赏,升其翰林侍读,并且让他著手主编《永乐大典》。

太子之争,让解缙命丧黄泉。

1405年,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朱棣想立太子的人选有两个:大儿子朱高炽,二儿子朱高煦。

朱高炽精通儒学,性情儒雅仁慈,与朝中文武大臣相处颇为和谐,但是他武艺平凡,在朱棣前往攻打南京夺位战争中,他留守北京,战功不高。

朱高煦英勇善战,作风强悍,颇有朱棣的风范,而且攻打南京期间,曾救过朱棣一命,战功显赫。因此朱棣偏向立朱高煦为太子。

然而,解缙却力荐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对朱棣说:

「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

朱棣听罢,颇为不悦,犹豫不决,解缙见状继续说:「好圣孙」。朱棣听完,龙颜大悦。「好圣孙」是指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他自幼聪明伶俐,文武双全,既有父亲的儒雅仁慈,处事又能睿智果断。朱棣一直很欣赏喜欢这个孙子,若立他父亲朱高炽为太子,继位之后,将来的皇位再让朱瞻基继承,对朱家的天下必然是最有利。

接著,朱棣按礼制,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这让战功显赫的朱高煦非常不满,从此也对解缙怀恨在心。

同年,朱棣为了让朱高炽有战功,稳固他的太子地位,派朱高炽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征伐安南,解缙上疏劝阻,认为这是内耗国力,朱棣心有不悦,觉得是书生之见。朱高炽征伐成功后,在安南设置郡县,但在治理上,过于仁慈,朱高炽的表现并不能让朱棣满意。

而一直战功显赫的朱高煦,愈来愈受朱棣的厚待,礼秩与太子朱高炽同等。朱棣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加深朱高炽与朱高煦的矛盾。深知其中要害的解缙上疏劝阻说:「启争也,不可。」意思是说,你这种做法是启动了朱高炽与朱高煦的斗争,这是不可行的。

朱棣听罢,将之当成耳边风,并且怒火中烧地呵斥解缙,认为这是对他儿子之间的挑拨离间,对解缙更加不满。

次年,淇国公邱福将朝廷机密「传达延外」,朱高煦一直对解缙怀恨在心,于是趁此机会嫁祸解缙,说是解缙泄露的朝廷机密。

因此,解缙被「禁中语(指帝王在宫内与亲近者所说的不公开的话。)」五年,祸不单行,朱高煦继续命人诬告解缙「试阅卷不公」等罪,解缙被贬到交趾(今越南)。

41岁,解缙因事入京奏事,恰逢朱棣北征蒙古未归,解缙只好觐谒太子朱高炽后,返回交趾。

朱棣北征归来,朱高煦又趁机诲言说:「伺上出,私见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听罢,勃然大怒,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而此时的解缙准备去广东,但在路上,他看到赣江两岸旱情严重,百姓深受其害,便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引水灌田,以解百姓之苦。可奏书刚至,朱棣看罢更加愤怒,立刻诏令锦衣卫逮捕解缙入狱。

解缙入狱6年之后,出现了本章初写的那一幕。一代才子解缙,才华横溢,忠心耿耿,最后狱中被人灌醉,冻死于积雪中,享年47岁,令人唏嘘不已。


解缙,著名的「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县人,明初学者、文学家。解缙于洪武二年(1369)出生在江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据传解缙自幼便有著过人的天赋,被称为「神童」。据说他在襁褓之中便开始识字了,五岁时一篇诗文他听一遍便能够记住。七岁可以著文章,十岁能够每天背诵千言的文章并且终身不忘,十二岁时便读尽了《四书》、《五经》并且能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真意。解缙在二十岁的时候中了进士,由此步入仕途。可就是这样一位朱元璋和朱棣的两朝宠臣,如此聪明的一位才子,最后的结局竟然是被埋入雪堆中而冻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解缙之所以落得如此惨的下场,就在于他真的太聪明了。有一句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就是解缙这种人。解缙为官以后,常常因为学识渊博被朱元璋召见,朱元璋在与解缙谈论政治时还曾为了鼓励他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听了这话的解缙,不仅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还以为朱元璋对他有很深的信赖度。第二天便向朱元璋上呈了万言书,向朱元璋建议应当改善一些政治举措,这使得一开始朱元璋十分「赞许」解缙的才华。

后来,得了夸奖的解缙便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样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起来。上书进言朝廷中的某些官员玩忽职守,因此遭到了一批大臣的记恨,解缙便被他们上书诬告了一番。朱元璋看著解缙的种种行径,认为解缙过于直言,缺乏该有的修养,不宜继续留在朝廷为官。于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召见了解缙的父亲,对他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于是解缙就这样跟父亲回了家。

后来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继位后,建文四年(1402)解缙被时任礼部侍郎的董伦所举荐,这才得以回京复职。后来朱棣造反,看清了局势的解缙投奔了朱棣。朱棣成功登基后,解缙便因为出众的才华得以升任了翰林侍读,成了朱棣的最受信任的近臣。后来当朱棣在朱高煦和朱高炽之间犹豫立谁为太子时,支持朱高炽的解缙在关键时刻影响了朱棣的决定,使得朱高炽被立为太子。而解缙的死亡之路便从这时候拉开了帷幕。

解缙因为支持太子朱高炽,其中一些言行被朱高煦查知,故此有意陷害解缙,朱高煦对朱棣说解缙向外泄露了当时君臣商议立太子时的交谈。虽然议立太子一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早就成了既成事实,但泄露宫中机密总是君主心中的一个疙瘩。于是朱棣找了个理由,说解缙在科举考试阅卷时读卷不公,将他贬至广西。解缙刚刚上路不久,又被改贬交趾。永乐八年(1410),解缙进京奏事,时逢朱棣亲征蒙古未归,于是向留守的太子朱高炽报告完毕,即行返回。朱高煦听说此事以后,就向朱棣报告称解缙进京目的在于趁朱棣不在,私下求见太子,引起朱棣暴怒。下旨将解缙抓起来严刑拷打,最后被埋在雪堆里生生闷死。就此,一代才子解缙的生命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解缙是一代才子,还曾编写《永乐大典》,对那个时代来说政治贡献可谓巨大。可令人惋惜的是,解缙最终被卷入了夺嫡之争的漩涡并且不幸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解缙是明朝三才子之一,他才华横溢少年得志,官拜明朝内阁首辅大臣。仅从解缙的个人能力来说,他可谓前途无量,然而这个历经三朝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才子,最终却落的个自己被灌醉埋入雪中活活冻死,族亲悉数被流放辽东的悲凉下场。

所谓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说的就是解缙:

  • 第一,能力突出才华无限,却过于轻狂;
  • 第二,不懂伴君如伴虎,也不知世故;
  • 第三,插手皇家最忌讳的立储之事。

按照史书记载,解缙从小就非常聪慧,五岁过目不忘、七岁能作文章、十二岁读尽四书五经,十八岁成为江西乡试第一名。要知道,明朝时期的江西是科举强省,能够在江西脱颖而出实在是非常难得。

古代参加科举制就是为了入仕,解缙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可惜的是,他才华虽好,但其性格并不适合入朝——少根筋。

明太祖朱元璋看重解缙,曾在大庖西室对解缙说:「朕与你道义上是君臣,恩情上是父子,你应该知无不言。」寻常人看来都知道这不过是客套话,意思意思也就算了,即便当真了也要看看说这话的是什么人。不过解缙竟然真的回去熬夜写了一卷《万言书》献给了朱元璋,之后又献了一卷《太平十策》。解缙在其中针砭时弊,对于朝廷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凌厉揭斥。

有些话,皇帝自己说那是谦虚,但臣子说那就是犯上了。朱元璋虽然欣赏解缙的才华,但也感觉到了原本规规矩矩的朝廷里出现了一匹野马,对解缙也逐渐冷落。

平日里,解缙仪仗皇恩做事从无顾及,其轻狂刚硬的性格也是把朝廷里的同僚们基本都给得罪了个干净。用后来解缙好友杨士奇的话来说:「与解缙没什么关系的人会很喜欢解缙的性情,但与其共事者或许大多都会妒恨他。」

伴君如伴虎,解缙对皇帝毫无保留推心置腹也就算了,最要命的是解缙屡屡插足皇族内务尤其是皇家最忌讳的立储事务。

明朝初期施行分封制度,大肆分封诸王,解缙以此上疏朱元璋引汉朝七国之乱、晋朝八王之乱等陈述分封制的各种弊端。朱元璋怎么可能听这样的话,当年的叶伯巨也跟朱元璋说过类似的话,结果被朱元璋给斩了。解缙的上疏自然让朱元璋很不爽,不过好在朱元璋惜材没杀他,只是将其贬回了江西。

明成祖登基后,解缙难得聪明了一回,朱棣也并没有为难当年主张削藩的解缙,反而让其青云直上。从起拟《登极诏》到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前期解缙可谓仕途亨通。

不过「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没过多久好日子的解缙又开始皮痒,不过这一回他把自己搭进去了——插足皇家立储事务。

虽然有明确的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不过自古以来皇家立储都是个问题,皇帝询问意见时大多数聪明人都以「皇上家务事」为由推脱,唯恐避之不及。明成祖宠爱立有功勋的汉王朱高煦而并不喜欢肥胖仁慈的皇长子朱高炽,一直都有易储的打算。朱棣也曾询问解缙,解缙毫不避讳支持皇长子朱高炽。

本来这也没什么,但解缙「横冲直撞」的表态让朱棣也不是很开心,而且解缙的上言也得罪了最受宠的汉王朱高煦。朱高煦在成祖跟前经常说解缙的坏话,出于补偿心心理成祖也终究冷落了解缙,之后朱高煦诬陷解缙私下与太子谋事,朱棣大怒使得解缙被下狱,最终被向来阴狠的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所害。

澹奕认为,解缙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实在是其身上的「书呆子气」所致。明太祖明成祖都不是当年的唐太宗宋仁宗,也注定解缙不能像魏征、包拯那般行事做人,只可惜解缙看不清,最终自己害了自己。


永乐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日,明王朝的都城北京城内,大雪纷飞,路上空无一人,这时两名穿著飞鱼服的锦衣卫,拖著一名烂醉如泥的中年囚犯,将他扔到事先挖好的雪坑里面,接著迅速用周围的积雪将其掩埋,做完这一切后,两名锦衣卫拍了拍身上的积雪,迅速消失在白茫茫北京城内。而这位被掩埋在雪坑里的中年囚犯,就是明朝大名鼎鼎的才子解缙!

解缙,从小就有「神童」的称号,一直充当著别人家的孩子的角色。据说他还在襁褓之中,母亲就在地上写字教他识字;等到五岁的时候,父亲教他诗文听一遍就能记住,这是人还是录音机呀;七岁时就能写文章了;十岁的时候,一天能背诵千言的文章,而且终身不忘;十二岁的时候就读尽《四书》、《五经》。这么强悍,让隔壁家的孩子怎么活呀? 入仕受宠 转眼间小神童就长到了18岁,该参加科举考试了,不同于王安石笔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仲永,人家解神童长大了,虽然不能称神童了,但人家照样厉害的一塌糊涂,参加江西乡试,顺利拿下了全省第一名,专有名词称为解元。第二年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以同榜最小的年龄高中进士。 老皇帝朱元璋一看,这是个人才呀,给了他个翰林学士的官来当,还经常让他待在自己左右。有一天,老皇帝朱元璋可能是实在制止不住自己滚滚而来的爱才之情,直接给解缙来了句:「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 解缙这边感受到了老皇帝朱元璋深深的爱意,那就要有所表示呀,于是回家挑灯夜战,加班加点的写了《万言书》来投桃报李,老皇帝朱元璋看后很满意,解缙干劲就更足了,得到肯定的大才子像打了鸡血一样,大干特干,精神抖擞的接著写下了《太平十策》给老皇帝朱元璋过目,但是,这次老皇帝朱元璋非常不满意,特别是针对里面涉及分封诸王存在隐患部分的内容极其不满,但是他还是罕见的克制住了,没有当场发飙,可能是想当一个心里能撑船的帝王吧!

作为大才子的解缙是不知道,或者不在意老皇帝的心思的,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案发,老皇帝借此机会,大杀功臣,以便为后代稳固政权扫清障碍,韩国公李善长被迫自杀。解缙看不下去了,他替郎中王国用写了份为李善长辩冤的奏章。文章恣意汪洋,精彩绝伦,不愧为大明第一才子的手笔。干完这票,可能没过瘾,停不下来了,他趁热打铁,又将蔑视朝纲,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的御史袁泰告了一状。朱元璋呢,处理的非常公平,两方各打五十大板,袁泰受到了处罚,解缙闭门思过,估计是上次的《太平十策》和这次为王国用起草的奏章惹的祸吧。最后,老皇帝朱元璋可能受不了解缙了,第二年,直接把解缙的父亲叫进京里,对他直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意思是说你儿子大器晚成,你先把他领回去,继续好好学习,十年后,我再用他。解缙无办法,只好随父亲回老家吉水去。闭门著述,校改《元史》,补写《宋书》,删定《礼记》。

但是老天不如人愿,解缙没有等到约定的十年,只在家乡呆了八年,就跑到京城去了,因为朱元璋等不了了,第八年的时候,老朱直接到地府报到去了,随他而去的十年后大用解缙的约定也烟消云散了。解缙这边听到老皇帝去世消息,万分悲伤的跑到京城吊丧去了。结果被别有用心的袁泰抓住把柄,弹劾他违背遗诏,说他母亲死了没下葬,父亲九十高龄,不应该跑到京城。结果刚回京城的解缙就被刚上任的建文帝贬为河州(今甘肃兰州附近)卫吏。真是「早岁攀龙客天府,浪得声名满环宇。归来自分闭门过,岂料更为名所苦。」

八年之间,连栽两次大跟头,等到了建文四年,在苦寒之地的大才子终于扛不住了,他向当时任礼部侍郎董伦写信求助,这封信言辞凄苦,打动了董伦,董伦向建文帝推荐了解缙,解缙随即被召回京城,任翰林待诏。本想著从此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展宏图了。可惜,靖难之变爆发了,燕王朱棣夺的了皇位。

政治大洗牌,每个官员都面临著站队择决问题,这个问题关乎前途,更关乎生死。有人选择了死,如方孝孺等,有人选择了生,如解缙,我们敬佩方孝孺这样的忠义之士,但也不能鄙视迎附新主的解缙,毕竟这不关于民族大义,只是老朱家的家庭斗争而已,汉朝发生过,唐朝也发生过,只是苦了因这家庭斗争而血流成河的士兵,流离失所的百姓。

站完队的解缙,仕途一路顺风顺水,先进入儒文渊阁参预机务,也就是所谓的内阁。不久后,又迁为翰林侍读学士,奉命总裁《太祖实录》、《列女传》,其后又主编《永乐大典》。而之所以升迁迅速呢,也许跟他「生花妙笔」的删削美化太祖实录中关于朱棣靖难之变有关吧。 这时候顺风顺水的大才子可能想不到,厄运已然悄悄找上门了,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召解缙入宫,准备跟他磋商立诸事宜。一般臣子遇到这种事,要么能避则避,要么含糊其辞,但是解缙估计是历史书读的太少了,对这种事完全不避讳。 当时朱棣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解缙也不知道拐弯抹角,直言道:「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

朱棣听后,虽然不高兴,但还是犹豫不决。为了说服朱棣,大才子灵机一动,又加了一句话三个字:「好圣孙!」这句话说完,君臣两人心领神会相视而笑。 而所谓的好圣孙指的就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棣非常喜欢和看好他,所以为了能让朱瞻基以后继承皇位,朱棣最后同意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并让大才子解缙发挥特长,撰写立储诏书,昭告天下。

就这样,因为解缙一句「好皇孙」三个字保住了朱高炽的太子位,但也因为这三个字得罪了朱高煦。从此朱高煦就随时寻找机会,准备给他穿小鞋。 朱高炽立为太子后,朱棣可能觉得冷落了朱高煦,对朱高煦更受隆宠,礼秩甚至超过了嫡亲标准。解缙看不顺眼了,上奏提醒朱棣注意约束朱高煦。朱棣大怒,认为解缙是「离间骨肉」。不久后。淇国公邱福将朝廷机密「传达延外」,朱高煦却嫁祸解缙,还诬陷解缙「试阅卷不公」,朱棣大怒,将解缙贬到广西。

自此,解缙的好日子到了头,厄运却仅仅开了头。不久后,礼部郎中李至刚因为和解缙有宿怨,报复诬陷解缙,解缙因此从广西被贬到了更远的交趾(今越南北部)。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归,故只好觐谒太子朱高炽而返。这件事被朱高煦抓住了把柄,他乘机进诲言道:「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他的算盘打得精的很,准备一箭双雕,把太子和解缙一起拉下马。皇帝出征在外,一个被贬大臣私自跑到京城见太子,这是想干什么,这是要干什么!

朱棣异常愤怒,马上诏令锦衣卫逮捕解缙入狱,就这样,一代才子就此入狱。 最终时刻 永乐十三年(1415年),在牢里吃了三年半牢饭的解缙等来了最后时刻,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拿了份囚犯名单给朱棣看,准备挑几个人赦免,以显示皇恩浩荡,朱棣从密密麻麻的名字里,一眼瞥见一个人的名字,就问了一句::「缙犹在耶?」解缙还活著吗?他最后一次提起解缙的名字,全然不顾旧时恩宠,或许还满含恨意。最是无情帝王心。

我们现在已揣度当时朱棣口吐这四个字时的语气:是轻声感慨,还是重语责问?但纪纲没有这个困惑,对于朱棣的语气乃至意图他心领神会。回到监狱里,他立马派人把解缙灌的烂醉如泥,随后将他埋在积雪当中。当天,北京城大雪,一代才子,最终活活冻死在纷飞的大雪中,死时年仅四十七岁,可惜四十余载,先后侍奉三帝,最终仍成为别人权利游戏,可有可无的棋子,一个别人争权夺利的牺牲品,也不知道死时他是否参透这残酷的政治游戏,是否后悔卷入别人权利游戏的争端中?

别了,解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来利往,恩恩怨怨,不过如过眼云烟罢了。人生一世,不过如白驹过隙,生死富贵皆是梦,唯有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安息吧,解缙,天堂自有佛陀路,愿你一路走好!来世不再卷入权利纠纷中,著书立传,做一个安静的大才子! 解缙去世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儿宗族都被流放到辽东。而解缙死后,朱高煦谋反也被诛灭。正统元年(1436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镇下诏赦还所抄家产。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朱见深下诏为解缙平反昭雪,恢复官职,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好圣孙!」三个字出自解缙之口,入了朱棣之耳,奠定了大明朝皇位传承方向,朱棣看在孙子朱瞻基的面子上,保留了朱高炽的皇位。

解缙

但是,这也埋下了大才子解缙走向死亡的祸根。

解缙,最大的成就就是主持修纂了《永乐大典》,共计三亿七千字的鸿篇巨制,是华夏文明精华的一次大汇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后世的《四库全书》在其面前,只有被吊打的份儿。

解缙很聪明,但是却最终被自己的聪明所误,就在朱棣犹豫要不要另立和自己最像的二儿子朱高熙为太子的时候,解缙站出来说了那句有名的三个字:「好圣孙!」,才最终打消了皇帝废太子朱高炽的念头。

朱高炽的皇位保住了,但是解缙在这个过程却没落好,因为他就此得罪了二皇子朱高熙。

朱高熙利用朝中的力量开始整解缙,还没到《永乐大典》完工,解缙就以改卷子不公平的罪名被贬谪到广西去了。

朱棣

解大学士被贬,换常人肯定要好好反省, 但他的情商依旧不著调,反正他觉得自己已经傍上了太子朱高炽这棵大树,回到权力中心是迟早得事情。

在一词回京汇报工作时,正赶著朱棣出征蒙古,解缙也不知道怎么脑子抽了,竟然私下取拜访了太子朱高炽,按理说,你见了也就见了,那就等皇帝朱棣回来了再回去吧,结果人家解缙不,拜见完太子直接打道回府。

这件事被朱高熙看在眼里,马上报告给了朱棣。

这下可激怒了朱棣,什么?老子还没死呢,你解缙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拜见新主子了?

朱棣怒斥了太子朱高炽,同时下旨,把解缙投入大牢。

这一关就是好几年,忽然有一天,朱棣听说解缙还在狱中,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怎么?这个解缙还活著呢?」

朱高炽

时任锦衣卫都指挥使的纪纲听出了皇帝的话外音,于是当天晚上去了解缙的牢房,好酒好菜伺候著,解缙喝的酩酊大醉。

那天大雪纷飞,纪纲将醉倒的解缙拖进了积雪中,第二天,人们发现一代大才子解学士冻死在厚厚的积雪中。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一、解缙才高,为旷世才子,也是永乐大典的主编。

二、朱明本来就容不下有才干的人,因为这种人,会影响朱明愚民式的统治。

三、朱棣找了个「意欲」的罪名,把解缙打入天牢,后被用雪堆死。其家被抄,家人流放辽东。

解缙被抄杀,说明朱明之血腥!


解大才子犯了朱棣的大忌,参与了朱棣的两个皇子的皇位竞争,在竞争中失利的朱高煦颇受朱棣宠爱,朱高煦向朱棣进谗言,使解大才子丢了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