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矿税的开端是在万历二十四年,这一年宫中遭遇大火,乾清宫和坤宁宫先后毁于火灾,次年皇极殿、建极殿和中极殿又再次焚烧殆尽,同时播州和朝鲜也是兵祸连结。宫殿需要修缮,军费支出庞大,而太仓国库空虚,户部束手无策,所以需要额外增加税源。本来采矿在明朝是官府垄断的行业,但到了明朝中叶之后,矿禁逐渐松动,民间有不少私人的采矿产业,于是万历皇帝就打起了矿税的主意,开始征收矿税。

其次,关于内帑,明朝皇帝一直以来都有个喜好,那就是"爱财",甚至是极端的爱财,虽然皇帝号称富有四海。内帑即小金库,属于皇帝的私有财产。这些钱主要用来供皇帝挥霍,享受之用。以万历为典型代表,即使国库空虚,急需用钱也不舍得动用自己的小金库。万历

本来呢,在农业税之外另外开辟税源,征收商业税,合情合理。群臣为什么反对呢?

1、在征税的方式上,万历直接委派太监到各地征收,而且收入也不进入国家财政,而是进入万历皇帝的小金库。我们都知道古代实行的太监制度非常残酷,对太监造成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使得他们都有些"变态",爱财、贪权、无情。据史料记载,这些矿监有时候根本不看你是否真的有矿,就开始向人征收矿税,通常会随意找到一个人,然后"指其屋而挟之曰:彼有矿!则家立破矣。" 因为这意味著你将要缴纳大额的矿税,而这金额之大能让一个中产家庭瞬间破产,所以在这些矿监的胡作非为之下,很多百姓破产,沦为赤贫阶级。同样,"偷税漏税"也成了威吓和勒索无辜百姓的一种伎俩,这些税使们看到做小生意的人就会说"彼漏税!" 而一旦被指责为漏税,就要补偿高额的税收乃至罚款,甚至会遭到牢狱之灾,一般的百姓家庭无法承受。所以矿监在事实上对矿税大业造成严重的损害,声名狼藉!

2、群臣本身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反对。明太祖朱元璋痛恨贪官,给官员的工资极低,低到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又想马儿跑,又不给吃草。明朝是禁止采矿的,那就只能偷偷开采。既然见不得光,必须有官府的保护,有官员罩著。矿业就成了官僚集团灰色或者黑色收入来源,万历对矿业征税,则官员利益受损,必然遭到他们的反对。所以在反对矿税这件事上,东林党、奸党居然出奇的一致,也就不奇怪了!明朝中后期的许多官员本身就是超级富豪,遇事难免会先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徐阶为例,子弟横行乡里,田产多达二十四万亩,试想这些巨额财富从何而来,正常积累来的么?

徐阶

3、我们来看看征税的实际效果,二十余年的矿税征收,各地矿监前后上缴矿税不到600万两,而《明史》所记载的万历援朝战争就糜费700万余两,所以说矿税对晚明国家财政的纾缓并无显著作用,但实际危害却遍布史书。为何呢?到明代中后期,各地官员早已腐败透顶,真实的数字肯定远不止这600万,绝大部分都到个人的腰包了。以《大明王朝1566》中的情节为例,明太祖、明成祖时,盐税都有千万两之巨,往后就越来越少了,嘉靖后期就100多万两了。是减产了么,当然不是,都被各级官员上下其手贪污了。

嘉靖

综上,我认为万历征税没错,既然禁不了就该征税。特别是土地兼并非常严重,急需开源。但税该归国库,不归个人小金库。由官僚系统去征税,而不是由太监去征。官僚腐败,可以派太监去巡视监督。如何避免腐败,政治清明等等这些个问题就太大了,能解决明朝也不会那么快灭亡了。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可以明确的是,朝廷适当地对开采的矿山收取矿税充实赋税来源是正当合法的。古代中国长期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除了宋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商业税收占比较高外,其余朝代为维系王朝统治,稳固统治基础,大多严格实施海禁,严格限制和控制工商业和采矿业发展。具体说到明朝,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是贫苦农民出身,对工商业和采矿业这种不直接从事生产劳作的行业相对轻视,朝廷对采矿业控制比较紧。朝廷的主要税赋还是来自农业税,但在张居正「万历新政」之前,多以实物缴纳,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随著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明朝中叶,原来严格的矿禁逐渐放松,各省很快出现了许多私人开采的矿山。在万历皇帝中后期,万历皇帝耗光了张居正手上原来丰盈的国库,再加上「万历三大征」,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和两次抗日援朝都耗费了大量军费,再加上万历中后期北京皇宫乾清宫和坤宁宫等宫殿接连毁于火灾,修复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银两。而此时户部财政已然捉襟见肘,拿不出来太仓银。于是,万历皇帝把目光投向了南方省份的私人矿山。

接下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群臣之所以反对万历皇帝征收矿税,既有出于公心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与科举出身的大臣内心的两面性密不可分。归纳下来,大致有以下方面:

一是征收得来的矿税流向了皇帝的内库,万历皇帝向南方多省派出了征税太监,所得矿税没有上缴户部太仓,而是充作了皇帝的内库,也就是小金库。这当然激起了对国库空虚感到不满的大臣们的抗议和反对。

二是派驻征税太监在各省肆意妄为,横征暴敛,激发了民愤。由于征税太监对当地有较大的自主权,很多太监借机勒索敲诈,他们可能随便指了一套房子,就说下面有矿山,需要征收,迫使对方破财消灾,此外,太监们也借机贪腐应上缴的矿税。有数据显示,万历20多年征收的矿税不过600多万两,仅抗日援朝就耗费700多万两,相当一部分钱都被层层贪腐了。

三是征收矿税触及了大臣特别是东林党人的切身利益。科举出身的文人既有对崇高道德有追求,又会利用一切机会贪腐,具有两面性。私人开矿要顺利稳妥,必然要笼络当地官员进而打点京官们,甚至有些矿山本来就是由各级官员开设的,万历皇帝派出太监征税,大臣往往以与民争利为由反对,其实自己大都心里有「小九九」,征税也触及了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


万历皇帝征收矿税的事情,发生在万历二十四年,万历皇帝以修筑宫殿为名,派遣大批太监到地方开矿收取矿税。这次收取矿税的活动持续了二十年之久,甚至激起了民变,招致了内阁大臣、中央大员、宦官集团、地方官员的强烈反对,万历皇帝最终迫于压力取消了收矿税政策。由此可见,收取矿税是不符合民心的。

那为什么众多大臣都反对收取矿税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收取矿税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收取矿税其实就是从老百姓身上吸血,而且所派的官员是太监,这进一步加重了百姓负担,激化了原本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甚至激起了民变,农民暴动杀死矿监。

2、收取矿税损害了官员阶层的既得利益。此次反对收取矿税的官员中包含了内阁成员、自诩清流的东林党、多数时候和文官对著干的宦官集团、地方官员,是什么能让原本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众多阶层、派别的官员群起反对?那只能是万历皇帝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为了利益聚集在一起反对收取矿税。


征收矿税是正确的,在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商业的繁荣,当时的资金已经流入少部分人手中,国家的财政收入开支已经紧张,征收矿税能够增加财政收入。只是万历采取的做法不正确,万历不是通过官府行政系统去征收,而是直接派太监到各地直接征收,而且收入也不进入国家财政,而是进入万历皇帝的小金库,这些被任命为矿税征收专员的太监们在地方上横征暴敛,在各地弄得民怨沸腾,不但引来各地官员的强烈反弹,而且还引发不少民变。

群臣反对的原因是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士大夫大多出身于缙绅家庭。他们进入仕途后,也往往依附于原先的阶层,无论从利益上,还是情感上,都会做出有利于本阶层的决策。


不要把文官说得那么崇高,太监说得那么坏。根本原因是矿山等工商业都掌握在士绅阶层手里,小民没有,征矿税商业税就是让文官的利益集团掏钱,小民不掏钱。而农业税,士绅有大笔的减免优惠,小民没有。所以天下之田拥有大批土地的士绅官僚并不需要按相应的比例缴农业税,而小民百姓则要承担大量的税额。所以工商矿税文官极力反对。即使说太监有压榨贪腐情形,也没有史书写得那么严重,记住史书都是文官写得。正德,万历都被写得一无是处,而相比当时的文官集团,他们好多了


因为要交税的恰恰就是这些和这些大臣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啊,甚至他们自己家里就有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