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笛卡尔:应该给所有的思想概念建立一种方法体系

来自专栏运用拼音汉字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1 人赞了文章

我所提倡的拉丁化是汉语语素表达的拉丁化,也可以说是人类基本概念的表达的拉丁化。或者反过来说:是拉丁语系的类似汉语语素的基本概念单元化。它起源于笛卡尔的构想:

「应该给所有的思想概念建立一种方法体系,就像把数字的自然次序按方法建立成数列那样。人们既然可以在一天之内学会用一种不懂的语言说出或写出全部数字直至无限,这些数字也就是无限的合成词。同样,人们也应该可以创造出为表现人类头脑中已有和能有的一切东西所必需的单词。这种语言的发现取决于真正的哲学。只有它能够列数人类的一切思想概念,并将它们按系统次序分类,从而使它们分外明了和简单。而这一切又取决于每一个人的感知对所有固有概念的发现,并由这些概念组成人们所想的一切。」(《世界共通语史》38页)

如何理解笛卡尔这个思路呢?

1、他是用数列来举例说明应该用基本概念的排列来表达人类的思想,并不一定指要用10个阿拉伯数字。比如一个新概念「laser」,按照这一思想我们可以从汉语的固有概念中找到「激光」「镭射」等来表现。他希望用简单的字母按规则排列表达人类基本概念。

2、由于西方语言缺少汉语反映基本概念分类的「字」这一层次,无法用基本概念实现语素组义、分类表述。而汉语对次序的依存度类似于数字,比如「鸡肉」与「肉鸡」、12与21都表达不同含义。这是笛卡尔寄希望于汉字的原因。 3、由于他无法用简单的字母排列表达汉字所代表的人类基本概念,以及当时汉语还没有发展到现代汉语表现力高度集中于基本语素的阶段他的希望最终没能实现。 4、对汉语来说,用表音符号排列表达基本概念不是随意的,而应按照语素的语音、声调、词性、词义编码组成,这就需要汉字拉丁化。

莱布尼茨要求人造语应该尽可能具有哲学性,他理想中的语言是一种「理性工具」,「单词不但应该表现概念而且应该使它们的互相关系成为眼睛看得见的」,「一切复杂的概念都是简单概念的组合」(《世界共通语史》39页)。这就不仅需要单词都由基本概念组成,而且这些基本概念的结构中必须有合乎逻辑分类的表义成分,如同拉丁汉语的「词性调符、语素组义、分类表述、音近义通」结构。如音节ge有「分割、分隔、去除」的含义:割—分割,隔、格、阁—分隔,个、各—分割的结果,革—去除,哥—与自己相象的另一个。这些按语音分类的「音近义通」的「互相关系」英语不可能反映,汉字从字形上既看不出字音之间的联系也看不出字义之间的联系,写成拉丁汉语:vge割、gve隔、gke格阁、gek个、ge各、gvoe革、geg哥。我们从共同词干ge上就能看出它们音的联系和义的分类,从调符上就能看出它们词性的关系。又比如:

英语: sever cede

拉丁汉语: vgedwnv vgeramv

两个单词间的互相关系只有汉语是眼睛看得见的。

又如:

忘本——忘记了自己的出身和曾经帮组过自己的人。

对这一复杂概念汉语用两个基本概念「忘(记)」「(根)本」组合成新概念表达,英语用短语forgotten how he started.来表达。拉丁汉语woamvbeen 除了反映汉语语素组义特征外,它的结构对词义的揭示也有帮助:动词词根woamv+名词词根been组成了述宾型结构,由于动词词根woamv采用了韵母变式(oa=a),该词义的分类为:「一个抽象的行为关涉到一个事物」。这就符合笛卡尔「按系统次序分类」的思想。

,nh??kt6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