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李光地是康熙时代的理学名臣,历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吏部尚书,康熙四十四年晋升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帝在任命通知书写道: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著升为文渊阁大学士。

李光地久在康熙身边工作,圣宠正隆,深得皇帝欢心。康熙帝曾说:「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清史稿·李光地传》)康熙将他引为知己,确实不易。

《康熙王朝》李光地剧照

但这一切,不能说明康熙帝非常信任李光地。这有二事可以作为证明:

一是李光地与陈梦雷的官司。虽然康熙帝崇李抑陈,但在李光地平步青云时,康熙突然将贬黜盛京的陈梦雷召回京城,作为皇三子胤祉的侍读,经常陪同康熙帝外巡,并主编《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如此安排,其实是对李光地的一种监督,暗示李光地要夹著尾巴做人做事。

二是马齐因力挺皇八子胤禩,被康熙罢免后,李光地成为了大臣们的核心人物,就连大学士嵩祝也趋奉之。于是,康熙将马齐复出,以其来制衡李光地。

李光地死于康熙五十五年。六年后,雍正继位,称李光地为一代完人,加太子太傅,应该是一种感恩。

雍正在潜邸的策士戴铎曾在康熙五十二年间被外放福建,特地找到了病休在老家的大学士李光地,请他为还是雍亲王的胤禛说好话。不久,李光地进京参加千叟宴,得了康熙不少赏赐。他们之间有过私聊,联系到后来康熙不断锻炼胤禛的理政能力,并以皇十四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转移大家的视线,让胤禛在康熙驾崩前才成为大家猜来猜去的谜底。李光地力荐之功,让雍正感激不已。


没有这个评价啊,杜撰而已


从政治角度上讲,李光地一生谨慎清勤,秉持大义,不拘小节,懂得为官之道。

从民义角度上讲,李光地兴修水利,治理河务,免除赋税,心系受苦受灾的平民大众。

从军事角度上讲,李光地忠诚勇猛,为朝廷出谋划策,平定三藩。

从文学角度上讲,李光地在文学方面著作丰富,对当时理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