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权在握的刘裕跟其他掌权者的野心一样大,但他知道事业的艰难,必须有不断的军事胜利,才能在那个专看门第的社会,树立威望。在精心准备了七年后,刘裕利用了六年的时间先后攻破了南燕、西蜀、南凉、后秦四个帝国,这些国家的皇亲国戚、皇子皇孙,无一例外全被斩首。

到目前为止,晋帝国在刘裕的手中达到了百年来可谓最巅峰的时刻,按理说刘裕下一步应该是继续扫荡其余的割据政权,收复固有河山。可谁曾想到,刘裕的目的并不在此,他只是想安稳当皇帝,先前的战争在现在看来,也就是为如今的登基树立威信。

刘裕在攻陷长安以后,便迫不及待的留下儿子刘义真镇守,自己率大军返回建康,准备篡夺晋国政权。可当刘裕撤离后,一直在等待机会的北方胡夏帝国,便一举攻陷长安,刘裕留下的部队全军覆没,儿子刘义真也是躲在草丛中才免得一死。此时,身在建康的刘裕,除了爬上城墙面向西北黯然神伤外,不能再有任何作为。

不久后,刘裕便毒死了白痴皇帝司马德宗,立他的弟弟司马德文继位。又过了两年,刘裕索性直接将司马德文废除,自己当了皇帝。就这样连连续续延续了一百五十六年的晋帝国正式灭亡。

晋帝国的灭亡,给今后的历史带来了血腥的范例,从前新兴政府对亡国失位的前朝君主,一向都保留他们的性命。刘裕则不然,而是将他们一律杀掉,于是这种杀戮开始成为一种传统,亡国失位的前朝君主就跟不祥的蛇蝎一样,必须一处殆尽。


东晋的后期,土地兼并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农民没有土地但赋税却极其沉重,导致各地的农民起义前仆后继,再加上各个权臣和军阀的捣乱,佛教寺庙在各地的过度扩张,使得东晋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

《辩正论》卷三,记载:「元帝『造瓦官、龙宫二寺,度丹阳、建业千僧』,明帝也『造皇兴、道场二寺,集义学、名称百僧」。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在他的《江南春》中提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遍布全国的寺庙以及背后的寺庙经济,进一步加剧了东晋的灭亡。

420年,宋公刘裕终于按捺不住自己想当皇帝的迫切心情,直接逼迫晋恭帝司马德文退位禅让,说你们司马家当皇帝这么多年了,估计也累够呛,要不歇歇吧,这苦活儿和累活儿就让我来干吧。

司马德文同学不愧是司马家的后人,干脆利索的就答应了,还高兴地说:「桓玄篡位时,晋室已经失去天下了,因为有刘公,才延长了将近二十年的国祚。今天做这件事,我是心甘情愿的。」

这话要是让「一十六年两代三人」的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听到了,非得在棺材里打挺不可!

念完诏书,司马德文同学终于「光荣下岗」了,退居到自己的新住址——琅邪王府。东晋至此关门破产了,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对不起,回答不了。

南北朝对峙格局不是刘裕开创的。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在南北朝时代,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皇帝,但除了武功以外,他其他方面可取的地方并不多。在掌权之后,所做的无非就是侨郡和土断,尤其是在土断方面,刘裕颇有作为,但也仅此而已。即使重用寒族,也还是在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

当然,他倒是开创了一个恶劣的先例。在此之前,不管是王莽代汉、曹魏代汉都是给了前朝起码的尊重,即使是司马氏弑掉曹髦,还杀掉了替罪羊,最后曹魏末帝曹奂也得善终。但刘裕把东晋皇室杀得干干净净,而且大肆屠杀司马氏,从此以后,尤其是南北朝,屠戮前朝皇室成为惯例。「灭国不灭祀」的优良传统彻底断绝了。

刘裕可以称道的,是从底层崛起,武力在南北朝可以称得上一流,尤其是北伐成就不错,让辛弃疾一番宣传,更是妇孺皆知。但要考虑到刘裕和辛弃疾的背景,辛弃疾是冀图北伐而不得心里苦闷,在刘裕身上寄托了太多。可惜可惜。


首先谈谈在南北朝之前中国南北形势。随著西晋王朝日渐衰败,公元304年,少数民族开始入侵北方,中原正式进入五胡乱华时代。公元316年,西晋被北方匈奴所灭,王族逃亡南方,随后再次建立了东晋,此时中国开始进入北方少数民族火拚互占地盘,南方汉族东晋王朝偏安一隅形势。

东晋名将刘裕先后发动两次北伐战争,打破南北双方格局,提升南方汉族王朝实力和士气,同时也倒逼著北方鲜卑族北魏王朝加速统一北方步伐,为后来南北朝对峙奠定基础。

对于南方汉族王朝东晋,刘裕两次北伐胜利,第一次灭南燕,第二次灭后秦,使黄河之南:虎牢,洛阳,滑台等军事重镇纳入南朝,提升战略防御能力。使江淮流域得到保障,为刘宋永初和元嘉年间,休养生息,出现「余粮息亩,户不夜扃」的局面提供北部疆域的屏障。开始结束了北强南弱局面,有了与北魏对峙实力。

对于北方少数民族北魏王朝,统一北方面临实力最强对手是其北部柔然,和关中后秦。结果刘裕北伐帮忙将后秦灭掉,间接助力了北魏统一北方。

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建立刘宋王朝,中国正式开始进入北方少数民族北魏王朝与南方汉族刘宋王朝对峙格局,南北朝时代开始。


严格来说南北朝格局在衣冠南渡之后就开始形成了。东晋固守在淮水以南,无力北上,基本上南朝格局就形成了。南北朝更多的是指长江南北政权的轮替。

刘裕更多的相当于开创南朝格局。

刘裕出身寒门,刘宋的建立,基本上就是门阀政治的终结。

刘裕依靠强大的军功,代晋称帝,完成了桓温、陶侃等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开启了南朝政权更替的模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