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權在握的劉裕跟其他掌權者的野心一樣大,但他知道事業的艱難,必須有不斷的軍事勝利,才能在那個專看門第的社會,樹立威望。在精心準備了七年後,劉裕利用了六年的時間先後攻破了南燕、西蜀、南涼、後秦四個帝國,這些國家的皇親國戚、皇子皇孫,無一例外全被斬首。

到目前為止,晉帝國在劉裕的手中達到了百年來可謂最巔峯的時刻,按理說劉裕下一步應該是繼續掃蕩其餘的割據政權,收復固有河山。可誰曾想到,劉裕的目的並不在此,他只是想安穩當皇帝,先前的戰爭在現在看來,也就是為如今的登基樹立威信。

劉裕在攻陷長安以後,便迫不及待的留下兒子劉義真鎮守,自己率大軍返回建康,準備篡奪晉國政權。可當劉裕撤離後,一直在等待機會的北方胡夏帝國,便一舉攻陷長安,劉裕留下的部隊全軍覆沒,兒子劉義真也是躲在草叢中才免得一死。此時,身在建康的劉裕,除了爬上城牆面向西北黯然神傷外,不能再有任何作為。

不久後,劉裕便毒死了白癡皇帝司馬德宗,立他的弟弟司馬德文繼位。又過了兩年,劉裕索性直接將司馬德文廢除,自己當了皇帝。就這樣連連續續延續了一百五十六年的晉帝國正式滅亡。

晉帝國的滅亡,給今後的歷史帶來了血腥的範例,從前新興政府對亡國失位的前朝君主,一向都保留他們的性命。劉裕則不然,而是將他們一律殺掉,於是這種殺戮開始成為一種傳統,亡國失位的前朝君主就跟不祥的蛇蠍一樣,必須一處殆盡。


東晉的後期,土地兼併現象已經非常嚴重,農民沒有土地但賦稅卻極其沉重,導致各地的農民起義前僕後繼,再加上各個權臣和軍閥的搗亂,佛教寺廟在各地的過度擴張,使得東晉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

《辯正論》卷三,記載:「元帝『造瓦官、龍宮二寺,度丹陽、建業千僧』,明帝也『造皇興、道場二寺,集義學、名稱百僧」。

晚唐著名詩人杜牧,在他的《江南春》中提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可見,遍佈全國的寺廟以及背後的寺廟經濟,進一步加劇了東晉的滅亡。

420年,宋公劉裕終於按捺不住自己想當皇帝的迫切心情,直接逼迫晉恭帝司馬德文退位禪讓,說你們司馬家當皇帝這麼多年了,估計也累夠嗆,要不歇歇吧,這苦活兒和累活兒就讓我來幹吧。

司馬德文同學不愧是司馬家的後人,乾脆利索的就答應了,還高興地說:「桓玄篡位時,晉室已經失去天下了,因為有劉公,才延長了將近二十年的國祚。今天做這件事,我是心甘情願的。」

這話要是讓「一十六年兩代三人」的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聽到了,非得在棺材裡打挺不可!

唸完詔書,司馬德文同學終於「光榮下崗」了,退居到自己的新住址——琅邪王府。東晉至此關門破產了,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對不起,回答不了。

南北朝對峙格局不是劉裕開創的。

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劉裕在南北朝時代,確實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皇帝,但除了武功以外,他其他方面可取的地方並不多。在掌權之後,所做的無非就是僑郡和土斷,尤其是在土斷方面,劉裕頗有作為,但也僅此而已。即使重用寒族,也還是在九品中正制的基礎上。

當然,他倒是開創了一個惡劣的先例。在此之前,不管是王莽代漢、曹魏代漢都是給了前朝起碼的尊重,即使是司馬氏弒掉曹髦,還殺掉了替罪羊,最後曹魏末帝曹奐也得善終。但劉裕把東晉皇室殺得乾乾淨淨,而且大肆屠殺司馬氏,從此以後,尤其是南北朝,屠戮前朝皇室成為慣例。「滅國不滅祀」的優良傳統徹底斷絕了。

劉裕可以稱道的,是從底層崛起,武力在南北朝可以稱得上一流,尤其是北伐成就不錯,讓辛棄疾一番宣傳,更是婦孺皆知。但要考慮到劉裕和辛棄疾的背景,辛棄疾是冀圖北伐而不得心裡苦悶,在劉裕身上寄託了太多。可惜可惜。


首先談談在南北朝之前中國南北形勢。隨著西晉王朝日漸衰敗,公元304年,少數民族開始入侵北方,中原正式進入五胡亂華時代。公元316年,西晉被北方匈奴所滅,王族逃亡南方,隨後再次建立了東晉,此時中國開始進入北方少數民族火拚互佔地盤,南方漢族東晉王朝偏安一隅形勢。

東晉名將劉裕先後發動兩次北伐戰爭,打破南北雙方格局,提升南方漢族王朝實力和士氣,同時也倒逼著北方鮮卑族北魏王朝加速統一北方步伐,為後來南北朝對峙奠定基礎。

對於南方漢族王朝東晉,劉裕兩次北伐勝利,第一次滅南燕,第二次滅後秦,使黃河之南:虎牢,洛陽,滑臺等軍事重鎮納入南朝,提升戰略防禦能力。使江淮流域得到保障,為劉宋永初和元嘉年間,休養生息,出現「餘糧息畝,戶不夜扃」的局面提供北部疆域的屏障。開始結束了北強南弱局面,有了與北魏對峙實力。

對於北方少數民族北魏王朝,統一北方面臨實力最強對手是其北部柔然,和關中後秦。結果劉裕北伐幫忙將後秦滅掉,間接助力了北魏統一北方。

公元420年,劉裕廢東晉建立劉宋王朝,中國正式開始進入北方少數民族北魏王朝與南方漢族劉宋王朝對峙格局,南北朝時代開始。


嚴格來說南北朝格局在衣冠南渡之後就開始形成了。東晉固守在淮水以南,無力北上,基本上南朝格局就形成了。南北朝更多的是指長江南北政權的輪替。

劉裕更多的相當於開創南朝格局。

劉裕出身寒門,劉宋的建立,基本上就是門閥政治的終結。

劉裕依靠強大的軍功,代晉稱帝,完成了桓溫、陶侃等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開啟了南朝政權更替的模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