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汉武帝时期,大汉朝与匈奴彻底撕破脸皮,不再用和亲来换取短暂的安宁,而是选择打打打,直到把匈奴打服打怕为止!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决心讨伐匈奴右贤王,派李广利为帅,李陵为辅,共同出征!


一、李陵投降匈奴始末!

李陵,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将门之后!只可惜他走上了爷爷李广同样的悲惨道路!此次出征,正值35岁的李陵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

出征过程中,李陵与李广利在行进过程中分兵两路!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草原戈壁作战,没有战马的情况下,李陵率5000步兵孤军深入,直插敌方深处!

哪料,在浚稽山撞上了匈奴主力大军,李陵以五千步兵对阵三万匈奴铁骑,打得匈奴损失惨重!不甘心的匈奴军队担心李陵有援军,正要撤退,没曾想,在这关键时刻,李陵的部下里出现了一个叛徒,把李陵军队的具体情况透露给了匈奴。最终,李陵寡不敌众,兵败投降!(逃回400兵士)

听闻李陵投降,汉武帝勃然大怒,他接受不了李陵投降这一事实,在他的认知里,李陵作为飞将军的后代,宁可战死沙场,也决不能投降!但是,对于被俘的李陵,汉武帝还是想要解救出来的,便派公孙敖出使匈奴,看能以何种条件把李陵接回来。

结果,公孙敖误信谣言,把李陵不但投降还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告知了汉武帝!汉武帝失去了理智,夷李氏三族,李陵母弟妻子皆被诛杀!

然而,真相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一年后确切消息传来,是一位叫李绪的人在替匈奴练兵,而这个李绪就是出卖李陵的叛徒!但此时一切都太晚了,李陵在汉朝已无任何亲人,或许更多的是恨!恨公孙敖,恨汉武帝,恨所有不相信他的人!李陵对汉朝再无眷恋,彻底投降了匈奴,并当了匈奴的驸马!

二、李广利投降匈奴始末!

李广利是汉武帝册封汉朝的三大战神之一,(其他两人为卫青、霍去病)倍受汉武帝信任。

同样是公元前99年的这场战争,在李陵全军覆没的情况下,李广利没有选择撤退,继续率领7万儿郎前行!与李陵的遭遇有所相同,李广利遭遇到了匈奴单于的8万骑兵,双方连战8天8夜,李广利战败被围,投降匈奴。

继李陵之后,李广利也随之投降匈奴,这时的汉武帝心里的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继李陵的后尘,李广利全家也被汉武帝杀掉!

毫无牵挂的李广利选择全心全意服务匈奴,然而好景不长,单于的母亲得病,匈奴的巫师言称,是死去的老单于怒了!老单于为何怒呢,因为单于违背了老单于的誓言!老单于曾发誓要生擒李广利,用来祭神。巫师此话一出,李广利被杀!

三、李陵与李广利的结局为何不同?

能力与气节!

李陵用五千步兵差点打败匈奴8万大军,而李广利7万军队直接被全歼!李广利投降的实在难看,李陵深得匈奴人敬佩,而李广利就如败家之犬跪舔!

同时,李陵投降匈奴后,没有放弃寻找叛徒,当得知杀李绪这个叛徒出现时,愤然杀之!且在当上驸马后,选择远离匈奴的权力中心,不介入匈奴的相关决策。可以这样理解,李陵虽投降匈奴,心中仍有汉朝!

而李广利就不同了,一心一意报效匈奴,只求荣华富贵,在匈奴人心中就是一个待榨干的蛆虫,待无利用价值时,嚼之无味,弃之毫不可惜!


总结:对于英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会发自内心的敬重!李陵是一个有气节的人,而李广利甘当奴才,被杀毫不奇怪!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