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漢武帝時期,大漢朝與匈奴徹底撕破臉皮,不再用和親來換取短暫的安寧,而是選擇打打打,直到把匈奴打服打怕為止!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漢武帝決心討伐匈奴右賢王,派李廣利為帥,李陵為輔,共同出征!


一、李陵投降匈奴始末!

李陵,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將門之後!只可惜他走上了爺爺李廣同樣的悲慘道路!此次出征,正值35歲的李陵迎來了人生中最大的轉折點!

出征過程中,李陵與李廣利在行進過程中分兵兩路!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草原戈壁作戰,沒有戰馬的情況下,李陵率5000步兵孤軍深入,直插敵方深處!

哪料,在浚稽山撞上了匈奴主力大軍,李陵以五千步兵對陣三萬匈奴鐵騎,打得匈奴損失慘重!不甘心的匈奴軍隊擔心李陵有援軍,正要撤退,沒曾想,在這關鍵時刻,李陵的部下里出現了一個叛徒,把李陵軍隊的具體情況透露給了匈奴。最終,李陵寡不敵眾,兵敗投降!(逃回400兵士)

聽聞李陵投降,漢武帝勃然大怒,他接受不了李陵投降這一事實,在他的認知裏,李陵作為飛將軍的後代,寧可戰死沙場,也決不能投降!但是,對於被俘的李陵,漢武帝還是想要解救出來的,便派公孫敖出使匈奴,看能以何種條件把李陵接回來。

結果,公孫敖誤信謠言,把李陵不但投降還替匈奴練兵的訛傳告知了漢武帝!漢武帝失去了理智,夷李氏三族,李陵母弟妻子皆被誅殺!

然而,真相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一年後確切消息傳來,是一位叫李緒的人在替匈奴練兵,而這個李緒就是出賣李陵的叛徒!但此時一切都太晚了,李陵在漢朝已無任何親人,或許更多的是恨!恨公孫敖,恨漢武帝,恨所有不相信他的人!李陵對漢朝再無眷戀,徹底投降了匈奴,併當了匈奴的駙馬!

二、李廣利投降匈奴始末!

李廣利是漢武帝冊封漢朝的三大戰神之一,(其他兩人為衛青、霍去病)倍受漢武帝信任。

同樣是公元前99年的這場戰爭,在李陵全軍覆沒的情況下,李廣利沒有選擇撤退,繼續率領7萬兒郎前行!與李陵的遭遇有所相同,李廣利遭遇到了匈奴單於的8萬騎兵,雙方連戰8天8夜,李廣利戰敗被圍,投降匈奴。

繼李陵之後,李廣利也隨之投降匈奴,這時的漢武帝心裡的感受無法用語言表達!繼李陵的後塵,李廣利全家也被漢武帝殺掉!

毫無牽掛的李廣利選擇全心全意服務匈奴,然而好景不長,單於的母親得病,匈奴的巫師言稱,是死去的老單於怒了!老單於為何怒呢,因為單於違背了老單於的誓言!老單於曾發誓要生擒李廣利,用來祭神。巫師此話一出,李廣利被殺!

三、李陵與李廣利的結局為何不同?

能力與氣節!

李陵用五千步兵差點打敗匈奴8萬大軍,而李廣利7萬軍隊直接被全殲!李廣利投降的實在難看,李陵深得匈奴人敬佩,而李廣利就如敗家之犬跪舔!

同時,李陵投降匈奴後,沒有放棄尋找叛徒,當得知殺李緒這個叛徒出現時,憤然殺之!且在當上駙馬後,選擇遠離匈奴的權力中心,不介入匈奴的相關決策。可以這樣理解,李陵雖投降匈奴,心中仍有漢朝!

而李廣利就不同了,一心一意報效匈奴,只求榮華富貴,在匈奴人心中就是一個待榨乾的蛆蟲,待無利用價值時,嚼之無味,棄之毫不可惜!


總結:對於英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會發自內心的敬重!李陵是一個有氣節的人,而李廣利甘當奴才,被殺毫不奇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