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很少听说有人患有高血压,而现在50岁以上的中年人,多少都会有一些血压不稳。

以前人们天天吃咸菜、榨菜下饭,血压都不高。而现在人们随便体检一下,都是高血压呢?

1.饮食改变

曾经人们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吃的东西油水少,更别说吃含有盐分的零食了。白米粥喝下三碗再就上咸菜,热量和含钠量都比不上一块小小的乳酪或者奶油。那时候,可以说人们普遍存在缺钠的情况,多补充一点也不会超标。

然而现代人们的饮食钠含量惊人,一包速食面含钠量居然是2350mg,钠含量超标。以一款常见的速食面为例,纳含量确实很高,达到了2300毫克,也就是2.3克。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6克。对于有轻度高血压者,建议应控制在4克。也就是说2包速食面,对于普通人来说基本上满足了一天的钠盐摄取量,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已经超标了。

更可怕的是,很多我们认为不咸的东西,含钠量都非常惊人

诸如话梅、鱿鱼丝、面包、饼干这些感觉不太咸的食物,都有著超高的含钠量!

2.消耗不同

在炎热的夏天,几小时的户外活动你就会发现,盐分随汗液大量排出,汗水干了之后,身上都能明显的看到白白的盐斑。

当时社会户外劳作的需求量大,人们不禁需要补充水分,也需要大量的补充盐分,仅仅才能满足日常的需求。我们知道,身体如果缺少盐分,就会引起「低钠血症」,常常表现为四肢无力、昏昏欲睡。这也是为什么古时候政府会控制设立「官盐」来控制「盐」的流通,因为盐的需求量大,不可或缺。

而如今更多的人坐在办公室里工作,夏天吹著空调,每天很少有流汗的机会。钠盐只进不出,血压当然会升高。

3.失配型疾病

人老了,血压就会高。

建国初期,中国人平均寿命不到50岁,血管弹性非常好,血流可以很「柔顺」的传输到全身各处。

然而,高龄人口血管弹性降低,变的非常「僵硬」,为了把足够的血液传输到身体的重要组织,心脏不得不更拚命的跳动,血压也会随之增高。而血压升高的问题就是「爆」血管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大。

其实,不止高血压。

我们放弃了4足奔跑,而改为了2足站立,但是长时间坐著工作给脊柱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容易出现椎间盘突出和腰腿痛的问题;我们从食物中攫取能量并且储存的能力越发强大,甚至囤积了太多的能量,让我们的心血管系统不堪重负;我们的眼睛本来远近调节自如,但是在书籍发明之后,慢慢地出现了近视,有了智能手机和电脑后,近视和颈椎的问题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高血压是一种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

随著城市化机械化的发展,得高血压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Dr.X说:

1、这个时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血压越低越好。

2、舒张压130mmHg以上就要提高警惕了。

3、高血压控制标准不是「吃了药」、「吃过药」,而是必须「长期血压正常」才有意义。家中常备一个电子血压计,非常必要,能随时测量。

4、降压药物一定要长期吃,最忌讳「随意吃」,随意吃药造成的血压波动反而容易成为心脑血管意外的诱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