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满楼

与其说溥仪退位时还有百万军队,不如说他老爸摄政王载沣拥有百万军队。

确实,在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后,之前在德国访问而对德国军事颇有心得的载沣也想向德国学习,搞皇族典兵,走军国主义道路,和小日本死拼。

可惜啊,在清末大练新军的过程中,小日本先下手为强,他们反而将那些留学日本的士官生给洗了脑,这帮废物回国后便成了所谓「驱除鞑虏、分裂中国」的急先锋。

最终,在日本的精心策动下,中国顺利的四分五裂,为日本不断蚕食中国提供了天赐的良机。

说起这一过程,当然是比较复杂了。这里仅就清末军队问题简单梳理下。

1894年甲午战争后,中国式旧军的孱弱已经展露无遗,之后才有了袁世凯的小站练兵和北洋军的初起。

1900年庚子之役和1904年日俄战争后,清廷更加意识到不练新军将会亡国亡朝,之后才有了清末新政时期的大练新军运动。

由此,从1904年开始,清廷开始大量裁撤淘汰那些旧军,包括各省驻防八旗、绿营、由原来湘淮军改编的练军防军等,由此节省出一笔开支供新军之用。

而在大练新军过程中,由袁世凯负责编练的北洋军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数量最多且最有实力的,而且,北洋军总体是忠于清廷忠于国家的。

至于其他各省所练新军尤其是南方新军,大多由日本回来的日本士官废物生编练,这帮人除了造反,别无所长。辛亥年的裂国性革命,就是由这帮被日本洗脑的人激起的。

然而,在慈禧太后去世后,载沣兄弟为了抓军权而把袁世凯一脚踢开,其往北洋军里掺沙子,企图用士官系来代替原北洋系军官,结果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在南方新军中,也大多是士官系叛党得势,譬如吴禄贞、阎锡山等等,其实都是通过买官获得军中高职的,载沣兄弟之愚,可想而知。

最终,载沣虽然挂了大清国陆海军大元帅的职务,其弟载洵当上了海军部长,另一个弟弟载涛掌管了军咨府大臣(参谋本部),可惜这都是空架子。

事实很简单,载沣兄弟企图用士官系叛党来替代北洋系,这不是自己在挖坑自埋吗?

认真说,当时真正掌握在载沣兄弟手里的军队哪里有什么百万大军,其实就是一万多人禁卫军,仅此而已。

因为排挤了袁世凯,他们连北洋军都掌握不住,尤其第六镇、二十镇这样的老部队,居然会让吴禄贞、张绍曾这种乱党掌管,其愚可知!

最终的结果是,袁世凯得以借机出山,其利用南方新军和北洋军之间的平衡,最终迫使清廷成功去位,袁世凯成了最大的赢家。

清廷覆灭并不可惜,可惜的是国家由此分裂,几十年的兵荒马乱、几十年的历史低潮,老百姓怎么就这么倒霉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所谓百万军队只是纸面数字。

辛亥革命时期,清军大概有这么一些部队。

第一,八旗兵。

八旗兵直到满清灭亡,仍然保留著编制,但早已腐朽不堪,根本不能作战。

自从僧格林沁在1865年被捻军的1个小孩子挥刀砍死,八旗最后一个能打仗的权贵将领也死了。

随后的八旗兵根本没有战斗力,八旗的编制更像今天的一种扶贫机构,只是给与八旗子弟一笔国家薪金而已。

八国联军侵华时,大军杀到北京城下,所谓的八旗兵基本一哄而散。

老舍他爸就是八旗兵,一辈子没和人打过仗,唯一的经验就是养养小鸟。见到八国联军攻城,老舍他爸奋力用火铳开了一枪。结果从没打过敌人的火铳自行爆炸,将老舍他爸炸死。

即便如此,八旗兵仍然驻扎京城和全国的主要城市,总数大概有20多万。其中京城约有10万,地方有10多万。不过即便在地方,八旗兵和他们家属也不和汉人混住,住在自己的所谓满城。

辛亥革命时,八旗兵却反抗比较激烈,打过不少战斗。

为啥?当时谣传汉人革命要把旗人斩尽杀绝,八旗兵只能拼了,后来发现根本没有屠杀,于是迅速投降,毕竟他们也没有作战的能力。

第二,绿营兵。

绿营兵曾经有六七十万规模,是满清的国防军。

但绿营兵腐败也很迅速,主要是他们的薪资微薄,仅仅够户口,是社会底层的工作。

因生活穷困,兵无斗志,绿营兵早在嘉庆年代就没有什么战斗力,鸦片战争时期更是听到洋人大炮就逃走。

因绿营兵没有战斗力,满清被迫利用了地方武装湘军、淮军。

到了满清灭亡的时候,绿营兵经过反复裁撤已经不剩多少,也不能作战,形同地方保安部队或者警察。

第三,36镇新军

到了满清灭亡的时候,湘军在太平天国灭亡以后被卸磨杀驴,基本瓦解。

淮军遭受甲午战争的重创,也所剩无几。

满清在甲午后编练的5支武卫军,又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被打掉了4支。

剩下的武卫右军,是袁世凯的嫡系。

因袁世凯狡诈,抗拒朝廷命令,在山东按兵不动,得以保存了这支部队。

以武卫右军为基础,袁世凯在庚子事变后,编组了北洋6镇,也就是6个师的部队。1906 年11月6日,清政府将成立不到三年的练兵处和六部之一的兵部合并,合称为陆军部。之后在1907年的8月27日,公布了以北洋新军为榜样, 编练陆军三十六镇( 师)的计划。

其中6个镇由中央政府提供资金,其余30个镇由各省负责。

但当时满清已经穷途末路,财政陷入绝境,连庞大的庚子赔款都支付不起。

于是,到了辛亥革命爆发,36镇最终只训练了14镇、18混成协(旅)、四标(团)的遍练。遍练成的新军人数总计131800。

表面上有14个镇,其实缺员严重,很多镇的实际兵力和武器还不到1个旅。

只有袁世凯的6镇兵力最强,高达74500,占一半还多。其中除了1个镇为八旗子弟以外,其余5个镇的军官都是袁世凯嫡系,这就是北洋军阀集团的基础。

说了这么多,逼宫的袁世凯其实掌握了满清主要的军事力量,也就是北洋6镇。

更倒霉的是,剩下的6万多新军,大部分被革命党渗透。当时满清国内缺少军事人才,饥不择食的使用了很多留学回国的学生,这些人中很多都是革命党。

同时,新军士兵的素质也较高,是全国精选的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新思想。

所以,袁世凯拉走了满清一半部队,对满清逼供。

剩下的一半很多已经参加辛亥革命,调转枪口打满清。

那么,满清也就只能退位了,


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十九日,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首义成功,华南及西部数省闻风响应,纷纷宣布拥护共和,辛亥革命的风暴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彼时的满清朝廷虽仍号称拥有百万军队(很大一部分是不发军饷的练勇,并非朝廷经制之兵),但经过太平天国以及东西方列强的不断打击、蹂躏,加上八旗、绿营本身的腐朽坍塌,这百万军队基本是一群丧失了灵魂与斗志、外加军纪涣散的乌合之众。一句话:溥仪被迫退位时虽然手握百万军队,但这支军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朝廷对他们是指望不上的。

爱新觉罗王朝是靠武力征服建立家天下的。中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之乱、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之战清军屡遭挫败,使满清统治者痛感军事上面临的巨大危机,痛定思痛,遂学习西洋章制,编练新式陆军。

截止辛亥年溥仪退位、清朝灭亡,清廷砸入重金,共编练新军14镇18个混成协,另编练新式禁卫军(以前称御林军)若干,其中以袁世凯负责训练的北洋六镇成军最早,装备最优,战力最强。大清灭亡前夕,全国共练成新军20余万人,总兵力大体与八旗兵相当,但这些器械精良、训练有素的新军并没有成为挽救朝廷的生力军,反倒成了加速清王朝迅速垮台的一支强大力量。

早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北洋六镇就已编练组建完成,这是清廷最早打造成的一支新式陆军。史载,北洋六镇总兵力约7万余人,兵员足额、装备精良、粮饷充足,是百余万清军中最精锐的一支新式武装。北洋军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强悍战斗力,除袁世凯的个人能力外,全赖朝廷不遗余力的支持。

《清史稿》记载,当时的袁世凯位高权重,炙手可热,除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外,还兼参预政务大臣、督办关内外铁路大臣、督办津镇铁路大臣、督办商务大臣、督办宪政大臣、会办练兵大臣,一人身挂本、兼8个官衔。有清一代,身为汉大臣的袁世凯,其恩遇之隆,权位之重,恐怕已经直追「同治中兴名臣」 曾国藩、李鸿章了。

当时,清王朝为筹措巨额的庚子赔款,早已是拆东补西、捉襟见肘了,练新军要耗费大量钱财,财政异常困窘的清廷为搜刮供袁世凯小站练兵的费用,强行摊派,严厉催缴,不准稍有拖欠。史载,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各省已经缴纳380万两白银,全部划拨给北洋新军。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各省协拨之数额已达910万两。

由此可见,为支持袁氏练兵,朝廷在财政上鼎力相助,巨额经费总能按时拨付,也是拼了。有大臣弹劾袁在军中培植党羽,拥兵自重,清廷却用人不疑,大加庇护,倚重如常。那拉氏还下旨勉慰,夸袁「任劳任怨,挽回积习」 。袁世凯曾对亲信徐世昌说:「总之,政府不能支持,无论何事皆不能办也」。

清廷不惜工本的大量投入,终于在京畿重地打造成6镇新军,7万劲旅。宣统帝溥仪即位后,摄政王载沣执掌朝政,迫于风雨飘摇的不利形势,为了保住满清的统治,一面继续推行慈禧太后生前以预备立宪笼络人心的政策,一面实行加强爱新觉罗氏皇权的方针,他还发誓要借机报其兄光绪皇帝被囚瀛台10年之仇,除掉慈禧帮凶袁世凯。

虽然载沣以监国摄政王的身份行全国百万陆海军大元帅之职,弟弟载洵、载涛任海军大臣和军咨大臣,但却指挥不动只听命于袁世凯一人的北洋六镇军队;他找朝廷重臣商议怎样才能杀掉袁世凯为胞兄光绪复仇,不料已被袁重金收买的庆亲王奕劻质问道「杀了袁世凯,北洋军造反怎么办」 ?并极力反对他这样做,他只好去请示隆裕太后,隆裕无慈禧之才,也束手无策。

载沣还不死心,一门心思想诛袁为兄报仇, 同时还有防其尾大不掉,难以辖制的深意。这时,袁世凯的老友英国公使朱尔典出面力保,最后载沣只能以袁世凯脚有毛病为名,将他罢斥、遣送回河南彰德府老家养病了事。武昌起义爆发后,摄政王载沣惊恐万状,举目四望,南方、西南各省新军大多参与起义或宣告独立,八旗兵又不堪一战,能调动并能打的只有北洋六镇7万精兵了,朝廷这才想起在老家闲居已久的北洋军头袁世凯来。

朝廷立即下诏,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还说:「该督世受国恩,自当力顾大局,勉任其难」。载沣到这时还不忘遏制袁,授权也只是「节制调遣」湖北军队以及各路援军,只是协助陆军大臣荫昌统率的水陆大军会剿。老谋深算的袁世凯蛰居彰德府洹上村已经3年了,他知道和朝廷讨价还价的良机已到。接到诏书后,他以足疾未愈为由委婉拒绝征召。

本以为袁世凯召之即来的载沣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且荫昌、萨镇冰等人根本调不动北洋六镇之军队,他这才明白北洋军究竟是谁家的了,袁世凯可不是好对付的人。几经讨价还价,载沣和隆裕太后不得不答应袁世凯提出的全部要求:明年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赦免、宽容武昌事变的主谋和参与者、解除党禁、给予指挥诸军的大权、提供充足的粮饷。1911年9月9日,在所有要求得到满足、所有大权到手后,袁世凯才离开洹上村,南下督师。北洋军果然唯袁马首是瞻,与革命军激战两天后,一举攻克汉口。

北洋军打下汉口后,清廷立刻开始兑现承诺,狡黠的袁世凯却按兵不动,并暗中与在武昌的湖北军政府试探和谈。精明的袁世凯以北洋军为资本,以外国势力做靠山,巧妙地玩弄两面手法,先借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人的力量胁迫清廷授予他军政全权,当大权在握时,又利用清廷以及自己手中掌控的强大武力和赞成共和的承诺,诱使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革命党人最终做出了只要袁倒戈推翻清廷的统治,并衷心拥护共和,即由他出任新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决定。

袁世凯翻云覆雨、纵横捭阖,将权谋诈术玩的至臻化境,他一会儿唆使北洋部将通电南京临时大总统府表示誓死反对共和;一会儿又怂恿他们通电北京清廷声称力挺共和,清帝如不主动退位,就以兵谏相抗,由此要挟宣统自行退位。

袁世凯不仅手段高明,而且演技精湛,他装作既是朝廷忠臣,又不得不顺应历史大势的两难样子,规劝隆裕太后和监国摄政王载沣主动交出政权,否则,法国大革命爆发时路易国王的子孙被屠戮一空的悲剧又将会在中国重演。与此同时,袁世凯信誓旦旦的表示「决不辜负孤儿寡母(指隆裕太后和宣统溥仪)」,并拟出了一份旨在显示其忠心和促逼清室早下自动退位决心的《优待清室条例》,其中主要条款有:清帝自行退位后,(皇帝)尊号仍存不废,溥仪仍居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国民政府负责保护清帝原有的私产,每年拨付400万两以供皇室日用(后改为400万银元)。

在辛亥革命的暴风骤雨打击下,隆裕太后摄政王载沣和王公贵戚们为了保住大清皇帝的称号以及各自的身家性命,于四面楚歌、穷途末路之际接受了袁世凯抛出的《优待清室条例》。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的名义颁发了溥仪的退位诏书。第二天,袁世凯公开通电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一诺千金,向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递交辞呈。15日,袁世凯接替孙中山,当上了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插图源于网路】

【写作辛苦 严禁搬运】


溥仪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虽然拥有百万军队,但战斗力却让人汗颜,说白了就是纸老虎,不堪一击。

关于军队战力的评估,我们当然不可能仅仅从表面数字来判断,战争的演变已经不仅仅是数字的较量,更多的是武器的综合对比,还有战略布局的影响。

那么,清朝军队百万,面对袁世凯20万新军,真的就没有一战之力吗?鸦片的毒害让清军不堪一击

相信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的危害,已经不能用恐怖来形容,对于洋垃圾不能够准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然免不了被其毒害和影响。

鸦片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让人有极易上瘾的特点,对于当时清朝军队的毒害,达到了让人难以想像的地步,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同等匮乏的年代,就如同现代人对于手机的依赖一样。

鸦片让人在飘飘欲仙的同时,对于身体和精神进行双重压迫,何况那东西对于人来说,只有百害而无一利,精神的愉悦也只是表面上的,对于身体上的迫害那才是潜在的危机根源。

表面数字只能吓唬敌人

清朝军队的百万,作为曾经名震一时的八旗已经腐朽和没落,最让人意外的莫过于,八旗权贵将领僧格林沁被一个小孩子拿刀砍死,这也彻底意味著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经滴低到形同虚设。

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当时也仅仅在编制制度之下,可怜的苟延残喘,能不拖累清政府都已经是好事了,说好听点是八旗军,说白了就是吃著国家皇粮的低保大户。

当时京城大约有10万人,剩下的10万人也分布在各地方,当然清军不仅仅只有这点实力,除此之外更多的是绿营兵,据说当时有60万人之多。

相比较于八旗就没有那么高的薪资俸禄了,更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可言,也仅仅是为了那点可怜的生活费,勉强的支撑而已。当然也包括后来组建的湘军和淮军,但是这里就不得不提机智的袁世凯。

机智的袁世凯才是大老虎

就在清政府没落无力的时候,袁世凯可在偷偷发展自己的力量,奸诈狡猾的他,不仅屡次违抗朝廷的命令,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使出了浑身解数。

后来在武卫右军的基础之上,他重新编排了北洋六镇,相当于6个师的兵力,后来尽管清政府成立陆军部,最终编排了陆军36阵镇。

但这里是包括与袁世凯的六镇(师)的,何况在这36镇,袁世凯兵力最为强盛,其他镇的武器和人员缺乏严重,仅仅只是表面看起来数目庞大。

作为掌握整个大清最主要精锐部队的袁世凯,区区20万的兵力,完全和大清的百万军队有一战之力,何况新军可是有不少革命党的渗透。

他们对于大清的反馈和抵制也由来已久,整体训练素质比较高,不得不说这也是袁世凯能够逼宫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这里最后也不得不提,溥仪对于百万军队控制力不足

溥仪虽说是帝王出身,但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封建思想统治的时代,已经濒临灭亡的边缘,也迫切需要一场新的革命来推翻帝制。

相对于大清帝国的留恋,更多人也期待革命过后的美好生活,溥仪毕竟没有袁世凯领兵作战经验丰富,能够调得动百万军队,可不是当时的他能够胜任的。

袁世凯就不一样了,并没有像溥仪那样的束缚,只要时机合适,随时都可以逼宫。溥仪短时间能够调动的部队,才是当时溥仪的真正军权掌控力。


清朝在慈禧死后基本上就已经没有什么希望,本身清朝能撑这么长时间,也是多亏有曾国藩这些人,单单靠著慈禧这么祸害国家,早就应该灭亡。太平军曾多次威胁到清朝的统治,并差点就能把清朝给灭掉,可惜他们都差了一口气。

那么等慈禧死后,接过权力的人是隆裕太后,她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也无法掌控好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只能是靠著袁世凯这些人来撑著,后来清朝特许袁世凯到小站练兵。

他在这里组建著名的北洋军队,这支军队一开始是用来对付革命党的人,可他们都没有想到,北洋军发展起来之后,袁世凯自己的野心也开始大了,列强看到袁世凯的军力这么强,也都开始支持他,结果他就反水去逼溥仪退位。

当时袁世凯已经和西方列强以及革命党都谈好条件,在多方势力的逼迫下,溥仪不得不宣布退位,清朝也就这么灭亡。可让人不理解的是,袁世凯当时手里总共就二十多万的军队,而溥仪退位的时候,清朝在全国还有著百万军队。

为何袁世凯能够顺利逼宫呢?

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当时袁世凯掌握的这些军队,战斗力和装备都不是任何一支清军能比的,他们接受列强的资助,战斗能力非常强,而原本清朝的这些军队,大部分都没有什么战斗力,碰上革命党都被打得非常狼狈,而北洋军的战斗力是全国最强的,因此西方列强才会选择袁世凯来做自己的代言人。

况且,袁世凯的势力本身就是在京城周边,他的军队当时在南部和革命党交战,他们靠著强大的实力逼得孙中山不得不妥协。

袁世凯的手上有著这么强的军队,他当然不会把其他的清军放在眼里,于是他才敢直接就去逼宫。当然袁世凯也不是傻子,他也清楚,想要把清朝给灭掉的话,是需要做好准备的,在他当时逼宫的时候,应该是已经做到可以控制北京天津等地,只有控制这些地区,才有办法让清朝必须妥协,当看到袁世凯进入宫廷里面来逼他们退位,隆裕太后就已经明白,事情已经没有什么缓和的余地。况且清朝在中央地区的精锐部队都是北洋军,全国的这些军队分散在各地。

这些军队中有一些人是肯定忠于清朝的,可这些军队无法集结起来,很难联合起来对付北洋军。还有一点,西方列强的态度也非常关键,他们一开始支持清政府,主要是他们可以从清政府那里获取更多的利益,当时的清廷就等于是他们在中原地区扶持的一个傀儡,那么这个傀儡马上要完蛋,列强肯定会先把它们放弃,选择一个新的代理人。

袁世凯的军力和他的能力,都非常符合西方列强的要求,他们自然就愿意支持袁世凯夺位。

不过,袁世凯本身也是清朝培养出来的,他一开始也是为了国家考虑,自己想做个忠臣,可随著国家的衰败,他自己实力的提升,他也开始变得更有野心。在溥仪退位的时候,其实清朝是没有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溥仪年龄还非常小,根本没有办法控制国家,像他这样的皇帝,肯定是没有办法得到底下人的信任,这些人自然就会支持袁世凯夺位。

说到底,还是慈禧她当时做得有些过分,本身她已经死了,临死前还要把光绪给干掉(存疑),要是光绪还活著,他继续领导国家的话,清朝不见得就会这么完蛋。不得不说,慈禧当政的时候给国家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她死后也拉著自己的国家给自己陪葬,满清贵族经历这么长时间,已经变得腐朽,这些人也很难维持清廷的统治,其实一开始像曾国藩这些人,他们要是有野心的话,可能清朝也无法维持下去。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诚邀,如题。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众所周知,满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由女真入主中原,建立天下的满清能够享国近300年而没有被汉人推翻,也是非常的厉害了,这是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励精图治换来的,无奈大清末年,清政府统治者顽固不化,不能适应历史潮流,辛亥革命后清政府最终被历史淘汰。

1912年,隆裕太后代替小皇帝溥仪发布退位诏书,大清灭亡,中国进入民国时期。民国有两大功臣,一个是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军,另一个则是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当时旧清军对革命军一触即溃,只有北洋军能和革命派一分高下,如果袁世凯死心拥护大清的话,革命的胜负其实还很难说

那么袁世凯的新军就真的那么厉害,能以二十万抵得过满清百万大军?

如果是满清的百万大军都是有双枪将之称的八旗子弟,那还是别出来丢人现眼了。清王朝的军队其实在中世纪是最多的,能调动的兵力包括朝鲜尼泊尔等国的属军一共有180万,可是清政府后来缩减开支,到了清末军队已经不足百万,再加上这其中以骄奢淫逸的八旗子弟居多,哪里是袁世凯虎狼之师的对手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谢邀。溥仪退位时并没有百万军队,袁世凯的十万新军基本上算是清王朝的主力军了。

晚清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但因为政治体制落后,经济不发达,其军队规模实际上并不比同时代的欧洲强国多。鸦片战争前清军总共八十万,包括八旗军20万和绿营军60万。这些装备落后的军队,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中被打得稀里哗啦。之后清军的主力换成了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等。湘军一度号称30万,但曾国藩为了避嫌,主动对其进行了裁剪,且作为三大军中最早的湘军,后期也早已腐朽不堪战。李鸿章的淮军最多的时候达到20万,但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打败后,也是一蹶不振。左宗棠的楚军相对战斗力最强,但因为左宗棠本人的政治斗争能力最差,因此楚军受到淮军排挤,虽然对外收复了新疆,对内却成不了大气候。

八国联军战争后,湘军、淮军等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清朝主力换成了按照西方编练的近代化陆军,即新军。新军以「镇」(师)为单位,每个镇1万多人。原计划编练36镇,约50多万人。后来只来得及编成了19镇+18混成协(加强旅),总兵力番号上约40万人,实际上因为缺额众多,不到20万。而在辛亥革命时,大批新军参加到了革命党一边,掀起反清起义。这时候,袁世凯手握的北洋六镇十万大军,已经是清王朝最后的主力了。

题主说溥仪退位时候还有百万军队,不知道是怎么算的。若论近代化陆军,很显然,溥仪别说没有百万,连五万都没有,袁世凯就是他最后的大腿。如果把那些已经被闲置、裁汰的绿营军、八旗军等等全部算上,数量上勉强凑出百万,这百万也完全没有任何价值。打起仗来,新军一个镇击溃这样的所谓百万是没有一点问题的。何况绿营军这些也不可能为了挽救清王朝的命运去和装备精良的新军死磕(八旗军倒是在辛亥革命时候进行了一些顽抗,因为他们以为革命后要杀尽满人)

所以,袁世凯逼宫就是凭本事夺的权。


看到这个问答,说什么溥仪退位时仍有百万军队,向北只能「呵呵」了。下面就看看清政府的那些军队吧!

腐朽的八旗兵和绿营兵

其实这些军队,早已没落。在太平天国时期,已经让洪秀全等打得七零八落,完全没有了战斗力。这些军队,养尊取优,整天知道吸鸦片,早已变成了地方兵痞、衙役。所以,清政府才让地方办团练,从而,地方的军事力量得以崛起。

地方军事力量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地方军事力量的代表了,那就是湘军和淮军,那都是响当当的,拥有实力的军队。可是,清政府能调得动吗?NO,想起东南互保了没有,列强打进紫禁城也不去救。更不用说辛亥革命时,全国各地纷纷独立,更加不会听唤清政府的命令。其实,为了编练新军,这些地方军队,已经大部分进行裁切,没有什么战斗力了。

京都禁军

皇家直接掌握的只有禁卫军镇2万人枪,这个镇基本都是满人组成,忠心耿耿,但禁卫军镇的首领却是汉人冯国璋。估且不说冯国璋阳奉阴违,不愿意去打,就算不保卫京都了,和南方各省来拼,也是凶多吉少。

看吧,就这是清政府那所谓的百万军队的组成部分,其实南方各省都独立了,百万军队中,大部份都倒戈了吧,有啥用。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新军

前面的那些渣渣军队真的不值得一提,太平天国灭亡后,清政府就把重心放在新军的编练上了。

1911年武昌起义时, 新军实际上只编成了十四镇(师)十八混成协(旅)、四标(团)的遍练,总人数131 800。而袁世凯北洋就占了满编六镇,合计74 500人枪。辛亥起义,基本就是各省新军起义,等于袁世凯这6镇7万人和全国的其它6万新军打。

看看这实力对比,袁大胖子确实是有实力让清帝退位的。


溥仪时期的清军还是八旗军、绿营兵这些传统军队加36镇新军组成。名义上虽然号称百万,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因为财力不足空有百万人的编制,实际少的可怜。八旗军、绿营兵这些老掉牙到连地方治安都无法维持的军队暂且不去说他,就说说36镇新军。

新军是甲午战争之后仿照西方军制以淮军为骨干组建起来的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军队。但是因为朝廷财政不足导致发展极为缓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朝廷批了36个镇的编制,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组建。中央负责组建6个,剩下的30个由地方上的30个省均分。地方上组建的30个镇完全由各省自筹资金,中央让渡一部分人事权。而中央组建的6个镇则是朝廷出钱出力。

到了辛亥革命的时候,朝廷组建的6个镇基本完毕,由北洋大臣袁世凯统领,也叫北洋6镇,总兵力大概有6万—8万人左右。但是6镇之中只有第1镇是皇族统帅,其他的5镇都是袁世凯的部下领导,实际上也就是由袁世凯领导。这六镇军队算得上是清王朝唯一有点价值的军事力量。地方上的30个镇除了湖北在洋务派硕果仅存的元勋张之洞的努力下组建了1镇加1协(相当于团,1个镇下辖3个协)外,剩下各省的空有1个镇编制,实际上总兵力也就1个协。

所以,溥仪时期的百万清军一说实际上水分大到无法计算,20万新军的水分也不小。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就只有北洋6镇加湖北的1个镇,而真正掌握在满洲皇族手里的就1个镇。剩下的北洋五镇被袁世凯掌握,湖北1镇摇身一变成了革命军,率先打响了埋葬清王朝的第一枪,紧接著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权。满洲贵族手里掌握的那一个镇也因为袁世凯出山换掉了摄政王载沣而被袁控制。于是,清王朝最高统治者溥仪皇帝和隆裕皇太后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儿寡母!


小可揭开本篇谜底:

溥仪的所谓百万军队,都是土鸡瓦狗类的乌合之众,有腐朽的地方驻守兵痞,衙役、吸鸦片的八旗兵、还有一些绿营兵等。

指望这些人去对抗银子堆出来,近现代化装备的新军,简直是送肉包子。所以清廷还算是识时务的。

太平天国起义使满清失去了对国家基层的有效统治。古代皇权不下乡,官员管理地主士绅,地主士绅管理乡村农民老百姓。

平常的时候,地主士绅大量兼并土地,荼毒人民。一旦发生灾情,又由乡绅来捐款捐物,基本上就维护了乡村的秩序,这样就形成了官场的一种规则。

在儒家的理念中,这是一幅非常美好的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尊老爱幼,秩序井然」的乡村图画。

当然,人民的死活,乡绅是不会管的。

二十一世纪曾有过鼓吹民国乡贤乡愿的的一股风潮,这个风潮是怎么鼓吹出来,我个人无从猜测。

当然,不是所有的地主士绅都昧了良心,他们之中也有心地善良的。

但是基于封建制度,地主士绅就变成农民身上的盘剥者。

就这样,太平天国起义,所有的人被他「分田地,均富贵」的理念所打动,无数的民众起来选择与太平天国合作,席卷满清半边江山,定都天京后,建了一个妥妥的南朝。

由于「分田地,均富贵」的理念太过于暴烈,将这种乡村秩序破坏得七零八落。

在本质上,使满清失去对国家基层的有效统治。 新军以用地方乡勇不过如此!

曾经写过:

「哀此贫氓力耕种,年丰仅足偿什一。今年不复望有年,坐令沟壑填白骨。但见富人百无忧,谁怜贫者为饥出?贫人一旦为饥驱,富人岂得安其室!」

的江忠源以书生领兵起家,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开创了以团练升为封疆大吏的先例。

而之后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紧随其后,练有淮、湘、楚三十六镇新军。

三十六镇新军,并没有给中国带来什么变革,受「三纲五常」和儒家理念的影响,三军头子仅仅是为了恢复国家的秩序,和实现所谓的「太上立言,其次立德,再次立功」的儒家理念。

而随著江、曾、左、李的逝去,三字型大小的新军暮气重重,逐渐从野战军转变为地方乡勇,用来维护地方治安。 「满汉大防」让满清无法有效整合国家力量。

「满汉大防」给了汉臣迎头一击。清朝也有科举制度,这是用来收买读书人的,当然这个读书人可不是什么信仰孔子教条的读书人。

因为孔子自已就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被异族统治而披头散发改穿左衽袍服了!」

基于满清内心的卑,又有这样的认识,满清的官制中就有「满缺」和「汉缺」之分,当然满人可以顶「汉缺」,而汉人是不可以顶「满缺」的。

六部尚书又有满、汉两尚书,满人为正,汉人为副。满清的民族政策就是「满汉大防」,既然立再大的功劳,也摆脱不了「奴才」的命运,各地新军也就迅速军阀化。

袁世凯是枭雄,在他的动作中用「老成谋国」来形容。李鸿章晚年出来为慈禧背锅,签下了一条条耻辱的卖国条约,其实只是在表面维护一下清王朝的体面而已。

「中堂」这个名号只是表面镀著一层金而已,其实在 「满清贵族集团」面前,还真不够看。对于袁世凯,他就对现实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北洋军阀集团(北洋六镇军队)就这样把满清势力排除在外了。

虽然载沣以监国摄政王的身份行全国百万陆海军大元帅之职,弟弟载洵、载涛任海军大臣和军咨大臣,但却指挥不动只听命于袁世凯的北洋军队。

这个时候,满清仍然还幻想著夺取大权,用满人取而代之,袁世凯只好避回河南老家。

武昌起义爆发,有百万军队的清朝,能动用的唯一一支机动野战军部竟然只是北洋六镇新军。 江山都快没了,哪里还有什么「祖制」可讲。

武昌起义:

这个时候,满清上层没有再想什么「满汉大防」,而只是想尽办法,如何才能延续他们醉生梦死的生活。

既然如此,当中国的革命浪潮到来之时,袁世凯也不再下拜叩头了,直接逼迫溥仪退位,终结掉满清两百六十多年的江山,当时溥仪才三岁呢,这跟他还真没有什么关系。

归根结底,还是满清上层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来应对当时的局面。

歪眼小史工作室

主答:千古亭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