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和荣禄二人有著很深的羁绊,但关于二人是青梅竹马的男女朋友却是一种很早便流传的谣言。据说百日维新之后,曾经在杨锐处查抄出一份「奏折」,其中言及「太后私事,罗列多人,荣禄亦在内。其余皆显要之人。折后有帝朱批。」云云,此事又经在海外跑路的康有为证实并被英国左翼记者写进了《慈禧外纪》。辛亥以后「清宫秘史」不仅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流行于上流社会的沙龙,女冒险家「德龄公主」在其所著的《瀛台泣血记》和《御香缥缈录》中都提到:「在慈禧太后没有给咸丰帝选去做妃子以前,荣禄就是伊的情人」。编出了慈禧太后和荣禄本为青梅竹马的「娃娃亲」;甚至有了慈禧太后曾经遇险,而荣禄就像那些很「玛丽苏」的男主一样,英雄救美,从而开始一场哀婉的悲恋……到了二十世纪高阳在其「历史小说」中更是有了慈禧太后和荣禄旧情复燃甚至为此慈禧太后曾经小产的胡说八道。

但历史事实却绝不会这么八卦。慈禧太后和荣禄在四十岁之前基本没有打过交道,少年时期更是没有往来。我们先看一下两人的家庭出身,荣禄家族可谓世代簪缨满门忠烈,其先为清朝开国元勋费英东,乃祖塔斯哈平张格尔时殉国于西域,赐谥庄毅;乃父长寿也于洪杨之乱时在广西殉职,赐谥勤勇。托祖上功德的荣禄在少年之时便「以荫生赏主事(《清史稿·荣禄列传》)」,成为了从六品京官,故当时的荣禄说是个贵公子也不为过。而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只是一个区区的八品吏部笔帖式,可以说是一个「前途无亮」的刀笔小吏。而因为两家旗籍不同,彼此间居住地相当远,出身于镶蓝旗满洲的慈禧太后家住宣武门以里,西单阜成门以南的西单牌楼北劈柴胡同。荣禄家出身于正白旗满洲住在东直门内的南锣鼓巷菊儿胡同。两家一个在京城东北,一个在京城西南,少说相距十里地,而且职业上一文一武,家境上一穷一富,可以肯定两家不可能有什么往来,即使有往来京旗素无「娃娃亲」的风俗,二人也不可能是有婚约的小两口。

至于自称慈禧太后家族后人的某人在其书中所称:「慈禧出生以后,因为她母亲没有奶水,所以请了关嬷嬷做乳母,关嬷嬷与荣禄家有点关系,关嬷嬷也曾经是荣禄的奶妈,慈禧也就一直是关嬷嬷带大的。」也是不经推敲的话。因为慈禧太后仅仅长荣禄四个月(按照阳历算,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11月29日,荣禄生于1836年4月6日),二人的哺乳期如此之近、家门相距如此之远,肯定很难共同请到同一位乳母。

而再看荣禄一生的风云起伏,其一生中前两次的「贵人」都是清廷宗亲王,第一位是清德宗的生父,在组建皇家军队神机营的初代醇贤王;第二位则是在甲午战争之时被重新起用的恭忠王,而正是由于得到了恭亲王的知遇,荣禄才能在再次回到权力核心之后得以效命于慈禧太后,并有机会在「戊戌变法」中展示出自己的忠诚义气并做出正确的决断,从而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和友谊,使自己登上了位极人臣的人生之巅。

大清太傅大学士一等男爵荣文忠公

大清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影视剧中慈禧太后和荣禄在撒狗粮


这种说法最早见诸文字的是晚清宫廷名媛德龄写的《御香缥缈录》。德龄的父亲裕庚是太仆寺少卿,职司三品,时任清廷驻日公使,也曾是清廷驻英法德意的公使。德龄和她的妹妹容龄、她的哥哥勋龄小的时候就随父在欧洲长大,受欧洲贵族生活熏陶,回国后入宫陪伴慈禧,帮助清宫接待外国使臣的内眷,并把欧洲宫廷的一些生活方式引入清宫,受到慈禧太后的欣赏。清廷垮台后,德龄移居美国,写了《我在清宫的二年》,被当时著名的鸳鸯蝴蝶派作家秦瘦鸥翻译成中文版《御香缥缈录》。在这本书里,德龄曾绘声绘色地描述过慈禧与荣禄的情人关系,遂使得这种说法流传开来。其实也不能说容龄完全是胡说。在容龄写这本书之前,北京的官场和民间是有这种传说的。这主要源自于光绪初年慈禧的一场大病。光绪四年,慈禧太后病倒了。她开始就是一般的妇科病,经血不调,但被太医院误诊了,以至于酿成大病。适逢曾纪泽在俄国办理伊犁合约的多事之秋,慈禧不能处理政务,使得军机处压力很大。不过军机处有明白人,知道慈禧太后的病是被太医院那帮人耽误了,就请示了慈安太后,以皇帝的名义下旨命各省督抚举荐医术精湛之人进京。当时山东巡抚丁宝桢举荐了在他幕府中的候补道薛福辰,山西巡抚张之洞举荐了阳曲知县汪守正。薛福辰诊断之下认为是经血不调导致的「崩漏」,无奈之前太医院院判李德立一直诊断是「骨蒸」,如果改成崩漏无异于宣布太医院误诊了,这是砸人饭碗的勾当。于是薛福辰会同汪守正一起,以骨蒸的名义下崩漏的药,以保全李德立的面子。太后的脉案非同小可,虽不会明发邸抄,但保不了密,至少军机处、直隶总督衙门和两江总督衙门这三个地方都会知道。明明是骨蒸,却用了与妇人小产后补血十分相近的方子,不禁启人疑窦,好事者更是浮想联翩,于是就有一些流言传出。

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荣禄与慈禧在男女关系上是完完全全清白的。因为在慈禧得病的时候,荣禄还没有搭上慈禧这条线。他当时的官衔是俗称九门提督的步军统领,虽然也是大员,官居一品,但由于不是御前大臣和领侍卫内大臣,平时进宫的机会都不多,更别说是参与机务了。实际的情况是,荣禄那个时期不仅没有因为传说中与慈禧的关系高升,反而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荣禄从年轻时就倚醇亲王奕𫍽为靠山。而恭亲王奕?与醇亲王奕𫍽分属两个不同阵营。大约就是在那个时候,醇亲王静极思动想抓军权,而荣禄的步军统领一职首当其冲。于是恭王阵营里的大将、军机大臣沈桂芬伙同翁同龢设计暗算了荣禄,把他贬为西安将军。荣禄在西安一干就是20年,直到恭亲王奕?第三次被黜、醇亲王奕𫍽出掌海军衙门时才重回北京。可以说,在醇亲王重新掌权之前,荣禄与慈禧没有任何私人关系。回到北京以后,荣禄的确为慈禧所重用了。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他的家世,二是他审时度势的能力和高人一筹的政治手腕。荣禄的先祖是开国元勋费扬古。有清一代,他的家世一直很显赫。但真正使他立于不败的是他的祖父和父亲。荣禄的祖父是喀什葛尔帮办大臣塔斯哈,在平定回部张格尔叛乱时战死,朝廷授骑都尉世职。他的父亲是甘肃凉州镇总兵长寿,在随赛尚阿剿匪时与他的伯父长瑞一起战死,朝廷授云骑尉世职。所以荣禄一出仕起点就比较高,光是步军统领一职,他就干了20年。晚清亲贵中,有点本事的基本都是纨绔,不是纨绔的基本都是废物。像荣禄这样谦逊有本事又不纨绔的简直是凤毛麟角。正因为如此,在亲贵人才凋敝的晚清,慈禧没有任何理由不重用荣禄。荣禄一生中经历的宦海危机无数,其中最有名的有三个,分别是戊戌政变,乙亥立储和庚子之乱。从他自身自保的角度看,荣禄处理得都可圈可点,足见他的不凡之处。戊戌政变时,他以一人之力保证了慈禧的绝对安全,让维新派无隙可乘。乙亥建储时,一心想当太上皇的载漪做梦都想杀了他却没有杀成。庚子之乱时,他本来坚定地站在慈禧一边,是慈禧坚强的后盾,事后既没有像山西巡抚毓贤、军机大臣刚毅、赵舒翘那样被列强清算,也没有被策划了东南互保的督抚们排挤。他虽是顽固派,却不是徐桐、崇琦那样顽固到底一类的,他只是忠心于慈禧太后而已。

(多尔衮与大玉儿之间是有恋情的,但造化弄人没有得到皇位的多尔衮也没有得到爱人。他们之间的爱情较传闻中的慈禧与荣禄要光明磊落些。)

传闻说慈禧在未进宫前遭到恶霸的欺辱,恰逢荣禄路经此地,救下慈禧,而后两人便有了感情。但慈禧身为旗人,按满清规律,旗人女子二十岁下者皆要进行选秀,很是不巧,慈禧被选中了。在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成为太后独揽大权。而此后荣禄也步步高升,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不言而喻。后来在得知荣禄死后,慈禧表现的非常痛心,传闻说比咸丰死时还要痛苦。且追荣禄谥号为「文忠」。再后来推举荣禄外孙溥仪上位。此为野史,无据。在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提到他的外祖父荣禄总是竭力讨好慈禧。荣禄靠慈禧上位,慈禧靠荣禄控制满朝大臣,可能年少时他们有爱情,但最后她们只是狼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