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9年,在今河南汲县出了一桩大案,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大墓被盗。土夫子名叫不准,他在进入墓室后由于里面一片漆黑,就点燃散落在地上的竹简来照明。事后不久,不准案发被抓。墓中的这些竹简被整理出来后发现,它是一部战国时期晋国史书,三家分晋后被魏国所得,这就是《古本竹书纪年》, 又称《汲冢纪年》。

照理说呢,这部史书由于躲过了秦始皇焚书,以及秦末农民起义所造成的破坏,再加之年代久远,可信度应该远高于几百年后的《史记》。非常可惜,这部弥足珍贵的史书在宋代以后就彻底遗失了。

到明万历年间,在著名藏书家范钦的藏书阁里出来一本《竹书纪年》——这个就是《今本竹书纪年》,所谓的舜杀尧、禹杀舜、启杀益等耸人听闻的内容就是出自这里。

由于记载的内容太过另类,所以有人就要忍不住和它较真了——清道光进士朱右曾,把自晋以来、明以前的诸古史典册中,凡索引过《古本竹书纪年》的内容都收集了出来,发现并没有任何关于舜杀尧、禹杀舜的记载。朱右曾于是将收集的这些内容编撰成了一本书,叫《汲冢纪年存真》。

▲这是「复活后」的《古本竹书纪年》,俗称《存真》。

《古本竹书纪年》中还记载了一起耸人听闻的事例——伊尹篡位,太甲杀之。伊尹是助商灭夏的大功臣。「尹」是他的官名(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类似于现在的「李处长」、「刘秘书」的叫法。《古本》说尹总理欺商汤的孙子太甲年幼,想取而代之,却被太甲所杀。就跟《鹿鼎记》里康熙爷杀鳌拜一个样。可这些是真的吗?

目前出土的甲骨文证实,所有跟伊尹有关的内容都显示伊尹是个大大的忠臣,后世商王对其评价极高,而所谓的篡位自立纯属子虚乌有。

现在有些人为了抓读者眼球,故意断章取义来迎合大众的猎奇心里。至于舜杀尧、禹杀舜可不可信,《古本》《今本》与甲骨文哪个更加真实,您说了算。


在古籍《竹书纪年》中,存在一些很奇怪的现象,这本书的特点是,对于历史事件,与传统史书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历史细节上,却大相径庭。

其中差异,包括了我们一直在说的禅让制,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淳朴和高尚,但《竹书纪年》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幻想。

在《竹书纪年》中记录了截然不同的历史细节,那时候,根本没有禅让,只有阴谋,那些贤君并非如此高尚。

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新发现,觉得非常兴奋,以为找到了历史的真相。

如果从人性本恶的角度来说,这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但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情,真的一定就是所谓的历史真相吗?

从《竹书纪年》的出土来看,很多细节显得有些古怪,经不起推敲。首先史料上记载这本书,是被盗墓人挖掘出来的,这个盗墓贼,叫做不准(音foubiao)。

而在晋书中,除了对这件事有了一些记录,来证明世界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盗墓贼以外,居然没有任何其他资料。

大家都知道,盗墓和考古有著本质的区别,盗墓,冲的是墓室里面的财宝,所以,比较关注的一定是一些「明器」,必须要值钱,而对于一些土不垃圾的书简,那些盗墓贼不可能有太多兴趣。

而且,据史料记载,这些书简是蝌蚪文写成的,盗墓贼难道真有这么大的学问,能够读懂?或者,能够意识到这竹简的重要性。难道盗墓贼真有这样的觉悟吗?

更奇怪的是,盗墓的多了去了,这次盗墓,居然惊动了中书令这样的朝廷大员,不过是一个战国诸侯的墓,当时可能没有文物保护这么一说,其他朝代的正史中,也极少因为盗墓而惊动朝廷的记录,让人感觉小题大做了。

盗墓而发现的《竹书纪年》,神奇的传了下来,这种几率,简直小的可怜。偏偏这本书就传了下来。

如果真的传了下来,这本书的文字,并不是当时的文字,这样一来,考证就会有很大难度,但事实上,这个竹书纪年的一些内容,在出土后,并没有几年,就已经被破译。这样的速度,的确令人惊奇。

我有理由相信,这本书,很可能是伪造的。

我们从当时的历史情况看,西晋司马炎废了曹芳,当了皇帝,开始了自己的统治,这是一种谋权篡位,谋权篡位之后,对曹氏集团进行清理。

这引起了很多不满。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横空出现一本,证明谋权篡位合理性的「古籍」,而且在短时间内流传出来,事情过于凑巧。

而且,这些「巧合」还存在在,记录中与正史相差很大,甚至颠覆正史的记录,很多都存在在一些改朝换代的细节中,都充满了阴谋血腥,这是不是太巧合了。

这样的血腥,即使在后世的史书里,都会沿用孔子的春秋笔法,如何在竹书纪年里,写的如此明显呢?

到了永嘉之乱过后,竹简遗失,后世只能靠译本进行研究整理,可见,这本奇怪的书,从出土一直到竹简遗失,不过三十年而已,这样一个昙花一现的古籍,本身就带有古怪,再加上后世流传的,都是在初释本和考证本基础上整理的,而竹简,始终没有再次出现过。

随著考古的发现,尤其是甲骨文的研究,从出土的十几万片甲骨文中,也看到了许多甲骨文中记录的历史,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伊尹把太甲流放了之后,看到太甲变好,又把太甲迎接回来做了帝王,伊尹也成了当时的名相,甲骨文研究,和正史相互呼应。

竹书纪年里写的是伊尹谋权篡位,流放了太甲,七年后太甲回来,处死了伊尹。

种种经不起推敲的事情表明,这本书所记录的事件,存在很多疑点,即使在周朝历史,也多首选《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作为参考,而不是《竹书纪年》。

舜囚尧,舜野死,这符合人性。而流传甚广的尧舜禹禅让,却是后世编造的弥天大谎。

我们先来看几个故事吧。

故事一:

公元220年12月10日,汉献帝有感于魏王曹丕继承父志,雄才大略安定天下,仁德布于四海,万民归心,于是汉献帝刘协主动禅让帝位于魏王,自己甘坐山阳公,做一个低调的富家翁。

故事二:

公元265年,魏末帝曹奂看到天下归心于司马氏,于是主动禅让帝位与晋王司马炎。曹奂降封为陈留王,为了不干扰司马氏治理天下,曹奂闭门谢客,静悄悄地又生活了37年。

故事三:

907年,唐哀帝李柷看到军阀朱温率大军平定天下诸侯,认为天命不再归于大唐,于是主动禅让帝位给这位最大的军阀朱温,自己甘当济阴王。908年,李柷担心未来会有人拿自己做文章,扰乱天下,祸害黎民,于是主动服毒自杀。

(禅让)

故事说完了。

编故事很容易,但是既要让故事情节合理,又要让人物的表现符合人性,这就太难了。

我写的故事中,史实与史书的记载一样,只是帝位禅让的主被动关系变了。三个朝代的皇帝,看到自家王朝已经不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在别处,因此,为了天下黎明苍生的福祉考虑,就主动交出了帝位,主动传递了天命与法统。

这样一来,让权一方变得异常高尚,受权一方再三推辞,谦逊无比。最终,在新老帝王关怀天下苍生的仁爱氛围中,整个禅让过程无比的庄重、和谐,众人皆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么描述一下,是不是与儒家宣传的尧禅让帝位于舜、舜禅让帝位于禹的情况类似了?

那么请问:这么描写的故事合理吗?人物表现符合人性吗?

我当然认为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上古的所谓尧舜禹禅让就是鬼话,是儒家刻意编造的谎言。

人性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没有什么改变,古人不可能比后人更高尚。

越靠近近代,人类因为道德与法律的制约,才变得越来越「文明」。

越靠近古代,因人类脱离原始不久,群居部落中文明的因素就越少。

在知识积累、文化政治、信息获取、视野、心胸、格局等方面,上古的人没有可能超过后来的人。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人相信:上古的人更高尚、上古的人视野更宽广、上古的人心胸格局更大。

毛主席早在其诗词中说过:「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这里我再引用史家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的一段话:

「假使承认了历史上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人物,比如后世只有操、莽,而在古代却有禅让的尧舜;现在满眼是骄横的军阀,从前偏有公忠体国的韩、岳、张、刘。那就是人的性质,无从捉摸;历史上的事实,再无公例可求;历史可以不必研究了。 」

文字中可见到吕思勉对儒家厚古薄今的强烈质疑与愤慨。

结语:

儒家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就编造一些谎言来欺骗世人,为的是让人相信儒家可以达到那样的境界。但后世真实的禅让,没有一个不是在权力胁迫之下进行的。

表明上看,人性中的欲望,似乎一直推动著历史无序发展。但人性还有追求秩序的一面,人类的欲望在现有秩序中左冲右突,最终一定要依靠某种强力才能达到新的平衡。指望上古的人能消弭私欲道德高尚一心为公,那是无论如何都不具有说服力的。

(完)

以上就是凌烟阁边看历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交流。谢谢!


从人性的角度看,似乎竹书纪年更加真实一些,其实和平禅让这件事,在战国的时候,怀疑的很多,到了后面,怀疑的却少了。为什么,因为战国是百家争鸣,人人有看法。到了后面,是独尊儒术,统一思想。

比如中国战国时期有一个思想家,叫韩非子,他讲到这个尧舜禹的禅让时,就说到: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就是尧舜禹的禅让,不是和平进行的,而是逼迫式的,是「舜逼尧,禹逼舜」

那舜是怎么逼迫尧的呢?

《竹书纪年》里面写到: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就是讲,尧的年纪大了,德行也衰退了。舜就把他关了起来。不但囚禁了尧,还阻止尧的丹朱去探望尧。

丹朱是尧的儿子,在世袭制度里,他原本是要接过尧的首领位置。

可在司马迁的《史记》,却有相反的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尧是因为了解自己的儿子德行不足,不足以将天下交给他,所以才把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了舜。

但在《竹书纪年》里,却是舜阻止他们相见,最终逼迫尧把部落首领的位子让给自己。

而这场权利交接还引起了部落的大动荡。

中国有本《尚书》,里面记载:尧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服。

当舜上位后,立刻处理了四个人,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欢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赶到三危,将鲧杀死在羽山。

可以推测,这四个人是反对舜当部落领袖的。

比如这其中的鲧。

我们前面讲了禹的父亲鲧是第一任治水者,因为治水不利而被处死,但背后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样的惩罚太严苛了。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替鲧打抱不平,他在《天问》中写道: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鲧不能胜任治水,大家为什么要推举他呢?都说不用担心不用担心,为什么不让他继续试著做呢?鲧又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够让鸱龟或曳或衔,前来帮助他治水。鲧的治理也有一定的功效,尧帝为什么要对他用刑 ,把他禁闭在羽山,为什么三年还不放他?

可见,屈原认为尧对鲧的处理是不公正的。那为什么尧要如此严厉的处理鲧呢?

因为这后面,可能有一个惊天的秘密。

在中国另一本古书《吕氏春秋》时,就记载了这么一段: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于尧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帝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召之不来,仿佯于野以患帝。舜于是殛之于羽山,副之以吴刀。禹不敢怨,而反事之。

这里讲, 尧准备把帝位让给舜。鲧是诸侯,他跳出来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公平,应该让自己当三公。鲧还想发动叛乱,用兽角把部落围起来,还举起了大旗,准备搞割据。舜的召唤他也不来,而是在野外游荡,准备弄点事情出来。

这样,舜才把鲧流放到羽山然后杀了他。可见,鲧的被杀,不仅仅是治水失败,而是反对舜的继位。

对于父亲的死,禹也不敢抱怨,反而成为了舜的部下,接过了治水的任务。

因为这时候的禹还没有实力向舜发起挑战。他只能听命于舜,去完成治水。

治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甚至有可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但禹用超人的毅力去完成这项工作。他一路穿山越岭,测定高山大川,摸索治水的方法。

史书中记载道:「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禹的心中充满恐惧,他想起父亲因为治水失败而被处死的事,不禁劳身焦思,在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

我们敬佩大禹的治水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大禹三过家门不入,不仅仅是忙于治水,不然,治水再忙,已经经过家门,进门看看妻子,看看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常常推崇那些舍家为国的英雄人物。但如果达到不合常理的情况,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大禹不回家,不是因为没空回家,而是不敢回家。可能舜的监视无处在,如果他在治水没成功之前就回家,可能结局就跟父亲一样。

于是,大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治水当中。他节衣缩食、居室简陋,所有的资财都投入到治水大业中。他在陆地上就乘车,碰到河流就乘船,来到泥沼就乘木橇,走山路就穿带铁齿的鞋。他走遍神州大地,开发九州土地,疏通许许多多的河流,整治一个又一个湖泊,测量一座又一座大山。他还安排部下益给百姓分发稻种,让后稷救济饥民。在各部落之间调度粮食,使大家都有饭吃。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禹终于消除了水患。连舜也赐给他黑色的玉器:玄圭。宣告大禹治水成功。

而通过治水,大禹已经逐渐掌握了权力。他按距离的远近将天下划分五个区域,称为五服,每个区域对首领都有不同的义务。

这其实是舜的职权。大禹将舜的工作做了,那舜自然无事可作,离下岗的日子不久了。

此外,大禹还拉拢了一位重要的帮手:皋陶。

皋陶在部落联盟里担任执法官,权力很大。

史书记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

大禹当上首领后,就举荐皋陶做为自己的接班人。这可能是早早就达成的协议,你帮助我成为部落首领,我就选你做下一任接班人。

而做为回报,在大禹当上首领之前,皋陶就极力维护大禹的权威: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

皋陶让百姓都要听从禹的命令,如果不听从,就要处罚他,而这时,大禹还没有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终于,舜把禹推荐给了上天,让他成为了部落的新首领,完成了禅让。这其中的过程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很有可能大禹在接任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天下,所以接班过程中,不像舜一样受到很多部落的反对。

但舜依然难逃悲剧的结局。

《史记》中记载:(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在一百岁的时候,舜跑到南方巡狩,最终死在了非常偏远的苍梧之野,这个地方可能是现在的广西梧州,这在当时已经是最偏远的区域。他死后埋葬在江南九疑。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永州。

舜的儿子商均同样也葬在这里,说明这位原本有希望接任的人最终没能回到黄河流域。另外,舜的两位妻子死在了湘江边。传说中,他的两位妻子去南方寻找舜,遍寻不获,伤心流泪,泪水将青竹染出了斑痕,这种竹子就被称为「湘妃竹」。

可见,舜的一家都死在外面。他们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这对于部落首领家族来说是极为反常的。

推测一下,他们这一家极有可能是被大禹流放了,没有办法回到故乡。毕竟舜是杀害禹父亲的人。

这就是尧舜禹禅让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当然,我们讲这些,并不是否认禅让制。而是我们要理解禅让制的本质是非血缘传承,它的标准是教材里说的选取贤德之人,但方式可能是和平,也可能是血腥的斗争。

为什么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说法呢? 这就是我们历史里的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叫: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并不一定就是写出来的样子。在记录过程中,写历史的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比如关于尧舜禹的禅让,和平交接,选贤选德,这主要是一些儒家学派的人在讲。

儒家是尊崇礼。

因为遵崇礼,所以都把事情往礼上说,往好的方面说。比如这个尧舜禹,就是他们特别推崇的一个时代,认为这个时代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人人都讲礼。首领的位置都是自己主动让贤给后人。

而前面我们说的认为是「舜逼尧,禹逼舜」的韩非子,他是法家学派,他们认为,人是靠不住的,一定要用法来规范。就是首领也一样。如果没有法,他们是不可能交出权力的。所以他们认为,是「舜逼尧,禹逼舜」

哪一个版本是真的呢?脑洞只能说:我也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因为尧舜禹还真是传说阶段,还只有史书记载,没有考古发现,我们无法证实那一种说法更正确。

这些内容是我在今日头条《初中历史超好玩》里的一部分,这个专栏是专门围绕初中历史教材的一个伴读文本,帮助初中生学好初中历史,欢迎大家关注。


尧舜都是传说中的明君,在古籍中有所记载,后世在陶寺遗址中发掘出的考古资料印证了尧和舜的存在。

尧有治世之才,知人善用,深得人心,后世对他评价很高。尧年老后,并没有把元首之位传承给他的儿子丹朱,而是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开了禅让制的先河,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道:「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以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之下禅让制是有生存的环境的,公元前2200年左右,还是公有制的原始氏族社会,根据史书对尧的记载,尧心系天下百姓,而丹朱之才不足以承天下,尧不为己私而为天下百姓生计考虑的话,做出禅让的的决定是合理的,舜在当时颇有贤明,在政治方便也有建树,尧对舜进行考察,还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舜即位后任用贤人,制定刑罚,天下过渡的安稳。并没有出现反对浪潮。

舜年老后让位给了治水有功的禹,禹在当时威望很高,也有才能,禹即位后也是一位有建树的君主,部落首领朝拜,可见禅让制以才德贤能为标准,在当时公有社会中的存在是合理的。虽然这其中不一定像传说中那么和平禅让,肯定含有一些政治斗争,但是在当时公有制社会中能者居天下是人们所认同的,尧舜禹禅让过程中并没有记载有反对战争,反而在禹的儿子启逼迫伯益让位将其杀害,破坏公天下改为家天下之后,遭到其他部落的反对,其中以有扈氏部落反对声最大,启对其进行了暴力手段镇压。

历史太过久远,史料不可考,对尧舜禹禅让的说法众说纷纭,《竹书记年》中的说法和正史截然不同,参考古代王朝的权利更迭变迁不可能太过单纯,但是尧是否被囚禁逼迫,真相到底是如何,只能期待以后考古能有更多的发现来佐证。


尧舜禹所处的时代就是原始社会,所谓的部落首领其实就和动物世界差不多:在一个狮群里,肯定是强壮的公狮做首领,公狮老了,会有年轻的或外来的公狮来挑战它的权威,新狮子打败了老狮子,自然就成了首领。

尧老了,由年轻有为的舜接替他,并且还夺了尧的两个女儿当他的妃子。舜老了,由治水有功的禹接替,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但里面肯定包含了腥风血雨,包含了比拳头、亮肌肉的过程。舜当了首领,就有尧的儿子朱造反,大禹当了首领,他的儿子启就继承了他的位置,证明当时的禅让根本是后人虚构的,就是个骗局。

原始社会因为距离我们过于遥远,没有文字资料记载,所以周公、孔子等人才美化虚构了远古一个个完美的君主、一个完美的制度,用来作为自己推行自己思想的依据。

我们看看后世几个有真实历史记载的禅让是什么样子,就可以猜出尧舜禹的禅让的真相了。

一、王莽篡汉。

王莽是个外戚,但幼年丧父。他的姑姑王政君先后成了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太太皇太后,他们一家子可以说在西汉末年都是横著走的人物。王莽年轻时装出一副善良、勤恳、孝顺的样子,博得了姑姑、叔父的好感,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巅峰。

王莽掌握了汉朝的权力后,又立了个小皇帝,自己摄政,又指使手下制造了一系列的祥瑞事件,然后就让人假托皇帝之手写了禅位诏书,当上了新朝的皇帝。

二、汉献帝禅让给曹丕。

曹丕派人逼著汉献帝写禅让诏书,汉献帝被逼无奈地写了。曹丕本来美滋滋地接了诏书准备登基了,华歆等人却教唆曹丕把诏书退回去,反复了三次,曹丕才假装谦让不过,扭扭捏捏地当了皇帝。

当了皇帝的曹丕高兴地说:「我到现在才知道古代的禅让是怎么一回事了!」曹丕的一句话可以说道尽了禅让制虚伪的本质。

三、赵匡胤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柴荣的殿前都点检,也就是皇帝的御林军,是柴荣最信任的人。但当柴荣英年早逝,8岁的小皇帝柴宗训继位后,手握重兵的赵匡胤和他的手下就动起了歪心思。

赵匡胤让人假传消息,说有契丹入侵,他自己率领大军假装出征,走到陈桥驿,一帮子手下给他披上黄袍,他就当了皇帝。然后又率领军队回去,逼人家孤儿寡母禅让。

从以上三个所谓的禅让事例就可以看出,哪有什么真心实意的禅让呀,都是被逼迫的呀。要不好好的皇帝、首领不干,脑子锈掉了,要让给一个外人。历史上绝大多数的皇帝老了也不退位,非要干到死不可,让给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何况要让给一个不相干的外人。

禅让,你信吗?反正我不信!朋友们,你怎么看古代的禅让,欢迎留言讨论。


历史书的说法是,尧帝禅让给舜帝,具体怎么禅让的,不好说,所以,这与《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这一种说法,并没有矛盾。就算当年初中听课时,我们这些85年出生的人,也没几个相信所谓禅让制度。

而且,历史是随著考古研究,不断发展的。就像张衡地动仪退出历史一样,都是常规操作。

现在,历史界比较公认的说法是,黄帝、炎帝和蚩尤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文明开端,这三大部落联盟,共同组成了炎黄部落,成为了今天华夏族的人文开端。

而黄帝、炎帝和蚩尤只是三大部落的开创者,并且由黄帝最终一统三部。他们之前的时代,太过遥远,称为远古时代。

而黄帝家天下,一直传到子孙尧帝手中。但尧帝贤明有余,威力不足,导致舜做大了,尧不甘,派儿子丹朱另开创基业。

后期尧帝死。舜王朝和丹朱王朝,长期互攻打战,持续了十几代人。直到后来,禹这一支势力的出现。

最终,在禹的儿子启的手中,乘舜王朝和丹朱王朝互战大伤元气之时,启起兵灭了舜王朝和丹朱王朝,建立了夏王朝。


尧舜禅让的历史故事被千古流传。但《竹书纪年》中记载的历史,使人大跌眼镜。很多脑残以《竹书纪年》为据。攻击《史记》。殊不知,《竹书纪年》是伪书。

举三个最典型的例子:

一、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尧舜禅让的详细记载。圣王尧舜不但一心为万民谋福祉,更有禅让的高风亮节。并因此被世人传诵。但《竹书纪年·五帝纪》却记载: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堰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

二、《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辅佐商汤推翻夏桀。后来贤臣伊尹立太甲为帝。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伊尹被后世称颂。被历代商朝天子尊崇。

而《竹书纪年?殷纪》记载: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伊尹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 但根据考古出土的甲骨文显示,直至商朝末年,商王朝仍然坚持对伊尹的祭祀。 考古证明《史记》对伊尹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考古更是推翻了《竹书纪年》。

三、《竹书纪年·五帝纪》记载:胤甲居于河西,天有妖孽,十日并出。

这显然更不可信。

《竹书纪年》的作者当为法家。舜囚尧,以及伊尹放太甲自立,太甲杀伊尹之说。与法家宣扬「人臣太贵,必易主位」,君主必须独揽大权的思想十分匹配。君主若不能驾驭群臣,即使圣明的尧舜,亦会被逆臣囚禁。

《竹书纪年》的成书,以及尧被舜囚的观点产生应当晚于燕王哙。否则燕王哙断不会效法尧舜禅让。

《竹书纪年》其中所载『历史』,多不可信。是为宣扬法家思想的伪史。

韩非子也赞同尧舜禅让之说。这更进一步说明了《竹书纪年》是伪书。


尧舜禹三代的禅让制,一直是中国文化中流传的美谈,所谓公天下,似乎和后来的民主社会不谋而合。但《竹书纪年》的出土,让人们对那段历史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些毁三观。

部落

在远古时代,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没有国的概念,而是以部落划分人群,这种形式跟动物有几分相似——推出一个最厉害最强壮的人,作为部落首领,不同之处在于,动物只有兽性,比的是谁拳头硬,而人有人性,除了强壮威武,还要有德行,这样才能服众。

尧舜禹那时候,就是部落社会,只是这三位的地位比部落首领更高,他们是整个部落联盟的首领,打个比方说,部落首领是武当或峨嵋掌门,而部落联盟首领就是武林盟主。

那么,尧舜禹能被推举成联盟首领,肯定有其个人之处,不但能带领各部落走向繁荣昌盛,他还必须要有超高的德行,否则部落民众为什么要推举并服从呢?

禅让

中国人的思想中,一直讲究以德服众,相传尧就是一个道德品质十分高的人,他被人们推举成首领,在他的统领下,各部落空前团结,人们丰衣足食,生活非常美满。可尧年老之后,为继承人伤坏了脑筋,他有心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丹朱,可此子品行不端,大家都不服他,后来在别人的推荐下,知道了有个叫舜的年轻人,非常孝顺,那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孝顺父母,德行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于是乎,尧对舜发起了长达几十年的考验,最终舜也通过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表里如一,适合当这个首领。

尧死后,果然就把首领位置让给了舜,这就叫禅让制,公天下。

后来,舜让位给禹也是差不多的故事,一是因为大禹的人品确实好,再者,他治水有功,天下人都认同他,继承统领位置理所应当。

其实你看这个故事,无论是品德为先,还是以孝为大,都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让这样的故事流传,对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有著显著效果,所以在后世的记载和传说中,人们也纷纷选择了这样一种说法。

舜囚尧,舜野死

这本书中记载的与传统认知大相径庭,首先,尧的德行并没有持续一生,在他晚年时德行衰退,变得昏庸,而且他是想把首领让给儿子丹朱的。舜一看这不行啊,你个老东西糊涂了,首领的位置只能我来当。于是,舜就把尧囚禁了起来,并且阻止丹朱与尧相见。

舜野死通常是说,舜老了之后禅位给禹,自己出去溜达,最终死在了野外。

但另一些故事则说,禹因为治水功劳太大,功高震主,舜、禹开始了明争暗斗,但舜此时的名望已经及不上禹了,同时,禹还拉了个帮手皋陶为自己背书。这皋陶可是部落联盟中的执法者,中国司法鼻祖,其地位之高可想而知。

禹给皋陶画了个大饼:你今天举荐我,等我死了,你就是接班人。

皋陶一听这生意可以做,就同意了,皋陶举荐大禹,这也是有明确记载的。

正史记载,舜禅让后去南方考察,并死在野外,他的儿子商均和两个妻子娥皇女英也死在野外,没能回到自己的故土。

到底是舜自愿去考察呢,还是全家被流放呢?这其中很有些暧昧。

禹的父亲

上古时期世界上发生了一场大水,中外神话中都有相同的记载。在中国,负责治水的是鲧,其时首领是尧。由于鲧治水不力,被杀了,他的儿子禹继承了父亲的职业,继续治水,并取得成功。

这就很奇怪,鲧他们家是治水世家,治水很多年,如果做不好工作,为什么尧不换人,而是让他一直乱搞下去呢?并且就算鲧真的能力不行,这说明家传治水方案就有问题,他死后为什么还要让他儿子禹继承工作?

故事另一个版本是,鲧不同意舜继承部落首领,就跟舜刚正面,但是舜的势力太大,把鲧杀死后,又把以鲧为首的其他三人全部流放:共工流放到幽州,欢兜流放到崇山,三苗赶到三危。

他们四人,就是后来传说中的四凶,可说是背上了千古骂名了。

本来鲧治水不力的事情就有疑问,舜继承后马上干掉了这四个人,不免让人对这一个版本的故事产生了信任。

而后禹流放舜,逻辑也就成立了。



《竹书纪年》最近很热门,被一些人奉为至宝。

实在说,我们研究旧时学问,有一个基本功需要先练练,即懂得分辩书籍的真伪。

四部中的经、史、子三部,伪书很多。比如《竹书纪年》,本是晋人所得,原已散佚,难辩真伪,而近时的通行本,更非晋人原本,而是明代的人伪造的了。

清代姚际恒,著有《古今伪书考》,是很可以翻看几下的。

《竹书纪年》说舜囚尧,并把尧的儿子丹朱禁闭在别处,使父子不得相见。又说后稷放逐丹朱于丹水。

这种说法并不新鲜,《太平御览》引《尚书》逸文就说丹朱不肖,舜保持丹朱诸候王的地位,使他居于丹渊,「丹朱」的名号,就是因此而来的。

至于说「舜囚尧」,否定尧舜权力转移中的「禅让」,则更是早有此说。不必提什么《竹书纪年》。

比如,《荀子》的《正论》篇就坚决否认有「禅让」这种事,理由是:

一、天子「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怎会让?

二、天子「道德纯备,智慧甚明」,怎可让?

三、天子践位,百姓悦服,怎能让?

尧舜禅让,最早见载于《尚书》的《尧典》、《舜典》和《大禹谟》诸篇。

战国时,对「禅让制」就有肯定和否定两派意见。

《墨子》、《论语》、《韩非子》及后来的《史记》等,都肯定「禅让制」的存在。

对于古时的「禅让制」,近代学者也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禅让制」属于原始贵族政体的选举制。也是一种「托古改制」学说。

还有人认为,「禅让制」反映了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情况。所受禅让的人,需经过四岳的讨论、推举和考察后,才能继位。

也有人认为,古代「禅让制」是墨家杜撰的。墨家「尚贤」、「贵义」,而墨家内部正是实行的「禅让制」。至于肯定「禅让制」的《尚书》中的《尧典》诸篇和《论语》中的《尧曰》篇,都是后人伪作的。

关于尧舜的「禅让」是否曾经存在,看来还要继续争论下去。私下以为,究竟是「尧让舜」还是「舜囚尧」,并不重要,也不是问题的关键。

即使尧舜并不是「禅让」,但更在尧舜以前的初始社会,「禅让制」应该曾经存在过。

统治权归于一人一家,世代相传,这是后世形势积重难返所致,绝不是理所当然的。无论何国何族,其原始的政治,必是选贤用能的。

时势变迁,君主世袭制逐渐兴起。然而,「禅让」等选贤的制度可以废坠,但天下不属于一人一家的原理不会灭绝。

况且,即使贤明之君,也绝无世代皆贤皆明的道理。此理何其浅显!在汉代,人们还懂得,决不提倡效忠一姓的。汉文帝元年,准备立太子,汉文帝的诏书说:今不能博求天下圣德之人而禅让,却立太子建储君,是朕不德,愧对天下。

汉文帝所说,虽系空言,但也说明,当时的君主,并不像后世的帝王那样,理直气壮的认为天下就是我家的。

直到晚明黄宗羲,忧世伤生,在《明夷待访录》书中痛呼「天下者,天下之天下」,天下不属于一人一家这个浅近而被深藏了许久的古老思想,才重新又被提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