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是这样的,不过我们自己也可以来分析下嘉靖年间发生的那场著名的"壬寅宫变",真相自然就会出来了。"壬寅宫变"简单说就是一群宫女企图趁嘉靖熟睡之时用绳子勒死他,过程不做赘述,在此主要分析几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宫女自发制造这场谋杀。嘉靖帝是个暴戾的人,宫女们平日里备受责罚,加上他修道炼丹需要采用宫女们的经血,导致宫女死伤的事是常有的。所以宫女们在横竖都是死的情况下是有可能自发对嘉靖帝下手的。

第二种可能:宫女受指使制造这场谋杀。后宫争宠是历代常有的事,所以有些人猜测是方皇后嫉妒曹端妃受宠而指使宫女制造事件,其实这个猜测很难说的通。首先,曹端妃当时是宠妃,方皇后就算想嫁祸给曹端妃,皇帝也不会相信自己的宠妃会谋杀他。其次,从宫女们下手的程度来看,那是往死里勒,还连带用发簪等捅,方皇后就算再恨曹端妃,也不至于真要把皇帝杀死,这对她自己没任何好处。所以这种可能性很小,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方皇后趁嘉靖帝被勒昏迷不醒期间下令处死曹端妃,这点可能性很大。谋杀皇帝这个事太严重了,而且发生在曹端妃住处,这个她无论如何都难逃罪责的。虽然嘉靖帝是不会相信端妃作案,但此刻处于昏迷状态啊,而刚好方皇后吃端妃的醋,她想铲除端妃,这是个难得的嫁祸的机会。事后嘉靖帝调查的结论也说明了端妃是没有嫌疑的,所以方皇后趁嘉靖昏迷期间下令处死端妃的可能性太大了,而且很能说得通。"壬寅宫变"五年后,方皇后死于宫廷的一场大火,当时是嘉靖帝见死不救的,而且还说这是方皇后之前做恶的报应,可见嘉靖帝自己大概也是相信方皇后害死曹端妃的。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发生了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壬寅宫变)事件。

当天晚上嘉靖皇帝饮酒后下榻宠爱的曹端妃寝宫,曹端妃为了不打扰嘉靖皇帝睡眠,和宫女到别处休息去了,早己窥伺预谋行刺嘉靖皇帝的宫女杨金英、杨玉香、邢翠莲、关梅秀、刘妙莲、陈菊花、张金莲等十几名宫女,趁此良机实施了自己的弑君行动,十几名宫女趁周围无人皇帝睡熟,一拥而上抓手的抓手压腿的压腿,杨金英用绳索缠住嘉靖的脖子,意图使劲勒死皇帝,但是由于宫女们缺令经验又心慌意乱,绳索打成了死结无法勒紧,结果把嘉靖皇帝勒昏过去并未死亡。

此时参与行刺的宫女张金莲害了怕,临时当了叛徒跑去方皇后宫中告密,方皇后立刻带人赶来,及时营救了嘉靖皇帝,把参与行刺的十几名宫女全部逮捕。

嘉靖皇帝遇此大劫难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差点丧命,在太医猛药治疗下过了很久才恢复健康,由方皇后审理宫女行刺案件,据说是因为嘉靖对待宫女们极为残苛,为了炼制丹药让宫女们起早贪黑的采摘露水,还有一些不可言说的恶心事,逼迫的宫女们愤恨不己,没有了活路的宫女们铤而走险打算与嘉靖同归于尽,这才发生了行刺事件。

据说王宁嫔是主使人,由于事情发生在曹端妃宫中,当时并不在场的曹端妃也受到牵连,方皇后把曹端妃、王宁嫔以及实施行刺的十几个宫女全部凌迟处死了。

曹端妃绝对是被冤枉的,曹端妃长得异常艳丽,独得嘉靖帝宠爱,早就引起了方皇后的嫉妒怨恨,方皇后搂草打兔子??捎带手,正好借此良机除掉了曹端妃。

恢复健康回过味来的嘉靖皇帝,想到曹端妃绝对不可能谋害自己,知道被方皇后摆了一道,自己的曹爱妃被方皇后给坑死了,心里面默默地给方皇后记了一笔帐。

事过五年后的嘉靖二十六年,方皇后的寝宫发生火灾,嘉靖帝不准救火,说这是天意随它去吧!结果方皇后被烧成重伤不治而亡。


答案:是。

方皇后不但有杀曹端妃的动机,而且,终于有了杀曹端妃的良机,她身为皇后,做主后宫,把曹端妃给剐了。

↑曹端妃死的非常冤↑

这里牵涉到嘉靖朝赫赫有名的一次宫中巨变: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六名宫女趁著嘉靖帝熟睡之际,试图用花绳把嘉靖皇帝勒死,要知道,不管嘉靖皇帝死没死成,宫女们这样做,都只有一个结局:被凌迟处死。

而且,她们根本没地方逃,估计就是打算和嘉靖换命。 可惜宫女们在紧张之中犯了大错,把绳子打成了死结,嘉靖皇帝只是被勒的休克昏迷。

宫女们万分紧张之下,其中一位张金莲害怕了,她偷偷跑走,去向方皇后告密,方皇后得知后立即率人来制服了这些宫女,挽救了嘉靖帝一命。

↑嘉靖皇帝为什么得罪了那些宫女?竟至于被十八人联手谋杀↑

秋后算账,算账的并不是嘉靖皇帝,他还挣扎在生死线上,根本做不出任何判断。 事发后宫,方皇后立即开审,当晚嘉靖帝是临幸了他最宠爱的曹端妃,但两人嘿嘿完后,曹端妃就自行回宫了。

传闻说曹端妃非常善于房中术,加上美貌过人,所以长达七年时间里都一直深受嘉靖皇帝宠爱,公元1536年,曹端妃生下了常安公主,而这是当时32岁的嘉靖皇帝第一个健在的孩子,其意义当然非同凡响,因此更受嘉靖帝的宠幸。

按理说,曹端妃是最没有理由谋杀嘉靖皇帝的,她圣眷正隆,嘉靖活的越好越健康,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怎么可能想要谋害嘉靖皇帝,而且自己还无法避嫌。

↑一根打结了绳索,差点让嘉靖帝飞升↑

那么,主谋是谁?经审问,查出原来是王宁嫔。

王氏是在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正月被封为宁嫔的,她没有子嗣,也没有得到嘉靖的宠幸,但她为什么对嘉靖如此深仇大恨,竟至于冒死当主谋,与十多名宫女们杀死嘉靖皇帝,不得而知,极有可能是嘉靖皇帝某些行为严重伤害了王宁嫔和这些宫女,然而史书上当然要避讳不提。

对曹端妃而言,非常不幸的是,王宁嫔和曹端妃平时相处极为不和睦,因此,王宁嫔交代口供时,把曹端妃也诬陷为同谋。

方皇后当然不是傻子,受宠的曹端妃何来杀人动机?但她利用嘉靖皇帝重伤昏迷无法理政的机会,果断做主,把曹端妃、王宁嫔、以及这十几个宫女们全部凌迟处死。 嫉妒心堪称爆表。

↑壬寅宫变示意图……↑

值得玩味的是,现在所存当时的刑部口供来看,曹端妃确实承认了曾与王宁嫔商议杀害嘉靖皇帝之事,只不过案发之时不在现场,没有参与,因此,曹端妃被安上了「时虽不与然始亦有谋」的罪名,按照《大明律》,谋反大逆不分首从全部凌迟处死。

看到这份口供,可以肯定的是,曹端妃一定是被屈打成招了。而且,嘉靖皇帝当晚召幸曹端妃,会不会是曹端妃给嘉靖下了迷药,以至于被宫女们绳勒之时无力反抗,这些细节大有可供尽情想像,可被人存心借题发挥的空间。

可怜曹端妃,祸从天降,一下子就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高贵地位,跌落为昏暗地牢里的阶下囚,被刑具加身,经受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后,又被押上刑场,被一寸寸凌迟处死。当真是可怜可叹。

据说,过了很长时间,身心恢复的嘉靖才醒悟过来,知道曹端妃是冤枉的。

↑方皇后果断抓住机会,把情敌曹端妃杀掉↑

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也就是壬寅宫变五年后,方皇后去世,根据《十三朝遗史》记载,说当时方皇后所在的西宫发生大火,嘉靖皇帝不许太监救火导致方皇后被烧死,这是嘉靖皇帝在给曹端妃报仇吗?已经不得而知。

方皇后死后,嘉靖皇帝的态度说明了他还是很感激壬寅宫变时方皇后及时救命的,他下诏:「方皇后救过朕的性命。奉天济难,要以元配皇后的礼仪入葬」,谥号孝烈皇后,嘉靖三十五年又追谥方皇后道号为「九天金阙玉堂辅圣天掌仙妙化元君」,表示缅怀尊崇。

而曹端妃呢?嘉靖帝在知道她是被冤枉而死后,深表遗憾,再没有以后了……

曹端妃所生的长女常安公主朱寿媖,在嘉靖二十八年七月份去世,年仅十四岁,未及下嫁,无子嗣。嘉靖帝为此辍朝一日,表示悼念。

曹端妃另一个女儿宁安公主朱禄媜,活了六十九岁,曹端妃死时,她才不到三岁,由庶母沈贵妃抚养成人,她嫁给了李和,生有一子李承恩。

至于向方皇后报仇?那只是电视剧里才有的剧情,好好活著就不错了。


曹端妃不是方皇后下令凌迟处死的,是嘉靖皇帝本人亲自下令凌迟处死的。

嘉靖二十一年宫中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壬寅宫变,地位卑微的宫女因为被性格残暴的嘉靖奴役,导致几百人同时病倒,她们忍无可忍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嘉靖,但最后将绳子打了死结,有人又因为害怕而跑去将事情告诉了方皇后,导致行动失败,宫女们全部被抓获,而主谋则被定为王宁嫔和曹端妃,所有人全部凌迟处死。但是根据王子林先生的论文《交泰殿之谜》,嘉靖在宫变那天是睡在自己的寝宫乾清宫,曹端妃当时不管有没有侍寝,肯定不在现场,不然她要么帮宫女杀嘉靖,要么帮方皇后救嘉靖。所以对宫变毫不知情的曹端妃应该是被人故意拉下水黑死的。

虽然各个版本的史料都有说方皇后嫉妒曹端妃得宠,趁著嘉靖「病悸不能言」的时候,假传圣旨除掉了曹端妃,《胜朝彤史》写的尤为绘声绘色,说就在嘉靖已经苏醒而不能说话这个当口。实际上根据宫变当天的记录,宫女们在卯时发难,御医许绅辰时下药,嘉靖未时苏醒、呕出紫血数升,申时能言,再三四剂药即痊可。也就是说从方皇后赶到现场到嘉靖恢复自主能力这中间不超过六个时辰,从嘉靖醒来到能说话也就半个时辰时间,方皇后没有那个时间背后搞鬼。

另外主办案件的是司礼监张佐等人,负责处死妃嫔宫女的是刑部,他们都是嘉靖亲信的大臣,方皇后只是擅长伺候讨好嘉靖的深宫妇女,向来没有干涉朝政的资格,她没有那个能耐指挥得动司礼监和刑部。明代司礼监的选拔经过正规程序,一般要经过长期的严格培养,其中佼佼者最擅长的本事就是揣摩皇帝的心意,刑部也同样。当时的情形,方皇后若是真的有心擅作主张除掉曹端妃,司礼监和刑部没有圣旨绝对不敢答应。只要嘉靖不死,方皇后会不会比陈皇后和张皇后死的更惨很难说,但是司礼监和刑部倒霉那是肯定的。

根据当日审理案件的刑部主事张合的原始记录,对命令所自还是注意区分的,「好生打著问」是奉懿旨,「这群逆婢」云云则是圣旨。刑部不会不搞清命令是谁下的就乱执行,按情理方皇后也不大可能有和刚刚苏醒的皇帝独处的机会,妃嫔太子得服侍尽忠尽孝,太医得十二时辰观察病情,太监也要随时汇报情况,涉事宫女有几个,抓全了没有,什么人指使的,会不会有漏网之鱼再来一次,乾清宫的守卫也要额外加强。后来嘉靖痊愈,下旨昭告天下解释这起案件,其中对曹端妃的称呼就是「逆御氏」,显然他是认为曹端妃死的没错。

只是一般人不愿意相信皇帝会对陪伴自己多年的宠妃那么绝情,尤其曹端妃还为嘉靖生育了两位公主,所以宁愿相信是方皇后这个邪恶的皇后嫉妒杀人。但是嘉靖是史上极其少有的刻薄寡恩的皇帝,有打死两百多个宫人的记载,他好几个妃嫔有记载被家暴,好几个妃嫔惨死。嘉靖的想法就是,对我不忠、或者有可能会对我不忠的全部处死,管你是曹端妃还是什么妃,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