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话说的有点不对,应该是朱元璋自己要求离开濠州城,去外面闯荡的,而郭子兴其实也不是被人赶出濠州城的,而是朱元璋设计将他救出濠州城的。具体情况如下。

朱元璋去濠州城投靠了郭子兴,走上了革命。他不仅得到领导郭子兴的重用,取了郭子兴的义女(大脚马皇后),而且还步步高升,先是从一名士兵提拔为警卫班班长,又从警卫班班长跃升到了连长。

可是,朱元璋并没有被好运冲昏了头脑,相反异常冷静。他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元朝政治腐败,百姓们个个揭竿而起,自立为王,是个风云争霸的好时机。这时,濠州城内彭大自称为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孙德崖等五个元帅争权夺利,矛盾颇多。他仔细观察了很久,发现这些人从不出濠州城,从不想开疆拓土,壮大势力,只想偏安一隅。因此,朱元璋觉得跟著他们没有前途,决定单干,依靠自己的力量,开拓新的局面。

朱元璋是个人才,带了24个猛人(淮西24将)离开了濠州,攻取了定远,又打下了滁州,声势浩大,早已超过了濠州城内的红巾军。

而郭子兴自从朱元璋离开后,失去了臂膀,在濠州城总是被孙德崖等人联合欺负,吃了不少亏。1353年,彭大去世,他的儿子彭早住接替了父亲的位置。当时赵均用虽然位置不如彭早住,但是资格尚老,看不起彭早住,更没有将郭子兴放在眼中,在濠州城是一天比一天专横。他曾多次想要加害郭子兴,但是顾虑到当时朱元璋的势力,迟迟未下手。

此时朱元璋攻取滁阳,兵强马壮,得知郭子兴的处境并不好过,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来拯救岳父大人脱离苦海。他先是派人用金银珠宝贿赂赵均用亲信之人。那些人得了朱元璋的财宝后,便在赵均用耳边说:「从前大王穷困潦倒之时,郭公主动开城迎纳,恩德非浅。大王不但不报恩,反而听信小人之言要杀他,这样的话,大王将会自剪羽翼,寒了天下豪杰的心,我认为大王不应该这样做。而且郭子兴的部队很多,杀了他,你难道不会后悔吗?」

其实赵均用知道朱元璋的军队十分强大,内心还是很有顾虑的,现在听左右之人这么一说,便打消了原先念想。那些左右亲近之人见赵均用不说话,知道他有些动心,便又说道:「郭子兴这人留在此处,碍手碍脚,不如让他离开濠州。」赵均用对郭子兴不满已久,听此一言后,立即点头,于是下令郭子兴,让他率领他的部队一万多离开濠州,去滁州投靠朱元璋。

郭子兴被逼无奈,只得带著部队离开濠州,来到滁州,一看,只见滁州城内杀声震天,彩旗飘飘,一副军纪严明,生机勃勃的样子,令他又惊又喜。惊的是现在朱元璋的势力已经远远超过自己,喜的是朱元璋竟然还肯主动让出主帅位置给自己。郭子兴发现自己眼光不错,当年这个女婿算是挑对了。

朱元璋对郭子兴可算是仁至义尽了,但是郭子兴这个也算豪爽,但是心胸狭隘,后来因为一些事情,竟然猜忌朱元璋,还将他关了起来,这些都是后话,我们暂且不提。


易店无忧认为

茅草屋风雨交加、黄觉寺乞

讨度日,滁州刀光剑影、鄱阳湖烽火连天,他从千军万马中宾士而出,自尸山血海中站立起来;他经历过无数的磨难,忍受过无数的痛苦,他不畏惧所有的权威,不惧怕任何的敌人;一个个盖世枭雄在他面前倒下去,一个个名将战友在他的权谋下死去。

放牛娃,朱重八的故事。明太祖,朱元璋的历史。洪武大帝的一生,峥嵘几十载,丰功伟绩、是非成败,史册留记,后人自评。

濠州城。当朱元璋跑到汤和信中所说的军营时,他被人怀疑为了奸细,守门军士不肯放他进去,这事惊动了当时的将军郭子兴。朱元璋面对著这位元帅,脸上毫无惧色,并且表现得很淡定、从容。这让郭子兴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在了解朱元璋的一些基本信息后就将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当自己的亲兵,而没有送他到他的朋友汤和那里。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朱元璋的才能慢慢地展露了出来,郭子兴也逐渐地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智囊,也在此时,朱元璋迎娶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马皇后,郭子兴的义女。

自立门户。随著朱元璋的光芒外露和卓越表现,心胸狭隘的郭子兴感觉到了他对自己地位的威胁。后来朱元璋出走了,去自立门户,郭子兴也乐意至极。朱元璋也是幸运的,在滁州收购了一个山寨,逐渐地在这里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岳父上门。朱元璋在滁州逐渐混的风生水起,他那远在濠州的岳父却被人给整了下来,走投无路之下,他就前来投靠了自己这女婿。朱元璋丝毫不计前嫌,不仅将统帅之位给了郭子兴,甚至把兵权也给了他,这让周围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就连郭子兴本人也很吃惊,朱元璋的回答是:「如果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记您的恩德。」

占应天,斗群雄。滁州也无法困住朱元璋,他断然的将其让给了他的岳父,自己则将目光转向了更加富饶辽阔的南京。不到一月,他的岳父因因病而死,朱元璋尽了孝义以后,最终也就放开了手脚,开始了宏图霸业。不到十天,他就攻破了集庆,并改名为应天,这个也是他的一个长期根据地。

在这里,他遇见了生命中的一个又一个对手,也在这里他将他们一个一个打败。张士诚、张明鉴、陈友谅。

从穷乡僻壤到富庶大都,朱元璋从弱到强。将一个又一个敌人踩在脚下,几十年的艰苦拼杀,最终建立大明王朝。待续……决战陈友谅


不是真的。只是朱元璋他深深地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改怎么做才能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他是在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做事方式和时机!而不是把仇恨放在第一。


我个人认为是有可能的,以当时的朱元璋来说,自己实力不足,另外在红巾军中的地位也不是很高,以郭子兴为「广告」一来可以提升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再有朱元璋的策略一直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其中的「广积粮」就包括多吸纳人才。就此朱元璋完全可以利用郭子兴在红巾军中的地位和声望吸收人才。并且郭子兴还是朱元璋的(干)老丈人所以这些好处换一个「牌位」还是很划算的,所以我认为朱元璋是会接纳郭子兴的。(个人观点有兴趣的可以聊聊,勿喷!!)


是的,在江湖混,也得靠名声啊。郭子仪好歹是朱元璋的恩人,总不能赶走或者杀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