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刺董卓和汪清卫刺摄政王载沣这两样事放一块来说还是第一次见,他们本人作何感想不知道,不过可以试著去分析。

首先孟德献刀出自《三国演义》的桥段,体现了曹操的机智。而曹操刺董卓在历史上并无此事,《魏书》中记载:「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意思是董卓想让曹操在他手下做事,曹操不看好董卓,就弃官跑回老家了。

不过曹操还真刺杀过一人,不过那人不是董卓,是当时的权阉张让,《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 「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从这段记载中看出曹操年轻时武艺真的不错,全身而退。

再来看汪精卫刺载沣,1910年3月1日的深夜,有个车夫在北京什刹海银锭桥看见有人在桥下鬼鬼祟祟的埋什么东西,就报告了清廷,随后清政府在日本人的帮助下,顺著炸弹这个线索将汪精卫、黄复生和喻培伦抓获,被抓的汪精卫还在狱中写下了著名诗句:「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和我们后来熟悉的汪精卫是不是差距很大?之后载沣希望得到革命党人的支持,维持住失衡的局面,因此他赦免了汪精卫。

从这俩件事再延伸到这两个人物在历史上所作所为来看,曹操和汪精卫行刺时的想法有一点相通之处,就是这二人当时都是年轻气盛,不同的是一来汪精卫是有赴死的准备,曹操可没那想法,虽然刺杀失败,但凭著他一身武功,以及干爷爷和家族势力,还是没事的;二来刺杀失败之后,汪精卫的思想转变了180度,对清室有了感恩的心理,我想他后来做汉奸和这段思想转变是有关系的,同时也看出汪精卫这人是嘴不服软心服软,是个软骨头;而曹操则是把自己的豪情埋在了心里,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写了很多曹操狼狈逃窜的怂样,不过就算是小说里也抹不掉曹操那身不屈的傲骨,终成就一番霸业。


曹操并没有刺杀董卓!当时曹操是袁绍的死党,在袁绍得罪董卓以后曹操就成为董卓的网罗对象之一,所以曹操在袁绍逃走后也跟著连夜逃走了。在当时,因为袁绍家族在河北势力十分庞大,董卓的势力也没法到达河北去抓袁绍;但是曹操就不同了,曹操当时在河南,董卓要是想抓曹操还是抓得到的,所以曹操就不得不反,这是曹操起兵的主因。所以说曹操有什么想法我认为他没想法,他当时的想法就是逃命,然后再埋怨一下袁绍太白目,想要得罪董卓至少也得给曹操通个气,这样就不会被撵成狗。

至于说汪精卫刺杀满清王爷这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演义杜撰了曹操刺杀董卓的事件使得曹操扬名天下。这汪精卫觉得这是一个好计策,于是学著三国演义描述曹操刺杀董卓的剧情去当男一号,刺杀成不成功不重要,反正出名了就好。汪精卫当时的想法肯定是咦,不对啊,怎么跟剧情发展不一样。


都是年轻气盛的一时冲动。曹操在洛阳干公安局长的时候,刚正不阿,任你是谁只要敢作奸犯科都要绳之以法。

董卓篡朝。曹操逃出洛阳,回老家起兵反董卓。正史上并没有刺杀董卓一事。都是《三国演义》影响力太大传出来的。

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当时也算是为了革命勇于牺牲。『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称的上豪壮。只是后来走了歪路,但不能否定他当时的革命信念还是坚定的!


不成功便成仁,成功则闻名天下,赚够政治资本,失败,则烂命一条,但也能流芳千古。说白了赌徒心理,为上位找了一条最近的路走。


曹操刺杀董卓那个年纪刚好是愤青,正是董卓势力正盛的时候,冒险干刺杀这事,多少也是有一点家国情仇的豪迈。

汪这个时候,满清颓势尽显,革命已是星火燎原之势,刺杀或不刺杀,可能都无关大局了,多少有点提前给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感觉。

曹的刺杀,成就了一代枭雄,汪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汉奸一个。


一个是虚构的,一个是真实的没法比较,真实历史曹操没有杀过董卓,还是一个真正的枭雄,汪精卫刺杀载沣是英雄壮举,但是抗战后期他错误的看不清中国未来的希望,且又变得优柔寡断,被老婆和下属带成了汉奸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英雄。去留肝胆两昆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