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一个人,他于1940年2月23日下午4:30分在吉林蒙江保安村三道崴子,孤身一人被日军和汉奸走狗围追激战5日后,壮烈牺牲,时年35岁,他就是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

第二天,日本侵略者割下了将军不屈的头颅,并残暴地剖开了将军的肚子,想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撑著杨靖宇战胜严寒和饥饿,顽强地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结果发现杨靖宇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未消化的草根、树皮、棉絮。在场的敌人都惊呆了。

杨靖宇将军在牺牲前率部已经和敌人周旋了一个半月,面对数十倍的敌人,莽莽林海雪原,零下40度滴水成冰,战士们衣不避寒,食不果腹,连续作战,部队伤亡减员严重。

后来有人回忆说,当时的情形非常艰难,大树都冻得嘎巴嘎巴响,战士们都是破衣破鞋,很单薄,连续作战长途奔袭一身汗也不觉得冷,可一旦停下来,衣服马上就会冻成冰,胳膊都无法弯曲,冷风一吹,那种感觉就像掉进了冰窟窿里面,寒浸骨髓。特别是到了晚上,肚子很饿,没有吃的,还不敢睡著,睡在冰天雪地里,一睡著可能就冻死了。那个时候,活著比死都难。

在这样极为恶劣的条件下,有的抗联队员悄悄消失了,而有的败类则投降了日本侵略者,充当了走狗,疯狂地咬向杨靖宇的抗联第一路军。

1940年1月21日,军部警卫旅一团参谋丁守龙被捕叛变;2月1日,司令部特卫排长张秀峰携武器、密件、现金投敌叛变,请记住这个人,他是一个孤儿,是杨靖宇将军收养了他,抚养他长大。凭著杨靖宇将军的计划,本是可以甩掉敌人的,正是他,完全暴露了杨靖宇的行踪,带领日军大队人马围攻杨靖宇。

2月12日,杨靖宇身边仅剩下六名战士。2月15日,在敌侦察机引导下,数万敌人封锁山林,日夜地毯式搜索。

为了保护同志,杨靖宇再次分兵,让四名伤员往回走,避开敌人。自己仅带朱文范、聂东华两个警卫员在密林中继续前行,吸引追兵。

此时,敌人已部署重兵将蒙江县各村通道和山岔路口全部封锁,并严令上山打柴的农民不许带午饭。2月18日,警卫员朱文范、聂东华在购买食物时与追捕的敌人遭遇牺牲。

杨靖宇孤身一人与600多追兵继续战斗,敌人在杨靖宇枪下一死六伤。杨靖宇左臂负伤。敌人沿著杨靖宇的血迹追击,到第二天上午,600多追兵只剩下50多个人,也没有追上杨靖宇。

2月33日晚,农历正月十五,杨靖宇在距蒙江县城西南六公里的保安村三道崴子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夜晚。

2月23日上午,杨靖宇在三道崴子遇到四个砍柴的农民,请他们帮忙买食物和一双棉鞋。其中,有一个人叫赵廷喜,他当时劝杨靖宇将军别坚持了,投降吧,杨将军回答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就是这个赵廷喜回村后担心被人举报,向特务告密,最终,使敌人找到了筋疲力尽的杨将军。

据日伪档案记录,当日军指挥官西谷喜代人指挥日军和伪满军警包围了杨靖宇时,曾向杨将军喊话:「君是杨司令否?」并试图劝降,但杨靖宇回答:「不必多说,开枪吧。」

在日伪部队的围攻下,杨靖宇将军又孤身死战了20分钟之久,右臂中弹手枪落地后,又用左手抽出另外一只驳壳枪迎战。

而在这时,有一个人已经架好了机枪,时刻等待著杨将军从树后露身。突然,杨将军从树后冲了出来,据日伪档案记录, 1米93的大个子,双手摆动超过头顶,大腿像鸵鸟一样,在雪地中快速奔跑。但是跑了不远,杨将军体力不支,速度慢了下来。这时,等待多时的机枪,一个点射打过去,三发子弹齐中胸口,杨将军轰然倒地。

1940年2月23日下午4:30,杨靖宇将军战死沙场,壮烈殉国。

请咬牙记住这位机枪手,这是追随抗联部队大汉奸大叛徒程斌投敌叛变的曾经杨靖宇的部下,他的名字叫张奚若,这个战犯、杀害杨将军的凶手后来随著日本《阵中日志》暴露出来,他不但杀害了杨将军,还亲手铡下了杨将军的头颅,此人现在仍然健在,毫发无损。

当杨将军倒下之后,日军不敢相信杨靖宇就战死在眼前,经过反复确认后,日方的报道中是这样描述的:「是杨啊,于是,所有的讨伐队员都发出了男儿之泣。」

他们是应该哭的,据战后统计,仅仅为了追击杨靖宇将军一个人,日军就动用了这一年日本整个GDP的1%,而当年日本的战时军费也不过GDP的30%。

有的人感叹,如果中国有100个杨靖宇的话,日本将会面临破产,可是,杨靖宇将军的牺牲完全是因为被投敌的汉奸出卖。我在知乎上竟然看到了这样的自以为理性的评论:这么多人叛变,是不是他自身也有问题啊,最起码识人不明!

这一刻,我感觉我的眼睛快要流出血来。还有的人这样评论:杨靖宇的抗联第一路军在东北抗日的军事作用并不大,并没有有效牵制住关东军。

你知不知道,当时的东北,拥有中国最强军力的奉系军阀未做任何抵抗,就将东北拱手相让,只有抗联在顽强抗战。

根据1938年的数据,日本在东北的部队有20余万人,其中不包括伪军,在这样的情况下,杨靖宇将军率领抗联战士凭著长矛大刀,吃著草根树皮,从300人发展到了6000人,凭著游击战术,屡战屡胜,活动区域扩大到20个县,成为中国抗日力量的象征,他是日满敌占区心脏上的一把尖刀,他是东北抗战的大旗。

老百姓流传著一句歌谣:满天星,数不清,东边道,出英雄。抗日英雄无其数,杨靖宇数第一名。

巴黎的《救国时报》报道:「第一军屡败日伪军,弄得日伪军一闻人民革命军之名,便战战兢兢,心胆俱寒。」

据不完全统计和日伪档案,1937年至1938年,仅通化一带,被杨靖宇所部袭扰1263次;丹东一带,袭扰5549次,共歼灭日伪军2.5万人。日本人对杨将军恨之入骨,关东军司令部在《治安肃正要纲》特别提出:「对于捕杀匪首杨靖宇等须全力以赴。」其行动策略是:同时遇到抗联和抗日山林队,专打抗联,不打山林队;若是同时遇到杨靖宇和其他抗联部队,专打杨靖宇,不打其他抗联。

谁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创造出更好的战绩,在日本全面战争的情况下,消耗1%的GDP去专门对付一个人,如果作用不大,谁又能令敌人如此不安?

当我们坐在空调房里,吹著冷气,淡然地用冷静的语调评论如此一位英雄的时候,连老天都哭泣了。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我想,如果鲁迅在今天网路上发表这番话,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和评论呢?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那时的中国,我们的文明教育程度更高,物质水平更高,素质更高,国家富强,可是这个强要强在骨子里,杨靖宇将军的精神就是这骨子里骨髓。

有了这个精神,我们就会强大。

1949年5月,郭沫若在瞻仰杨靖宇遗容时,挥毫写下《咏杨靖宇将军》: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旆满山河。

说真的,杨靖宇将军如果不是身在当时的战场,而是在今天的职场,也绝对是最有魅力的领导人。

他首先是个优秀的高材生,爱学习,学历很高;他是个演讲家,在艰难抗战的环境中,他说服周边所有的山林力量加入到抗战中,他善于使用不同的语调,具体生动明了的语句,引人深思,鼓舞士气,给人们以坚定的信念;他是个战略家,根据东北具体情况,详尽研究,制定了「武装自己,拯救自己,与日寇长期进行游击战」的战略目标和部署;他是最好的CEO,他创建抗日联军,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令东北日伪军胆寒;他是个活动家,联络工人群众,策划实施多次大型的罢工和集会;他多才多艺,还是个革命的艺术家,身高1.93米,魁梧帅气,能谱曲,能编歌,当年第一路军的军歌《西征歌》就出自他的手笔。

其实,我也想过,为什么杨将军会最终命丧那些曾经的抗联队员手中,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叛徒如此疯狂?

有人说是恶劣的环境让他们叛变,但疯狂的原因绝不仅仅如此。我想了很久,这应该是人性中某些变态的弱点,一个人一旦叛变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信仰,就会变成一条疯狗,既要向新的主人证明自己,又要通过疯狂地咬人,通过让所有人闭嘴来掩盖自己的罪行,越是亲近的人,越咬得凶。这样的情况,即便是在今天,也不少见,这是一种变态的罪恶心理。这种人活著比死了更痛苦,他的后代也将因此而痛苦不堪,抬不起头来。

那么,后来这些叛徒们都怎么样了呢?

抗战胜利后,抗联队伍中最大的叛徒程斌又混进了华北野战军,还当上了指挥员。1951年的一个雨天,程斌打著伞在街上走,碰巧有个人避雨躲到了他的伞下,结果程斌发现,这人曾经是叛变的抗联干部。

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人同时分别举报了对方,那年正在肃反,两个人都被枪毙,同时闭嘴了。

杀害杨将军的凶手,当年随著程斌叛变的机枪手张奚若,欺骗自己的把兄弟弹药手王佐华顶罪,逃脱制裁,现在依然健在,还接受过记者采访。

还有那个由杨将军抚养长大,最后出卖杨将军,将突围计划交与敌人的张秀峰。张秀峰是一个孤儿,父母双亡人情冷漠,后来,参加了抗联,成为杨靖宇的警卫排长。杨靖宇曾经对他说:「你是孤儿,没有爹妈,我也没有儿女,你就和我儿子一样。」杨靖宇教他写字,教他唱歌,教他吹口琴,并亲手赠送给他一个口琴。张秀峰对这把口琴爱不释手,没事就拿出来把玩。可就是这样一个一手栽培的战士,一个被当作亲生儿子的孩子,在绝境之中叛变。张秀峰的叛变对于杨将军来说是致命的,这个张秀峰也还健在。

后来记者采访张奚若和张秀峰之后,杨靖宇将军的警卫员黄生发曾力主将这些叛徒败类送上法庭,可是法律部门竟然说,已经过去了追诉期,二来也没有有效的证据,事情不了了之。战犯还有追诉期?那么,是不是如此一来,我们也应该忘记日本曾经犯下的罪行呢?他们从来也不承认,他们也过了追诉期,可以吗?

对了,还有那个告密的赵廷喜,日本人奖给了他30个大洋。回到村里,保安村警察署的警察们就找上门来,说:「你老赵告密有功,发了大财,别独吞了,给咱们打点酒喝。」喝著喝著就变了「味」,指桑骂槐地冲著他骂,揪著他耍。

以后钱喝没了,警察们还天天把他找到警察署,见面就打,劈头就骂。赵廷喜在保安村实在待不下去了,只好远走他乡到柳河藏身。6年之后偷偷回蒙江捡蘑菇,让老百姓发现,二话没说拧送政府处决。1946年人民政府在杨靖宇的坟前将赵廷喜枪毙。

叛徒,连叛徒都看著不顺眼。

还听说,杨将军的后人大部分都是老老实实的工人。他的一个外甥经营了一个加油站,被人强占,投诉无门,找到对方:「我是杨靖宇烈士的亲属后人,能不能留碗饭吃?」对方说:「杨靖宇是谁呀,都哪个年代了,谁还讲杨靖宇了。」

谁还讲杨靖宇?我们都会讲,会一直讲下去,我最尊敬的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先生就播讲过评书《抗日英雄杨靖宇》,大家可以搜索免费听,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位令敌人胆寒的钢铁战神,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关于那些丑恶的卑鄙的叛徒们,鲁迅先生在《战士和苍蝇》还这样写过: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著,营营地叫著,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著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 End -

职场Box / 望钧_老望

2018.07.13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