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我去查了许多资料,有说是师徒关系,有说是医患关系,通看之后,个人觉得,还是医患关系最为合适。

有人说,在初唐四杰里,卢照邻一生是最悲苦的。

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因为自身才华出众,被称为初唐四杰,但是这四人好像命运都不太好。王勃二十七岁就殁了;杨炯也是一生不得志,好不容易做了官,却死在任上,才四十二岁;骆宾王随徐敬业,后来兵败,不知去向;卢照邻呢,做了两回小官,却看透了官场,不做官没两年,却患上了疾病,有说是麻风病,也有说是中风导致半身不遂,最后四十多岁时,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投颖水而死。

被病魔折腾了大半生的卢照邻,确实是四杰里最为恼火的,人家 一病就去了,他却生生地被病磨了大半辈子,最终还是得选择自尽。

卢照邻到长安求医问药孙思邈。

据说卢照邻不做官之后,流连蜀地,与郭氏彼此相爱,育有一子,两人原本是情投意合,长长久久的,无奈卢照邻家不在蜀,想归故里一望,所以借道洛阳,却不料在洛阳突发疾病,无论怎么医都不见好,于是有人出主意,说药王孙思邈在长安,你去找他定能将你的病医好。

于是孙思邈又从洛阳出发去了长安,也见到了孙思邈,孙思邈也给他看了病,并且还说能够医好的,却不料卢照邻是不安分的人,在长安城里,首府之地,也是邀约文朋诗友一起唱和作诗,又没遵医嘱,到最后孙思邈也无能为力了。

后来他又听别人的去修道服金丹,本来有所好转,却得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又前功尽弃,病更加严重起来,到最后是卧床不起,成天悲苦,最后才不得不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结束这种痛苦。

不管是师徒还是医患关系,总之,卢照邻是有病了才去找的孙思邈,然后两人是因为病相识了,至于拜师与否,都不重要,因为最终卢照邻还是因病撒手人寰。

我是青鸾惊鸿,70后蜀女,喜欢读书写文字和心理学。感谢相遇在头条,感恩喜欢我的文字。


医患及师徒关系,卢照邻久病,写《病梨树赋》,表达了对孙思邈无比的仰慕。孙思邈对卢照邻也另眼相看,《旧唐书·孙思邈传》还谈到孙思邈为卢照邻详细讲述医道。

孙思邈开始为卢照邻治病。后在钟南山一边治病一边和孙思邈学医九个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