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图/新华社港台部提供)

▲事件发生后,公司内部成立「爱心平安工程」,加强员工关爱,建立即时通报系统。(图/新华社港台部提供)

记者周亭玮/综合报导

「多想想看自己的工厂里为何有这么多年轻人想不开?」针对日前总统蔡英文暗酸郭台铭一事,富士康前副总裁程天纵昨发4千字长文,公开跳楼事件的调查报告,甚至强调「基于对往生者的尊重和个人隐私的保护,我们不能拿出任何调查报告来公开反驳,只能打落牙和血吞。」

程天纵跳出来替郭董说公道话后,掀起热烈讨论,当然不乏诸多质疑声浪,而原本基于对往生者的尊重,不愿多谈细节的他,觉得是时候该说清楚了。

请继续往下阅读...

程天纵指出,在大陆,每个自杀案件都要经过公安局的详细调查,才能够出具死亡证明结案,「尤其跳楼事件已经成为国际媒体的焦点,又引发了家属的抗议求偿风潮,公安系统在处理这些自杀调查时,更加谨慎」,而每一个案例都会有详细的调查报告,并追溯到往生者生前的所有病例资料。

▲▼ 鸿海富士康LOGO。(图/路透)

▲ 鸿海富士康。(图/路透)

「这12跳死亡的公安调查报告,只有少数人可以调阅。」程天纵强调,经过分析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精神障碍者、意图自杀者、男女情感和家庭问题者。

首先谈到「精神障碍者」,程天纵表示,有几个案例显示,死者生前就有精神障碍病史,在家乡时也有定期到医院就医和服药的纪录,但离乡背井到深圳加入富士康后,有的担心同事知道,而隐瞒病史,不再就医和服药;有的不知道如何继续诊断治疗,因此发病无法控制,在跳楼前已经有许多异常的举止。

程天纵说,「我必须承认,以富士康的生产规模之大,在这次事件发生前,确实没有特别去关注到这个问题,不过后来成立『爱心平安工程』积极防止自杀事件,除了加强员工关爱,全面调高作业员薪资以外,我们还找专家进驻辅导、建立即时通报系统、关爱中心,当时提供协助的包含四川华西医院、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等。」

各厂区展开对作业员一对一的关爱访谈,也培训第一线的主管,建立即时通报的管道,他表示,「很短时间之内,深圳康宁医院的病床就被我们的病患占满了,同时会通知家属,来带回患病的员工返家治疗,但当时大多数的家属都拒绝合作,不闻不问甚至不再接电话。

▲担任功德会王姓总干事遭邱姓安置人指控,曾利用拿药机会载另一安置人到摩铁性侵得逞,因被害人始终未出面,王男也否认指控,桃检25日侦结以不起诉处分。示意图(图/免费图库pxhere)

▲公司对作业员一对一的关爱访谈。示意图,与本文无关。(图/取自免费图库pxhere)

再来是「意图自杀者」,程天纵提到,由于媒体报导第一例的巨额抚恤金,跳楼方式又特别引起讨论,的确有原本就有自杀倾向的年轻人特别应征进富士康,而且以跳楼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有几例调查报告显示,从手机简讯和现场遗书看到,死者生前与家乡亲属简讯联系,或是在遗书写到,要亲友们在他们自杀之后,可到富士康来要求抚恤金。

根据外部心理专家们分析,这种牺牲一人造福全家的自杀心态确实存在,并称为烈士型的自杀,为了防止这类憾事重演,公司采取了因应手段,例如20人组成一个「相亲相爱小组」,由小组长照顾成员,发现情绪异常立刻通报,由专业医疗人员接手处理。

程天纵更进一步表示,每个厂区一周举办两、三次康乐晚会,找专业的歌舞团体表演,让员工放松,同时一线主管们和保安人员会组成巡查队,特别注意、关心那些不参加晚会活动、单独待在宿舍的员工,「在这100天当中,确实挽救了许多生命。根据我们的统计,自杀的高峰期出现在晚上11点和凌晨4点。」

▲深圳夜景。(图/CFP)

▲很多年轻人是离乡背井到深圳打拚。示意图,与本文无关。(图/视觉中国CFP)

最后是「男女情感问题和家庭问题者」,有几例调查报告显示,自杀死亡者在自杀前,和男女朋友有过激烈的争吵,后来一时冲动就跳楼自杀了,更有一例,据目击者陈述,自杀者和男友讲手机,电话中争吵了起来,于是将手机往楼下一扔,人跟著就跳下去了。

程天纵指出,「有些网路留言,质疑我们使用天罗地网,对待员工像动物一样,其实外部专家建议,自杀行为都是一时心理冲动造成的,当自杀念头发生的时候,如果可以成功阻止3到5分钟,他们就会打消自杀的念头了。天罗地网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目的就是争取这3到5分钟,让他们改变主意。」

「富士康有没有错?」程天纵话锋一转,承认过去确实犯了不少错,尤其是未做好防范,「毕竟这些年轻的生命是结束在这里,各种指责都必须承担,但公司团队改错的决心和努力,也应该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

时隔9年,这是他第一次公开提起这个事件的细节,除了让大家更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外,这些经验或许也可以作为企业和政府的参考,程天纵也再次强调,希望不要将这篇文章泛政治化,「网路上已经太多仇恨了,别再添柴加火,好吗?」

● 《ETtoday新闻云》提醒您,请给自己机会:
自杀防治咨询安心专线:0800-788995;生命线协谈专线:199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