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是国学大师。但如果简要评价,三人可分别简称为「大牛」、「老纠」、「老色」。

下图的「辜鸿铭」是在欧洲获得13个博士学位的大学者、大翻译家,也是19世纪对西方影响最大的中国人,没有之一。三人中属他最牛逼,本文后面简称其为「大牛」。

下图的「梁漱溟」是货真价实的蒙古族黄金家族子弟,一代天骄的后代,三人中属他思想最深邃,哲学著作颇丰,但也因为想的太多,所以他是三人中最不开心的,一辈子都在纠结,就像照片里的形象一样,总是心事重重的揪著嘴,本文简称其为「老纠」。

而好色老郎君「柏杨」,主要成就是写小说、杂文,此人一生说好听点是放浪不羁,说真实点就是好色的风流才子一枚,他还是一个敢于痛骂所有国人的大喷子,但又确实有很多著作留世,本文简称其为「老色」。

一、按顺序,先说「大牛」辜鸿铭,窃以为此君的人生绝对是开挂的一生,连我这个不信基督的人都怀疑大牛是不是上辈子行善积德太多,所以连幸运女神都频频向其掀开裙角。「大牛」185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华,先是被父亲的英国老板收为义子大力栽培,后又被干爹带到西方深造,先在德国学习科学,又去英国学习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等语言,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下图所示,该校创建于1583年,是英国老牌名校,直到今天也是世界前20强大学),并得到校长、历史学家「卡莱尔」(史学家公认他是欧洲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社会评论家,著有《法国革命》)的赏识。在恩师的悉心栽培下,「大牛」辜鸿铭获文、哲、理、神等十三个博士学位,会操九种语言,如此牛逼的学富五车之人,绝对是前无古人,目前看也是后无来者。

大牛之所以牛,还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如此伟人,让吾辈如同远望泰山之巅,高山仰止,难望其项背。就一个字,服!

二、接下来,说说「老纠」梁漱溟、梁先生,老纠出生于1893年,祖上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子忽哥赤。老纠本来是儒家心学的信徒,在19岁时受朋友影响,开始接触佛典,可一不小心著了迷,因为佛家的很多隐忍理论与王守仁的心学都是背道而驰的,结果让一个原本激情澎湃的少年郎开启了痛苦的纠结人生,始终在儒家与佛教之间摇摆不定。

老纠首先在1913年七月,21岁时向家人表示志要出家为沙门,这可把他爹气的不轻,母亲与姐妹们也都哭天抹泪的不舍得,整个大宅门都被闹的鸡飞狗跳,于是年轻的老纠自然打了退堂鼓。随后又在1917年,老纠24岁时欲往衡山出家为僧,在父兄的强烈阻挠下,他又一次败下阵来。就这样,老纠一直苦熬到了1949年,56岁时终于没人能管到他了,他赶紧去西藏晋谒贡嗄上师,领取无上大手印,接受灌顶(每个相当层次的僧人所必须履行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密宗色彩),算是了却心愿。

抛开「老纠」的纠结人生不说,梁先生能被历史公认为思想家、哲学家、国学大师还是有原因的,他的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等大大小小近百,其哲学方面的学术成就还是值得肯定的,起码比现在的一些偏爱学术造假的大学「教授」可要强多了。

三、最后说说「老色」柏杨,1920出生。老色年轻时也是一个传奇人物,曾在很多所学校念过书,但从没有拿到过一张文凭,为上大学数次使用假学历证件,曾被教育部「永远开除学籍」。

相比他的传奇求学之路,老色更传奇的是他的艳遇之旅,1939——与艾绍荷结婚。1943——与文人崔秀英发生感情,共赋同居。1949——抛弃妻子与情人,并逃到台湾。1953——与齐永培结婚。1957——在国立成功大学担任教识,与女学生倪明华相恋和结婚,被逼辞去所有工作。1969——与倪明华离婚。1978——与女诗人张香华结婚。对于如此鬼屌的人生,我称呼其为「老色」不过分吧?

实话实说,老色还是很有一定能力的,不然不能被称为国学大师,代表作有《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异域》(异域是反共小说)等。反映现实的小说,如《怒航》、《挣扎》等,这类小说文笔犀利,深刻揭露台湾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最后总结,「大牛」辜鸿铭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把他事迹写入中学教科书也不为过。「老纠」梁漱溟,是少有的能在动乱年代中静下心去研究学问的大学者,而且颇有成绩,定力惊人。「老色」柏杨,极具写作天分但也最不安分,因为发表过大量反共文章与小说所以毁誉参半,不便过多评价。就写到这里了,谢谢阅读。


谢邀。

简单评价一下

辜鸿铭

辜鸿铭是荀子说的那种大儒。

代表作《中国人的精神》,也叫《春秋大义》。

辜鸿铭是过去的那个中国,最后一个精神贵族,他是清儒中的一个清流。

清儒是几千年未有之异端邪说,是荀子所讲的那种贱儒,不过辜鸿铭是个例外。

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非常深刻,同时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洞察,也非常的深刻,他的一辈子,都在捍卫文化道统。

辜鸿铭,一个真正的精神强大的人。

辜鸿铭认为,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成熟了,达到了智慧的巅峰,而西方人,则一直在和他们的愚昧博斗。

辜鸿铭还认为,西方文化,核心特征就是相信不可信的东西,以至于启蒙运动之后,很多有头脑的西方人,和他们的蒙昧主义传统做文化切割,不得不搞出来实用主义这个文化手术刀。而辜鸿铭对实用主义的评价,就是冷冷一笑:依然还是在相信不可信的东西嘛。

对于西方人指责,儒家思想,是死的智慧,是几千年停滞不前的,没有发展过的智慧。辜鸿铭的回答是:都到顶峰了,还怎么继续发展?就好比,你爬山都登顶了,还怎么继续往上爬?

他对西方文化和西方人那种居高临下的歧视,让很多西方人吃不消,在他眼里,西方人就是猿猴,只是碰巧这只猿猴捡了个现代科技这个大杀器,暂时的打了中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辜鸿铭在《春秋大义》中预言:

1、中国将在工业文明方面,赶上西方。以至于超过,并征服他们。

2、德国才是欧洲精神和文化的真正继承者,英法将成为破落户。

这两点,都正在成为现实。

而辜鸿铭的局限性,则是对满清充满好感,这一点需要注意。

梁漱溟

梁漱溟和辜鸿铭一样,都是在西方中心主义语境下,在新文化运动将中国本土文化连根拔起的悲怆文化浩劫中,捍卫东方主义文化的精神贵族。

代表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当然了,梁漱溟和辜鸿铭都是不彻底的华夏文化贵族,都有很严重的缺陷。

刚才说过,辜鸿铭的局限性,是对满清充满好感,而梁漱溟的局限性,则是他迷恋异端邪说,喜欢胡说八道,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没有辜鸿铭深刻。

柏杨

没头脑,不高兴的二流子。

柏杨,一个致力于恶心、唾弃自己的民族的,数典忘祖,寡廉鲜耻的,打不过别人怪祖宗的蠢货怂货。

代表作:《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是精神不正常的神经病,他在黑暗里诅咒著自己的民族,认为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民族「觉醒」,成为山寨版的西方蛮夷。

思考怎么驱逐这黑夜,迎来新的光明,并寻找具体的方法和可行性论证,这显然是超出他的智力。

不过,在那样贫病交加的时代和社会,心智不全的病态,是一种主流思潮,所以也不能 太过苛责他,毕竟,他虽然有不少知识,可是和前面两位比,更没有什么文化。

-----------------------------------

以上

新文化运动以后,很多人觉得,我们的民族被蛮夷用棍子揍了一顿,说明我们的民族有劣根性,都是祖宗的错,谁让我们不是蛮夷呢?

还有人认为,我们挨打,是因为我们的一切都不如蛮夷,所以,我们要变成蛮夷。

钱玄同还说,我们打不过蛮夷,关键在于我们用的是汉字,所以当务之急是废除汉字。

这真是一种奇怪的思维。

后来有一位伟人,找了一根棍子,把蛮夷狠狠的打了一顿,世界就安静了。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

用天下制天下,以人的精神和高贵,理直气壮的用一切方法和工具,去打败那些害人的蛮夷,又何来的负罪感和自卑感呢?

去承认野蛮者的高贵,文明者的卑贱,给自己深重的负罪感和自卑感,这不是反思,而是自残。

文明,是文明者的通行证,野蛮,是野蛮者的墓志铭。


辜鸿铭是大儒,怪杰。

梁漱溟是大哲,思想家,诤杰。

柏杨是个什么东西?屈服于国民党的懦弱的人,文化不过关,写丑陋的中国人,贬低自己民族的人。


辜鸿铭学贯中西,我行我素。柏杨怨气太多,牢骚满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