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谢邀请。

有关翁同龢被罢官一事,过往人们都认为是慈禧太后所为,慈禧太后希望以此种方式来对外表示自己权力的至高无上。

但近年来经过史家的考证,史学界多认为罢免翁同龢一事,是光绪皇帝所为。其原因,不外于翁同龢转变了立场,或者光绪皇帝喜新厌旧。

其实这二者,兼而有之。翁同龢作为帝党的中心力量,他是一直在为光绪皇帝能够独掌大权而努力的。

在这过程当中,他甚至得罪了后党的两大中坚力量,荣禄与李鸿章。当然前者涉及的是军机处中南北两派(李鸿藻与沈桂芬)的政治斗争,而后者则涉及到了对外战事与清流一党。

但无论涉及到谁,翁同龢都没有退缩过。其原因便是有朝一日光绪皇帝能够亲政,而翁同龢自然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慈禧太后并不打算打掉翁同龢,因为这是老太后骑墙的一枚棋子,她可以利用翁来平衡各方势力。

但是,戊戌变法即将开始,翁同龢却发现光绪皇帝已经不再依靠他了。他再也不是光绪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了,光绪帝更加信任后来者居上的维新派。

这让翁同龢感到很不安,因为他在此之前已经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坚定的帝党拥护者。可是一旦光绪皇帝把自己抛弃掉,后党又视自己为眼中钉,那么自己的命运可能就不那么体面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戊戌维新的前期准备工作上,翁同龢表现出了自己保守的一面,时不时的就要反驳一下维新派。

因此有史家称,此时的翁同龢已由变法的领导者转为了变法的反对者。

这让急于变法的光绪皇帝感到大为光火,因此光绪皇帝罢免了翁同龢。

帝王心术,翁同龢恐怕没能想到。不过,也正因为此,光绪皇帝在政治上的弱点暴露无遗,偏听偏信,急于求成,喜新厌旧。这都是政治当中最忌讳的事情,可光绪皇帝却都表现了出来。

或许,这场变法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变法。有的赌上了性命如谭嗣同,值得敬畏。有的赌上了命运如光绪帝,值得可怜。有的赌上了国家如慈禧太后……至于翁同龢,还没有参与便被踢出了局。


翁同龢是个非常迂腐,顽固不化的人,而且他也是旧制的维护者,他的理念就是封建制度,他不喜欢洋务派,也不喜欢维新派,因为他们都背离旧制度,尤其是维新派简直是就是对旧制度的背叛。

他针对李鸿章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李鸿章这个人的确很多缺点,而且李鸿章这个人任人唯亲而且贪污纳贿之人,翁同龢对他不满是正常的,而翁同龢对左宗棠基本非常赏识,而且对左宗棠由衷钦佩,可见翁同龢并非是小人鸡肠,是真正的正直的人。

但是翁同龢这个人思想陈旧,为人固执迂腐,再就是跟时代已经脱钩,所以他的很多行径只会增添事端。所以不管是慈溪,还是维新派和洋务派都对他特别厌恶,把所有有权势人得罪了,他被罢官不足为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