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是河南洛阳人,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也被赶了出来,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知道后,就把长孙无忌接到了自己家里,教育抚养他。长孙无忌在高士廉的教导下,博览群书,精通文史,在计谋方面更是出类拔萃。公元626年7月2日,唐朝发生了一次重大变故,因地点发生在玄武门附近,所以称其为「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射死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登上了皇位。李渊建立唐朝之时,李世民配合父亲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锋芒超过了哥哥李建成,致使李建成暗中与齐王李元吉谋划,打算联手除掉李世民。长孙无忌听到许多风声,就多次劝说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世民听了很难受,毕竟是亲兄弟,他还下不去这个手。此时,太子李建成已经在李渊身边说起了谗言,致使李渊下令把李世民身边的心腹赶出了秦王府,只剩下一个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多次找到李世民,与他详谈此事,但是李世民一直摇头,说什么也不答应。后来有人密报,说李建成已经开始秘密行动,直到这时李世民才知道,原来兄长也要置我于死地,我只能狠下心来,和兄长好好地打一架了!于是,李世民命程咬金、尉迟恭等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待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来到此处,将其射杀。随后,长孙无忌又劝告李世民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嗣,为巩固李世民的权位,一个不漏,全部杀掉,真是够狠啊!

李世民登位后,封了自己的老婆,也就是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无忧为皇后,因此长孙无忌的地位更加稳固,封赵国公,位极人臣。李世民死后,长孙无忌继续辅佐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李治宠爱妃子武则天,武则天哪都好,唯独没有子嗣,但李治被武则天迷昏了头脑,有一次在长孙无忌家中做客,谈到此事,妄想拉拢长孙无忌参与废后计划,长孙无忌装做不明白李治的暗示,勉强混了过去。饭后,武则天回到宫中,对长孙无忌的做法怀恨在心,背地里一直劝说李治废后,最终使得李治不再听取长孙无忌等大臣的劝说,坚持废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得逞后,便劝说李治惩治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最后落得功名尽失,自缢而终。


长孙无忌为李世民时宰相,是末期关陇集团二号掌权人

这个集团内部很有意思,早期西魏时,二号掌权人宰相宇文泰毒死了孝武帝元修,设立个傀儡帝王元宝炬,后来其儿子更是以周代魏;中期北周时,二号掌权人随国公杨坚,灭了宇文家一族,夺了外孙的皇位,以隋代周;后期隋朝时,杨广的表兄唐国公李渊,灭了杨家,夺了表兄基业,以唐代隋

按照这个趋向,长孙无忌,要么反要么死,基本没其它结局。事实上也是如此,长孙无忌和杨坚走的路,太像了

长孙无忌出身关陇集团高层

他爷爷长孙兕是北周宇文邕的骠骑大将军,父亲是隋朝右骁卫将军,他的舅舅高士廉是北齐宗室后裔在唐李渊时期官居宰相,长孙自己呢,早早的把妹妹嫁给了李世民,力劝李世民杀兄囚父,辅佐李世民贞观之治……假如,李世民和北周武帝宇文邕一样早死,这大唐会不会变成大赵呢?

庆幸,李世民活的够久,接位的李治也活的够久,长孙并没有得到杨坚的那种机会

可是,李治即位之初,他也担忧呀

李建成叔伯三家全死了,天潢贵胄的李恪哥哥死了,堂叔李道宗被流放,也死了……心狠手辣的长孙舅舅,父亲李世民能降服的了,自己能降服么?

659年,中书令许敬宗告长孙无忌谋反,李治当机立断,对长孙舅舅削官去职,流放黔州,并派府兵押送。到了地方后,赐三尺白绫,长孙被自尽……家人也倒霉史书记载,籍没三家,近亲皆流岭南为奴婢

同期被弄死的还有柳奭(音同是,皇后舅舅,宰相)、韩瑗(宰相),有一个叫褚遂良的宰相到没弄死,驱逐到越南了……

就这样,长孙家的朝堂势力被一扫而空,十五年后大局已定,恢复世职,特批其某孙子继承赵国公爵位,算是平反

有杨坚的命,没有杨坚的运,一挂解千愁,时也命也


谢邀。

长孙无忌个人不用有什么作为,李世民的所有成就都是长孙无忌的作为。

贞观朝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样,达到了宰相的最高境界,没有什么数得出的丰功伟绩,但却是贞观之治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李世民是最优秀的帝王,长孙无忌是少数几个能和他在思想上同步的人。

表面上看,长孙无忌最大的功绩就是力主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编写了《贞观律》,其他没有了。

同样,房玄龄不过是在官吏选拔上很尽心,制定了很多典章制度,其他也没有了。

还有杜如晦,房谋杜断,谋好理解,断怎么理解?我曾经想写一篇房谋杜断的文章,查遍史书无从下笔,没有杜如晦决断方面的记录,而李世民对杜如晦的倚重,不在长孙无忌、房玄龄之下。

长孙无忌贞观朝最后的官位是司徒,房玄龄是司空,杜如晦去世追赠司空,都是三公。

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大祭祀,则太尉亚献,司徒奉俎,司空扫除。《旧唐书》志第二十三职官二

这个官位对于有的人来说只是一个荣誉性的,国家大典有资格陪皇帝上台表演。但前一句说的「三公,论道之官也」,就真正体现出长孙无忌几个人的重要意义。

论道,是与皇帝论道,是辅佐皇帝理顺思想上的矛盾,讨论古今兴衰,商议国家大政方针、探讨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不必担任什么具体事务性职务,这种思想上交流才是皇帝和三公应该做的事情。

杜如晦早亡,能够平等的和李世民交流的人只剩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魏征都不一定够资格。

几个人应该经常召开这种战略层面、理论性、务虚性的座谈会。如果李世民太强势,这个务虚会就变成李世民的一言堂,一个人口沫横飞底下人唯唯诺诺。只有几个人都能够平等发言,尤其是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的话对李世民来说是有价值的,这种会议才会持续召开。

这种务虚座谈是能够体现个人价值的,成就感不比带兵灭敌国低。而长孙无忌能够保持贞观朝二十年一直能持续输出有价值的战略性思想,这是相当体现个人能力和水平的一件事情。他的思想不能落后于李世民,甚至要超过李世民,才能论道二十年。与之相比,做具体事情反而容易,无非是按部就班、随机应变,时间长了宰相、尚书也不过是个熟练工种而已。

长孙无忌放弃当宰相、尚书,只从事这种「论道」工作,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他也很满意这种和李世民介于师友之间的感觉。

因此,李世民所做的每一项重大决策,背后都有长孙无忌的影子,所谓的「庙算」就体现在这里。而所有的成绩,都归于李世民,或者归于具体执行者如李靖和其他人。

长孙无忌的下场实际上是政治理念冲突造成的。

李世民自信、敏锐、兼听纳谏、理智客观,认可皇权和臣权的互相制约、互相激励作用,这才造就了大唐开放、宽容、自信而强大。他从不担心长孙无忌代表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会对他造成威胁,而关陇集团在李世民时期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政治理念相同,能够做到相安无事;

李治既没有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又有个败家娘们儿吹枕头风,只想当个不受约束的皇帝,这就与长孙无忌的政治理念产生了冲突。而长孙无忌没有意识到武则天的狠辣,会采取断然手段对自己下手,加上对大唐的忠诚,才束手就擒。即使这时,长孙无忌可能也没想到自己会性命不保,流放途中被一个小官吏逼迫自缢或者被自缢。

长孙无忌是个文人,武则天实际上像个社会人儿,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但长孙无忌也不是清白无瑕的人,指使褚遂良谗言害死刘洎,也是属于流氓手段。长孙无忌的下场,算是给刘洎偿命了。

(长孙无忌)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每一部以初唐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都不能落下一个人——长孙无忌,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贞观朝功臣济济,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共有24人,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是开国功臣。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且受托辅佐高宗,成为唐初政治史上的特殊人物。

功垂唐室 玄武门事变崭露头角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初大臣。长孙无忌的先祖,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有殊功,改姓长孙氏。

长孙氏是北魏以来的士族高门,属于军事贵族,但长孙无忌本人,在军事方面虽有一定谋略,但并不善于统兵打仗,这种情况与他早年经历有关。

长孙无忌的父亲去世较早,他与妹妹一同在舅父高士廉家中长大,高士廉本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很有才华和名望,在这样一个文化素养高的家庭中,长孙氏兄妹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

长孙无忌「好学,该博文史」,妹妹也是「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高士廉识人很有慧眼,早在李渊父子太原起兵之前,就发现李世民是个非常之人,把长孙无忌的妹妹聘与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做皇帝,册封长孙氏为皇后。长孙无忌的年龄与李世民相仿,二人从小交往友善,妹妹嫁给李世民后,两人关系更加亲密。

从李渊父子晋阳起兵叛隋,到建立唐朝,再到统一天下,长孙无忌一直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但却没有什么显赫之功。他在政治舞台上显露头角,是在玄武门事变中。

唐朝建立后,李渊集团发生分裂,最突出的矛盾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争夺皇位继承权。李世民的才能、威望和接踵而至的显赫军功,不仅使其本人产生了觊觎皇位的野心,也引起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忌妒和不安。

于是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用重金收买李世民部将尉迟敬德,遭拒绝后,又对李世民行刺,仍未得逞。于是,李建成与李元吉联手向李渊谗毁李世民的谋士,将之逐出秦王府。这样李世民最为心腹之人只有长孙无忌仍在府中,他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认为只有如此才能转危为安。

正在此时,突厥南下侵犯,按惯例应由李世民督军抵御,但此次在李建成的推荐下,由李元吉代李世民督军北征,并调秦王府将领尉迟敬德等同行。他们的目的很明显,想借机抽空秦王府的精兵猛将,并计划在为李元吉饯行时杀掉李世民。

李世民得知后立即与长孙无忌等商量,又派长孙无忌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共同谋划了玄武门兵变。六月四日,李世民亲率长孙无忌等十人,在玄武门成功地伏杀了李建成、李元吉。

改革制度 修订法律

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继承权的兵变中,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人。在酝酿政变时,他态度坚决,竭诚劝谏;在准备政变时,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政变之时,他不惧危难,亲至玄武门内,所以唐太宗至死不忘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临死前仍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成了皇太子后,把朝廷要职授予长孙无忌。然而,长孙无忌的官运,沉沉浮浮。

打天下时,李世民立功,长孙无忌跟著水涨船高,从小文书,到礼部郎中、上党县公。得天下后,长孙无忌是「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功臣,吏部尚书和右仆射的要职,自然而然交给了他。

长孙无忌在一年间,就大刀阔斧办完了三件事:精简机构,确定朝廷定员643人;削弱宗室,把李家远亲从「郡王」队伍中降级;调整外交,国力没有恢复之前要对突厥服软。一年下来,得罪人无数。他外戚的身份立刻敏感起来。

这时李世民写了篇《威凤赋》,赠给长孙无忌,自陈当时已有求死之心,在长孙无忌的勉励下才重新振作,表达出对这段患难真情的珍惜与感激,堵住众人悠悠之口。

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的成功,重点在于律法严谨,礼仪修明,制度完备,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长孙无忌。他于贞观元年主持修订法律,历经十年的努力,修成《贞观律》。

新律法宽平简约,律条严密,后来以之为本修订《永徽律》,并作《疏议》逐条解释。《永徽律》与《疏议》合为一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唐律》。「西有罗马法,东有唐律。」《唐律》为世界五大法系中「中华法系」的代表作,被公认是中国古代法律之最完善者。

它承前启后,集秦汉以来法律理论之大成,也是后世各朝法典之蓝本,其影响遍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律》成功将儒家义理引入律法条文中,达到了礼法合一的程度。从此,儒家思想全面深入到法律领域中,进一步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

单是作为《唐律》的制定者,长孙无忌就足以名垂后世。他还主持修订了《大唐仪礼》,以律令来规范礼法条例,便于推广,颇受时人好评。这正是长孙无忌的一贯作风,既注重原则,又注重实效。

辅佐高宗 开创永徽之治

唐太宗晚年,因对嫡次子李泰的过度偏爱造成嫡长子即太子李承干的谋反,并最终导致承干被废而悲伤不已,沉浸在过度悲伤中的唐太宗因此没有看出李泰的野心以及李泰对嫡三子李治的威胁。最后在大臣诸遂良的提醒下才看清李泰的野心,本来「阴许立泰」的唐太宗,再三思量之下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封长孙无忌为托孤大臣受命辅政。

长孙无忌以回天之力促成李治继立,是为唐高宗。李治即位后,立即拜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长孙元忌辞去了知尚书省事,但仍任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唐高宗即位初年,实际执政的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忠实执行唐太宗的遗训,继续推行贞观政治:贯彻均田令,社会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贯彻以诗赋取士,增加进士科人选,扩大统治基础;亲自组织编写《唐律疏义》,并将之颁行全国,进一步完善了贞观法制;又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乱,有力地维护了大唐王朝的统一;特别是恢复执行唐太宗晚年曾一度中断了的休养生息政策,终结了长期对高丽的战争,顺民情,得民心。

高宗统治初年,即永徽年间,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各方面都比贞观时期有所发展,被封建史家誉为「永徽之治」,常与「贞观之治」相提并论。这一成果的取得,有赖于股肱大臣们的齐心协力,特别是受顾命之托的长孙无忌的忠心辅佐。

李治在位三四年,仅仅二十出头,长孙无忌已经将近六十,随时可能撒手归天,因此长孙无忌担心自己死后李治压不住,所以借著高阳谋反案将几个年长的皇子除去,给李治铺平帝王之路。他借故除掉了他认为威胁李治皇位的吴王李恪,清洗了一批与自己不和的大臣,这引起李治疑忌。

后来李治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长孙无忌坚决反对,这让甥舅二人彻底反目。长孙无忌素来不结交军方的弊端至此暴露出来,他赫然发现,原来除了君王的恩宠,他没有任何有效手段保护自己。他放弃了和皇帝的抗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著述中去,先后完成了《大唐议礼》《五代史志》等作品。这一部部凝聚著他心血的著作,成为他生命最后的辉煌。

尽管长孙无忌步步退让,皇帝仍穷追猛打。这位大唐的开国功臣,辅弼两代君王的佐命元勋,最终含冤入狱,死在他全心珍爱守护的外甥手里。安定天下的功绩,血浓于水的亲情,亦师亦友的教诲,终究敌不过君臣名分,弹指间尘归尘,土归土。

历程评述

长孙无忌毕生忠于大唐王朝。作为唐朝的开国元勋,他不居功,不自傲,尽力协助唐太宗、唐高宗治理朝政,为唐朝的稳定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愧为一代忠臣,不过最终仍旧没有逃过「泰极否来」的规律,死于宫廷斗争之中。


长孙无忌出生于公元594年,他父亲在隋朝地位显赫,他在李渊骑兵之后前去投奔,之后跟著李世民立下了无数的功劳,在玄武门事变中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后来他官职宰相,中书令,顾命大臣,太尉等,地位显赫,被封赵国公。

和当时的很多大臣相比,长孙无忌并不能说是最优秀的,但是为什么他能够位列凌烟阁功臣第一位呢?

首先,长孙无忌的资历是非常老的,相比魏征,尉迟恭,程咬金等半道加入李世民阵营的人而言,长孙无忌一开始就直奔李世民而去了。此后他跟著李世民四处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他还直接参与了决定李世民命运和唐朝命运走向的玄武门之变。

其次,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沾亲的,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皇后。凌烟阁是在公元643年建起来的,当时的唐朝太子还是长孙皇后的长子,长孙无忌的外甥李承干,包括后来的唐高宗李治,李世民最爱的儿子李泰都是他的亲外甥。如此庞大的家族背景,以及他和李世民之间深厚的亲情和交情,都足以让他的排名大大向前。

还有一点也非常关键,那就是长孙无忌对李世民可谓是忠心耿耿,在李承干被废之后,唐太宗该立李治为皇太子,并且把长孙无忌封为太子太师,这可以说是对他的巨大信任,李世民早年间还曾把长孙无忌和黄帝的力牧,齐桓公的管仲。在李世民得到弹劾长孙无忌势力太大的走著后,他还愿意把弹劾长孙的奏折交给他。

在李世民病重时期,他把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当成了自己的托孤大臣,李世民还对褚遂良说:长孙无忌对自己忠心不二,他对自己拥有大唐的江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他死后,褚遂良一定要尽力保护长孙无忌,别让李治受小人的挑拨。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如此的信任,自然是需要长孙无忌对李世民的无限忠诚才能换来的,而事实最后也证明了,李世民没有看错人,长孙无忌日后一心维护李唐江山,最后被武则天的势力给害死了。

而长孙无忌如此忠诚于李世民,又是基于他敬佩甚至崇拜李世民的能力的,当初李世民希望大臣们讲讲他的过失,长孙无忌却说:陛下没有过失,陛下文治武功,我等遵从都来不及。


长孙无忌,字辅机,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的兄长,是唐朝时期的大臣,做过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中书令、辅政大臣、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官,封爵赵国公。可谓是权重一时。同时长孙无忌又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那长孙无忌有什么作为呢?

长孙无忌在他父亲去世后,他就和他的妹妹去了他舅舅高士廉家里,长孙无忌不仅很有学问而且又有谋略,这为他以后位李世民倚重奠定了基础。

长孙无忌本来就和李世民关系不错,同时高士廉也觉得李世民是一表人才,所以在高士廉的主持下,长孙无忌的妹妹就嫁给了李世民,她的妹妹就是未来的长孙皇后。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纷纷起义,李渊也在这时起义而后建立大唐,其次子李世民因为很有军事才能就经常在外带兵打仗,而长孙无忌则一直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也成了李世民非常倚重之人。

随著各地割据势力的消灭,李世民也因功被封天策上将,李世民的地位和威望、实力都威胁到太子李建成,让秦王和太子之间矛盾加剧,最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除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这次政变中,长孙无忌是重要的参与人员。

李世民登基为帝后,是为唐太宗,以长孙无忌功劳最高,为功臣之首,同时长孙无忌还是长孙皇后的兄长,因此他的地位更加尊贵。长孙无忌也被封为赵国公。

后来太子李承干因为和李世民的关系出现隔膜,同时又感觉其弟李泰威胁到自己,李承干担心自己的太子位不保,所以李承干就联合侯君集谋反,然而事情以失败而结束,李承干也因此被废。

李承干被废后,太子位就出现了空缺,长孙无忌就进言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李世民也觉得李治若立为太子,可以达到李承干、李泰、李治三子共存的效果。若立李泰,李承干和李治很难得以善终,所以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李承干、李泰、李治皆为长孙皇后之子)。

在唐太宗晚年,把太子李治托付给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让他们做辅政大臣,李世民驾崩后,李治登基为帝,是为唐高宗,长孙无忌不仅是辅政大臣,而且还是李治的舅舅,所以唐高宗非常尊重长孙无忌,对他的建议也会采纳。

但是后来唐高宗李治因为宠爱武则天,要废当时的王皇后,而立武则天为皇后,但却遭到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反对。这不仅让长孙无忌和李治之间出现了隔膜,也让长孙无忌得罪了武则天。

然而虽然有人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后,但最后还是没有阻挡的住武则天被封皇后的事实,登上皇后之位的武则天因为长孙无忌反对她为后,因此她对长孙无忌心生怨恨。

后来许敬宗就诬陷长孙无忌谋反,而后长孙无忌就被流放,最终长孙无忌自缢而死。

长孙无忌曾辅助李世民平定各地割据势力,又参与玄武门之变助其登基,后又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辅佐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到李治继位后,又以顾命大臣的身份辅佐李治,虽然最后被流放,但也不能否定他在李治刚登基之初的贡献和地位。

同时长孙无忌还主持修订过《唐律疏议》,为唐朝的律法奠定了基础,因此长孙无忌在唐朝的规法制度上有很大的功献。


擅长搞阴谋诡计背地害人,最大功绩是在玄武门之变中帮李世民谋反成功,大奸似忠无忌,恶有恶报武则天结果这老儿性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