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明珠虽然捞过不少银子,可他却是康熙的忠臣,不像索额图那样「咬主人」。当李光地递给明珠一个窝窝头的时候,明珠却说有内奸,这是明珠用自己深刻的洞察力对康熙表的一次忠心。

明珠在清朝的官场上混了几十年,早就练成一双火眼金睛,通过蛛丝马迹就能一叶知秋。康熙在外打仗,粮草都是准备得非常充分的。突然间从皇帝到士兵,每天的伙食骤然减成一个窝窝头,这就只能说明粮草出了问题。

粮草出问题,绝非偶然。在古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是清军的生命线,肯定会放在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并且重兵把守,知道的人不会多。

葛尔丹将清军粮草给一锅端了,那就已经说明他完全知道粮草存放地。他如何得知这种清军机密?有人向他打招呼。他为何能够一夜之间攻破重兵把守的清军粮草大营?有人提前安排,让他不攻自破。

所以,通过一个窝窝头,明珠就能看到内奸,甚至他已经察觉到内奸是谁,但他没有明说而是将问题抛给了李光地。朝廷上有贼心又有贼胆的人,除了索额图就没有第二个人。

此时的李光地已经不再是那个白面书生,他当然知道明珠说的是索额图,只好按兵不动。后来,李光地从地方抽调粮草,都是全部绕开京城,主要是为了防止索额图上下其手。

明珠与索额图就如同硬币的正反面,相生相克、相爱相杀,谁也离不开谁。当初康熙提拔明珠,就是为了用明珠制衡索额图。如今明珠倒了,索额图一家独大,迟早也会被康熙给做掉。明珠倒不如提前将皇帝的帝王心术,透露给李光地,好借他之手除掉索额图,还做了一个顺水人情。

倒台后,明珠还是幻想著能够东山再起,待在牢房不忘公务,没想到康熙出征西北的时候还带著他。这是康熙在保护他,防止索额图对他下手,也给了他复出的希望。

明珠帮康熙找出内奸,也做到一个忠臣的本分,说不定还能借此机会重新得到康熙的信任。

康熙打败葛尔丹,班师回朝的时候,遇到朱三太子团队的刺杀。当事件平息后,发现葛礼是参与者。葛礼是索额图的部下,索额图难辞其咎,这就证明了明珠的推断是正确的。

后来,索额图虽然倒台了,可明珠还是没有重获新生。他和索额图已经成了历史,康熙不再需要他们,他们的时代可以落幕了。

索额图与明珠在朝堂上争斗了几十年,到了千叟宴才明白所有的争斗都是一场空,两人相逢一笑泯恩仇。


其实明珠与索额图的朋党之争根本没什么好分析的了,在这里请注意,你要明白的不是那个窝窝头的问题?而是为什么康熙要李光地去给明珠送窝窝头的问题。

李光地干的不是送饭衙役的活儿,就算还没有官复原职,但至少已经成为康熙皇帝的心腹之臣了,像给阶下囚送窝窝头这样的事儿怎么也轮不上他啊,有的是小兵去干,为什么偏偏让李光地去干呢?

康熙皇帝最忌惮的就是朋党,明珠的倒台意味著康熙皇帝要对朋党动刀子了,这一点,像索额图这样的老滑头不可能没有感知,所以就在北京城内鼓动皇太子胤礽提前登基,而登基的前提,就是让前线的康熙皇帝不得善终。

索额图利用的是「三郎香会」的杨起隆,而且,这盘棋,索额图在收养红玉的那一刻就开始布局了,可见索额图阴谋至深。

在这样的情况下,索额图和杨起隆合谋,烧毁了康熙后援粮草,造成康熙粮草短缺,意图让康熙陷入绝境。

没有办法,只有吃窝窝头度日了,就连皇帝也一样。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一路带著一个罪臣明珠,除了他自己说担心明珠被索额图干掉之外,其实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是什么呢?

明珠的外号叫什么?万花筒,什么是万花筒?好比就是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这样的人就叫万花筒。明珠虽然身陷朋党之争,但是个人的能力和才干可不是盖的,加上多年朋党经营,对朝野时局的把握和判断应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尤其是对自己的对手索额图,了解得更为透彻,他们互相安插密探间谍的事儿,在之前的情节里面早已有所展现。

康熙皇帝要打击朋党,不能不利用明珠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带上他同行,是为将来打击索额图做准备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明珠的才干,听听他的见解。

粮草被劫后,我想康熙心里不可能对掌握粮草调度的索额图没有一点怀疑,他需要的是进一步证实自己的判断,同时听听明珠的看法。

很显然,李光地当时还不够火候,康熙皇帝重新启用李光地,无非是想建立一派新生力量,来替代朋党垮台后的政治真空,或者说,利用新生力量,来对抗明珠和索额图余党。

康熙皇帝让李光地拿著一个窝窝头去给阶下囚明珠吃,说明康熙皇帝对于粮草大营被焚心有疑虑,且十分重视这件事,他需要参谋,而能够担任其这个角色的人物,李光地不够火候,唯有明珠。

果然,明珠接到窝窝头后,除了感恩康熙外,直接道出了「有内奸」的精准判断。而此时的李光地,显然还只是一个愣头青。

其实这也不全怪李光地,因为李光地没有势力,只不过是一个光杆儿的打工仔,而明珠和索额图,既是皇亲国戚,又是朝廷重臣。李光地哪有能力洞察这其中的缘由呢。

只有明珠可以洞察这一切,这就是康熙带著明珠同行最重要的原因。

而对于明珠来说,这未必不是一次戴罪立功的绝好机会。正是因为明珠具备洞察索额图阴谋的能力,所以他才要抓住这次机会,直接指出「有内奸」这个判断,他知道李光地一定会将这个消息告诉给康熙皇帝。

这个消息可能证实了康熙的想法,所以他才加紧戒备,最终,将杨起隆这个预谋几十年杀害康熙的家伙干掉。杨起隆之死,直接宣告索额图穷途末路,虽然剧情没有展现康熙皇帝对于明珠这个判断的介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与关在囚笼里的明珠没有关系,而有关系的,只有索额图。

同时,康熙也进一步确定,能够对付索额图的,恐怕也只有明珠了,李光地预审索额图的失败,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康熙王朝》中,权倾朝野的一品大官一下变成了马夫,此时的李光地奉皇帝命令,每人给一个窝窝头,明珠正好在马车旁边用黑布盖著睡觉,一副落魄的景象,下面就出现了这段对话,对话中,明珠声称有内奸,这又是为何?

李光地掀开黑布,有些惊讶,发现竟然是曾经权倾一时的明珠大人。

随后李光地问明珠在这里干嘛?明珠说这后面有马匹和马车,睡觉的时候可以挡风。

李光地遂掏出一个窝窝头,说这是皇帝下令的,因为军粮短缺,现如今从皇帝到马夫,每个人只能吃一个窝窝头。

明珠再次询问「是皇帝给的吗?」

李光地回答是皇帝赏赐,明珠连喊了几声皇上,最后谢皇帝,此时明珠充满了感激之情。

李光地见明珠大人之前荣华富贵,现如今却成了这副模样,不免有些感慨。

明珠让李光地不用可怜自己,还是想想自己的前程,毕竟伴君如伴虎。

随后画风一转,明珠让李光地告诉皇帝,说有内奸。

李光地问为什么?明珠说存放粮草的大营被烧,肯定是有内奸!明珠似乎非常确定。

素来就知道明珠和索额图互相争斗的李光地,便问明珠是不是又要陷害索额图?

明珠反问道「难道你不想扳倒索额图?」李光地声称自己确实想,但是总不能栽赃嫁祸吧!

明珠听了李光地的言语,知道他还是不相信自己,如今自己人微言轻,只能求李光地相信,并说这粮草大营被烧,怎么可能是偶然的?

从上面的剧情来看,明珠之所以拿了窝窝头之后立刻就说有内奸,应该是对皇帝有些感激之情,他认为皇帝竟然还记得自己,还能得到皇帝给的窝窝头,那么明珠所说的内奸是凭空瞎说的吗?

显然不是,明珠和索额图明争暗斗多年,深知索额图的为人,最主要的是康熙远征噶尔丹粮草被烧绝对不是偶然,噶尔丹的人首先不可能知道粮草的存放地点,这也只有运粮的人知道,军中机密,一般来说敌人怎么会轻易知道对方的粮食存放地点,而且一烧就准,没有这么巧合,唯一能解释的就是有内奸,况且当时掌管粮草的就是索额图和太子。

而明珠凭借自己对索额图的了解,认为这样的事肯定是他干的,后来事实证明,的确是索额图干的,因为索额图在明珠倒台之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危机即将来临,因为康熙曾亲自找他谈话,说他参与党争,干预太子,这是亡国之道,并暗示如果不知收敛,你的下场就和明珠一样。

索额图画像

而索额图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于是就干脆联合噶尔丹一起坑康熙,30万石粮食被焚烧,康熙差点没被气死,如果康熙失败,太子自然可以继位,索额图又是太子的外公,要是太子能顺利继位,自己可谓是功不可没,所以明珠大人也是看穿了这一切,才信誓旦旦的让李光地告诉皇帝,有内奸!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康熙王朝》中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军中大饥荒的时候,李光地在吃饭的时候给了明珠一个窝窝头,而正是这个窝窝头改写了历史,也改写了清王朝的命运。

这一切都与清朝大臣索额图有关,索额图原本是清朝的一个大臣,还是太子胤礽的外公,而且在平三藩动乱时非常有功。但是这个人心里却不老实,表面上忠心耿耿,其实则早有叛乱之心,但因为他势力强大,所以康熙迟迟没有下手。

康熙皇帝出征准噶尔的时候,军队的供给粮草在运送途中频频被烧,这时康熙就开始怀疑索额图要开始行动了。因为粮草被烧,食物不够,所以康熙开始在军队中减粮。然而大臣李光地在吃饭的时候走到明珠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窝窝头。

就这一个小小的举动,机敏的明珠就立刻捕捉到了里面的内涵,康熙皇帝并没有放弃他,而他也知道,要想活命就得站在康熙这边,所以明珠立马告诉康熙索额图有阴谋,想造反。

因为明珠和索额图在朝廷中相处了几十年,所以对他非常了解,他知道皇帝的粮草遭遇意外,就是索额图在背后捣乱。要想把这些话转达给皇帝,首先就要说服李光地,所以明珠才会给李光地如实的供出索额图的阴谋。

但是李光地也没有轻易的就相信明珠,在下一次粮草运送中,李光地让部队绕过了索额图,而这次粮草也就得以完好无损的送到了前线。

在这之后,康熙对准格尔的出征大获全胜,回到京城后必然就要处理索额图,索额图辛辛苦苦谋划了几十年的篡权阴谋就这样被李光地化解了,大清王朝的稳定才可以继续。追根溯源,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李光地给明珠的那个窝窝头,改写了历史。

一个窝窝头的历史。


在《康熙王朝》里,若不是这个李光地给了明珠一个窝窝头,历史就要改写了。

康熙第二次出征准噶尔,带著死囚徒李光地,是担心索额图趁自己不在加害于他。而第三次出征准噶尔,带著死囚徒明珠,一来是为了兑现当初要带其出征的诺言;二来也是担心索额图会趁康熙不在加害于他。

索额图的不臣心,康熙早就了如指掌。索额图家里的管家莫名其妙的死掉,一个安插在索额图家几十年的一个密探,不是明珠安排的,那剩下的会是谁安排的呢?

但是索额图毕竟是国丈,是太子胤礽的外公,且在擒鳌拜,平三蕃功勋卓著。当初康熙扶植明珠,目的就是为了制衡索额图。所以在李光地决定动明珠的时候,康熙举棋不定,原因就是一旦明珠失势,一来打草惊蛇,二来缺乏制衡。

但此刻,明珠已成了阶下之囚,这种担忧已成现实。而康熙留著明珠,他最主要的用意就在于他知道明珠对自己还有用。

所以粮草大营被焚,军中普遍缺粮,而就在康熙都开始减餐的时候,当李光地将一个窝窝头递给明珠的时候,明珠立刻嗅到了康熙并未彻底放弃自己的味道,立刻表现出了强大的求生欲。他必须第一时间,和康熙站到统一战线上,告诉康熙索额图有阴谋。因为最了解索额图的人正是他在朝廷里面几十年来最大的竞争对手明珠。他知道粮草大营被焚绝非偶然,而是索额图准备动手了。

那么,如何将自己的话能够传达到康熙那里?那就是必须要说服李光地。所以明珠李光地说,「告诉皇上,有内奸。」当这句话说出来之后,李光地立刻心领神会,「明大人你又想诬陷索相了吧?」明珠直接答道,「李大人,难道你不想弄倒索额图啊?」

李光地彻底看到了机会,但是现在已经变得老奸巨猾的李光地,不愿意在没有实锤的情况下陪明珠趟这趟浑水,「想是想,但是我不愿栽脏啊。」

明珠急了,」李大人,你就相信老夫的话,这粮草大营被焚,绝不是偶然,必有内奸啊!」正是明珠的这个警觉,使得李光地再次征来的粮草,绕过了京城,直接递解到了前线。也就是绕过了索额图的故意破坏,保障了征伐准噶尔的最终胜利。

而康熙西北征伐准噶尔胜利,也救了自己。因为明珠失势,被打草惊蛇的索额图,已然趁著康熙远征准噶尔胤礽监国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暗中联系假朱三太子杨起隆,焚烧康熙的粮草辎重,康熙军心动乱之际,让准噶尔大军一举歼灭康熙,而自己坐镇京城,拥立胤礽。

为了这一天,索额图已经整整谋划了十几年,十几年前,索额图收留了杨起隆的女儿丹丹,化名红玉,养在府中,利用其女儿丹丹做人质逼杨起隆就范从而将杨起隆成为自己手里的一把利剑。这把利剑在南京的时候就已经用了一次,准备用红衣大炮轰前来祭拜明孝陵的康熙。而那一次失败,幕后的真实主使索额图并未暴露。

而此次红玉引诱胤礽成功,并为胤礽怀上「龙种」,这就让杨起隆更加奋不顾身,因为一旦拥立胤礽成功,自己就成了国丈,自己夺不了大清的江山,自己的后代坐拥大清的江山,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将是值得的。

京城内除了一个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孝庄,再也没有一个是自己的对手了,康熙西北一败,明珠、胤禔、李光地将都在西北陪葬。所以,索额图早就为胤礽准备好龙袍,单等西北传来康熙被灭的消息了。

结果千算万算,等来的却是康熙大胜而归。而康熙回来之后,明珠真正的用途才得以展现。清算索额图,李光地是不行的,不安逸啊,」三眼索相」的证据没有那么容易抓的,还得靠他几十年的死对头」万花筒」明珠。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康熙这偌大王朝能兴盛,纳兰明珠这位大臣不说居功至伟,但功劳成分肯定不少,康熙中纳兰明珠可归为朝廷最重要的臣子之一,作为一名没背景的皇亲国戚,这一生全凭聪明头脑出人头地,当然,娶了个好媳妇当上康熙堂姑爷也占一定的先天因素。

他这一生政治觉悟非常出色,这也是后续为什么被贬了后,仅凭李光送窝窝头这恰缝间就能将一些始末徐徐道来,并将内奸一事点破。

康熙朝这个时期,所有权臣都有一个共同点,时势造「英雄」,说的就是有些本就是些英雄之人,只要不犯错,皆有些相同经历。

纳兰明珠与其他康熙这个阶段的权臣一样,都是由黄旗这点发力,从八旗这个特殊升迁渠道走上仕途的正前方,后世为什么说他聪明,聪明就聪明在这一点上。

康熙年间的升迁之路能稳入权臣的哪个不是通过侍卫、笔贴式两个看似不起眼的职位混到皇帝身边。

纳兰明珠比康熙年长19岁,当初这一番亲「朕」,不仅让自己比别的权臣脱颖而出更快,更让康熙瞬间多了个亲信,因为纳兰明珠不仅懂得升迁之路,还是康熙的表姑父,能力加后门,最终成为康熙年间最重要的重臣之一。

后续不是鳌拜被康熙整死,把局面衬托成「纳兰明珠与索额图」的二人对战戏码,其实这位表姑父结局也不会那么难堪。

而纳兰明珠之所以那么难堪,也是怪责于自己过于贪心,哪怕康熙身老有病,纳兰明珠也不该触碰任何皇帝都不喜的禁忌「结党营私」。

他这一生在朝廷任职的要务具多,从内务府总管,再到太子太傅等一系列要职,以及皇亲国戚这一殷实身份,最终卷入太子争夺战,如果不是康熙念在旧情,在出征之际也呆在身旁让纳兰明珠当个「隐形人」,估计等康熙回朝,这位表姑父就悄然无息的死去了。

毕竟,鳌拜之后,这场「二人转」,是索额图唯一一次能当主角的机会,嫣有放过之理。

而且当时出征这事,虽说康熙不知声,但粮草一烧以局外人身份的纳兰明珠一看就明白,虽然隐晦的提及了有内奸,但李光这身份心里明白,但表面也只能装糊涂。

好就好在,康熙并没有忘记康熙功臣纳兰明珠,不然这窝窝头也不会让李光送去了,这一送,一为试探下这表姑父,二也是告诫外人,虽然纳兰明珠有朋党之罪,但朕,还在。

任何朝代只要面临下一代人皇之选时都会因站错位很死很多人,而这次太子之争虽是矛盾之源,但如果纳兰明珠不说内奸一事,可能后续就再难有开口之言,因为这次出征,看似风平浪静。

实则,想把康熙困在漠北,一为永久后患助太子登基成功,二是因为索额图有把柄怕被秋后康熙算账。

只是这位索额图没料到的事,御驾亲征的士气还是不一样,更没料到的是葛尔丹溃败之事不可违,让康熙出征胜利了。

后续回朝后,虽说纳兰明珠因为这太子之争被罢黜重职,但比索额图更好,因为一个是活著一生不再重用,一个是处死结局。

作为一代明君,康熙在看人方面还是极准的,知道哪些该留,哪些该杀。

文/探索历史奇闻


明珠、索额图,论年纪,明珠大索额图一岁,论资历,两人都是康熙朝前期20多年的朝廷重臣,几乎是康熙皇帝的左膀右臂,自然,这2人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朋党之争,各自拉了一帮子大臣对著干,这让皇帝很头疼。

最让康熙不能忍受的是,明珠和索额图还卷入了储位之争,明珠支持大阿哥胤缇,索额图支持太子胤礽,他们都希望自己支持的皇子能将来继承皇位。

当然了,我们也知道康熙干了62年皇帝,明珠和索额图在康熙20来岁的时候就开始搞储位之争,时间久了,能不让康熙爷震怒么。

不过在康熙20来岁的时候,他也不能拿明珠和索额图怎么样,毕竟他手里的老臣重臣没几个,年纪轻轻,就经历了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等一系列的大事情,时局一直不稳,对于这2个老臣,他也只能重用著,毕竟朝政稳定是第一位的。

等到时局差不多稳定了,康熙皇帝就开始有意识地夺取这2个老臣的职权,康熙27年,明珠率先失势,被康熙以「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为名夺去大权,当然康熙对其也没怎么样,后来康熙还拉著他一起西征葛尔丹,此趟西征,明珠确实也凭借自己的「老江湖」给康熙解决了不少困难,包括题主所讲到的事情。

回去之后,明珠因为功劳官复原职,但此后20年,康熙再也没有重用过他,明珠去世,也只是派遣皇子去奠基,

话说康熙在出征葛尔丹时,他们在草原安营扎寨,伺机寻找葛尔丹的主力,但一直没有找到,正在焦急的时候,大阿哥胤缇紧急来报:葛尔丹偷袭粮草大营,烧毁了清军30万石粮食。

康熙一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没晕过去,士兵要是吃不饱,还打个什么仗,他一方面让李光地赶紧拟旨,命令索额图和太子紧急筹措粮草,另一方面,为了救急,下令全军节食,没人一天只吃一个馒头。

当然,已经被革职的明珠每天也能享受到一个馒头的待遇,当他看到手里的馒头之后,就忽然感觉大事不好,朝廷里有内奸,当然李光地觉得明珠是有意诬陷索额图,就没在意他说的话。

当然,事情的后续进展,都如明珠所料。

毕竟作为粮草大营,这可以说是一支军队的核心机密,正常情况下,葛尔丹怎么可能会知晓呢?而且一击命中,全部烧毁,这里可能有内鬼在作祟了。

而偏偏负责后勤的是太子以及索额图。

明珠就判定,留守北京城的索额图肯定不老实了,毕竟明珠倒了,索额图心里也很焦急啊,感觉康熙下一个目标肯定要扳倒自己,索性图穷匕见,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太子的未来,索性勾结葛尔丹谋害康熙。

只要葛尔丹抓住了康熙,到时候太子顺利即位,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索额图。

当然,索额图的计谋没有得逞,最终和太子,一起倒了台。


【精选回答】来自优质账号→野史日记


这个故事要从康熙征讨准葛尔开始说起,在康熙第二次征讨准葛尔的时候,康熙带上了已经下狱的明珠,这个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引出了朝廷中的暗流涌动,差一点「翻天覆地」。

明珠的小心思

我看过《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据我了解,当年明珠的发迹,正是康熙提前准备的一招棋,因为康熙发现明珠的事业心很强,而且有实力,所以有心培养明珠,在未来制衡索额图,防止索额图一家独大。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索额图受到明珠的制衡,两人一生的死对头,互不相让,只是最后明珠先落了马,下了监狱。

本来明珠也明白,自己可能永远不能翻身了,准备死在狱中了,却没想到康熙征准葛尔带上了他,这让他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康熙不是傻子,他明白明珠其实是有功劳的,这么多年帮助他制衡索额图,跟在自己的身边,虽然是有罪,但是康熙也不希望他在狱中被索额图给弄死,于是找了个借口给带了出来。

在军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当时李光地发伙食的时候,给了明珠一个窝窝头,明珠纳闷,这伙食咋突然这么烂了呢?李光地很闹心啊,他说,咱们的粮食大营被准葛尔的敌人给烧了,就只能吃这个了。

明珠一听,略一思索,突然大声说道:「不好,有内奸!」李光地一听,顿时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清军的粮草大营位置那是机密,不会轻易被人发现,除非是有内奸通风报信,知道这个机密的人并不多,但是明珠却不说,不过这么简单的事情,李光地一下子就猜了出来,这个人很可能就是索额图。

李光地从一个白面小生入朝为官开始,没少被索额图和明珠坑,他最大心愿就是搬倒明珠和索额图。

但是这个机会来到面前的时候,李光地犹豫了,他看向明珠,问道:「这是你给我的好机会,还是你怀里憋著什么坏呢?」

明珠笑笑说:「我什么也没说啊,都是你自己猜测的罢了」。明珠有自己的小算盘。

第一、他想借此机会,像皇上证明自己还有用,还能立功。希望能得到重新的重用。

第二、即使不会再被重用,也要借此机会把索额图拔了,要不回京之后,他恐怕还是死路一条。

第三、他明珠倒了,没人制衡索额图了,这很危险,所以索额图肯定也是要被康熙弄死的,本来李光地就恨他,他正好借此缓解一下二人的关系。

明珠的推测是对,事实也证明他这次又做了正确的选择,虽然没能再次被重用,但是也达到了以上的目的。

索额图犯浑

康熙在亲征准葛尔的时候,索额图就开始为以后布局了,不过我了解的是,索额图和索尼差太多了,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人,所以索额图面对未来的飞黄腾达,他有点犯浑了。

听说康熙在前线病重,无人能医,这边就把太子忽悠上天了,这太子也不是什么高人,自己的属下给他做了登基用的准备,甚至龙袍都准备好了,就等著登基了。

索额图这眼神是真的差,一心想扶太子上位,结果太子昏庸无能,最倒霉的是,康熙的病好了。

索额图一听说此事,知道大事不妙,太子估计是废了,我还是和他撇清关系吧。

明珠出马

康熙在病重的时候听说太子把龙袍都准备好了,准备开始登基了,这病气好了一半。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这么盼著自己死,他作为父亲是很痛心的,但是他也是帝王啊,他决定废太子,同时收拾了索额图。

抓出索额图罪行,当然是派李光地去,李光地很开心,多年的愿望就要达成,扳倒索额图和明珠,他就别无所求了。

结果在和索额图的对质中,李光地惊奇的发现,这老头不简单啊,似乎太子所做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审了半天,啥也没审出来,索额图巧舌如簧,审了一会儿这索额图似乎不仅没罪,反而还有功呢。

李光地红著脸报告给康熙,康熙笑笑说,让明珠去。索额图看到明珠来,知道自己要完了,他和明珠交代了事实,两人还成为狱友。

后来康熙举办了千叟宴,邀请了这二位相爱相杀的狱友,二人开心的不行,拉拉家常,叙叙旧。他们忙了一辈子,算计了一辈子,最终吃的这一顿饭,才成为了看透一切的饭局,什么都放下的二人,觉得这辈子算是白忙了。


大家好。我是野史日记,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了解历史!记得顺手给我点赞哦~


无论是在《康熙王朝》中,还是正史中,对于大清军队军需钱粮的调配,明珠可以说是为熟悉的人之一了。

《康熙王朝》中的明珠之所以为康熙所重用,除了因为明珠善于洞察康熙皇帝的心思,在诸多重大事情的决议中与康熙的意见保持高度一致外,明珠的工作能力也是极强的,有「万花筒」之称的明珠不仅通古博今、做事干练,并且长期担任军政要职,成绩突出,因而可以成为康熙非常倚重的心腹大臣。

在剿灭三藩之乱的时候,先是同康熙在撤藩问题上保持一致,随后又积极调度接济,配合周培公、图海的前线部队;在收复台湾的时候,同康熙一样先是力主和谈收台,而后又积极支持姚启圣、李光地、施琅等,成功收复了台湾;在康熙一征噶尔丹的时候,也是明珠居中调度,做好支持。

明珠对于经过了平三藩、收台湾、征讨噶尔丹的战争,并且又是主管调度工作,必然对于整套补给体系必然是非常的熟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粮仓被毁、粮食供给中断的情况,以至于大军粮草短缺,陷入危难的境地,明珠第一个念头就是有内奸。如若不然,大军的粮仓位置不会被暴露,大军粮食分配和军中结余不会为敌人所知晓,这些都说明,抢劫粮仓的行动绝非偶然,而是一次内外接应、企图陷康熙大军于不利境地的有针对性的行动。

明珠与索额图斗了大半辈子了,所谓「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明珠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是索额图所为。

当明珠说有内奸的时候,李光地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明珠想要借此事件把索额图拉下水,毕竟现在明珠已经成为了阶下之囚,他需要的是扳倒索额图既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不为索额图所害,又能让自己扳回局面。虽然李光地自己也非常想要扳倒索额图,即便是在他看来这个理由并不充分,但是他依然选择了相信明珠,因为明珠纵横朝政几十年,对于朝局相当了解,另外,就是明珠对于索额图非常的了解。

而明珠怀疑索额图并非没有理由:

一来,明珠和索额图两个人斗了几十年,为了相互倾轧对方,必然是互相安插卧底,对于索额图的意图和动向,明珠在之前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

二来,此时干系重大,需要一个对局势全盘掌握了解的人才能有机会做到内外接应,而此时的明珠已经被囚禁,随军征讨,李光地又在军中效力,那么能如此行事的人也就只有索额图了,凭借索额图的权力和影响力,必然难逃嫌疑。

三来,索额图的动机是最为明显的。

之前的风闻言事中,索额图的一些老底已经被慢慢揭开,大家都不知道还有多少底在康熙手里,会有怎么样的结果,特别是明珠的倒台必然是让索额图是又喜又怕,也担心自己为康熙所惩治。

不同于明珠支持的是庶出的大阿哥,索额图支持的是嫡出的太子,王朝的储君,因而一旦康熙有所不测,太子继位,对于索额图而言,只会比现在更加的飞黄腾达,而不会又半点损失,所以索额图有充分的理由和利益驱动去做这件事情。

而真实的情况也确实被明珠所言中,这一切皆是索额图所为。

索额图虽然已经是国家的肱股之臣,同时也是康熙的国丈,太子的叔姥爷,但是这些依旧不能让索额图安心,从收养朱三太子杨起隆的女儿开始,索额图就在一直处心积虑的开始谋划,如何进一步控制太子,好让自己的地位能够长盛不衰。而索额图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通过红女成功的将太子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

虽然控制住了太子,但是康熙一直康健于世,而朝堂之上又与明珠明争暗斗了几十年未分胜负,不免让索额图有些焦急。特别是康熙风闻言事,索额图的一些事情,特别是在南京串联朱三太子,企图用红衣大炮袭击康熙的事情暴露后,索额图陷入了紧张之中,他并不知道康熙是否知晓此事,也不知道康熙还已经知晓了那些其他的事情。所以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同时为了太子能够尽早继位,所以索额图选择了铤而走险,与已经成为噶尔丹国师的朱三太子杨起隆来了一个里应外合。

而此时对于索额图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太子留守京城监国,本就是为了意外情况发生而做的备份;而随同康熙一同前往西北征战的,除了自己的老对手明珠外,还有太子最为重要的竞争对手大阿哥胤褆,以及政坛新星李光地;而孝庄太后早已是将死之人,无法主持大局,即便真的有情况,也必然是支持太子。所以,只要将在西北的康熙随同明珠、李光地、大阿哥以及其他文臣武将一锅端掉,太子就能顺利继位,而自己也可借助拥立之功而位极人臣,统领百官了。

而这些甚至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全部借由噶尔丹完成,这一手「借刀杀人」不可不谓之狠毒。

索额图的计划最终没能得逞,而自己也随之倒台。

正是因为明珠的提醒,让李光地多了一份戒备,所以在筹粮支援大军的过程中,选择绕过索额图,绕过北京,直接将粮草转运至大军,解决了大军粮草问题,而与此同时,康熙率领的清军又一鼓作气,打败了噶尔丹,使得索额图的计划也彻底的破产。

索额图的斑斑劣迹也最终为康熙所知,不仅自己成为了阶下囚,索额图一直以来支持的太子被康熙废黜,同时,经营多年的政治集团,也土崩瓦解,可以说索额图的结局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而直到一切都结束后,明珠和索额图也都反应了过来,他们两个争斗了几十年,没有分出胜负,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失败者,而真正的胜利者只有康熙一人。


既是他老马识途的经验之谈,也是他垂死之前的挣扎。作为一个经历过几十年朝堂沉浮的老臣,这点小伎俩在他面前,完全是一点就破。

先说一下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当然要多嘴一句,这是电视剧当中的情节,而不是实际历史当中的故事。

自从鳌拜被康熙帝除掉之后,朝堂当中只剩下纳兰明珠和索额图两个人争得死去活来。其实要论起亲戚来,纳兰明珠是康熙的姑父。但是这也不能成为他结党营私的理由,尤其是在后来就卷入了太子之争。

在康熙二十六年的时候,当时的直隶巡抚于成龙,给康熙写了一封奏折,有关于弹劾纳兰明珠的诸多事项。在调查清楚之后,康熙罢免掉了纳兰明珠的大学士身份,但是嘱托侍卫酌情使用。

再到后来康熙帝出征戈尔丹,因为之前承诺要带著纳兰明珠,虽然他已经不是大学士的身份,但是仍然跟著大军前往。再者康熙帝也考虑到,如果留在朝廷当中,说不准自己还没回来,纳兰明珠就会暴毙家中。

毕竟索额图和他斗了一辈子,这么好的机会,如果再不下手更待何时?而有关于窝头的事情,就发生在此次出征过程当中。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后勤工作保证不了,打仗完全不必要打了。然而刚刚扎好营还没开始打,突然传来消息,粮草大营被烧。一时半会儿再调集过来肯定来不及,所以不得不缩衣减食。

因此当时从皇帝到马车夫,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个窝窝头,而纳兰明珠在这次出征当中担任的也只是一个马夫。不过康熙帝显然没有忘记他,让李光地拿著一块窝窝头去给纳兰明珠。

当时纳兰明珠正躲在马车后面避风,纳兰明珠看到窝头之后,第一句话就是问的:是皇上叫给的?而且充满了喜悦之情。可见当时纳兰明珠仍然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他知道皇上不念功劳还有苦劳,想当年平三藩、灭鳌拜也出了不少力。

随后抱著窝窝头,口中念著「皇上,谢皇上啊」。之后和李光地闲谈起来,毕竟两人曾经也是同朝为官。李光地这边假惺惺的安慰纳兰明珠,纳兰明珠显然不领情,而且还反过来挖苦他,让他也注意自己的前程。

随后明珠转而话锋一变:「告诉皇上,有内奸」。借此两人谈起了这次粮草大营被焚毁的事情,纳兰明珠非常肯定的说「必有内奸啊」,然而并没有点清是谁。

但是两人都是千年的狐狸,就算是不说也知道对方心里的想法。李光地只是反问了纳兰明珠一句「你又想诬陷索相了吧」。虽然李光地嘴上这样说,但是他也早想扳倒索额图,只是正如他对纳兰明珠所说:我并不想栽赃陷害。

然而事情真相到底是如何?毕竟看的是电视剧,我们站在上帝的角度知道前因后果。烧毁粮草的内奸正是索额图?那他到底有什么企图呢?

因为他想让太子尽早登基,以解自己眼前之忧。因为明珠倒台之后,索额图担心自己早晚也有这一天。虽然按照之前的情况来看,自己辅佐的这个太子登基有望,可是显然他等不及了。

康熙皇帝在上一次御驾亲征的时候,在外突然染上重病。索额图担心当时明珠还有手握重权的大阿哥,会突然对自己下手。所以怂恿太子乘机登基,不过最后并没能得逞。

之所以所都索额图如此心切,是因为他有致命的把柄被康熙抓住。因为康熙前往明孝陵祭祀的时候,索额图曾经勾结朱三太子,准备有三门大炮炸死康熙。这件事情不仅未能成功,甚至还有一本匿名的奏折,被送到了康熙面前。

而这次康熙出征,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当时在宫里面,也就只剩下奄奄一息的孝庄太后,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他再次勾结朱三太子以及葛尔丹,用大火烧掉康熙的粮草,并且拖延了从京城调派粮草前去支援。

此举的目的就是把康熙困死在漠北,只要他一死太子顺利登基,自己以后便会高枕无忧。更何况打手里面还有朱三太子的闺女红玉作为把柄,因为她已经怀上了太子的孩子。如果此事被康熙知晓,死一窝人都不够。

可惜千算万算,还是没算到葛尔丹这么不经打。再加上后来李光地前去调派粮草,有了纳兰明珠的暗中提醒。李光地带著粮草绕过京城,直接送到前线,保障了此次的胜利。

而在康熙回来之后,纳兰明珠虽然被恢复了官职,不过康熙帝显然也不想再重用他了。在纳兰明珠最后20年时间里面,基本上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至于索额图之死,而是因为康熙迁怒太子,而索额图和他走得最近。再加上这么多年里面很多人一直在弹劾,只是之前自己一直没有管罢了。还有他之前的亲信高士奇,背叛了所投靠的纳兰明珠。

康熙四十二年,高士奇曾经随康熙一起北上。在回京之后,当年就把索额图处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