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在巴尔干地区,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已退出轴心同盟并对德宣战,苏军解放贝尔格莱德,攻入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可以说苏联要在此建立绝对排它的势力范围,英、美只有干瞪眼的份。斯大林和邱老头纸面上达成百分比协议更著眼全局和未来,试探与反试探。

44年8-9月敦巴顿橡树园会议除战后建立联合国外,最重要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隐含著大国一致的原则。而要大国一致,必然牵涉到大国利益范围的划分和利益的妥协。苏德战争终归到底还是重创了苏联,斯大林从内心上讲不愿再次发生跟西方的战争,也就要战后维护好战时的「伟大同盟」而不让其破裂。

44年10月9日丘吉尔第二次访问苏联。当晚会谈英国大使的记录「(丘吉尔)写了一份他所说的『淘气』文件,列出了巴尔干各国的名单和各大国在这些国家利益的比例」丘吉尔在其回忆录中更赋戏谑色彩「我乘翻译时间,在半张纸上写下:罗马尼亚:苏联90%、其它国家10%;希腊:英国90%、苏联10%;南斯拉夫:50%-50%;匈牙利50%-50%;保加利亚:苏联75%、其他国家25%。我把字条递给斯大林,他当时正在听翻译。稍停片刻,他拿出他的蓝色铅笔在纸上打了个大大的钩,然后把字条递回。」

从这份所谓的协议上看,斯大林并不想在巴尔干建立绝对排除西方势力的亲苏圈。冷战的发生更多在于西方不愿失去原有的利益,想封闭封锁苏联。


因为苏联和英国分属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是二战后期大国对自己的势力范围进行的一次划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