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次「叔嫂共治」的局面。第一次是孝庄太后和小叔子多尔衮共同辅佐顺治;第二次是慈禧和小叔子恭亲王奕䜣共同辅佐同治和光绪;第三次就是隆裕太后和小叔子载沣共同辅佐溥仪。

这三对组合中,能力最差的就是这最后一对。前面的两对,不管男女,皆是人中龙凤。而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都是缺智少谋之人。

载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是悲情皇帝光绪的弟弟。光绪死后,慈禧做主,让溥仪继位,而载沣父凭子贵,当了摄政王。

载沣当上摄政王后,干的第一件蠢事就是要杀袁世凯。

而当时的情况是,袁世凯的北洋系早已羽翼丰满,手中既有钱又有兵,还有一帮官场上的门生故吏。

不用说载沣小儿,就算慈禧活著,想杀袁世凯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老臣张之洞深知其中利害关系,因此坚决反对载沣杀袁世凯。老张并不是护著老袁,而是纯粹为清廷利益考虑。

在重臣们的反对下,载沣还算听话,没杀袁世凯,但是把他的所有官职一撸到底,把他赶回河南老家养老去了。

载沣为何跟袁世凯过不去呢?原因有二:第一,袁世凯和光绪有仇,而载沣是光绪的亲弟弟,他要为哥哥报仇;第二,他觉得袁世凯的权势太盛,威胁到了小皇帝溥仪。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操之过急,取祸之道也。

果然,后来革命党在武昌起事,载沣无计可施。最终不得不自己打脸,再把被罢官的袁世凯请回来,主持大事。

吃过载沣苦头的袁世凯,当然不会轻饶他。老袁东山再起后,立即罢免了载沣。

载沣从一个睥睨天下的摄政王,一下子变成了一个闲人。

好在他的心理素质不错,并不为失去权力而懊悔,反而很享受无官一身轻的生活。他为自己的赋闲生活写了一副对联: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坦白说,以载沣的性格和能力,确实不适合坐在摄政王的位子上。

此后,载沣一直过著凡人的生活,没有掀起一点浪花,一直到1951年病死。


这位摄政王就是宣统帝父亲——爱新觉罗.载沣,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他是中国的实际统治者。

他得权后一心想除掉袁世凯,因为他从戊戌变法中就看透了袁世凯,但是后来局势演变复杂,掣肘限制太多,使得他放弃除掉袁世凯。

清朝皇族中很多人认为他是个窝囊书生。但是他实际上比许多皇族都有骨气:德国公使在北京被义和团杀死,慈禧派他去德国道歉,当时德皇要求他下跪道歉,他坚定的拒绝了德皇,坚持大义。

辛亥革命爆发,他被迫辞去摄政王,闭门家中,次年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

溥仪退位后,载沣生活低调,他从不参与复辟活动,1917年张勋复辟载沣表现得极不热诚,从头到尾都未参与。

1928年,迁往天津幽居,后又去东北,拒绝日本人劝降的要求,并怒斥溥仪投靠日本,之后便返回北平居住。

后来溥仪但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后,曾多次要他全家搬去,日本也派人来请他,他每每都拒绝并大骂溥仪愚蠢。

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2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载沣一生是不幸的,在风雨飘零的清末,他已经无法挽救颓势了,清朝灭亡后他受到清廷皇族的唾骂,把清朝倒台推到他身上。作为王爷他又受到民众和革命党的唾骂与刺杀。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是爱国的,是一个反对分裂祖国的爱国者,他与伪满洲国划清界限,充分表现了民族气节!


载沣这个人其实很有意思,祖父是皇帝,兄弟是皇帝,儿子还是皇帝。总体来说,载沣这个人整体评价是还算不错的,虽然他当摄政王期间有些举措可能会有争议,但是大清灭亡真的不是他的责任。到了溥仪继位的时候,大清基本上已经风雨飘摇的了,东南地方的封疆大吏基本上在慈禧晚年的时候已经不太受朝廷控制,好不容易训练的北洋新军也成了袁世凯的私人武装。朝廷之中,能够担当重任的满族皇亲国戚也不多。

他上台之后,搞过一系列的新政,其实就是想顺著潮流改革,趁机加强一下皇权。载沣搞出个皇族内阁,撤掉袁世凯等等举措,这些其实都是无济于事的。最后,大清还是亡了,好在宣统能够和平退位,载沣也终于不用干这摄政王,之后马上就退隐了。他把权力也看得淡,受过很好的教育,是为说不多精通满文的人。载沣虽然是摄政王,但是不过是一个老实人,思想其实也很开明。当年汪精卫刺杀他被抓以后,他还是赦免了了汪精卫。

当时的醇亲王府规模宏大,仆人上百,生活很是惬意。他喜欢读书,各种书报杂志都看,特别是《资治通鉴》。晚年的时候,他自号「书癖」,还专门刻了个章子,上面写著「书癖」二字。他喜爱看戏,喜欢当时的杨小楼、梅兰芳等人戏。曾经在六十岁大寿的时候,他专门请马连良、孟小冬唱了《游龙戏凤》和《盗宗卷》。后来,由于经费的问题,人员日渐稀少,他的王府基本上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了。

载沣其实一生评价是不错的。他曾经对孙中山表示过对民国政府的照顾,张勋复辟的时候,他也认为这是在胡闹。后来,他的儿子溥仪溥杰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在日本人的一再劝诱下,他也没有过去。民国时代的载沣一辈子在王府里实行旧礼,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参加了政协会议,带头取消了旧礼节;后来,他为了支持国家教育发展,主动将王府出售。

后来,周恩来总理对载沣是这样评价的:

1.载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上摄政王的, 他不具备这个能力,也无法承担历史重任。他后期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是好的,也没有积极进行复辟活动。

2.他 自己从未任过任何伪职,表明了民族气节,是一个爱国 者。他带头取消王府的旧礼节,不能不说是思想的开通进步。


说到载沣,哥哥光绪是皇帝,儿子溥仪也是皇帝,在清朝政治中也算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了,关键慈禧拿捏政权时间太久,然而死的又有点早,因为慈禧死的时候载沣才25岁!国家权力交接的太过迅速,载沣在最后其实并没有完全获得国家权力。

25岁担任摄政王,上任之初意气风发,和光绪年轻时候一样,兴致勃勃的要干掉当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但是还是因为年轻,没有杀掉袁世凯,如果真的杀掉袁世凯,估计清政府灭亡的时间会更早,而且辛亥革命后根本不会有皇室优待条件。

载沣主政的三年,正是袁世凯赋闲在家的三年,结果是南方爆发辛亥革命,载沣下罪己诏才请的袁世凯出山主持政事,最后在袁世凯的压力下被迫辞去摄政王职务,赋闲在家,闭门不出,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

1912年,同意溥仪退位,在溥仪退位后,载沣生活低调,不主张那些遗老遗少参与复辟活动,尤其在1917年张勋复辟中,载沣展现出极大的抵触。1928年迁居天津,后反对溥仪到东北去建立伪满洲国,并且拒绝日本人劝降的要求,怒斥溥仪投靠日本。

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办公,1952年因多年风寒,于2月3日病故。


一个被世人贬低的摄政王载沣,是如何从最高统治者转变为回家抱孩子的平民百姓!

载沣出生于1883年2月12日,字伯涵号静云。晚年自号书癖,后改名载静云。出生显赫的载沣是慈禧钦定的摄政王!

一位掌握封建王朝至高无上权利的摄政王,如何成为不贪恋权威进退有道的大政治家?回顾载沣的一生,这个大清最后的摄政王。人们很难看出世人所评价的那样目光短浅不学无术只知抱残守缺懦弱无为的载沣?然而剥开历史的雾霾,载沣却是是开明贤能,心胸宽广,民族大义之人!

作为晚清改革的领军人物,载沣对于袁世凯的顾虑,早在小站练兵时就有所提防了。然而年轻的载沣对于已经迫在眉睫的危机局面却是束手无策,光绪慈禧死后溥仪继位,作为摄政王载沣成为实际的最高统治者,而此时大清内忧外患已是大厦将倾。载沣上台后力挽狂澜稳定了朝廷局面。极力改革军制,将地方军权一步步集中到陆军部,加强了皇室对国家的控制。

1911年中国东北爆发了6万人死亡的大鼠疫,摄政王载沣立即以各种开明的措施很快成功扑灭了疫情,引起世界赞誉被认为是个奇迹。

深谋远虑的载沣执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袁世凯,然而随后爆发的武昌起义,载沣被迫又请袁世凯出山。袁世凯趁机提出苛刻条件成为内阁总理大臣,载沣从此落马被迫辞去监国摄政王一职,将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袁世凯。退归蕃篱的载沣,神情不变地说道:现在终于好了,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退位后的载沣每日与书为伴舞文弄墨绝口不提政治。这个被人唾弃庸碌的王爷退休后却得到了孙中山的认可,退休后孙中山曾密访载沣感激他和平交权。载沣说道:我拥护民国,大势所趋,感谢民国政府对我们的照顾!

1915年袁世凯复辟,载沣说了两字评语:胡闹!1917年张勋复辟,载沣表现的极不热诚,很多人劝说他复出重掌大权,但他从头到尾都没参与,又是两字评语:胡闹!后来溥仪在日本人鼓动下密潜东北,载沣极力反对!溥仪多次劝说载沣搬家,日方也多次威逼利诱,然而载沣不为所动反对分裂祖国的行径!

后半生,放下权势过著清贫生活的载沣于1951年,安详地病逝于北京!


我是荒野历史,欢迎关注


摄政王载沣在辛亥革命以后得日子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低调」,载沣在自己下台以后,就在官邸闭门谢客,清帝逊位以后,载沣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来都不参与复辟活动,安心生活,直到1951年在北京去世。

在当时热热闹闹的「张勋复辟」的活动中,载沣表现的极不热情,从头至尾都没有参与,也没有发表任何响应的言论。后来儿子溥仪选择去东北做「伪满洲国」的皇帝,载沣更是不支持,他坚持认为去东北是「凶多吉少」。

溥仪做了伪满洲国皇帝的时候,想让载沣带全家都去,可载沣认为这无疑是自杀之举,他不仅自己不去还把两个最小的儿子和女儿都留在身边。新中国成立后,于 1952年安详地病逝于北京醇王府。

载沣这个人没有治国之才却有自知之明。他主政晚清最后风雨飘摇的三年,自身才能有限,无力回天,最终清朝灭亡。但他也看清了历史潮流浩浩荡荡,知道天下终要共和,辞去摄政王一职以后便再也不问世事,也不参加遗老遗少的复辟活动。

要知道他的不作为其实就是最高的举动,他特殊的身份无论是支持复辟还是支持共和都会产生很大影响。然而他却没有选择去复辟,而是安心生活,不得不说是一种境界呀!

不知道各位对这位少年摄政王有什么看法呢?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哦。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各位啦!


光绪皇帝驾崩之后,慈禧指定载沣的儿子溥仪继位,是为宣统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宣布退位,而这位摄政王也从人生巅峰掉下来,步入隐居的状态,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

载沣是清代最后一个摄政王,一生充满坎坷,大起大落。1939年秋,56岁的载沣从天津搬到的北京,开始了他的晚年生活。载沣的生活看起来是平静悠闲的,但他难以得到普通人的悠闲自在,不久,东北的关东军就密谋把载沣挟持到长春,试图利用他。

没想到平时优柔寡断的载沣,这时却果断和坚定,甚至还拍了桌子,就是不愿意去,意思就是不承认伪满洲国的存在。他还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之后返回关内居住,不愿意与日本人有染。鉴于他和溥仪的关系,日本人也拿他没有办法。除了日本人的骚扰之外,载沣每天的活动不外乎读书看报,写字或者在花园里游玩,1943年5月载沣还过了自己的60大寿。

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持国家教育发展,载沣主动将王府及花园出售,之后,他又将自己宽敞的宅院售给更为需要的政务院。不幸的是,不久突然患病终于 1951 年 2 月 3 日病逝。载沣的一生应该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载沣在辛亥革命中表现是好的,也没有像其他清朝遗老遗少那样,进行复辟活动,促进了民国的成立。

在日本人企图挟持他为伪满洲国站台时,他表现了应有的民族气节,政治定力,这是他晚年最大的成功,也是不容易的。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清朝的覆亡在很大程度上跟醇亲王载沣有直接关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摄政王,载沣为挽救「沉疴在身」的清朝,开出一剂剂「猛药」,结果最终非但没有拯救国家,反而亲手葬送了爱新觉罗氏的江山。那么,载沣到底是怎样一位人物?他最终的命运又如何呢?

载沣是首任醇亲王奕𫍽第五子,慈禧太后名义上的外甥,光绪皇帝的异母弟,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生于光绪九年(1883年)。载沣七岁丧父,作为剩余的兄弟中年纪最长者,继承醇亲王的爵位。载沣虽然身为天潢贵胄,但身上却毫无公子哥骄堕放纵的习气,行为端正,说话做事有分寸,而且还颇为重视气节,在皇族中的形象很好。

义和团祸乱北京期间,到处抓捕、杀害洋人及教民,德国公使克林德便死在他们手中。克林德遇害后,德国政府强烈要求清政府惩凶、赔偿,并派亲王级别的人物到德国「谢罪」。清廷不敢开罪德国,对他们的要求「照单全收」,在新任德国公使的建议下,派年仅18岁的醇亲王载沣赴德国「谢罪」。

德国公使之所以指名道姓地要求载沣前往,无非是看中他无比高贵的身份,认为只要派载沣前往,才能体现出清廷的「诚意」。就这样,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载沣以头等专使大臣的身份,率团赶赴德国「谢罪」。

在德期间,面对德皇要求其下跪道歉的命令,载沣严词拒绝,并与德皇据理力争,最终迫使德皇收回成命,仅以鞠躬礼了事。载沣坚持气节的表现,深得清廷上下赞许,慈禧太后大为满意之余,便对载沣刻意栽培。在慈禧太后去世前的7年时间里,载沣历任随扈大臣、健锐营掌印大臣、正红旗满族都统、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军机大臣等职,不到三十岁的年纪便已成为一品大员。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故去,清朝的国运又迎来一个大转折期。慈禧太后临终前,遗命由载沣的长子溥仪入继大统,而由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全权处理军国大政。就这样,时年才二十五岁的载沣「一步登天」,成为没有皇冠的帝国统治者。

载沣上台后思虑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除掉时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的袁项城。载沣之所以痛恨袁项城,一方面是他怀疑光绪帝之所以被幽禁而死,是拜袁项城当年「出卖」维新派所致;一方面是忌惮于他背后强大的北洋集团,担心他会以此为资本谋国篡位。

载沣本想借故处死袁项城,但后者电召亲信段祺瑞率兵入京,以帮助朝廷平息南苑兵变为由,对清廷进行军事威胁。载沣自知不能采取强硬手段,便改而采取解职、遣放的手段,将袁项城撵回河南彰德,去过他的「垂钓洹水」生活。

载沣赶走袁项城之后,自以为再无威胁势力,遂放开手脚,实施各项改革,以期重振国运,挽救垂死挣扎中的大清。然而载沣的一剂剂「猛药」非但没有拯救大清,反而把这个沉疴在身的「病人」直接送上「死亡之旅」。在载沣执政的第四个年头,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风潮波及全国,半壁江山迅速变色,清廷岌岌可危。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载沣被迫敦请政敌袁项城复出收拾「残局」,并任命他为总理大臣,将军政大权全部拱手相让,并宣布卸任摄政王的职务。放弃权力的载沣成了「没牙的老虎」,眼睁睁地看著袁项城欺负隆裕太后、宣统帝这一对孤儿寡母,心中虽然愤恨但又无能为力。载沣卸任还不到四个月时间,袁项城便逼迫宣统帝退位,存续近三百年的清朝就此覆亡。

满清灭亡后,载沣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不再过问外界事物,对满清遗老遗少的复辟活动也不热心。他之所以如此,或许是觉得清朝在灭亡时已人心尽失,不可能有复兴的希望。所以,无论是张勋复辟期间,还是溥仪在东北自组伪满政权,载沣都没有参加。

不仅如此,对于儿子的卖国行径,载沣深感不安,曾怒斥溥仪卖国求荣,是汉奸的行为。载沣同时提醒溥仪,称日本人狼子野心、心怀叵测,一旦受其挟持,必将落得身败名裂、任人宰割的下场,可惜终究无法说服执迷不悟的溥仪。

看著儿子一步步走上万劫不复的「悬崖」,载沣无能为力,他所能做的便是将家中其他成员牢牢看紧,防止他们被溥仪「拉下水」。晚年的载沣一直居住在王府,过著衣食无忧、罕闻外事的寓公生活。1951年初,载沣因感染风寒去世,终年68岁,死后葬于北京西郊福田公墓。至此,中国最后一任摄政王,走完自己传奇而坎坷的人生。


曾经心比天高,清朝灭亡后,对时局心灰意冷,不再过问政治与人事,最后经历民国,一直活到老解放初期。

载沣监国时期,出于各种原因(为其兄光绪帝报仇有之,收回军政大权有之,满汉之别有之)对袁世凯极其不满,因而在1909年发生了著名的驱逐袁世凯事件,载沣以袁世凯有足疾为由,勒令其开缺回籍。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鉴于时势的变化,一方面载沣下了罪己诏,解散了皇族内阁,另一方面载沣又不得不同意袁世凯重新出山,袁世凯出山后,载沣基本上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卸任的监国摄政王载沣,以醇亲王的名义退归藩邸,结束了他备受煎熬、同时也是一事无成的三年当国生涯。溥杰在《父亲醇亲王载沣》中这样描述载沣的性格:我父亲虽然成了国家拥有最高权力的人,可是他是个老实人,也和我祖父一样,都是把权力看得较淡。

辛亥革命后,载沣一直保持低调,民国初年各种复辟势力蠢蠢欲动,在舆论上,武装上都准备进行复辟活动,但是载沣对于复辟活动并不感冒,更谈不上参与,因而安心在家带孩子,1912年孙中山北上期间曾经与载沣有过一次晤谈,载沣明确表示拥护共和,感谢民国政府对于清朝皇室的照顾,对于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活动,载沣都置之不理。

不管是北洋政府时代,还是南京国民政府时代,还是日本人占领时期,载沣都保持了中立,在政治上尽量不出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被日本人利用,载沣反对溥仪为日本人所用,因而把几个幼子都留在身边,防止被人利用。载沣在日常生活上也不同于传统遗民,他也穿西装、吃西餐、用电话,也因此曾经引起一些人的批评。

1951年,载沣去世,享年68岁,相较于其兄光绪帝和其子宣统帝的遭遇,载沣算是比较命好的,这与他对权力的淡薄有很大关系。


多谢网友「春树弥陀」的邀请。

载沣是清廷忠实的「看门狗」,所以他25岁当国不久,便把袁世凯撸了,让他回河南老家养病。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袁世凯还以颜色,被迫辞去摄政王之职,回家去也。

当然,这还没完,因为这个时候的载沣才28岁,还有大段的人生道路等著他去走。身为清王室要员和大清最后几年的实际统治者,他之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值得玩味。

大清和平灭亡后,载沣虽经历大起大落,心态却十分平和,深居简出,不再涉足政治。所以,当张勋于1917复辟的时候,载沣很不热心,置身事外。再后来,儿子溥仪打算去东北依靠日本人做皇帝梦,载沣也不支持。溥仪到东北后写信给父亲,说东北如何如何好,劝他也去。载沣犹豫良久之后虽然去了,却只待了1个多月就回了北平。显然,他认为日本人靠不住。对父亲的态度,溥仪很有意见,曾说:「载沣胆小怕事,难堪大任,无法给予儿子一点保护。」

说载沣不关心世事也不尽然,比如1948年解放军兵临北平时,他每天都通过收音机了解信息。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后的载沣已经把家族安全放在首位,活著就行,至于「发展」,还是算了吧。正如他辞去摄政王之职回家后对家人所说:「从今天起,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不少人说载沣无能,才导致袁世凯卷土重来,造成大清灭亡。这话有失公允。试问,不是载沣当政,换个人上,就能挽救大清?当然了,载沣确实能有不足,做摄政王时不过25岁,放在今天也就是大学毕业工作才3年。不过,也许应该提一提他早年做过的一件很有民族气节的事儿: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后,载沣被委以一件苦差事——专程代表清政府去德国道歉谢罪。德皇要其下跪,他就是不肯!当时的载沣,18岁。这个细节,不少人忘记了。

1951年,载沣病死,以没落皇族的身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