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建国十周年建成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人民大会堂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大型集会召开的地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从设计、建筑到装潢,耗时不到一年的庞然大物,却是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1张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厅、宴会厅、国家接待厅、金色大厅、各省代表厅等,都注重用大幅绘画作品进行装饰。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大会堂共收藏了1000多件作品,囊括了齐白石、傅抱石、关山月、潘天寿等著名画家的作品。

侯德昌:《幽燕金秋图》

画作长16米,宽3米,是迄今为止人民大会堂内最大的一幅国画作品。它也是央视出镜率最高的一幅山水画作品,十几年来,几乎每晚都会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2张

《幽燕金秋图》局部

1994年,中央决定对人民大会堂进行大修,东大厅包括在内。经过慎重考虑,有关部门选中了以画风雄强著称的侯德昌主笔,创作巨幅中国山水画。《幽燕金秋图》大致描绘由北戴河老龙头到居庸关一带的秋景。

此外,还有另外5幅作品:《松涛深处听泉声》和挂在常委厅的山水画《松瀑图》、东大厅的巨幅隶书《到韶山》、澳门厅的书法和山水画《黄山卧龙松》。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3张

《松涛深处听泉声》

刘晖:《迎客松》

人民大会堂正门,悬挂的巨幅国画《迎客松》是刘晖的代表作。巧合的是,人民大会堂贵宾接待厅内,也有一棵“迎客松”,却是一幅铁画,这幅铁画由安徽省著名新安派画家王石岑与新中国铁画艺术事业创始人储炎庆共同完成。铁画《迎客松》由200公斤熟铁,用最原始、最耗时、最耗工的锻钢技术锻造,它的每一节小树枝,由60到80枚松针为一组锻接而成,先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内陈列,后由周恩来总理决定移往人民大会堂贵宾接待厅。后来,这幅铁画有一些断裂和变形,大会堂管理处请来储炎庆的女儿储金霞前来修复“迎客松”。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4张

刘晖《迎客松》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5张

王石岑(1914-1996)与储炎庆(1902-1974)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6张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7张

周恩来总理等在大型铁画《迎客松》前留影

傅抱石(1904-1965)与关山月(1912-2000)

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落成了十大建筑,最宏伟的是人民大会堂。中央邀请全国各地著名画家来京,按建筑布景需要分别作画。原打算请傅抱石和关山月分别各画一幅山水,时从北门拾级而上的步入宴会厅必经之地的迎面开阔大墙上,因来不及布置大型浮雕,需改用国画替代,故请已经到京的傅先生和关先生合作,以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为内容,合作画幅大画,题目叫《江山如此多娇》,是周恩来总理定的。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8张

关山月与傅抱石共同创作《江山如此多娇》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9张

《江山如此多娇》

刘海粟(1896-1994)

中国近代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10张

《黄岳雄姿》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11张

《黄山狮子林》

潘天寿(1897-1971)

现代画家、教育家。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12张

《映日荷花别样红》

齐白石(1864-1957)

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13张

《子孙万代》

王俊松(1951—)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直),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北京市政协艺术顾问、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北京市东城美协副主席;历任安徽省第八、九届政协委员,安徽省中山画院(合肥)执行副院长兼秘书长。自幼习书画,长期从事书画艺术研究与创作,擅巨幅山水画,他的作品既有北派气势雄浑阳刚之美的风范,又有南派秀润华滋、气韵生动之灵妙,将传统与现代绘画技法自然地溶合,在山水画坛独树一帜。

他的巨幅山水画作品《黄河颂》镶挂在文化部一楼大厅,《大河奔流》《黄山晓色》曾相继镶挂在天安门城楼大厅正面,《黄河晨风》和《黄山迎客松》分别被中南海国家机关与民革中央镶挂收藏,《昆仑颂》镶挂在中国石油大厦主厅,《江峡长风》镶挂在交通部一楼大厅,以及国家机关、国家开发银行、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机关、火车站、高铁站、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要场所。多件大幅作品由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国外名士收藏。权威的《美术》杂志称“国家水准,写进历史”。被首都媒体誉为“为国家画中堂的大画家”。2006年,《迎客松》镶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门一楼接待厅。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14张

王俊松在人民大会堂作画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15张

黄廷海(1944-)

黄廷海是从南京走向全国的山水画大家,他独创的新江南山水画和深厚的学术理论著作,使他成为新金陵画派的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之一,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位杰出画家。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16张

黄廷海创作《江山永固水长流》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17张

《江山永固水长流》

陈可之(1961—)

中国著名油画画家。现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其创作颇有些记录现实、怀古抚今的味道。1997年,人民大会堂开辟重庆厅,以画三峡题材出名的陈可之被选中为重庆厅作画。《三峡晨曲》长5.7米,宽1.5米,是第一幅悬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油画。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18张

邱汉桥(1958-)

2006年,邱汉桥创作的以香山红叶为题材的巨幅山水画《金秋无际》悬挂于人民大会堂,成为首幅人民大会堂收藏的描绘北京风光的画作。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19张

《金秋无际》

陈清泉《气壮山河》

中国著名画家,现任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院山水画艺委会主任、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国际美术家联合会理事等职。其国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商务部、三军仪仗队、中国人民大学、银川美术馆等单位收藏。2011年,陈清泉的巨幅国画《气壮山河》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20张

《气壮山河》

刘国辰(1946-)《硕果累累》

国家一级美术设计师(正高教授),河南省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学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报社特聘书画家、东方艺术研究院特聘终身客座教授、文化部审定中国百杰美术家、中国百杰书法家、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21张

《硕果累累》

唐喦(1943-2010)《报春图》

著名旅美书画家、摄影家。唐喦的画以花卉见长,深得中国传统精髓,荷花、牡丹、竹都画得丰茂灵秀,尤其是他画的梅花,笔力遒劲,烂漫多姿,十分有品格。民间因他多画梅,给他起了“东方一枝梅”的雅号。《报春图》于2009年5月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22张

《报春图》

王成喜(1940—)

中国著名国画艺术家。《报春图》画作为1988年为人民大会堂所作,画面长8.5米×高3.2米。用红梅表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生机勃勃的景象,讴歌各族人民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23张

王天胜(1946—)

中国当代工笔田园画会副主席,北京工笔画研究会理事。擅长工笔人物画、山水、走兽。2009年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工笔画《鹤翔昌瑞》。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24张

《鹤翔昌瑞》

苏百钧(1951—)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2009年,受邀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绘制5.45米×3.02米的巨制《孔雀凤凰花木图》。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25张

《孔雀凤凰花木图》

卢志学(1941—)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教授。《山高水长》长6米,宽3.5米,创作历时近4个月,既显现了关东山水的浑厚大气,又纵情呕歌了祖国山河的雄阔壮美。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26张

《山高水长》

2011年6月,崔如琢接到人民大会堂的邀请,并提议画荷:“荷”,象征“和”,有“和谐”之意。荷叶的风,谐音“逢”,意为“和谐逢盛世”。八张丈二匹的画,每天画完一张,他用了八天就完成整体创作。2012年初,在盛大的仪式后,《荷风盛世》被正式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回廊北侧的墙壁上。八张画拼接而成,画心长18米、宽2.8米,装裱完成之后,长20米,宽度达3米多,画面总面积比其背面墙壁上的《江山如此多娇》要大三分之一。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27张

谢瑞阶(1902-2000)

曾用名谢宝树,号就简老人,笔名黄河老人。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书法家、教育家。

接待厅主墙面上的巨幅国画《大河上下·浩浩长春》由谢瑞阶创作。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28张

《大河上下·浩浩长春》

刘斯奋(1944-)《万岳朝宗》

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29张

《万岳朝宗》

陈奕纯(1964—)

中国书画院院长,中央中国画院院长。这一画幅巨大的作品,把雍容华贵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30张

《国色天香》

周秀廷(1928-2007)

著名画家。名祝南,号周醒,自谓“三紫山人”,生前任中国书画家协会顾问。《松鸽颂》屏风,1960年周秀廷所作。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31张

《松鸽颂》

张石园(1898—1959)

又名入玄,字克龢,一字蔼如,又号麻石翁,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擅山水画,其作工整森秀,笔力劲健,书法亦深具功力,对金石、瓷器、碑贴也颇有研究。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32张

《元江清秋》

马晋(1900—1970)

字伯逸,号湛如,又号云湖,别名伯远,早年曾用名马锡麟,室名湛花馆。1922年从金北楼学画,擅长画马,宗法郎世宁。兼擅花鸟画,又工书法、刻印,并工做风筝。解放前一直以卖画为生。解放后任北京画院画师。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33张

《孔雀松树》

王个簃(1897—1988)

名贤,字启之,吴昌硕入室弟子。曾任上海新华艺术大学、东吴大学、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美专教授兼国画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为全国政协三、四、五届委员。他三访日本,1985年访问新加坡,讲学并举行画展,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34张

《葡萄紫薇》

徐聪佑(1902—1989)

徐聪佑,女,别名徐慧,擅国画。1921年毕业于尚义女子师范学校本科。同年加入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师承金拱北,后任该画会评议。1949年后加入中国画研究会,1957年后被聘为北京中国画院专职画师。作品有《葡萄蜻蜓》、《紫藤双燕》、《秋葵》等。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35张

《梅花寿带鸟》

伍启中(1944—)

广东画院副院长。其画作《小鸟天堂》长3.1米,宽2.1米,于2005年1月26日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36张

《小鸟天堂》

许钦松(1952-)

一级美术师。现任广东画院院长。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部分作品由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等机构所收藏,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是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37张

《南粤春晓》

刘宇一(1940-)

擅长重大历史题材油画,代表作有《博爱颂:人类千禧交响诗》等。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宇一艺术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等七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38张

《伟业千秋》

除国画外,书法也是人民大会堂悬挂最多的艺术作品。

书法与铁术的完美统一:张志和、储金霞《中华颂》

这幅长达18米、高3.72米的巨幅铁艺书法作品《中华颂》,由国家行政学院张志和教授用榜书大字书写,国家行政学院魏礼群院长审定后,再由安徽芜湖铁艺大师储金霞女士携弟子将其锻造成铁艺书法。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39张

《中华颂》

苗培红(1949-)

又名培轩,号子牛,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卫戍区师职干部。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40张

《赤壁怀古》

张瑞龄(1936-)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多次作为珍品赠送外国元首和政要。

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丨人民大会堂 社会 第41张

《岳阳楼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