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真正的刀枪不入。

「刀枪不入」,在历代民间都有流传甚至是记载,其成分很复杂。乃至到了义和团手里,更加是「发扬光大」。明面上统一说的是,神拳一练刀枪不入,但种类大致为以下三种——

1.硬气功

自古民间不绝奇人,气功在中国历史中,尤其具有神秘色彩。比如武术中的「金钟罩」、「铁布衫」等等,要求人无时无刻锤炼自己的皮肉,动辄就要三五年才能有些成就。

这样的功夫,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挡刀剑。在今天,依然可以看到少林寺的武僧,或者是民间的功夫家,能用咽喉抵住金属的红缨枪头,把整根枪身挤压变形甚至断裂,而皮肉无损。

比如著名的拳首,心诚和尚,就是有史可查的「浑身气工」的武林好手。

然而,纵观其成员的来源,显然义和团里,此类横练的功夫一定是少之又少,更别说他们面对的可不只是冷兵器——管你几年功夫,洋人枪炮打来,一样撂倒。

▲ 硬气功

2.速成功夫

在入义和团以前,能有几个百姓能耗上三五年,练一身本领呢?老师傅们,有速成的方法。

「其习法时,贫者不受贽仪,有力者以京钱六千为贽,夜半跽而受业。燃灯焚香,取新汲井水供之。以白布画符箓,其符字鄙俚不经,有周公祖、桃花仙、金罩铁甲护金身等字样。传业者并不能书,或不识字,多遣人代书之。另授以咒,诵咒焚符,冲水令其跪饮,即于灯上吸气吹遍其体,复以砖、棍排击之。诵咒之夜即能御刀,谓诵久火器亦不能伤矣。大致略似运气之法,气之所至,猛击以刀可以不入,而稍一顿挫,则饮刃也」

简单说就是大半夜的,画符,念咒,跳大神,再用棍棒全身击打。义和团的大佬们是这么解释的:

「今天晚上,你就能抵御刀剑侵袭了;要是你能长久坚持下去,洋人的鸟枪也没法奈何你。」

老师傅们用刀使劲劈砍他们,果然破不开皮肉。但是,这显然也是老师傅的把戏,因为最后一句「稍一顿挫,则饮刃也」——稍微改了改力道,结果就皮开肉绽,可见之前只是老师傅刻意营造的错觉。

▲ 义和团符咒

3.江湖把戏

有义和团的人在人群中表演徒手抓子弹。

当时街面纷传,此系真正神团,众民眼见,用抬枪洋枪装药填子,拳民等皆坦腹立于百步之外,任枪对击,弹子及身,不惟不入,竟能如数接在手里以示众,众皆称奇,以为见所未见,奔坛求教者如归市。

尴尬的是,当场就有高人拆穿了他们的骗局。原来那枪里的子弹是面粉做的,一开枪,面粉喷散成了粉末,而袒胸的义和团拳民,就把手里提前捏著的铁丸亮出来。

总之,硬气功的高人,确实有,但大多是还是被洗脑的普通民众。战斗以前,都画符念咒,告诉他,只有心里完全相信法术,才能刀枪不入——如果你不幸受伤了,说明是你心不诚。

瞧!多高明的骗局。

甲午战后,全国都陷入了绝望混乱的场面,加上外国人疯狂占据中国领土,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百姓都愤然而起,建立大大小小各种民间组织。

义和团源自于义和拳,统一成义和团以后,得到了清政府的承认。慈禧甚至赏赐了30万两,封了首领张德成和曹福田以一品顶戴花翎。

在山东,青岛为德军占领以后,大刀会和义和拳在敏贤的领导下,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大肆拆除铁路、教堂,甚至屠杀传教士,总之白皮肤高鼻梁的洋人,见一个杀一个。从此,全国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开始成形。

正面来说,义和团就是底层人民在国难之间,奋起反抗的一股力量;但是另一面,以鬼神之说洗脑民众,以肉体对抗洋枪洋炮,总归是愚蠢的。更别说大肆拆铁路、教堂、新兴的学校,更阻碍了国力发展,山东甚至一度退回骑马驿站的落后通讯时代。

利与弊,孰是孰非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