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是北宋初期宋太祖下令编纂的一部史书,监修者为薛居正。这部史书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之一,主要记录的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其中五代最早的后梁政权是朱温篡夺唐王朝而建立起来的,被认为是正统的政权。但是后梁政权没有统一全国,甚至北方地区也没有统一起来。之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政权是顺著唐朝这一系统传下来的。五代政权被认为是这个时期的正统政权。

而前蜀、闽等十国则是唐王朝末期的地方性割据政权的延续。不但偏居一隅,国力也远没法与中原的五代政权相抗衡。受正统观念影响,史家定他们为僭伪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代十国是唐宋之间的大分裂时期。

其中包括中原黄河流域交替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以及其他地方的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合称【十国】。

因宋朝以前中国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首都)都在黄河流域(中原),所以五代明显比其他政权强一大截,并且梁、周分别承接唐、宋,故一般都认为五代是正统。

自嬴政称皇帝开始,皇帝就是天子的代称,天下只有有一个合法的正统的皇帝,这就是中国人的【正统】思维。虽然三国后出现了并立的皇帝,但基于正统思维,不同史学家会把非正统的皇帝降格处理,比如持魏国正统的陈寿《三国志》把蜀汉皇帝、东吴皇帝成为【主】,这个做法也被后世沿用,自认为正统的国家会把对方降格,客气一点的叫对方国主,不客气的直接称伪朝,甚至称为贼。

既然五代正统是主流,把十国成为僭越是很平常的事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