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看王勇论道。

屋大维创建罗马帝国之后,与罗马相邻的强大国家,就只有帕提亚帝国了。在两者之间,还有几个小国家,比如:亚美尼亚王国。这些国家要么是帕提亚的附属,要么是罗马的,可见帕提亚帝国的实力并不弱。

屋大维作为罗马皇帝,是有很大的雄心壮志的。他起初作为「后三巨头之一」,与安东尼,雷必达一起剿灭了凯撒的仇敌,干掉了一些政敌。后面三巨头分裂,屋大维先是干掉了雷必达,继而与安东尼争雄。随著安东尼被打败,屋大维统一了整个罗马,罗马的领土涵盖了整个地中海。这时在罗马帝国的东面,有一片富庶的土地,那是帕提亚帝国的领土。

屋大维始终没有发动征服帕提亚的战争,有几个原因,稍作分析一下。

第一,罗马帝国刚刚从混乱中走出来,重新实现了统一。国家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急需修养生息,重建经济。罗马人们经过了连年战乱,也希望和平。屋大维也明白,在统一战争中结束之后,自己的军队已成了疲惫之师。如果再发动对外战争,罗马士兵肯定会普遍厌战,若是保家卫国还好,可对帕提亚的战争是完全的侵略战争,军队会反对这场战争。

另外,罗马帝国实现统一不久,各地还有一些反叛势力,还没有彻底平定。如果新开战端,这些叛军若趁机在身后兴风作浪,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当前的重要事情是维持国内稳定。有一些实权派人物也没有完全臣服屋大维,他必须谨慎从事。

第二,帕提亚帝国还处于强盛时期,并没有衰落。罗马帝国若是强行进攻帕提亚帝国,恐怕占不到什么便宜。两虎相争,即使胜利者,估计也会伤亡惨重,可能还会被第三方势力捡了便宜。后面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罗马帝国的继任者东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继任者萨珊波斯,连年发动战争,导致精疲力尽,最后被阿拉伯人捡了便宜,把他们两个都征服了。屋大维是一个睿智之人,不会做得不偿失的事情。

早年屋大维曾在帕提亚帝国学习,深知帕提亚帝国军事很强大。尤其是骑兵,其「回马射箭」技术相当具有杀伤力,这都是罗马军队比不上的。另外帕提亚帝国具有广袤的领土,众多的人口,战争潜力方面并不比罗马差。

第三,与古代的治理能力,科技发展有关。即使屋大维把帕提亚帝国打败了,并且实现了吞并,罗马帝国对这样庞大的领土也很难治理,只有分封各路诸侯,这样很不稳定,稍有不慎,就会分裂。历史是证明了这一点的,前有亚历山大帝国,当亚历山大死后,不久就分裂了。后有蒙古帝国,很快分裂成了金帐汗国,伊尔汗国等四大部分。在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如此巨大的领土,根本治理不了。屋大维的罗马帝国根本吞不下帕提亚帝国,不发动战争是明智的。

屋大维没有发动征服帕提亚的战争,是进过深思熟虑的,因为统一地中海的广袤土地,并且把它治理好,已经到罗马帝国的极限了。战争没有爆发,是罗马之幸,也是罗马人民之幸。


帕提亚是比邻罗马帝国东境的东方君主专制国家,相比于罗马比邻的其他东方帝国,帕提亚的实力都是稳居上游的。屋大维即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之所以放弃征服帕提亚是多方面因素考量的。首先,屋大维是继承凯撒政治理想的人,以自己的方式建立了罗马元首制的政治体制,尽管凯撒死前有征服帕提亚的想法,但是凯撒绝不是一心只会打仗的人,他想建立的是罗马统治下的和平。因为此时的罗马帝国横跨亚非欧,疆域的广阔随之而来的是面临的敌人越来越多,所以在凯撒那里,征服帕提亚只是建立东方防线的前提,而不是征服之后,统治帕提亚,对于传统的君主专制国家而言,罗马一般的做法都是通过外交手段达成同盟协议的;其次,从凯撒一直到屋大维当上罗马第一任皇帝这一时期内,对帕提亚所有的征服行动,通通都是失败的,连罗马军的鹰鸠旗也被帕提亚夺去了,所以,帕提亚的军事实力非常强,能够与罗马几对抗衡。并且屋大维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指挥官,不像凯撒一样是一个天才型的领导者,所以,凯撒在人事安排上给他安排了得力助手阿格里帕,但阿格里帕是一个勇将,并不能担此大任,所以,在征服帕提亚方面,罗马尽管军力充足,但是没有征服的信心;最后,基于当时政治情况,也不允许屋大维抽调大部分兵力去征服帕提亚。屋大维上位,首先就整合了罗马西境的防线,从莱茵河到多瑙河防线刚刚建立,附近的蛮族和日耳曼人始终虎视眈眈的望著罗马,不列颠也一样还在征服当中,也要谨防西境这两个敌人。在帝国东境,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火药桶,最让罗马领导者头疼的还是犹太人问题,动不动就爆发犹太人叛乱的事件,所以,在犹太地区常年要驻守两三个军团对其进行监视。

综上,结合各方面因素,屋大维放弃征服帕提亚其实是一个明智的政治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给罗马带来稳定与和平。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

帕提亚帝国,是鼎立于当时亚非欧周边强国古罗马、迦太基,扼守著里海以南、波斯湾以北的庞大帝国。那么屋大维为什么放弃攻打帕提亚,简单的说因为听说是个聪明人。

聪明之处一:屋大维懂得轻重缓急、懂得两弊相衡取其轻。屋大维所处的时代,是共和制风雨飘摇行将就木之夜,屋大维想加强自己的权力,又不能迫害共和这个「外衣」,否则就跟格拉古兄弟的下场一样。

聪明之处二:帕提亚是翻版的迦太基。古罗马消灭迦太基的历程不可不谓之艰辛。从264年到146年,整整打了三次,才勉强地镇压下去,而且罗马本土也收到过迦太基将领汉尼拔的骚扰。而帕提亚帝国,则是比迦太基更难缠的对手,迦太基尚且如此,如果去打帕提亚很可能会使得古罗马的扩张之路受挫。

聪明之处三:维稳。罗马共和国后期,除了共和制的衰落,奴隶起义也是此起彼伏,公元前73年的斯巴达克起义使得前三头同盟焦头烂额,到1世纪初,叙利亚和巴勒斯他地区起义如家常便饭。此外,犹太人也不安分。所以,屋大维只有解决了内部问题,才有可能去料理外事。

综上,利益才是决定罗马战与和的砝码。与帕提亚作战不符合利益,所以屋大维不会出兵。


这个主要是罗马皇帝考虑了投资和收益问题,战争的背后是利益,没有利益的战争是没有必要的,罗马征服帕提亚是得不偿失的。


罗马的战斗力已经不行了,能守住之前的土地就不错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