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和宇文泰都来自北魏对付柔然戍边的六镇军人,作为同时代的两个相生相杀的对手,开始时的级别相差甚远。

说起这两个人就不得不提尔朱荣与贺拔岳,一代枭雄尔朱荣三年多就平定六镇叛乱,几千人马杀得葛荣十万大军落荒而逃。尔朱荣控制政权杀了乱政的胡太后,连续胜利让他过于托大,带了三十多人就进京觐见皇帝,被痛恨他的鲜卑贵族所杀,北方重又陷入混乱。尔朱荣的副手高欢,趁掌握军权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醉酒,骗取整顿散兵的权力,并集合人马打败尔朱兆成为北方新的霸主。

宇文泰此时还是平东将军贺拔岳手下小小的别将,尔朱荣以尔朱天光为主帅,贺拔岳与侯莫陈悦为副帅,领兵讨伐关陇地区的农民起义。宇文泰只是个步兵校尉,(相当于现在的营级)凭著和贺拔岳关系,两家同是武川镇军户头领,父执辈也算世交。镇压关陇地区的起义军时宇文泰立下不少功劳,贺拔岳也给予充分信任,事无巨细都交给宇文泰办理,宇文泰凭借能力迅速发展成独挡一面的将领。贺拔岳后来被侯莫陈悦偷袭杀死,下属的武川镇军队群龙无首,有人提出由宇文泰来统领,大部分将领更认可贺拔岳的弟弟贺拔胜。李虎(唐高祖李渊的爷爷)甚至越过敌占区到荆州找贺拔胜想请他过来主持大局。贺拔胜离得远,宇文泰却在局势还不明朗,朋友劝他不要过来时赶到军中,稳定局面,率领大家打垮了侯莫陈悦,成了关陇地区新首领。

宇文泰和高欢比较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关陇地区经过南北朝乱世人口凋零,经济方面和富庶关东地区更是没法比较。军事上宇文泰继承贺拔岳带领的以武川镇兵户为主加上关陇地方豪强世家的人马约三万,后来李弼率领的原侯莫陈悦的部队一万多,以及北魏孝武帝元修投奔西魏时宿卫的士兵一万多。(北魏是鲜卑族以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当兵,汉人种地,兵源有限。)和高欢比起来宇文泰的兵力可以说是相差悬殊,所以一开始就是高欢趁著关陇大旱缺粮几次率军进犯想要一举消灭宇文泰一统北方天下。

宇文泰是缺兵少粮,资历浅对手下将领的号召力也不强,和兵强马壮的高欢相比是时时刻刻处于劣势,危机感一直笼罩在头上。既然危机四伏宇文泰不得不想办法解决,于是建立了「八柱国」和「府兵制」。「八柱国」宇文泰作为八柱国之首地位超然,另一个西魏皇族的元欣是装点门面的,实际是六柱国下辖十二将军,每个柱国下辖两个将军。这些人汇集成了一个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政治集团,「」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建立了四个王朝,开创了隋唐盛世。关陇集团建立也是宇文泰本身威望不够,对军队控制力不足情况下,与将领们达成一个分享权力,休戚与共的利益集团。「府兵制」也是因为西魏兵源不足,不得不向关陇地区的汉族百姓征兵的措施,由此西魏逐步摆脱劣势。

通过潼关之战、沙苑大战、邙山大战双方互有胜负,宇文泰从最初兵力上的捉襟见肘,全面守势,到后来的势均力敌。但随著高欢的死,西魏对东魏迎来了反转时刻。高欢死后几个儿子都是荒淫无道之辈,高欢下面的大将候景发动叛乱,把东魏搞得鸡飞狗跳,又跑到南朝去祸害江南的梁朝。

候景叛乱使北齐和梁朝自顾不暇,北周趁机夺取南梁的襄阳、汉东、益州地区,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而宇文泰指定的接任者宇文护比较靠谱,儿子北周武帝宇文邕更是神武,打败北齐统一北方。


一代雄主宇文泰和高欢,可谓是针锋相对、各领风骚。虽然二人都未能在有生之年登基称帝,但是其实力早已逾越两魏,俨然就是国家最高统治者

那么,到底伯仲之间,二人是如何排名的,而为何账面实力上略高一筹的北齐却最终为北周所灭?这其中牵扯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北周有一个宇文邕的明君,而北齐却只盛产禽兽

作为对方一生的敌人,这对命中的宿敌,究竟谁更优秀?这倒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各拥半壁江山的二人,一生都在斗争中度过——雄才大略,勇武过人

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似乎不存在于二人之中,但是依照最终的结局,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点卡的上,因为死亡的先后顺序,注定了高欢要被迫成为「周瑜」,当然了宇文泰赶不上诸葛亮,却也不差

作为尔朱荣的副手,高欢的实力非常强劲,在尔朱荣被诛杀后,迅速嗅到危险的高欢趁乱逃离尔朱一族,为自己日后的发展保存了实力,随著尔朱兆的败亡,宇文泰逐渐成为六镇之首,作为西魏时期最为重要的八柱国盟主,宇文泰牢牢的掌控著手底下的这些大军阀,仅凭这一点就能证明其实力非同小可,而由其建立的关陇集团作为当时最强大的军阀组织,一直控制整个华夏的发展,直至武则天期间才逐渐没落,风光了将近两百年之久,这一切离不开宇文泰的苦心经营

高欢也不甘示弱,为了能和宇文泰分庭抗礼,他扶持了新皇帝建立东魏,并成为实至名归的第一统帅,在其掌权期间,多次和宇文泰进行对抗,二人各有胜负,朝内则是积极培养自己的党羽,为其子高洋取代东魏自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高欢此人在历史上并不如宇文泰知名,但是其雄才大略的军事水品和战略眼光却不亚于宇文泰

曾多次交锋的二人,互有胜负,前期宇文泰多次击败高欢,而在最后一场战争,也就是邙山之战中,宇文泰全军覆没,标志著二人最终的征战画上了一个句号,以高欢的胜利圆满结束

分别由二人后代建立的北周和北齐,实力对比究竟如何

为何一分两半的魏国,会在实力上有差距?这要从地理位置和当时的环境去分析。先说宇文泰手中的西魏,由于地处关陇且连年征战,缺兵少将的宇文泰不得不自立更生,于是他创立府兵制,并且搞出来八柱国这样一个说法,一时间拉拢了不少人心,也让各个部落军镇都乐意为他卖命,可以说在初期宇文泰虽然处于劣势,却不停的在积蓄力量,进行各方面的发展

再看看高欢手中的东魏,地处东方,坐拥河南、山东等地,本来是有很大的优势的,而高欢这个人也比较善于控制人心,可以说东魏也在有条不紊的运作著,虽然高欢经常对西魏作战,但实际上对于国家根基的影响不大,差距缩小是不假,但是从起跑线来说东魏是有优势的

变化出现在了高欢死后,其子高洋迫不及待的登上帝位,赶走了皇帝,这一行为著实已经在先手上输了,在加上高洋荒淫无道,甚至说非常变态且残忍,杀伐重臣宗族也让北齐的统治根基开始动摇,可以这么说,从他继位的那一刻开始,实力的天平已经开始倒向西魏一方了

反观宇文泰,则是挑选了一个非常优秀的继承人宇文护,其孙宇文邕则更是英明神武,相较于号称禽兽王朝的北齐诸帝,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难分伯仲的宇文泰和高欢,胜负的悬念就留给了后人

军事水平上,由于二人各有胜负,所以很难定论谁更强,但是以结果论,高欢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关于国家治理方面,二人也各自都有自己的方针策略,也都算得上是治国有方,还是以结果论,宇文泰所创立的府兵制和一手搭建的关陇集团,要比高欢为后代打下的基础,好的多

四个二对俩王,谁能打赢还真的不一定,那就看持牌人的水平了!于是乎率先上场的高洋,顺手就甩出了王炸,只可惜炸的是对方的一对三,所以北齐的最终覆灭是有原因的,源于其统治者的荒淫无道

高洋人称醉横暴君,一是因为他喜欢喝酒,而且一喝就醉,不仅如此酒品还不好,喜欢酒后杀人,而且手段非常残忍,对象也非常广泛;什么杀美女取琵琶骨做琴,将自己的亲兄弟扒光了关在笼子里拿枪捅,反正很黄很暴力在他这儿发挥到了极致,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变态

反观北周建立者宇文护,就靠谱的多了。高洋在位时间不长就给兄弟干掉了,要说北齐皇族是不是因为遗传,一个比一个黄,一个比一个暴力,获封禽兽王朝不说,硬生生的给自己家的忠心大将逼反了,国力收到了严重的削弱。北周在宇文护之后,则是出了宇文邕这样的好皇帝,有能力有水平,灭北齐自然是手拿把攥

作为南北朝时期的绝代双骄,宇文泰和高欢,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代英主,虽然他们在有生之年并未称帝,但其权势早已超越皇帝,西魏和东魏也早已不再姓拓跋而是姓宇文和高,只可惜二人最终没有完成对宿敌的致命一击——也就是完全击败

但是,从其教育继承者的角度来看,宇文泰则是完胜高欢,虽然高欢之子高洋在继位之处也励精图治,把北齐治理的井井有条,但很快却走上了暴君之路,一去不返。而其继任者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终导致北齐为北周所灭

曾意气风发,挥毫写下《敕勒歌》的高欢,也未曾想到自己死后会是这样的结局吧!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从,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高欢和宇文泰是我国南北朝末期,北方的两个著名的政治家,二人分别割据一方,堪称当时的霸著,二人建立的势力最后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最终原本弱小的北周却消灭的北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单是从北齐和北周的军事斗争来看分析北齐不敌北周的原因,是十分片面的。战争尽管离不开军事将领的军事能力,决定战争成败的最关键因素,还是两个政权背后的经济实力,政治局面。下面简要的分析一下北齐最终被北周小面的原因。

1 地理位置的不同,北周控制关陇地区和如今的四川等地,这些地区自古便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地,只要局势稳定,经济生产不受影响,那么经济效益还是可观的,特别是四川号称天府之国,秦国正是远征巴蜀后,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北齐的地理位置比北周也毫不逊色,北齐占据这今天的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也是主要的粮食产地,甚至可以说,北齐比北周的地理位置更好,顾北齐初期经济实力强于北周。

2 政治措施不同

政权的统治者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起到的作用的无法替代的,宇文泰在夺取了实际权力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正月,宇文泰又推出了一套由汉族士人苏绰、卢辩依据《周礼》制定的新官制,通过新的官制,宇文泰将大大扩大了中央集权,有助于政府命令更好的下达,同时加强了政府对下层控制,有助于营造安定的环境。在军事上,西魏宇文泰于大统八年(542)把流入关中地区的六镇军人和原在关中的鲜卑诸部人编为六军。府兵制的确立,最重要的是将汉人和鲜卑等少数民族军队联系起来,减少了军队内部的互相争斗,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宇文泰将关陇地区的汉族大家族和少数民族大家族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利益捆绑的方式,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关陇集团。这些措施,为北周未来政治团结,社会安定奠定了基础,社会安定后,经济发展,北周实力不断提高。

反观高欢的北齐,高欢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稳定局面,发展生产,但是远远没有北周采取的彻底。高欢一直没有将汉人和少数民族联合起来,而是一直坚持胡汉分开,这为国家的内斗买下了隐患。同时,高欢虽然也采取反腐败的措施,但是不彻底,不坚持,最后不了了之。

不同的方针政策下,北周和北齐两国的发展出现很大不同,一个如青年人蒸蒸日上,一个则是如同老人,气息奄奄。

3 最后,是北齐和北周的继任者的不同。周武帝宇文邕推行均田制,改进和发展府兵制度,将府兵指挥权从中外都督诸军事府收回由皇帝掌握,并开始招募均田户农民充当府兵,扩大兵源,充实军事力量,宇文邕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与此同时的北齐统治者呢?是著名的昏君高纬,他在位时,腐朽的北齐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他自己仍然荒淫无道,导致北齐军队衰弱,政治腐败,尤其最大致命伤是诛杀名将高长恭、斛律光,这使得北齐失去得以抗击北周侵略的有能将领,北周来攻,齐军大败,周军不久破北齐京师邺(今河北临漳),高纬慌忙将皇位传于自己8岁的儿子高恒,然后带著幼主高恒等十余人骑马准备投降南方的陈朝,但他们刚逃到青州(今山东青州)就被周军俘虏了,被北周封为温国公。

可以说,北周之所以能过灭北齐,原因是复杂的,最重要还是两个政权措施的不同,以及后任统治者是否励精图治有关。


很多朋友不怎么了解南北朝的历史。更不了解高欢和宇文泰。关于这两位宿敌的故事可谓是可歌可泣!非常值得一说。下面我就用最简洁的描述和适应场景的配图,带你了解南北朝时期的绝代双骄,高欢——宇文泰。

南北朝时期是古代中华大地的又一次大分裂时期。既然分裂就要大一统。既然大一统就肯定会有有能力大一统的王朝。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南北朝时期的绝代双骄——高欢和宇文泰。

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位当时的风云人物。 宇文泰,字黑泰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出色的军事家、军事变革家、统帅,西魏的实践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 宇文泰掌权期间,对内团结各方,廓清政治,创府兵制;对外立足关陇,争战东魏,蚕食南梁。奠定了其身后关陇政权一统天下及隋唐王朝强盛的根底。

高欢,字贺六浑,没落的贵族子弟。鲜卑化汉人。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南北朝时期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高欢为人深沉,富于机谋,极具军政天赋。善识人用人,不问位置上下,唯才是举。治军严明,将士乐为效死。

第一次交锋,小关之战, 宇文泰大获全胜。

第二次交锋,沙苑酣战 宇文泰再次获胜。

第三次交锋河桥之战 ,高欢于劣势情况下惨胜。

第四次交锋邙山之战 ,高欢一雪前耻,宇文泰全军覆没。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两个老冤家,你来我往,胜负各 半。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这几场战争都是非常极致的。如果把这两位主人公拍成影视剧一定特别精彩。(好像跑题了)

言归正传,高欢的收官之战在玉璧,就是著名的玉璧之战。一生追求完美的高欢很遗憾在这次战役中没能达到理想效果。 高欢率领东魏十万大军日夜不停地进攻玉璧 。东魏大军对玉璧城苦苦攻打了五十余天,战死以及病死的士兵总共达到七万人。高欢的智谋用尽了,也未攻下玉璧城,他又气又急,一病不起。 高欢从玉璧返回东魏的途中,传言说韦孝宽用定攻弩射杀了丞相高欢,西魏的人听到这一传言后,也发布敕令说:「强劲的努一射,凶恶的人自然就死掉。」 高欢听到了这些话,艰难的坐起来召见大臣们,他让斛律金作了一首《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高欢自己也跟著乐曲和唱,悲哀之感油然而生,不禁痛哭流涕。 回到晋阳不久高欢就于公元547年死病死于自己家中,终年52岁。一代枭雄陨落。

高欢和宇文泰是宿敌更是宇文泰的命中克星,高欢不死,宇文泰的心腹之患就无法除去,宇文泰是食之无味,睡之不安。

高欢去世的消息 消息传到宇文泰那里,宇文泰居然在朝堂上高兴得手舞足蹈,连问三次:高欢真的死了?士兵的回答都是:是的。宇文泰拍掌叫好,情绪失控抱著报信的士兵又亲又吻,十分的失态,宇文泰放下士兵后,突然又嚎啕大哭起来。

(影视剧配图)

公元556年,宇文泰猝于北巡途中。他们两个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东魏占有优势著西魏,宇文泰有几次还差点被俘。高欢也几次被宇文泰大败,所以不存在谁打不过谁的问题。至于打得过打不过那又是他们的后代各自建立的王朝,北齐和北周之间的故事,主要是高欢死后除了高橙和的高洋比较有本事之外,剩下的一代不如一代,荒淫无道,天怒人怨,反观北周,宇文泰的后代却急剧上进心,励精图治。所以北齐灭亡是天道所指,民心所向。至于其他地理位置和什么民间传言都不是北齐灭亡的主要因素。

高欢和宇文泰, 两个人斗一个辈子,可谓是战场上老朋友了。为了各自的利益阶级,戎马一生,相爱相杀。到头来不过是江山笑英雄,黄土立白幡。

一生征战疆场,势要一统江山,可千百年来江山就立在哪儿,从来不属于哪一个人,此情此景更应该配上杨慎的一首《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这两位当时的风云人物人物,大手一挥,即可调军千里。

剑锋一指,即可令千军万马直捣敌营。

可到头来受苦受难的终究是那芸芸众生,黎民百姓啊!

正可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原创内容,谢谢阅览!

如有疏漏,烦请斧正!


唉!西风压东风。好象历史规律。北周在西,北齐在东,周灭齐象注定的。


高欢的军队人数多,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也强,但是人心不齐,高欢自己也不是什么明主。宇文泰虽然兵少,但是他据守关中天险,占地利,在关中盘踞多年,势力根深稳固,宇文泰又很会笼络人心,士卒都愿意为他卖命。这是人和。高欢拥立的傀儡皇帝逃到宇文泰那里,让宇文泰成了拥护正统的忠臣,这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让自己成为正义的一方,以有道对抗无道,这是天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