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典神话传说体系,其实主要来源于三部书籍。

《山海经》

《淮南子》

《西游记》

大家不要怀疑,确实就是这三部书。

女娲的传说,最早也见于《山海经》中的故事。

做为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上古正神,关于女娲的传说,千百年来层出不久,甚至有些说法还相互矛盾。

因此不同的典籍对于女娲的记载不同,也是情理之中。

那么有关女娲造人的传说,最早是来源于《太平御览》中的《风俗通义》一篇,主要讲述了女娲捏黄土为人,后来感到有些劳累,便用绳子甩泥巴成人。

而题主所说的封神演义,却是明末许仲琳写的一部小说。

书中的女娲,可以理解为是作者创造的一个人物,有著鲜明的人物特征,并不能和古典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大神划等号。

只能说是小说家以传说中的女娲为原型,所创造出来的小说人物。

毕竟女娲在小说中的表现,并不符合女娲在我们心中大地之母的形象。

而题主所说的在《封神演义》之中,女娲只有补天之功,应该是源于第一回中老丞相商荣的一句话。

商容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当时的情形是,众臣劝纣王到女娲宫进香,纣王问女娲有何功德,这才引出了商容这段话。

商荣说的意思,很可能就只是举了一件女娲最大的功德,其他相对的小事就没有说,但不代表就没有其他的事。

这就好比二领导想要向大领导推荐一个下属,大领导问这个下属有什么能力。

那二领导肯定会说拿出几件这个下属最成功的事情告诉大领导,总不至于把这个下属昨天扶老奶奶过马路也说出来吧。

所以说,题主应该是曲解了商容的意思了。

我是@盗帅夜留香YE,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文史话题。


有完整详细历史记载的秦末到现在的历史和小说,虽然也是典籍,但跟女娲造人这种神话和远古传说,就搭不下边儿了。

最早记载女娲造人传说的书是《山海经》,这本书流传于远古传说、三皇五帝、夏商时期,最终成书于西周时期,因为,这时期,中国的语言文字才真正形成,结束的口口相传的历史,不过,可惜只有只言片语。而最早完整记载了女娲造人整个过程的书,则是《淮南子》,成书于西汉时期。

而在《山海经》成书之前,女娲造人、补天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好几千年之久,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

最后,问主有个误读,《封神演义》中,女娲补天、造人都提了,补天不说;造人,一开篇就提了,女娲可是人类祭祀的始祖啊,这不是造人之功,是什么?


谢谢邀请!

女娲造人的传说最早记载于《山海经》里,司马迁著《史记》时到实地访古后也有记载。

至于《封神演义》为什么只宣传女娲的补天之功,是因为《封神演义》是神话小说,是附会的情节。


请百度女娲,里面有女娲传说的确切记载。另外说一句,女娲本来是中国汉族和南方各个少数民族共同的创世大神。屈原的《楚辞》的天问,写到连神都是女娲造的,不知道女娲是谁造的?

在先秦传说,女娲的地位就跟基督教的耶和华一样,一切都是他造的。盘古是汉朝以后才出来的,从此女娲开天辟地的功劳被盘古夺去。


《淮南子77有《女娲补天77


小可在这里谢过邀请。

在公司里面说女娲娘娘他有补天之功,确只字未提,女娲娘娘造人的事迹作者或许有他自己的考量吧,毕竟处于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

毕竟,事件的起因是。纣王去女娲宫祭拜女娲娘娘谁知那纣王淫兴大起留下了一首亵渎女娲娘娘的诗词将娘娘惹怒方才导致后来女娲娘娘用招妖幡唤来轩辕坟的三妖加速商朝的灭亡,

对于只字未提女娲娘娘造人之功德可能也是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君权时代并且男尊女卑的思想音响下成书有一定的关系吧


关于女娲造人最早最明面的记载应该《风俗通义》。而《封神演义》只是想像中的长篇小说其主要的路线并不是这些已经被视为上古之神的存在,至于为什么没有写出女娲为人之始母有造人之功,可能是涉及古代伦理,所以女娲派出妲己破坏商纣原因是亵渎、不敬神灵。


都是民间传说,封神演义也是许仲琳老先生整理民间传说写下的。好多关系都理不清,比如书中写的西方教不一定就是佛教吧?有什么证明呢?都是乱编上去的。


那吋代《心说经》传前四幅图有缘知一二连,无内容加因战灭文所口唯注泣意演义,卦绅士疯人也!


谢邀,对此问题不太了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