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木一世界,每个人的生活皆是尘世间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无论他是否是伟大的存在。马克思亦是其中之一。

  谈及马克思,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尤其是70、80后,更是熟悉有加。记得小学时候教室的墙壁上不仅贴有马克思的油画,其中还有一篇课文,专门介绍了他的故事。

  马克思一生热衷哲学,他提出的很多高深理论常人根本读不懂,但也正是他的理论,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政治走向。

  很多人只知道,马克思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恩格斯是好朋友,尤其是他的《资本论》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但是对于马克思传奇的一生,知之者甚少!

  今天作者借此,就与大家简单分享一些关于“马克思”的生平故事。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小时候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它是家中最调皮的孩子,还经常欺负他妹妹。在上学时,很多同学都惧怕他,因为马克思文学好,只要同学做了不好的事,他就会写讽刺诗去讽刺同学。

  马克善于思考,总喜欢刨根问底,从小就显露出了对哲学的浓厚兴趣。马克思17岁进入了波恩大学法律系,父亲原打算让他毕业后成为一名律师,但马克思却一直迷恋于哲学和文学创作,这事被他父亲知道后,父亲就认为他是个典型的“叛逆少年”。

  青春是优美音符中的一段字符,是电影中唯美的一幕,是一颗心的懵懂,是爱情的懵懂。同样,18岁那年,马克思喜欢上了一个叫燕妮的女孩。

  马克思的父亲与燕妮的父亲是旧交,他与燕妮的相处,可以说是青梅竹马。燕妮天生丽质,家世显赫,是很多人心中的女神。

  在追求燕妮的道路上,马克思也算是费尽心思,常常为了写出更好地情诗,而废寝忘食,别出心裁。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燕妮答应了他的追求。后来马克思到国外上学,两人依然是鸿雁传书,一去多年。

  1843年,马克思与燕妮结婚,两人还曾前往克罗纳茨赫度蜜月。爱情很浪漫,现实很骨感。成婚后,马克思与燕妮居住在一个简陋的小房子里。马克思是精神上的贵族,物质上的乞丐。正是因为马克思沉迷于探索哲学,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婚后二人生活非常拮据。

  每一个纯粹的艺术家,都是生活的低能儿。马克思疯狂的痴迷于哲学研究,所以根本顾及不到生活的压力。当时,他的好友恩格斯常常寄钱给马克思,在他的孩子们看来,恩格斯就是他们的第二个“爸爸”。然而,别人的帮助终归是有限的。

  1881年,燕妮去世。年迈的马克思悲痛至极。这时候他才知道他亏欠燕妮太多了。但是心中的政治哲学梦想一直不灭,没过多久又走出了悲伤,继续他的哲学研究。

  1882年,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他在在为《共产党宣言》的俄译本作序。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积劳成疾,在安乐椅上溘然长逝,享年65岁。

  马克思是伟大的,看似平凡的一生,却有着数不尽的传奇。他与恩格斯共同探索政治思想,最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的学说体系。

  读者们,关于你心中的“马克思”,有怎样的看法呢?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