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未名四老之一金克木的女儿在回忆他父亲的时候说:他父亲那一代人辛亥革命前后出生的人,幼年的时候他们就接受传统的私塾教育,等到他们长大之后又受过早期的西方启蒙教育。对他们那代人来说,文言写作一点都不困难·····开会的时候,有人用文言做笔记,有人用英语做笔记,所以会后写报告的时候能大致上知道会议的整体内容。

从以上的文字上面我们就可以知道,那些人是旧式教育与新式教育的结合的产物。

他们从小熟读四书五经,给他们授课的人都是一辈子都在读古书的人。传统的教育方式固然不能被今天的人接受,但是也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中国的学问偏向人文,所以人们没有太多的技巧而言,踏踏实实读书背诵是必经之路,一切方法上的手段都是建立在熟读成诵之后。当基础打好之后,就算不能够成为大师级别的人物,平日里面做文章,引经据典都不过是雕虫小技。

他们接受的西式教育当然不能够和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比,但是在那个时候已经算得上是先进的了。而且能够成为大师级别的人物,除了具有天赋或者拥有家学渊源,家里面的财力也比较雄厚,能够有机会让他们出国进修(也有考取公费留学的),但是在那个教育有地域歧视的时代,能够接受西方的教育已经超越一般的人了。最熟悉的陈寅恪,他的祖父和父亲就是非常有学问,而且家里面很有钱,所以十四岁的时候,陈寅恪就东渡日本开始了留学生涯,一直持续到三十几岁回国。如果没钱,长达十多年的学习是不可能完成的。有很多留学中途只能返回,就和家里的经济形势有关。

除了上面的两点,就是这些人生长在一个乱世之中,他们骨子里面还有兼济天下的雄心,看到自己的国家满目疮痍,是发自内心的悲伤,而竭尽全力为国家出力。他们对于学问有保有浓厚的兴趣。除了研究自己的专业之外,还涉猎其它领域,陶冶他们的情操。

而且有一件事情也是很悲观,这些学贯中西的人以后不会成批出现了,看著他们渐行渐远,我们只能表示敬意。


民国大师多为国学大师。

民国时期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殊历史时期,受到清朝尊儒读经的旧式教育体系的影响,对国学经文之类的功底十分深厚,因此,民国时期的大师多以国学、经文、书画、艺术等方面见长。

民国时期处于乱世,社会的动乱,造成了更多的普罗大众接收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能够识文断字的少,能够博古通今的人更少,因此,有文化有知识有个人见解的人成了稀缺资源,比较容易被人们推崇,这样就出现了很多大师。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一直推崇的是文人治国,在国家危难之际,往往是文人们开始振臂高呼。文人的傲骨,忧国忧民的思想促使他们去思考如何富国强兵,如何抵御外辱,如何唤醒民众。因此,很多大师都在某些领域起到了领导作用。

文化的多元化,开阔了文人的思维,促进了学术的交流,取长补短,各抒己见。清政府被推翻,传统的儒家学术全面崩溃,留洋海外的学生带回来欧洲、美国、苏联等新的学术思想,各种思想混合在一起,大家都在寻找一种新的思维学术,思想上的开放,给了大师成长的环境。

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