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未名四老之一金克木的女兒在回憶他父親的時候說:他父親那一代人辛亥革命前後出生的人,幼年的時候他們就接受傳統的私塾教育,等到他們長大之後又受過早期的西方啟蒙教育。對他們那代人來說,文言寫作一點都不困難·····開會的時候,有人用文言做筆記,有人用英語做筆記,所以會後寫報告的時候能大致上知道會議的整體內容。

從以上的文字上面我們就可以知道,那些人是舊式教育與新式教育的結合的產物。

他們從小熟讀四書五經,給他們授課的人都是一輩子都在讀古書的人。傳統的教育方式固然不能被今天的人接受,但是也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中國的學問偏向人文,所以人們沒有太多的技巧而言,踏踏實實讀書背誦是必經之路,一切方法上的手段都是建立在熟讀成誦之後。當基礎打好之後,就算不能夠成為大師級別的人物,平日裡面做文章,引經據典都不過是雕蟲小技。

他們接受的西式教育當然不能夠和我們今天的基礎教育比,但是在那個時候已經算得上是先進的了。而且能夠成為大師級別的人物,除了具有天賦或者擁有家學淵源,家裡面的財力也比較雄厚,能夠有機會讓他們出國進修(也有考取公費留學的),但是在那個教育有地域歧視的時代,能夠接受西方的教育已經超越一般的人了。最熟悉的陳寅恪,他的祖父和父親就是非常有學問,而且家裡面很有錢,所以十四歲的時候,陳寅恪就東渡日本開始了留學生涯,一直持續到三十幾歲回國。如果沒錢,長達十多年的學習是不可能完成的。有很多留學中途只能返回,就和家裡的經濟形勢有關。

除了上面的兩點,就是這些人生長在一個亂世之中,他們骨子裡面還有兼濟天下的雄心,看到自己的國家滿目瘡痍,是發自內心的悲傷,而竭盡全力為國家出力。他們對於學問有保有濃厚的興趣。除了研究自己的專業之外,還涉獵其它領域,陶冶他們的情操。

而且有一件事情也是很悲觀,這些學貫中西的人以後不會成批出現了,看著他們漸行漸遠,我們只能表示敬意。


民國大師多為國學大師。

民國時期屬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殊歷史時期,受到清朝尊儒讀經的舊式教育體系的影響,對國學經文之類的功底十分深厚,因此,民國時期的大師多以國學、經文、書畫、藝術等方面見長。

民國時期處於亂世,社會的動亂,造成了更多的普羅大眾接收教育的機會大大降低,能夠識文斷字的少,能夠博古通今的人更少,因此,有文化有知識有個人見解的人成了稀缺資源,比較容易被人們推崇,這樣就出現了很多大師。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帝制,一直推崇的是文人治國,在國家危難之際,往往是文人們開始振臂高呼。文人的傲骨,憂國憂民的思想促使他們去思考如何富國強兵,如何抵禦外辱,如何喚醒民眾。因此,很多大師都在某些領域起到了領導作用。

文化的多元化,開闊了文人的思維,促進了學術的交流,取長補短,各抒己見。清政府被推翻,傳統的儒家學術全面崩潰,留洋海外的學生帶回來歐洲、美國、蘇聯等新的學術思想,各種思想混合在一起,大家都在尋找一種新的思維學術,思想上的開放,給了大師成長的環境。

不足之處,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