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历史上,王爷无疑是高高在上的,而在不同的朝代对待王爷们的态度和政策也是大不相同的,而有趣的是明朝和紧随其后的清朝两个朝代在对待王爷的态度上完全相反。在明朝的时候王爷不准进京,而清朝却不让王爷出京,那么这两种手段到底谁更高明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明朝制度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明朝时将王爷们分封到各地,而这也会导致各地的藩王拥兵自重。当初明朝将王爷们分封出去就是希望这些王爷可以维护一方的安宁,不过为了维护领地藩王们就必须要训练精兵,结果这些王爷们都有了强大的实力,加上天高皇帝远,中央对他们的控制力也会下滑,正因为如此朱棣才能发动靖难之役。

  而清朝的时候制度就和明朝完全相反,王爷们通通不能离开京城,王爷们每天都生活在皇上的眼皮底下,这样就不会出现明朝那样对王爷控制力不足的情况。但是将王爷们都放在京城,也会让这些皇室宗亲可以轻易地干涉朝政,所以清朝皇子间的斗争也是最为激烈的,而且这些皇亲国戚中也有不少贪腐之人,所以其实清朝的制度也并不那么完美。

  但是相较于明朝的制度,清朝对待王爷的另一项政策可以说是全方位领先,那就是清朝除了少数的铁帽子王之外,世袭的爵位是会慢慢降低的,最后也会变成贫民,而明朝的时候皇族所有的后代都会有世袭的爵位,而且他们也会从朝廷那里领取俸禄,活脱脱就是朝廷的吸血鬼,这样尾大不掉的皇亲国戚也是明朝末年衰败的原因之一,因此整体来看还是清朝对待王爷的制度更胜一筹,不知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