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山位于隰县以北、交口县城西15公里的石口乡桥上村,海拔1800米,地处一地质断裂带上,裸露的悬崖石壁高数十丈,呈弯曲条带状分布,构成云梦山的主体。云梦山文化底蕴深厚,相传春秋战国时代纵横家鼻祖鬼谷子曾在这里修道,留存有讲经洞、孙膑洞、龙泉洞等大量文化遗存。云梦山林木茂盛,谷深幽静,山峰云环雾绕,有云山梦境的味道、故名。这里最值得称道的是绝壁庙宇、天然岩洞、峭壁悬棺和悬崖飞瀑,这些无不是大自然的馈赠。「谁云名胜仅天台,此地帘岩曙色开。洞里无天云自霭,峰头有日雨时摧。野僧采药沿崖走,好鸟衔花傍水来。乘兴登临遥极目,恍似二岛一蓬莱。」出自《隰州志》的诗句也生动地描绘了云梦山的壮景。云梦山最著名的岩洞,要数龙泉洞、鬼谷洞、孙膑洞和庞涓洞。云梦山的左上方,有一大壑口,古称龙泉。泉水从石壁上飞泻而下,形成瀑布,直冲谷底深潭,犹如水珠帘挂在天然石窟门上,甚为壮观。古碑文称其为「水帘洞」。到了严冬,滴瀑成冰,水落冰增,冰堆成塔,人称「冰瀑」。「冰瀑」或丈许,或两三丈,最高时达七十多米,玲珑剔透,晶莹奇妙,吸引了众多游客,是旅游观光不可缺少的美景之一。


云梦山位于交口县石口乡境内,吕梁山脉中部,距交口县城7.5公里,海拔1980米。这里峰峦叠嶂,云蒸霞蔚;飞瀑溅玉,山野珍奇;丹崖峭壁,险峻幽美。素有「云梦仙境」之称,是著名的道教发源地之一。

在这座山上,建造有天王殿、三清观、玉皇庙、财神庙、水母娘娘庙、五种老宗庙等,及局部残留壁画,大都建于元、明、清。据元代碑文记载:「重耳(晋文公)居此,筑蒲子城也」。鬼谷子曾在此讲学修行。

大凡到过云梦山的人,无不对这里岩洞葬的起源颇感兴趣。在云梦山有不少岩洞葬的存在,这种葬式在黄河流域十分罕见。云梦山岩洞葬基本上是在人迹可至,但较为隐蔽的山涧洞穴中,即便是当地人也很少知晓这些洞穴中葬有人。这种颇具神秘色彩的葬俗文化在我国长江流域称之为崖葬或崖墓,是汉代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富地方特色的墓葬形式。

近代以来,由于战争与社会的动荡,云梦山及山上的建筑物曾屡遭破坏,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已经是坍塌不堪。1980年,交口县人民政府将这里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的山野凹谷里生长很多的名贵中药和草药,山上还有大量绿色的山珍野果。此外,这里的羊肚菌、黑木耳、猪苓、山葡萄、沙棘、野人参等的产量不低,且久负盛名,为当地人民带来不少的收入。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的不断重视和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云梦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得到了不断的恢复。现在,这里既汇集著峻岭高山、奇峰异谷、悬崖飞瀑的自然景观,还有依山势就石窟而修筑的各种各处庙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