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首先要看怎么断句。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样断句显然不对。

无欲,是老子提倡的:常使民无知无欲。有欲就解释不通了,违背了老子的思想。

比如,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无欲观,也就是平常心,学术观,玄牝之门是道的形象比喻。

以有欲的眼光看,有欲观,这个比喻很下流不堪。

再者,以人的欲望,主观意愿来观察世界,是唯心主义的思路。

因为天地不仁,圣人不仁。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样断句应该是对的。

无,是无形的,形而上的道。有,是有形的,形而下的万物。

「常无」,经常,常常形而上。「常有」,经常,常常形而下。

「欲以」,想要。「观」,观察。「妙「,奥妙。「徼」,边际,细微。

常无,欲以观其妙。经常以形而上的方法,观察道的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经常以形而下的方法,观察道的边际。

常无和常有是人类两种常用的观察世界的方法。

常无是抽象归纳事物的普遍规律,称之为理论之奥妙。

常有是具体演绎,探索事物的细节,称之为实践之边际。

举个栗子:比如病毒研究,医学理论,病毒基因,最初来源等等是其妙。

其徼就是病毒的扩散范围,千方百计的治疗方法,追溯到最后一个人,治好每个人。

常无和常有,理论和实践必须有机结合,辩证应用。这就叫道法。


先定义「妙」和「徼」

无欲,可以观察到事物的变化。

有欲,可以观察到事物的生发。

读这种文章首先「阅读者」自己要「立意」

如果阅读者「有所求」那「所求」引发的阅读理解就是「徼」在作用。

如果阅读者「无所求」那阅读者自然体会到变化,「妙」在起作用

如果观「徼」,自然知道如何行动。如果观妙,自然感叹「行动」带来的变化。


前面说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后面是才是这句话,前面告诉一个原理,后面就是讲该怎么做或者给一个结论。

天地按照无开运行,万物按照有来发展。所以想要了解天地是怎么运行的,就要按照无去思考;想要知道万物是如何发展的,那就要按照有去思考。或者说按照无和有,就能够知道天地、万物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章一

《老子》首章,内涵玄奥,纲领全文,尝试说说自己见解,莫见笑。大家就当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了。

无,作为天地未成的状态;有,则是万物已成的状态。

如果用现在宇宙大爆炸理论来比喻,无表示奇点形成的瞬间,有则表示奇点爆炸。至于现在的宇宙则代表万物。所以我们用「常无」来探究宇宙本源的玄妙,「常有」来观察万物,以了解宇宙的边际。

自然这种景观我们是看不到的,生活中的有无何处寻呢?

生命的形成便是最好的一种演示。

在一个生命未形成前,有无数种可能---无;形成之时,排除千亿独出一种---有。站在「无」的角度,我们可以研究生命是如何形成的一系列本源问题;形成之后,站在「有」的角度,我们可以观察有形之体的生命的轨迹,描述出边际,以此验证本源问题。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建议的解法:

「欲」,不要解释为欲望,而是解释为「主观意志」,一般而言,主观意志是偏向于「利己」的,甚至潜意识都是在「利己」的。

所以,常无欲,可以解释为「在否定主观意志下的观察行为」。

常有欲,刚好反过来,解释为「浓厚的主观意志」。

「妙」,指的是「奥妙」,你也可以理解为「客观规律」。

「徼」的意思我也不爱看别人给的定义,我的看法是「目的性变化」。

我这么说吧,《惊天魔盗团》里面有一个「火纸」,前者我们研究出「火纸」这么一个产物,后者我们把这个不寻常的反映成为「魔术」。

两者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因为目的性变化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但它们是一个悖论。

目的性变化本身是属于客观规律的,但是变化后的引述却是非客观规律的。例如把」火纸「的化学反应称为魔术。只要你懂原理,其实一点都不魔。

所以呢,换成现代语言,那就是:用没有主观意志的心态去观察事物的规律,用有主观意志的心态去观察事物的变化。

常有欲,是不提倡的,因为添加了太多人为变数,事情变得不真实了。

我说句俗语吧: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这句话就是妥妥的」常有欲「出来的产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