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以可怜的见识既理解不了杂交水稻是什么,又不明白杂交水稻之父成就在哪,所以才会跟著地摊文捡两个名字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自己看两篇地摊文就搞到了什么了不起的知识?


因为要显得与众不同啊


1、美国人Henry Beache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发明了杂交水稻,是为杂交水稻之祖。

2、日本人发明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通过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

3、冯克珊于1970年11月23日,在南红农场找到野生水稻。4、颜龙安于1972年冬第一个成功育成「二九矮1号」不育系及同型保持系,并开始向全国提供不育系种子。5、张先程于1973年选育出强恢复系IR24,首次实现了三系配套。6、谢华安于1981年利用自己培育的「明恢63」和不育系「珍汕97A」杂交,第一个成功培育出真正的杂交水稻「汕优63」,「汕优63」是播种面积最广,种植时间最长的杂交稻。

7、朱英国院士单独培育了细胞质「红莲型」和「马协型」杂交水稻。

8、石明松单独发明了二系杂交技术。9、陈日胜于1986年搞出了海水稻。================================以上关键技术进程,都没有袁隆平!

另:中国的粮食结构中,水稻产量仅占三分之一,而杂交水稻占水稻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另有常规稻、粳稻各占三分之一)。

按通常的说法,杂交水稻增产20%,其中农药和化肥的贡献占80%,种子的贡献占20%,所以,种子在杂交水稻增产的贡献仅占4%。因此,杂交育种对中国粮食的总贡献为:4%/9,即千分之4.444,就按千分之五算吧。现在,有1000个人吃饭,后来又来了5个人,你们说,需要多做这5个人的饭么?

每人少吃一口饭,多出来的完全可以撑死这5个人!


在国际上,美国农学家琼斯于1926年首先提出了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的理论。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 Beache也被学术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1927年丁颖教授用栽培稻竹占与野生稻杂交育成中山1号水稻。日本学者则在1917年就发现了野生不育系,1966年日本琉球大学新城长友以钦苏拉包罗为母本与台中65杂交~育成BT型不育胞质台中65A~并将该杂交组合后代的部分可育株经自交稳定选出了BT型不育系的同质恢复系~于1968年实现粳型,粳稻:矮秆、叶窄、色深和米粒短,杂交稻三系配套。 颜龙安1972年带领课题组最早育出野败籼型不育系「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1982-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累计推广种植18.744亿亩,占全国种植杂交稻总面积的47.59%。1973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势组合「汕优2号」,实现三系配套。而袁隆平的研究进展却不是很顺利,1974年才培育成功自己的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1975年以后在湖南洞庭湖地区大规模试种。与同类杂交稻品种相比,「南优2号」的确长势最好,穗大粒多,但却有致命缺陷——不抗病。后来,洞庭湖地区几十万亩水稻遭遇矮缩病,颗粒无收,「南优2号」也因此被逐渐淘汰。

1991年版的《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一书列出了23个杂交水稻组合。在1980年之前,也就是第一代杂交水稻品种里,只有「南优2号」为袁隆平的成果。此书由中国农科院与湖南农科院主编,主要撰稿人第一位即是袁隆平。

1981年,来自福建三明农科所的谢华安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汕优63」,这个初期科研经费投入不足10万元的项目,却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横扫中国大地,最高峰时期曾经占据全国杂交稻种植面积的45%,累积种植面积占杂交水稻主要品种的21%(2006年数据)。更关键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杂交稻刚推出便遇到了稻瘟病困境,推广严重受阻,有的地方甚至将几十万公斤种子封存。由于汕优63对稻瘟病的优良抗性,杂交稻才得以真正进入国人的视野。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杨守仁曾说,「汕优63救了杂交水稻的命」。

随后,在1997年时,来自江苏农科院的邹江石培育出了「两优培九」,并表现出优异的品质,在2002年后接替「汕优63」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直到2004年和2010年时,袁隆平团队的「金优207」及「Y两优1号」才批量推广,2015年前后,袁隆平团队唯一一个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两优0293在全国多地发生大面积绝收并退出市场。1973年,石明松在沙湖原种场「农垦58」大田中,发现「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经过十几年培育,在1985年10月通过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认定并推广,1989年遇到意外去世后,成果才被袁隆平团队接手。

2014—2018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前十名都是常规稻,顺序为龙粳31、中嘉早17、宁粳4号,黄华占,绥粳14,绥粳18,南粳9108,龙粳39,龙粳43,湘早籼45号,连粳11号。

据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东北稻区水稻常年种植面积500万公顷以上,目前全部为都为常规稻品种


没有杂交水稻,就要用别的粮食去喂猪牛羊。成本就高了。你就不那么容易吃到便宜肉了。


因为网友过度吹捧


袁老的贡献是很大的,

不过相对他的名气来说,他的贡献小了,小得不像话


因为确实不吃,他的种子在全中国只占非常小的比例,北方甚至没有,他最大的贡献是这个

由于制种技术取得突破,使得大面积育种成为了现实,才能大幅度推广优良品种,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农民们只会买种子播种,不会留种,因为留种会出现很多问题,譬如不结实,退化,不抗病虫害等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