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详情可以百度,或者去维基一观,这里只是以本仓鼠的口吻谈一谈。

二次大战后期,驻守日本海外领小笠原诸岛之父岛的指挥官立花芳夫中将,在厌倦了囤满格纳库的上等食材以后,想出一条「妙计」,即可振兴士气,又可满足其嗜血之欲——食人。

当时父岛远离战争中心,来自日本国内的补给一直没有断线,而且都是蔬菜、肉类、清酒之类的好东西。估计是在一次喝大了之后,立花芳夫伙同部下军医从战俘营挑出两名美军飞行员枪决,随即摘取其中一人Marvie W. Mershon的肝脏,并切了大腿肉做成寿喜烧,和其他军官一块大快朵颐(#-_-)┯━┯ 据后来被审问的军医声称,立花芳夫自己吃得最多,还一个劲催促手下「再给他盛一碗」(口区

这以后,立花跟他的手下吃上了瘾,加之父岛上有几个军官也有吃人前科,于是臭味相投,都去残杀美军战俘,手段也从开枪变成砍头切肉……除了寿喜烧,他们也做日式烤串和肉汁(人肉汤),还有人肝料理,分给士兵们吃……当时岛上部分日军下级士兵和士官表示杀战俘吃肉的行为有损名誉,结果被嘲笑成胆小鬼……

这其中有个小插曲,1944年9月,当时还是军人的老布希座机被击落坠海,就在父岛附近d(′ω`*)他看到有日军划小船来「找他」,突然想起曾经看过一张日军斩首盟军士兵的照片,于是拚命往远处扑腾直到3小时以后被一艘路过的美军潜艇给救了╮(╯▽╰)╭这之后,老布希一谈起这件事就吐,自称后来跟昭和天皇握手都是勉为其难的~

回到故事主线,1945年日本战败,美军登上父岛来调查那些战俘的去向和死因,结果那些被嘲笑胆小的士兵立即告了状,于是事情败露,美军震怒,但是无法定罪——盟军一方没想到会有吃人这般野蛮的罪行,没写进日内瓦公约里去;只好定性成谋杀战俘、毁坏尸体和妨碍下葬等罪名(立花芳夫给自己开脱的理由是「东西方道德有别」(╯°Д°)╯︵┻━┻),最后立花和其他四个吃人的主犯被老麦扒光衣服就剩一条内裤绞死(以示羞辱)(=▼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事结束24年后,立花芳夫的儿女们成立了「白菊遗族会」为吃人的老爹等乙级战犯招魂,还立碑纪念,并且持续声称要为他们讨回公道……

以上。如果觉得不适的话,请转身走开~ (=′ω`=)

链接:

父岛事件 - 中文维基百科【维基百科中文版网站】?

wiki.hk.wjbk.site图标

两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陆军是唯一有有组织食人行为的军队。

你没看错,有组织的。

最先发现这个现象的是新几内亚的英联邦军,他们发现友军的遗体有时会缺少某一些部位,而且显然不是武器的杀伤所致。

随著日本投降,更多的事情浮出水面。

比如有英属印度军战俘作证,日军在新几内亚每一日都抓走一个他的同伴杀了吃掉,前后数了大概有上百个。

新几内亚战役本来就是日军愚蠢的象征,空空运输大量的部队却无法保障吃饭问题。吃尸体或者杀人吃肉「尚可接受」。甚至有猎杀土人为食者,日军的态度是支持,当然吃战友的尸体是犯罪emmm。

我记得战争史研究有一期专门讲日本陆军伙食的,专门针对吃人开辟了一个章节。里面提到过日军把印度人身上的肉活割下来「保证新鲜」,丢下半死不活的人明天再来割肉,毕竟保鲜emmm。

更加恐怖的是,1945年小笠原群岛的陆军长官先后斩杀多个美军飞行员以打火锅。这个群岛贴近本土不可能缺粮,纯粹是丧心病狂的兽行,只是因为想吃人肉而已。有士兵回忆当年长官几天前就确定了要吃哪个人的肉emmm,军官拒绝吃的被说是胆小鬼被嗤之以鼻。

最后被美军发现了,结果居然找不到准确的罪名(谁会想到吃人会是现实?),只能以「毁坏遗体「以及杀人起诉。被告居然振振有词的以「东西道德有别」辩护,最后当然还是被绞死。

战后有日本人认为,这类行为的目的在于培养团队荣誉感。

原来你的团建就是同类相食?连畜生都不可能这么做好么。

海军也别跑,先不说射杀落水者是标准流程emmm。最恶心的是有日本潜艇击沉了荷兰商船先假意救人,然后把人关在潜艇外面下潜!另有一艘Ro号潜艇击沉澳大利亚客船后下令杀光幸存者,结果几天后被澳大利亚驱逐舰全灭。

这么骚的操作元首甘拜下风。

怪不得雪风号全体善终,这类破事一概不做,还对敌方致敬。友军落难还主动救援,不知道是不是上帝保佑。


1998 年,法国的巴黎,竖起了一座纪念碑。这应该说是一座战争纪念碑。但纪念的,不是将军和士兵,而是一群来自远方的中国人。

1

如果问你:中国有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你无疑会很快回答:当然!而且在这场波及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是牺牲最多的国家之一。


那么如果再问你:中国有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你可能就会有点吃不准了。


事实上,中国参加了,只是没派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派出了 14 万劳工,远赴欧洲战场。


整整 14 万中国劳工。

2

故事,自然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1914 年 7 月爆发的这场世界大战,虽然开始得有些莫名其妙,但确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然,也波及了当时远在亚洲的中国。

彼时的中国,中华民国刚刚建立,国内正乱作一团,袁世凯在安抚各方势力的同时,悄悄做著「中华帝国」的黄粱美梦。面对谁都不能得罪的欧洲列强,北洋政府很快表明了自己对于「一战」的态度:中立。


但北洋政府里,有人不同意这样的选择。其中的代表人物,叫梁士诒。


后人对梁士诒评价不高,因为他一是「拥袁称帝」,二是被认为「亲日卖国」。但在那个时期,一直做到内阁总理的梁士诒,见识和能力,在北洋政府内都属于不错的。

梁士诒并不是一个「战争狂」,但他力主中国应该参加「一战」,而且要明确站队——站在英国和法国的协约国这一边。他之所以这样坚持,是因为就在「一战」爆发一个多月后,他就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两线作战的德国人必败!


所以,梁士诒认为中国应该尽早参战表态,那么等到战争结束,一来可以从德国手里要回一直被侵占的山东,二来可以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到世界大家庭中。

3

以中国当时的国力和财力,怎么可能派兵参加「一战」?


梁士诒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派劳工,不派军队。


1915 年,梁士诒开始派人和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接触,询问是否可以以派遣劳工的方式,帮助协约国。


但英国人明确拒绝了这一要求——他们也看出了中国的意图。朱尔典在发回英国外交部的报告中提到:「在我看来,中国新一代政治家致力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及在战后拥有发言权。如果这一目标不能保证,他们是不会同意其同胞驰援欧洲战场的。」

英国人知道,只要接受中国的援助,无论是劳工还是军队,都会让中国加入协约国的一方,进而让中国在战后以「战胜国」的姿态和他们一起享受权益。


所以,英国人拒绝的理由,摊开来说就是一句话:你们不配!


但是,战局的发展,却让英国和法国越来越扛不住了。


1916 年 2 月,著名的「凡尔登战役」爆发,法国军队伤亡超过 50 万,史称「凡尔登绞肉机」。1916 年 6 月,「索姆河战役」爆发,英国军队伤亡超过 40 万(法国又赔进去 20 万士兵),史称「索姆河地狱」。

经历了两年多的战争,英国和法国国内的男性青壮年几乎都被征召入伍,奔赴前线。后方劳动力奇缺,工厂里的大量岗位已经是由妇女来承担了。在这场惨烈大战还看不到结束迹象的时候,「人」成了决定胜负的一大砝码。


所以,英国和法国自然想到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

4

1916 年 5 月,天津大经路(今中山路)突然出现了一家叫「惠民公司」的机构。这家公司没有其他的业务,就是专门负责招聘劳工,然后向陷于「一战」泥潭的英国和法国输送劳动力。


之所以设立这家公司,是因为当时的北洋政府还没有向德国宣战,不愿意得罪德国,所以一定坚持要以「公司」的名义运营。


江苏丹阳的农民朱桂生(他是最后一个辞世的华工,活到 105 岁)曾回忆当初看到的招聘广告:「带著至少 5 年的合同去法兰西吧!你的年收入将达到 2000 法郎,回来时你将成为大富翁!」

原文肯定与朱桂生的回忆有出入,但大致意思是差不多的。由此可见,当时吸引华工去欧洲的主要诱惑,是钱。


到底有多少钱?


按照当时给出的标准,去欧洲的普通华工,每人每天可以领到 1 法郎,如果是工头或管理者,还会更多一些。这样算下来,一个普通华工一个月能拿到 25 法郎左右(当时 1 块银圆兑 5 法郎),此外,只要你去了欧洲,每月你在中国的家属,还能领 10 块银圆。


当时的一块银圆,能买 30 斤上等的大米,还有近 10 斤的猪肉。而一般的体力劳动者在国内的报酬,也就每月四五块大洋左右。所以说,这个招工条件,是相当优厚的。


所以,告示一贴,报名者无数。

当然,对于应征者,法国和英国也有考核。他们会进行严格的体检,只挑那些身强力壮的。为了找到更合适的「工源」,英国后来索性把「招工办」从香港搬到了山东威海。法国人也认为,山东人更能适应他们国家的气候。所以在奔赴欧洲的华工中,绝大部分都是山东人(法国人后来回忆,他们到了法国之后每天都要吃苹果)。


1916 年 8 月,第一批大约 1000 名华工,搭乘轮船抵达法国马赛港。


很多甚至之前连村子都没出过的淳朴中国农民,来到了一个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以及,惨烈的战场。

5

在先后抵达欧洲的 14 万华工中,英国人分走了 10 万,法国人分走了 4 万,法国后来还转借给美国人 1 万名华工,为美国欧洲远征军服务。

按照最初的约定,中国派出的华工是不参加战斗的。但实际上,在战火连天的欧洲战场,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44 篇内容

盐选专栏

历史的温度:时代背后的热血与真性情

馒头大师 复旦新闻学硕士

¥47.84 会员免费

发布于 2020-10-30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寒岫冷月寒岫冷月《虎贲》系列作者。

1945年10月,一则消息如同重磅炸弹在荷兰炸响,顿时让荷兰人群情激愤,该消息是由一家荷兰报纸披露出来的:从1942年3月到1944年4月,英国情报部门为了使希特勒和德国高级将领相信盟军将在荷兰登陆,故意让荷兰特工落入德国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中,造成数十名荷兰特工牺牲。

┃这个消息究竟是真是假?英国人真的干了牺牲自己人的事情吗?

就从德国人设计这个圈套的原因说起吧。

1940年5月,德国占领荷兰,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流亡到了英国,年迈的女王通过无线电广播,号召她的人民拿起武器,保持旺盛的斗志。许多荷兰人也确实拿起了武器,继续与侵略军进行战斗,只不过这种战斗转入了地下。

为了支持荷兰人抵抗德军,英国政府不但给予了荷兰抵抗组织大量的资金和武器装备,还帮助他们建立了无线电秘密联络。荷兰的抵抗运动得以迅速壮大起来,针对德军的各种破坏活动层出不穷,让德国人感到焦头烂额。为此,盖世太保在1941年秋派赫尔曼·吉斯克斯上校前往荷兰,担任荷兰反间谍机构负责人,指挥那里的反间谍行动。

在战争中,最可恨的往往不是敌人,而是内奸、卖国贼,给吉斯克斯的反间行动带来契机的,就是一名荷兰卖国贼。

这人名叫乔治·雷得赫夫,原本是一个走私犯,1941年11月,他因为走私珠宝和鸦片被捕下狱。在狱中待了几个月之后,他听到了一个消息,一个名叫奥德迪恩斯特的荷兰抵抗组织与英国特别行动组(SOE)有密切的联系,于是向德国人告了密,并表示愿意为他们效劳。吉斯克斯喜出望外,立刻释放了雷得赫夫,还给他每月500荷兰盾的薪金。

1942年3月初,根据雷得赫夫的情报,吉斯克斯不但捕获了荷兰抵抗组织的2个秘密电台,还抓住了SOE派到荷兰的特工哈波斯·劳威尔斯。吉斯克斯利用这次机会精心设计了「北极圈行动」,计划先利用劳威尔斯向英国方面传递假情报,破坏并消灭英国在荷兰的地下情报网,打击荷兰地下抵抗组织。

经过6天的审讯之后,劳威尔斯终于答应与德国人合作,吉斯克斯以为劳威尔斯扛不住酷刑终于妥协,殊不知他的妥协只是个幌子,他打算在与德国人合作时设法通知SOE自己已经出事,这个电台传递的是假情报。

3月9日是规定的发报时间,劳威尔斯在德国人的监视下,按照吉斯克斯的要求向伦敦发去了3封电报。劳威尔斯是SOE招募的荷兰特工,二战时,SOE招募了不少荷兰自愿者担任特工,在派他们回国之前,SOE和每个特工设定了不同的安全信号以作为电报的身份检查,劳威尔斯的安全信号是每隔16个字母就拼错一个字母,如果没有这种信号,就证明该特工已经出事。所以,劳威尔斯给伦敦发去的这3封电报里都省略了他的安全信号,以提醒英国人情报是敌人发的。他发出的信息正常,守在他旁边的德国人自然也就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让劳威尔斯大吃一惊的是,伦敦方面第二天就回电说将要空投大量物资,还有一名特工会同时跳伞,希望他安排好合适的空投地点。

心花怒放的吉斯克斯安排好了一切之后,立刻命令劳威尔斯向英国方面发电,劳威尔斯以为上次可能是SOE一时疏忽,出了纰漏,这次他仍然省去了他的安全信号,再次提醒对方电报有问题。

可是两天后的晚上,英国方面仍然派出飞机飞到了德国人安排的地区上空,那位倒霉的特工准确地降落下来后,惊讶地发现迎接自己的不是荷兰抵抗战士,而是全副武装的德国士兵。德国人打开那些空投下来的木箱子后,发现里面装的是枪支弹药和大量的钞票,吉斯克斯毫不客气地全部笑纳了。

尝到甜头的吉斯克斯继续命令劳威尔斯向伦敦发报,尽管劳威尔斯坚持不发安全信号,每一次电报发出后他都希望这回英国人能发现问题,但希望无一例外全部落了空,眼看著越来越多的空投物资成了德国人的囊中之物,越来越多的特工落入吉斯克斯之手。劳威尔斯认为英国人可能忘记了他的安全信号,决定另想办法躲过德国人的监视,向SOE发出警报,以避免更多的损失。

经过一番周密的思考,他在发报时用虚码夹带了自己被捕的信息,以为这一次应该是万无一失了,可让他不解的是,如此明确的报警信号,英国方面仍然毫无察觉。他不甘心,如法炮制又发了几次,这一下有反应了,不过反应过来的不是英国人,而是德国人。劳威尔斯在发报时的反常行为让吉斯克斯知道他在耍小动作,立即把他关押起来,然后向伦敦「请示」,由另一名特工取代劳威尔斯。SOE仍然没有丝毫怀疑,立即批准了德国人的「请示」。

得到英国人批准后,吉斯克斯让自己的人取代了劳威尔斯,使他的行动更加顺利,到了1943年,他捕获的秘密电台已达到了5部,德国人通过这些电台源源不断地向英国传送假情报,大批物资以及荷兰特工落入了吉斯克斯的手中。

1943年7月26日凌晨,德国人又抓住了一名从英国飞来的降落者,让吉斯克斯惊喜的是,他这一次的收获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被抓住的人叫乔治·贾布洛斯,战前是尤垂特大学的教授。从他随身携带的包里,德国人搜出了一份英国特别行动组的计划,计划由贾布洛斯在荷兰建立一支秘密武装力量,破坏和扰乱德军的正常部署,为盟军将来的登陆做好准备。

到了合适的时间,吉斯克斯利用贾布洛斯带来的电台通知英国人,现在已经招募到了1500人进行训练,请求英国空投急需的武器和给养,并且指明了空投的时间和地点。几天之后,他如愿以偿地的得到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活动资金。

尽管吉斯克斯对自己的成绩十分满意,把「北极圈行动」戏称为「英语对话游戏」,但他毕竟也是一个情报专家,对如此轻松就能获得这样的成绩不免产生了怀疑:一向以精明著称的英国情报部门为什么变得如此愚蠢,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上这么久还毫无察觉,这似乎不太正常,英国人是不是出于什么目的故意这么干的?

1944年2月,两名被派往荷兰的特工皮埃特·多雷恩和约翰·尤宾客回到了伦敦,他们向SOE汇报了一个虎口脱险的故事:他们根据指令前往荷兰的预定地点,刚一到达就遭到德国人的抓捕,幸好两人都有著过硬的特工技能,最终得以逃脱,然后在当地一个神父的帮助下离开荷兰,经西班牙回到英国。对于他们的汇报,英国人却说他们在撒谎,因为荷兰抵抗组织已经给伦敦发来电报,说他们是德国间谍,毫无疑问,这个发来电报的「荷兰抵抗组织」就是吉斯克斯了,他担心这两个逃脱的荷兰特工可能会回到英国戳穿自己的把戏,于是先发制人给伦敦发了电报,结果这两个特工九死一生逃回英国,却被英国人投进了布里克斯顿监狱。

尽管把这两个特工关进了监狱,但英国的情报部门对这个「荷兰地下抵抗组织」好像产生了戒心,虽然还继续与吉斯克斯保持联系,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但却再也没有空投物资了。

英国人的做法让吉斯克斯加深了怀疑,他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 也许「北极圈行动」的大泡沫已被戳穿,而我们还蒙在鼓里,我们无法摆脱这样的想法,以至于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

吉斯克斯还在与英国人继续周旋,他怀疑英国方面之所以付出这样大的人力物力的代价,很可能与盟军的登陆有关,他希望借此机会探明盟军的登陆地点。几番试探之后,他精明地察觉到英国人已经有了警觉,甚至与自己一样是在虚以委蛇,于是决定结束这一游戏。他特地在4月1日愚人节那天,向伦敦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把英国人大大地嘲弄了一番:

  • 我们理解你们力图在无须我们帮助的情况下在荷兰干一番事业,我们对此深表遗憾,因为我们在这个国家充当你们的唯一代表如此之久,并彼此感到满意。然而,我们可以向你们保证,如果你们想来我们大陆访问,不论规模多大,我们都将一如既往,给予你们的特使们以同样的关切和热情的欢迎。

此时,离盟军6月6日登陆诺曼底只剩下2个月时间了。

从1942年6月到1944年3月,英国人一共往荷兰空投了95次,除了1.3万公斤炸药、3000支步枪、5000支手枪、2000枚手雷、50万发子弹、75部电台和50万荷兰盾之外,还有54名特工,其中有47人被德军杀害。此外,大批荷兰抵抗组织成员也在「北极圈行动」中牺牲。

这是荷兰的一个教堂,棺材里面的是被德军秘密处决的荷兰抵抗组织成员

正因为造成那么多荷兰特工和抵抗战士牺牲,所以这件事情一经披露,舆论顿时一片哗然,荷兰议会随后组成了以法官L·A·丹克博士为首的调查委员会,对这件事情展开调查。丹克一开始要求SOE的相关负责人到荷兰作证,被英国方面予以拒绝。丹克只好退而求其次,请求到英国进行调查,这一次英国当局答应了他的请求。到达伦敦后,他要求查阅SOE有关荷兰方面的档案时却被告知,SOE总部曾发生了一场火灾,这些档案都被烧毁了。

档案没有了,也就失去了确切的证据来证明SOE在整个事件中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是疏忽还是故意为之?

尽管如此,英国方面仍然逃脱不了人们的质疑。战后,侥幸生存下来的劳威尔斯回忆起那段历史时,他说不但自己一再向SOE发出被捕信号,就是其它电台的发报员也同样发出过警告,最后连德国人都察觉了,英国人却始终不予理睬,仍然坚持向德国人空投了数十名特工以及大量的物资,显然是为了欺骗德军,以掩护后来的诺曼底登陆。

间谍工作十分危险,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情报部门对信息的检查都十分仔细。英国情报部门的工作效率一向很高,即使百密有可能一疏,但面对如此多的报警暗号,说疏忽是说不过去的。整个事件很可能就是一出计中计,德国人在那个卖国求荣的荷兰走私贩帮助下捕获了荷兰的秘密电台后,设计了「北极圈行动」计划,而英国人在接到荷兰方面暗示的出事信号后,决定将计就计,对德国人进行军事欺骗,把希特勒以及德军高层的注意力吸引到荷兰去,以掩盖盟军真正的登陆地点。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冷月说历史

流莺 变色杯创意DIY定制做印照片马克情侣杯子加热变色京东¥ 15.90去购买?


1945年10月,一则消息如同重磅炸弹在荷兰炸响,顿时让荷兰人群情激愤,该消息是由一家荷兰报纸披露出来的:从1942年3月到1944年4月,英国情报部门为了使希特勒和德国高级将领相信盟军将在荷兰登陆,故意让荷兰特工落入德国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中,造成数十名荷兰特工牺牲。

┃这个消息究竟是真是假?英国人真的干了牺牲自己人的事情吗?

就从德国人设计这个圈套的原因说起吧。

1940年5月,德国占领荷兰,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流亡到了英国,年迈的女王通过无线电广播,号召她的人民拿起武器,保持旺盛的斗志。许多荷兰人也确实拿起了武器,继续与侵略军进行战斗,只不过这种战斗转入了地下。

为了支持荷兰人抵抗德军,英国政府不但给予了荷兰抵抗组织大量的资金和武器装备,还帮助他们建立了无线电秘密联络。荷兰的抵抗运动得以迅速壮大起来,针对德军的各种破坏活动层出不穷,让德国人感到焦头烂额。为此,盖世太保在1941年秋派赫尔曼·吉斯克斯上校前往荷兰,担任荷兰反间谍机构负责人,指挥那里的反间谍行动。

在战争中,最可恨的往往不是敌人,而是内奸、卖国贼,给吉斯克斯的反间行动带来契机的,就是一名荷兰卖国贼。

这人名叫乔治·雷得赫夫,原本是一个走私犯,1941年11月,他因为走私珠宝和鸦片被捕下狱。在狱中待了几个月之后,他听到了一个消息,一个名叫奥德迪恩斯特的荷兰抵抗组织与英国特别行动组(SOE)有密切的联系,于是向德国人告了密,并表示愿意为他们效劳。吉斯克斯喜出望外,立刻释放了雷得赫夫,还给他每月500荷兰盾的薪金。

1942年3月初,根据雷得赫夫的情报,吉斯克斯不但捕获了荷兰抵抗组织的2个秘密电台,还抓住了SOE派到荷兰的特工哈波斯·劳威尔斯。吉斯克斯利用这次机会精心设计了「北极圈行动」,计划先利用劳威尔斯向英国方面传递假情报,破坏并消灭英国在荷兰的地下情报网,打击荷兰地下抵抗组织。

经过6天的审讯之后,劳威尔斯终于答应与德国人合作,吉斯克斯以为劳威尔斯扛不住酷刑终于妥协,殊不知他的妥协只是个幌子,他打算在与德国人合作时设法通知SOE自己已经出事,这个电台传递的是假情报。

3月9日是规定的发报时间,劳威尔斯在德国人的监视下,按照吉斯克斯的要求向伦敦发去了3封电报。劳威尔斯是SOE招募的荷兰特工,二战时,SOE招募了不少荷兰自愿者担任特工,在派他们回国之前,SOE和每个特工设定了不同的安全信号以作为电报的身份检查,劳威尔斯的安全信号是每隔16个字母就拼错一个字母,如果没有这种信号,就证明该特工已经出事。所以,劳威尔斯给伦敦发去的这3封电报里都省略了他的安全信号,以提醒英国人情报是敌人发的。他发出的信息正常,守在他旁边的德国人自然也就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让劳威尔斯大吃一惊的是,伦敦方面第二天就回电说将要空投大量物资,还有一名特工会同时跳伞,希望他安排好合适的空投地点。

心花怒放的吉斯克斯安排好了一切之后,立刻命令劳威尔斯向英国方面发电,劳威尔斯以为上次可能是SOE一时疏忽,出了纰漏,这次他仍然省去了他的安全信号,再次提醒对方电报有问题。

可是两天后的晚上,英国方面仍然派出飞机飞到了德国人安排的地区上空,那位倒霉的特工准确地降落下来后,惊讶地发现迎接自己的不是荷兰抵抗战士,而是全副武装的德国士兵。德国人打开那些空投下来的木箱子后,发现里面装的是枪支弹药和大量的钞票,吉斯克斯毫不客气地全部笑纳了。

尝到甜头的吉斯克斯继续命令劳威尔斯向伦敦发报,尽管劳威尔斯坚持不发安全信号,每一次电报发出后他都希望这回英国人能发现问题,但希望无一例外全部落了空,眼看著越来越多的空投物资成了德国人的囊中之物,越来越多的特工落入吉斯克斯之手。劳威尔斯认为英国人可能忘记了他的安全信号,决定另想办法躲过德国人的监视,向SOE发出警报,以避免更多的损失。

经过一番周密的思考,他在发报时用虚码夹带了自己被捕的信息,以为这一次应该是万无一失了,可让他不解的是,如此明确的报警信号,英国方面仍然毫无察觉。他不甘心,如法炮制又发了几次,这一下有反应了,不过反应过来的不是英国人,而是德国人。劳威尔斯在发报时的反常行为让吉斯克斯知道他在耍小动作,立即把他关押起来,然后向伦敦「请示」,由另一名特工取代劳威尔斯。SOE仍然没有丝毫怀疑,立即批准了德国人的「请示」。

得到英国人批准后,吉斯克斯让自己的人取代了劳威尔斯,使他的行动更加顺利,到了1943年,他捕获的秘密电台已达到了5部,德国人通过这些电台源源不断地向英国传送假情报,大批物资以及荷兰特工落入了吉斯克斯的手中。

1943年7月26日凌晨,德国人又抓住了一名从英国飞来的降落者,让吉斯克斯惊喜的是,他这一次的收获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被抓住的人叫乔治·贾布洛斯,战前是尤垂特大学的教授。从他随身携带的包里,德国人搜出了一份英国特别行动组的计划,计划由贾布洛斯在荷兰建立一支秘密武装力量,破坏和扰乱德军的正常部署,为盟军将来的登陆做好准备。

到了合适的时间,吉斯克斯利用贾布洛斯带来的电台通知英国人,现在已经招募到了1500人进行训练,请求英国空投急需的武器和给养,并且指明了空投的时间和地点。几天之后,他如愿以偿地的得到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活动资金。

尽管吉斯克斯对自己的成绩十分满意,把「北极圈行动」戏称为「英语对话游戏」,但他毕竟也是一个情报专家,对如此轻松就能获得这样的成绩不免产生了怀疑:一向以精明著称的英国情报部门为什么变得如此愚蠢,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上这么久还毫无察觉,这似乎不太正常,英国人是不是出于什么目的故意这么干的?

1944年2月,两名被派往荷兰的特工皮埃特·多雷恩和约翰·尤宾客回到了伦敦,他们向SOE汇报了一个虎口脱险的故事:他们根据指令前往荷兰的预定地点,刚一到达就遭到德国人的抓捕,幸好两人都有著过硬的特工技能,最终得以逃脱,然后在当地一个神父的帮助下离开荷兰,经西班牙回到英国。对于他们的汇报,英国人却说他们在撒谎,因为荷兰抵抗组织已经给伦敦发来电报,说他们是德国间谍,毫无疑问,这个发来电报的「荷兰抵抗组织」就是吉斯克斯了,他担心这两个逃脱的荷兰特工可能会回到英国戳穿自己的把戏,于是先发制人给伦敦发了电报,结果这两个特工九死一生逃回英国,却被英国人投进了布里克斯顿监狱。

尽管把这两个特工关进了监狱,但英国的情报部门对这个「荷兰地下抵抗组织」好像产生了戒心,虽然还继续与吉斯克斯保持联系,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但却再也没有空投物资了。

英国人的做法让吉斯克斯加深了怀疑,他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 也许「北极圈行动」的大泡沫已被戳穿,而我们还蒙在鼓里,我们无法摆脱这样的想法,以至于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

吉斯克斯还在与英国人继续周旋,他怀疑英国方面之所以付出这样大的人力物力的代价,很可能与盟军的登陆有关,他希望借此机会探明盟军的登陆地点。几番试探之后,他精明地察觉到英国人已经有了警觉,甚至与自己一样是在虚以委蛇,于是决定结束这一游戏。他特地在4月1日愚人节那天,向伦敦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把英国人大大地嘲弄了一番:

  • 我们理解你们力图在无须我们帮助的情况下在荷兰干一番事业,我们对此深表遗憾,因为我们在这个国家充当你们的唯一代表如此之久,并彼此感到满意。然而,我们可以向你们保证,如果你们想来我们大陆访问,不论规模多大,我们都将一如既往,给予你们的特使们以同样的关切和热情的欢迎。

此时,离盟军6月6日登陆诺曼底只剩下2个月时间了。

从1942年6月到1944年3月,英国人一共往荷兰空投了95次,除了1.3万公斤炸药、3000支步枪、5000支手枪、2000枚手雷、50万发子弹、75部电台和50万荷兰盾之外,还有54名特工,其中有47人被德军杀害。此外,大批荷兰抵抗组织成员也在「北极圈行动」中牺牲。

这是荷兰的一个教堂,棺材里面的是被德军秘密处决的荷兰抵抗组织成员

正因为造成那么多荷兰特工和抵抗战士牺牲,所以这件事情一经披露,舆论顿时一片哗然,荷兰议会随后组成了以法官L·A·丹克博士为首的调查委员会,对这件事情展开调查。丹克一开始要求SOE的相关负责人到荷兰作证,被英国方面予以拒绝。丹克只好退而求其次,请求到英国进行调查,这一次英国当局答应了他的请求。到达伦敦后,他要求查阅SOE有关荷兰方面的档案时却被告知,SOE总部曾发生了一场火灾,这些档案都被烧毁了。

档案没有了,也就失去了确切的证据来证明SOE在整个事件中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是疏忽还是故意为之?

尽管如此,英国方面仍然逃脱不了人们的质疑。战后,侥幸生存下来的劳威尔斯回忆起那段历史时,他说不但自己一再向SOE发出被捕信号,就是其它电台的发报员也同样发出过警告,最后连德国人都察觉了,英国人却始终不予理睬,仍然坚持向德国人空投了数十名特工以及大量的物资,显然是为了欺骗德军,以掩护后来的诺曼底登陆。

间谍工作十分危险,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情报部门对信息的检查都十分仔细。英国情报部门的工作效率一向很高,即使百密有可能一疏,但面对如此多的报警暗号,说疏忽是说不过去的。整个事件很可能就是一出计中计,德国人在那个卖国求荣的荷兰走私贩帮助下捕获了荷兰的秘密电台后,设计了「北极圈行动」计划,而英国人在接到荷兰方面暗示的出事信号后,决定将计就计,对德国人进行军事欺骗,把希特勒以及德军高层的注意力吸引到荷兰去,以掩盖盟军真正的登陆地点。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冷月说历史

流莺 变色杯创意DIY定制做印照片马克情侣杯子加热变色京东¥ 15.90去购买?


发生过不止一次的亚美尼亚大屠杀

这是奥斯曼帝国在民族主义觉醒后做出的最残暴的种族灭绝行为,如果恩维尔帕夏所说的突厥民族主义是为了救奥斯曼帝国,那么为什么是建立在其他民族的鲜血之上的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